问题

一个主权国家能否发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法定货币?

回答
主权国家发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法定货币,这个情况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在实践中却极为罕见,并且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复杂性。为了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

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法定货币”。法定货币是指由政府发行、并规定其在特定国家或地区内必须被接受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它的价值并非来源于其内在的商品价值(比如金币或银币),而是来源于政府的强制力以及人们对政府信用的普遍信任。一个主权国家通常拥有发行货币的垄断权,这是其主权的重要体现之一。

那么,为什么一个主权国家会发行不止一种法定货币呢?理论上,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历史遗留问题: 在某些历史时期,一个国家可能经历过货币改革或合并,导致不同时期发行的货币在一段时间内并行流通。比如,一些国家在战后重建过程中,可能会引入新的货币来取代贬值严重的旧货币,但在过渡期内,旧货币可能仍然具有一定的法定地位。
特定区域或目的的货币: 某些国家可能会为特定的地区(例如自由贸易区、经济特区)或为了特定的目的(例如用于特定商品的交易、用于结算国际债务)发行特殊的货币。这种货币可能在流通范围、兑换率等方面与主币有所区别,但如果它们都被政府赋予了法定的支付地位,那么也可以被视为法定货币的一种。
货币双轨制或并行流通: 在极端情况下,一个国家可能因为经济严重失调、通货膨胀失控,或者为了应对外部经济冲击,尝试引入一种新的、更稳定的货币来与旧货币并行流通。这通常是为了稳定经济、吸引投资,或是作为一种经济改革的尝试。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理论上的可能性,一个主权国家同时发行并维持两种或两种以上法定货币会面临巨大的现实障碍,这解释了为什么这种情况如此罕见。这些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货币的定义与单一性: 法定货币的核心在于其作为国家通用支付手段的地位。如果一个国家有两种法定货币,那么哪一种是“主币”?消费者和商家在交易时如何选择?这很容易导致混淆和不确定性,削弱货币的信用基础。
汇率的确定与稳定性: 如果两种法定货币存在,那么它们之间的兑换汇率需要被明确规定和管理。然而,这两种货币的价值很容易因为市场供求、政府政策、甚至投机行为而产生波动。如果政府无法有效管理和稳定这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套利行为、资本外逃,甚至金融市场动荡。想象一下,如果一种货币持续贬值,人们会倾向于囤积价值更稳定的货币,这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的不稳定。
宏观经济调控的复杂性: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央行通过调整利率、发行量等来影响经济。如果存在两种法定货币,央行如何平衡两者的货币政策?是分别管理,还是统一管理?如果分别管理,如何避免政策冲突?如果统一管理,又如何确保两种货币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双重调控将极大地增加政策制定的难度和执行的复杂性。
通货膨胀与购买力: 每种货币都有其购买力,而通货膨胀会侵蚀这种购买力。如果一个国家存在两种法定货币,那么很可能意味着这两种货币的购买力会以不同的速度下降。这种差异会导致人们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并可能引发货币囤积或抛售的现象,进一步加剧经济的混乱。
国际信誉与贸易: 国际社会对于一个国家货币的认可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稳定性和统一性。如果一个国家同时发行多种法定货币,这可能会被视为其经济管理能力不佳或政治不稳定的信号,从而损害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信誉。外国投资者可能会因此犹豫不决,这不利于国家吸引外资和参与全球经济。
法律与执行: 确保两种法定货币都被广泛接受并遵守特定的法律法规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界定它们的使用范围、兑换规则、以及在不同交易场景下的优先级,都需要细致的法律框架和强有力的执行能力。

历史上,我们确实能看到一些国家在特定时期采取了类似“货币并行”的措施,但这些通常是作为经济改革的过渡阶段,并且往往伴随着旧货币的逐步退出或限制使用。例如,一些国家在引入欧元之前,其本国货币与欧元之间存在一定的兑换和使用关系,但欧元最终取代了本国货币。又或者,在一些受到制裁的国家,可能会出现“美元化”现象,即美元在民间经济活动中拥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与本国法定货币并行流通。但严格来说,后一种情况中美元并非该主权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而是作为一种“事实上的”流通货币存在。

