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分子和赝势是关系如何?赝势一般用于晶体吧,分子计算一般不用赝势吧?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分子计算、晶体计算以及两者之间可能关联的赝势。

分子计算与晶体计算:视角的不同

首先,我们要明确分子计算和晶体计算的基本出发点是不同的。

分子计算: 顾名思义,我们关注的是单个、离散的分子。这里的“分子”可以是水分子(H₂O)、氨气分子(NH₃)、或者一个复杂的生物大分子。计算的目标通常是理解其内部的电子结构、几何构型、反应路径、光谱性质、热力学性质等等。我们关心的是分子内部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构成一个稳定的体系。在分子计算中,我们通常会考虑所有原子核和所有电子的完整描述。

晶体计算: 这里的“晶体”指的是具有周期性长程有序结构的固体材料。例如,金属(如铜 Cu)、陶瓷(如氧化铝 Al₂O₃)、半导体(如硅 Si)、盐(如氯化钠 NaCl)等。晶体由无数个重复的单元(晶胞)在三维空间中周期性排列构成。晶体计算的目标是理解材料的整体性质,比如导电性、光学性质、力学强度、相变等等。由于晶体的周期性,我们并不需要计算无限多个原子,只需要描述一个最小的重复单元(晶胞)及其边界条件,然后利用周期性进行“平移”来代表整个晶体。

为什么需要赝势?—— 核心在于“简化”

现在我们来谈谈赝势(Pseudopotential)。赝势的出现,本质上是为了简化计算,特别是针对具有核心电子的原子。

让我们深入理解一下原子内部的电子结构:

1. 核心电子 (Core electrons): 紧密束缚在原子核附近的电子,它们的能量非常低,而且空间分布非常靠近原子核。它们的角色相对固定,很少参与化学键的形成或材料的宏观性质。
2. 价电子 (Valence electrons): 位于原子最外层,能量相对较高,能够参与化学键的形成,决定了物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在量子力学计算中,描述所有电子和所有原子核的相互作用是核心任务。然而,核心电子由于与原子核的库仑相互作用非常强,它们的波函数在原子核附近表现出剧烈的振荡。这些剧烈振荡的波函数在计算中会带来两个主要问题:

计算量巨大: 描述这些快速变化的波函数需要非常密集的基组(在计算中用来近似波函数)。这会急剧增加计算的复杂度和所需资源。
核心电子的“惰性”: 正如前面提到的,核心电子很少参与物质的宏观性质,它们的参与主要体现在提供一个“平均的”电荷分布,并且在原子核附近形成一个“排斥”的效应,防止价电子过于靠近原子核。

赝势的“魔法”:替代核心电子

赝势就是一种巧妙的近似方法,它用一个“赝”的相互作用来代替原子核和核心电子之间的真实相互作用。具体来说:

1. 移除核心电子: 在赝势近似中,我们选择性地“移除”原子中的核心电子。
2. 修改原子核的势: 同时,我们修改原子核对价电子的吸引势,使其行为能够近似模拟真实原子中价电子的行为,就像核心电子还在一样。
3. 保持价电子行为一致: 理想的赝势能够保证:
在原子核附近(价电子会遇到的区域之外),贋势的波函数是光滑的,避免了核心电子波函数的剧烈振荡。
在价电子的实际活动区域,贋势产生的价电子能量、波函数形状以及它们与原子核的有效相互作用,应该尽可能地接近于包含核心电子的真实原子。
价电子的总数和它们在形成化学键时的行为应该与原始原子一致。

这样一来,我们只需要计算价电子的运动,而核心电子的贡献则被有效地“打包”到这个赝势中。这极大地简化了计算,使得对包含大量电子的体系(如金属、大分子)进行计算成为可能。

赝势的“应用场景”:晶体与分子

现在我们回到你的问题:赝势一般用于晶体吧,分子计算一般不用赝势吗?