总而言之,从理论上看,一个主权国家发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法定货币是可能的,但从实际操作和经济稳定性角度来看,这样做会带来极高的风险和难以克服的挑战。国家发行单一、稳定、且被广泛认可的法定货币,是维护经济秩序、保障民众财产安全、以及有效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任何偏离这一原则的尝试,都需要极为审慎和周密的规划,并且最终往往会走向货币的统一或改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八十年代中期曾经有两次昏了头,允许地方政府搞自己的货币,幸而迅速收回了这个权利。

先是广东本票:

广东本票 催生百元大钞

注意钞票背面的字,完全符合你的要求——省内合法,省外看情况。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广东省经济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形势。到1985年,广东省货币流通量急剧增加,当时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已远远无法适应交易需求,于是广东独自发行了等同于人民币流通的大额本票——“广东省人民银行1985年本票”(简称“广东本票”)以解决燃眉之急。然而,因其功能几乎等同于人民币,央行觉得不妥,广东本票于省内仅流通36天后便被回收。20余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广东本票成了收藏珍品。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就收藏着这样一套“人民币”。

甚至深圳都要另搞一套:

揭秘未发行的“特区货币”

1985年发行特区货币的准备工作全面开展,有关问题研究逐步深入,特区货币研究小组已经草拟好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做出发行特区货币决定的意见》,并通知深圳做好全面的法规、政策、人事和技术的准备。那时,深圳人民银行已经在深圳轻工业区买下两座工业大楼,以此作为“深圳光华印钞造币公司”厂房,并同英国和澳大利亚草签引进造纸、印制设备和技术的意向书,造纸厂也开始征地。


特区货币的票样也已经印制了出来。纸币面额分5元、10元、50元、100元、500元5种,硬币面额分1分、2分、5分、1角、5角、1元6种。纸币图景印黄帝像,硬币图景印飞禽图。特区货币准备由中国人民银行在1985年发行。


……但是,1986年以后,关于发行特区货币的议论却越来越少了。


1986年春天,谷牧在北京就经济特区问题答中外记者问时谈到,深圳流通三种货币,原来准备发行一种货币—特区货币,但这个问题太复杂,即使解决了深圳问题,也不等于解决其他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问题。所以我们要采取很慎重的态度,再推迟一段时间来解决。


1989年2月,中央有关领导来深圳视察,指出特区货币仍要研究,这是中央最后一次提及特区货币问题。


钞票和人民币等值流通,在省内可以支付一切人民币债务,这意味着省政府可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可以对抗中央的财政政策,甚至可以给军警发薪,向外国借款,如果搞砸了还得中央来背锅。还好大多数领导人没疯到那个份上,中国回到了正常国家的轨迹……

相关回答:

南宋纸币发行的基础是什么?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哪些看上去很先进的事物其实早就发明了?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一个大国分裂解体成许多小国家,效率会不会提升?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user avatar

马前卒不会告诉你:

1980年代大陆本来就流通两套法定货币,只不过其中一套其中在法律上不是“法定货币”而是【在特定场合流通的人民币凭证】。

除了人民币以外的另一套“法定货币”就是外汇券了:

(百元外汇券)

(五元外汇券)

外汇券,全称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俗称“外汇兑换券”、“外汇券”,是中国银行发行的,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流通、特定场合使用,面额与人民币等值的【人民币凭证】,分为1979年和1988年二个版本,外汇兑换券自1980年4月1日开始流通。1995年1月1日停止流通并开始回收。中国银行收兑外汇兑换券的日期是到1996年6月30日止。1996年7月1日及以后丧失价值。

虽然法律上只是【在特定场合使用的人民币凭证】,但是实质上外汇券的用途远不止于在友谊商店和外宾接待场所消费。

不仅许多内销商店也在私下里以更加优惠的接受外汇券,还催生了大量兑换、炒卖外汇券的黑市黄牛。在黑市上,外汇券对人民币最多时可达到1元兑1.5元之多。

当时,苏东阵营的各国也有类似的外汇券经济,有的比中国更有过之无不及。外汇券经济的泛滥,与官倒、黑市的泛滥一样,双轨制经济的一种反映。

如今,外汇券在中国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但是在古巴却仍非常兴盛。这就是可兑换比索(Cuban Convertible Peso,CUC)。

可兑换比索在经济领域的泛滥比之大陆当年的外汇券更是有过之无不及:除了相当于最低生活保障的配给物资购销还使用法定货币古巴比索(Cuba Peso)本身,其他日常消费几乎都要使用可兑换比索。尤其是日益发达的私营经济部门,生产、流通、消费、信贷等等的全部经济活动几乎都用可兑换比索完成。古巴从2013年就开始计划把两种比索双轨合并,但迄今也没有实现。

至于朝鲜,连外汇券都用不着了,已经可以直接使用外币(包括朝鲜自己印的……某种意义上也算朝鲜自己在发行“多种法定货币”了。)


除此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也有多种法定货币,可能更接近于题主的设想,比如说:

东北币

1945年开始发行,流通于东北解放区。

1951年4月按东北币9.5元折合旧人民币1元的比价收兑。

原因是:

【李海说,解放战争开始后,中央认为东北地区解放早、基础好,如果与关内统一,很容易受到影响。于是一直保持其经济独立性,作为战略大后方。

1948年华北财经会议后,当时负责中央财经工作的董必武专门派人到东北,通报华北财经会议情况和关内各解放区财经情况,并确定东北币与人民币的比价。

据第一任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的秘书杨培新向本刊记者回忆,1950年关内经济形势稳定后,开始回收东北货币。主持东北工作的高岗曾授意东北银行行长王企之提出保留东北币,南汉宸当面质问高岗,高岗只得作罢。】

由此可以看出:

发行多种货币是人为割裂市场的行为。除非本来就是想要人为割裂市场(比如“如果与关内统一,很容易受到影响”,或是作为隔离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缓冲带的外汇券)否则当然最好是不要人为发行多种货币。

user avatar

可以的,在金属货币时代还是挺多的,虽然不一定符合题意。

就举两个奥地利的例子吧,我觉得还算符合题意的那种。


一个国家中央机构发行两套货币——古尔登 与 奥地利里拉

这里的一个国家机构指的是奥地利政府管辖的铸币厂系统,比如说伦巴第-威尼西亚有米兰铸币厂,奥地利大公国有维也纳铸币厂等等。

严格来说,19世纪初的奥地利可以说有四套货币,奥地利-波希米亚-伊利里亚等地、加利西亚、匈牙利和伦巴第-威尼西亚。在我有限的知识和当代人的游记中,伦巴第-威尼西亚的货币确实是特殊的,而其他三种货币基本上都被统一称为奥地利帝国本土货币。用我国的例子可以理解为 大陆人民币体系(奥地利帝国“本土”的古尔登体系) 对 港澳 的 港元和葡币体系(伦巴第-威尼西亚的奥地利里拉体系

懒得多打了,直接我引我自己的翻译

对比上下两个文章后,你就能发现伦巴第-威尼西亚的 里拉-分 体系(或者索拉诺-斯库多-弗罗林-里拉-索尔多-分 体系)与奥地利本地的 塔勒-古尔登/弗罗林-格罗申-十字币-芬尼 体系是完全不同的。当然,两者之间是有汇率挂钩的,1(奥地利)弗罗林 兑 3(伦巴第-威尼西亚)里拉。这点和我国的 人民币-港葡币 是有些类似的。


三个国家中央机构发行一套货币的三个变种——奥地利国家银行、国家中央国库、首席铸币厂

集齐三套就能成为魔法少女(

如果说上面那个例子是实质上比较像 大陆人民币-港澳港葡币 的话,这个例子是形式上比较像 港币有三家发行机构。

奥地利国家银行

关于奥地利国家银行懒得多说了,搜哈布斯堡奥地利的纸钞的话,大多应该都是这家的 ↓

也没什么可以多说的地方。由于1811年的惨痛经历,国家银行基本上一开始就是承担了类似现在央行的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的任务,差不多可以视为是不怎么独立的中央银行吧。不过直到1867年妥协,匈牙利政府能参与管理国家银行,同时也能监督帝国政府财政之后,稳定物价这个目标才算是基本实现了。至于1816年国家银行设立的目的——召回纸钞,让奥地利回归金属货币。。。已经没人在意了。1848年之后,奥地利人就算不愿意,也不得不适应纸钞货币了。