是的,你说的基本是对的,但情况比这更 nuanced(微妙)。

赝势在晶体计算中的广泛应用:
巨大的周期性体系: 晶体本身就是一个庞大、重复的体系。如果使用全电子方法(计算所有电子),即使是简单的晶体,计算量也会非常惊人。
需要大量的原子: 即使我们只描述一个晶胞,这个晶胞中的原子也可能不少。例如,一个表面计算可能包含几十到几百个原子,一个块体材料中,如果想精确描述缺陷,也可能需要几十到几百个原子。
金属和半导体: 很多重要的晶体材料,如金属(Cu, Al, Fe等)和半导体(Si, Ge, GaAs等),以及许多陶瓷和盐类,其主要性质(如导电性、电子带结构)确实由价电子主导。赝势非常适合描述这些体系。

赝势在分子计算中的使用:
不是“一般不用”,而是“视情况使用,并且有特定需求”:
小型分子: 对于非常小的分子,例如H₂O、NH₃、CH₄等,全电子计算的计算量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使用全电子方法可以获得最高精度的结果,因为我们没有引入任何近似。
核心电子作用重要时: 在某些情况下,核心电子虽然不直接参与化学键,但它们仍然会对价电子的行为产生影响,例如“偶极屏蔽效应”或“核心价层相互作用”。特别是当我们要研究X射线吸收光谱(XA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内层电子跃迁,或者原子核周围的强电场效应时,核心电子的作用就不能被忽略。这时,全电子方法或者需要使用能够精确描述核心电子行为的方法(但通常不是标准的赝势)。
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伪原子”: 在某些DFT方法中,尤其是涉及到“量子蒙特卡洛(QMC)”或者一些“更高级的电子结构理论”时,为了提高效率,也可能会采用类似赝势的思想,将核心电子“冻结”或者用特殊的势来描述。
“经验性”的分子赝势: 有时,为了在分子计算中引入某种效率提升,会开发一些“经验性”的赝势,但这些通常不用于常规的化学计算,更多是在特定研究领域。
“全电子”基组 VS “赝势”基组: 在选择量子化学计算的软件时,用户通常会选择“全电子基组”(例如STO3G, 631G, ccpVTZ等)或者“包含赝势的基组”(例如ECP, LANL2DZ等)。前者意味着计算所有电子;后者意味着计算时会配合使用赝势。

总结来说:

主要使用场景: 赝势的主要战场和优势体现在晶体材料计算中。这是因为晶体体系庞大且具有周期性,全电子计算的成本过高,而核心电子的贡献通常可以被很好地模拟。
分子计算中的立场:
常规分子计算: 对于大多数常规的分子性质研究(如几何优化、频率分析、反应能、轨道能量等),特别是对于元素周期表中较轻的元素(C, H, O, N等),全电子方法是首选,也是最普遍的,因为其精度最高,并且计算量在可接受范围内。
特定分子研究: 在需要考虑核心电子效应(如XPS, XAS)或需要计算大分子(如蛋白质、DNA)的电子结构以降低计算成本时,可能会选择性地使用包含赝势的基组。但是,这通常是为了效率而牺牲一定的精度,而且这些赝势的开发和使用需要更谨慎,要确保它们能准确描述价电子的行为。

打个比方:

想象你要计算一群人的身高。

全电子方法: 你测量每一个人的身高,然后进行统计分析。这是最精确的,但如果人群非常庞大,工作量就很大。
赝势方法(用于晶体): 想象你研究的是一个城市的人口。你发现,大多数人的身高对城市整体的“平均身高”影响不大,真正影响“平均身高”的是那部分在“成年期”的“主力人群”。你可以选择只统计这部分人的身高,并且对于儿童或老年人,你有一个“模型”(赝势),它能模拟出他们“如果成年了”会贡献什么样的身高值。这样做可以让你快速了解城市的大致平均身高,而不用逐一测量每个人。

对于分子计算,如果你只需要了解一个“小孩”(小型分子)的身高,直接测量(全电子计算)是最简单的。但如果你需要了解“一个社区”的平均身高,并且知道小孩的身高和成人的身高有很强的关联性,你可能会用一个模型来预测小孩未来的身高,这样可以加快你的统计。