这就是 在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发展的过程,奥匈帝国为打破“黄金桎梏” 做的“贡献”。。。

当然,市面上也是有贵金属硬币的。同时外贸也需要贸易硬币,毕竟外国人只认金银贵金属,可不认奥地利的破纸。

国家银行的纸钞发行规律包含应对危机(战争)的发行和适应经济活动的正常发行。至于国家中央国库和首席铸币厂的纸钞发行就是单纯的应对危机(战争)的了。


国家中央国库

国家中央国库(暂译)可以说道说道,可以确定的是,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在战争与危机时刻发行“国库券”来筹钱,所谓“国库券(政府纸钞)”就是为了与国家银行发行的“央行纸钞”区别。

国家中央国库后来是改名成了帝国中央国库。既然有中央国库,代表着还有对应的地方/省级国库。

为了应对1848年革命危机,1849年的时候,中央国库首次发行了国库券,下面是1849年7月份(大概是1849年发行的第三批(或第四批))的财政部法令和那批次里的5古尔登国库券。另一个例子是1866年发行的国库券,对应1866年奥普战争。

5古尔登国库券的背面是利息表,是的,5古尔登国库券是带息的,年利息是3%,从发行日起,便开始计算利息。那么1849年7月10日的利息是怎么来的呢?

1849年,在1857年维也纳货币公约之前,也就是说古尔登-十字币换算仍然是1古尔登兑换60十字币。5古尔登=300十字币。年利息3%,即9十字币,换算成月利息为0.75十字币,换算成10天(1/3月)利息为0.25十字币。于是到了1849年7月10日,该国库券价值就是本金+10天(1/3月)利息=5古尔登+0.25十字币(1/4十字币)=5弗罗林1/4十字币。弗罗林就是古尔登的别称,奥地利人喜欢这么叫。


1866年 国库券

在对抗普鲁士的战争中,贫穷的帝国既没法从资本市场融资,也没法通过加税来筹钱,这就是为什么中央银行要介入了。作为对政府压力的回应,央行管理层允许总计11,200万古尔登,面额为1古尔登和5古尔登的央行纸钞转换成国库券。为了填补战争支出,税务当局把中央银行晾在一边,自行发行了更多国库券。直到1905年,最后一批国库券才被召回退出流通。


首席铸币厂

至于首席铸币厂发行的纸钞,就有点迷,因为关于这个的介绍实在不多(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毕竟铸币厂的天职不是铸造硬币嘛hhh。首席铸币厂(维也纳铸币厂/奥地利铸币厂)的故事可以看这个 ↓

下面是关于1849年发行6古尔登和10古尔登纸钞的法令,涉及首席铸币厂,以及两个例子(分别是1849年的发行,对应1848年革命动荡;1860年的发行,对应1859年奥法意战争)

↑ 1849年6月24日的财政部法令,关于发行6十字币和10十字币纸钞,有递交给首席铸币厂(维也纳/奥地利铸币厂)。里面提到在革命动荡年代,贵金属硬币(因为价值又高又坚挺)很快就被人们私藏了起来,所以奥地利政府决定还是发行小面额的6十字币和10十字币纸钞来维持小额交易吧。

里面提到在小于1古尔登的交易中,政府部门会按其面额价值接受(我觉得这暗示这种纸钞也没什么价值,价值大的交易如果还按面额接受恐怕就亏了)。另外,提到了发行总量为500万古尔登。

↑ 1857年维也纳货币公约前,奥地利的货币系统仍然承自1754年的奥地利-巴伐利亚协定,1协定古尔登等于60十字币

↑ 1857年维也纳货币公约后,奥地利把货币十进制了,1公约古尔登等于100十字币


_(:з」∠)_就这样,用自己的文章感觉不错。

user avatar

岂止两种,我国发行了四种货币。

user avatar

题主听说过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吗?