所以,赝势与分子计算的关系是:不是绝对不用,而是在对效率有强烈需求,且核心电子效应不是决定性因素时,才被考虑使用。大多数情况下,分子计算倾向于采用全电子方法以追求最高的精度。

希望这次的解释足够详细,并且让你摆脱了AI写作的感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赝势是相对“全势”说的。来源于库伦相互作用的1/r发散性。看到这两个字,第一反应就是做电子结构计算用。但分子力场也可以开发赝势,做分子动力学模拟。

分子动力学模拟中把原子间的库伦相互作用和范德华相互作用换成赝势(soft core potential),可以允许两个原子之间的距离很接近,有利于“炼金术”类的计算。

电子结构计算中引入赝势,有两个好处:

1.把原子核附近快速变化的波函数“抹平”,减少计算量,且容易收敛。需求在于计算过渡金属等周期表后边的元素时,原子核附近的波函数变化较大,但是用处不大,因为我们只关心原子间的波函数。所以可以开发赝势,用模型代表原子核附近的势能,电子波函数也可以少用一点,减少计算量。

2.重原子包含相对论效应,精确计算要用基于狄拉克方程的四分量、二分量等哈密顿量,波函数也由一个函数变成二维或者四维的函数向量,计算量超级大。用高精度狄拉克方程精确计算原子,再基于结果做成赝势,计算原子组成的分子或者晶体,就可以仍然用普通的DFT或者HF系列方法计算了。