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固定汇率,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

单独设立地区货币的目的就是要确立更适合地区的货币政策。如果像香港一样设立个货币局,那还要这个新设货币有什么用……所以主要是在资本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二者之间放弃一个。

前者就是把这个地区完全围起来,进出地区的所有资本流动都要受到管制;甚至要在行政区边界上设立国内海关,以阻止私带大笔现金进出的现象。中国花了那么大力气打破地区壁垒建立统一国内市场,现在倒要重新建立障碍,这显然不合理。

后者,就是放弃让该地区货币同人民币挂钩,自由浮动。那么这个货币的汇率稳定性就很难保证,非常容易在投机攻击下崩溃,造成该货币退出流通以及地区市场混乱。

要么在三者间找到个平衡……看看人民币自己相对国际市场平衡得怎么样?既要确保国内货币政策,又要控制汇率水平不过快贬值,于是只好加强资本管制了……

我们已经花了很大力气去保证“人无贬基”,似乎没有那么多功夫再去保证一种新货币的稳定性。万一又整出个811汇改,那不得翻了天了?

而且,多一个货币,又给了川帝一个谴责中国的理由。“我们要对中国的商品征收90%的关税,因为他们在同时贬值两种货币。”233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主权国家发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法定货币,这个情况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在实践中却极为罕见,并且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复杂性。为了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法定货币”。法定货币是指由政府发行、并规定其在特定国家或地区内必须被接受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它的价值并非来源于其内.............
  • 回答
    神圣罗马帝国如果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铁板钉钉的中央集权强国,并且一路磕磕绊绊地走到今天,那它有没有可能问鼎世界之巅,成为今日的超级巨无霸?这个问题,就像是把一堆散落的拼图,强行塞进一个固定形状的盒子里,然后再问这幅拼出来的画是不是会惊为天人。这得从太多方面去揣摩,充满了无数的“如果”和“但是”。首先,.............
  • 回答
    当下一个主权国家可以跟别国购买领土吗?答案是:可以,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且受到极其严格的国际法限制和政治考量。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 国际法视角:主权与领土的不可侵犯性 主权国家的核心特征: 一个主权国家拥有对其领土的最高、排他性的管辖权。这意味着国家对其领土拥有.............
  • 回答
    关于“为什么这么多人对俄罗斯侵略一个主权国家爽快”这个问题,其实背后涉及到的原因非常复杂和多元,并且不同的人群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感受。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大多数国际社会并不“爽快”或支持俄罗斯侵略主权国家。 联合国大会多次以压倒性多数谴责了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并呼吁俄罗斯立即停止军事行动。然而,我们.............
  • 回答
    “美国将一个主权国家元首交给新政府经审判予以死刑,美国才是犯下反人类罪的元凶”这样的说法,是一种极具争议性的论断,它将一个复杂的国际政治事件简化为对美国单方面的指控,并直接冠以“反人类罪”的帽子。要理解这种说法,我们需要对其背后的逻辑、历史背景以及国际法和道德原则进行细致的剖析,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或否.............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国际政治中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层面。为什么有些人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性质持有不同看法,即便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乌克兰是一个主权国家,这背后有着多重的原因和叙事。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的视角和俄罗斯方面的说辞。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国际法和绝大多数国家的外交承认是确立国家主.............
  • 回答
    一个国家的主权和人权哪个更重要,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哲学和政治问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简单答案。两者都至关重要,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并且在不同的情境下,它们的重要性会有不同的侧重和体现。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理解“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在其领.............
  • 回答
    加拿大,一个横跨北美大陆、拥有壮丽自然风光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它的地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当人们谈论其主权独立性时。要详细地解答“加拿大是否是一个拥有完整独立主权的国家”,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历史演变、政治体制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关系。首先,从历史角度来看,加拿大并非一夜之间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它的.............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细想起来,这小偷的脑回路也是够清奇的。首先,从道德和法律层面来看,这名男子毫无疑问是违法的。他闯入他人住宅,偷窃财物,这本身就是严重的侵犯行为。无论金额大小,这种行为都不可取,并且会给屋主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然而,他偷了230元后,竟然还在主人家安然自若地煎了四个荷包蛋,这确实.............
  • 回答
    这绝对会是一个史诗级的开端,人类首次踏足火星,却意外撞见了一对“原住民”。这个场景,光是想想就让人心跳加速。如果这故事发生在我的脑子里,我会这么想: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反应,一定是震惊。难以置信,对吧?我们花了多少精力,多少资源,多少时间,才终于让这载人任务成行,以为我们是孤独的探索者,结果呢?星球上.............
  • 回答
    英国外相对中方支持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马岛)主权的表态,反映了英国在该争议问题上的立场和战略考量,同时也揭示了中英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分歧。以下从历史背景、法律依据、地缘政治、中英关系及国际法角度详细分析这一回应: 一、历史背景与主权争议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南大西洋,距英国本土约3,700公里,距阿.............
  • 回答
    关于“一个刚出生就被医院判死刑的婴儿是否值得倾家荡产去救”这一问题,需要从医学、伦理、法律、经济、家庭和社会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探讨框架: 一、医学评估与现实可能性1. 医学诊断的准确性 明确诊断:医院的“死刑”判断通常基于医学评估,如先天性畸形(如严重心脏缺陷、脑发育.............
  • 回答
    在探讨“无耻”这一概念时,需要明确的是,无耻通常指个体在道德、法律或社会规范面前缺乏羞耻心,以牺牲他人利益或社会价值为代价追求私利。这种行为往往涉及对他人尊严、权利或社会秩序的严重侵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无耻行为的可能表现及其后果: 一、无耻行为的典型表现1. 道德沦丧 欺骗与谎言:以.............
  • 回答
    驾驶战车(尤其是军事或重型车辆)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任务,需要严格的训练和专业知识。对于未经训练的普通人来说,尝试驾驶战车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和法律风险,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以下从安全、法律、操作规范和风险警示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法律与安全风险1. 合法性问题 军事装备受控:战车(如坦克.............
  • 回答
    驾驶军舰是一项高度专业且危险的任务,需要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法律授权和操作规范。对于未经训练的普通人来说,尝试驾驶军舰不仅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还可能触犯法律。以下是基于军事常识和法律框架的详细分析: 一、军舰驾驶的法律与权限问题1. 合法性 军舰属于国家军事资产:军舰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未经国.............
  • 回答
    如果一个人拥有时速一万公里(约2777米/秒)的超高速能力,这一能力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但假设其在超现实条件下可行,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财富自由: 一、能力的物理与现实限制1. 物理可行性 光速约为每秒30万公里,而一万公里/小时约为2777米/秒,远低于光速。根据相对论,接近.............
  • 回答
    关于“一个人不爱国有错吗?”这一问题,涉及道德、法律、文化背景和个人权利等多重维度。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什么是“不爱国”?1. 定义的模糊性 “爱”本身是一个主观情感,不同人对“爱国”的理解可能截然不同: 行为层面:是否参与国家活动(如升旗仪式)、遵守法律、维护公共利益。.............
  • 回答
    一个人无聊至极的体验,就像掉进了一个没有尽头的黑色漩涡,吞噬着你的时间、精力,甚至是你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它不是简单的没事做,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卡顿”,一种生命力被抽离的空虚。1. 时间的凝固与扭曲: 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 你会发现,平时飞逝的时间现在变得异常缓慢。你盯着时钟,秒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像.............
  • 回答
    一个人可以自己动手做出许多有意思的东西,从简单的手工小物到复杂的电子设备,都能带来成就感和乐趣。关键在于你的兴趣、时间和愿意投入的精力。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的有意思的东西,并给出一些制作思路和技巧:一、创意生活类:点亮日常的小确幸 手账/日记本的定制与装饰: 内容: .............
  • 回答
    作为一个程序员打工仔,是否能买劳斯莱斯、布加迪这类超豪华汽车,答案是:有可能,但可能性极低,且需要极其特殊的条件和非凡的成就。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个问题,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一、 购车成本(这是最直接的门槛): 劳斯莱斯(RollsRoyce): 入门级车型(如古思特 Ghost)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