上述赝势方法没有限制,计算分子和晶体都是一样的。唯一区别是基于平面波的DFT计算中,即使对于H、C等原子,如果不用赝势,也存在原子核附近波函数变化过大和计算量大的问题。所以DFT中,用赝势-平面波法解KS方程,一律使用赝势了。对于用原子基组,只有计算第四周期以后的元素才会遇到问题、出现添加赝势的需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分子计算、晶体计算以及两者之间可能关联的赝势。 分子计算与晶体计算:视角的不同首先,我们要明确分子计算和晶体计算的基本出发点是不同的。 分子计算: 顾名思义,我们关注的是单个、离散的分子。这里的“分子”可以是水分子(H₂O)、氨气分子(NH₃)、或者一个复杂的生物大分子。计算.............
  • 回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虽然主要聚焦在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和布尔什维克的革命斗争,但其中确实穿插了对当时各种思潮的批判,其中就包括了对托洛茨基主义的批评。虽然书中没有专门开辟一个章节来详述托洛茨基主义与布尔什维克之间的争论,但通过保尔等人的经历和一些旁白,我们可以窥见一二。争论的根源:对革命道路和.............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科学研究中一个非常有趣的悖论:我们对宇宙最微小的组成部分的了解,有时似乎比我们对自己身体最基本运作的了解还要深入。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都与我们探索这些不同尺度事物的方式、面临的挑战以及科学发展的路径有关。首先,让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问题,看看“搞不清楚”在不同层面上意味.............
  • 回答
    分子模拟与计算化学:软件操作与编程技能的必要性在分子模拟和计算化学领域,许多初学者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掌握软件操作是否足以应对科研工作,而编程技能则显得可有可无?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在这个领域走得更远,取得更深入的科研成果。表面上看,软件似乎足够了。的确,如今的分.............
  • 回答
    我在计算化学和分子模拟领域摸爬滚打多年,深知编程在这行里是必不可少的“内功”。很多人可能觉得我们就是运行别人的软件,点几下鼠标,但实际上,要想做出真正有价值的研究,离不开扎实的编程基础。这不像写个Word文档,更多的是一种构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 语言:性能的基石,底层逻辑的体现C 语言在计算.............
  • 回答
    在物理学的宏大图景里,热力学和理论力学看似是两个独立的支点,但它们之间却有着深刻而自然的联系,尤其是在“自由度”这个概念上,这种联系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与其说是它们之间存在一个简单的对照关系,不如说热力学中的“自由度”是从理论力学中的“自由度”衍生和升华而来,为我们理解宏观系统的行为提供了一个强大的.............
  • 回答
    好,咱们这就来聊聊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这俩在研究微观世界里的大佬,它们俩虽然都是为了弄明白分子是咋回事儿,但玩法和侧重点可是大相径庭。这就给你掰扯掰扯它们俩到底有啥区别,保证听得明明白白。核心出发点:瞬间的真相 vs. 动态的表演首先得明白,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它们俩看问题的角度就.............
  • 回答
    谷爱凌作为一位在自由式滑雪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运动员,同时表现出对分子遗传学和量子物理的浓厚兴趣,这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组合。她是否有可能成为杰出的科学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潜在的优势和积极因素: 智力天赋和学习能力: 谷爱凌能够同时在极具挑战性的体育项目上达到顶尖.............
  • 回答
    哈喽!玩分子建模和4K游戏,又钟情于ITX的精致小巧,这可是个挑战,但绝对有乐趣!2W的预算,去掉外设,咱们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核心硬件上,打造一个性能强劲且颜值在线的ITX小钢炮。我给你准备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装机方案,尽量考虑到性能、散热、静音、兼容性以及未来的升级潜力。咱们一步一步来,让你明明白白地把.............
  • 回答
    中医的“湿热”和“阴虚”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描述了人体内某些失衡的状态。要把它们完全套入现代生物学和分子细胞学的框架里,并非易事,因为中医的整体观和现代科学的微观视角存在差异。但是,我们可以尝试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去理解这些概念背后可能对应的生物学机制。一、 中医的“湿热”:一种全身性的炎症和代.............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现代汉语词汇形成的一个关键环节。确实,很多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听起来很“中国”的词,比如“物理”、“分子”、“民主”、“科学”、“哲学”等等,其实并非自古就有,它们是近代以来,为了翻译西方概念而创造出来的。而很多人会把它们误认为“和制汉语”,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问得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微观世界里物质最基本的相互作用原理。你之所以会注意到“七次方”这个数字,很可能是因为在描述某些分子间作用力时,例如范德华力中的伦敦色散力,其势能与距离的六次方成反比,而力则与距离的七次方成反比(因为力是势能对距离的导数)。不过,要说“为什么”分子间作用力和距离的七.............
  • 回答
    看到乌克兰儿童、妇女和老人躲在桥梁废墟下躲避炮击和空袭的景象,我感到无比的心痛和沉重。这张图片是战争残酷现实最直接、最令人揪心的写照。首先,儿童的面孔让我最感触最深。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不解和迷茫。原本应该是在阳光下奔跑玩耍,在家人的怀抱中得到关爱的年纪,却被迫在冰冷潮湿的废墟中求生。他们可能还.............
  • 回答
    分子概念的诞生与确立:一段跨越时代的科学探索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分子”这个概念,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段漫长而曲折的科学探索史的结晶。从早期对物质构成的好奇,到精确测定分子量,再到最终被广泛接受,这个过程充满了智慧的闪光、不懈的努力,以及科学思想的不断演进。萌芽:探寻物质的最小单位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人云亦云”这个概念的本质,以及评价一个人的观点是否独立、是否基于事实的复杂性。 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人云亦云的反日分子”,关键不在于他是否知道石原莞尔和辻政信这两个具体的名字,而在于他反日的动机、依据以及思考方式。首先,我们得明白,知道石原莞尔和辻政信,或者不知道他们,本身并不能直.............
  • 回答
    在聚乙烯的分子链中,两端的碳原子通常不会“剩余”一个键。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先回到聚乙烯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它的基本结构。聚乙烯的形成:单体的聚合聚乙烯,顾名思义,是由乙烯(C₂H₄)单体聚合而成的。乙烯的结构是:``` H H / C=C / H H`.............
  • 回答
    “分子有手性是因为分子内有手性碳”,这种说法,可以说是 不完全正确,但包含了核心要素。更准确地说,应该是 “分子具有手性的最常见原因是因为它拥有手性碳原子”。要理解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需要先深入探讨分子的手性,以及手性中心(特别是手性碳)与手性分子之间的关系。 分子的手性:镜像对称性的缺失首先,我们来.............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它触及了物质相变过程中分子运动和能量变化的本质。很多人在学习时都会在这里产生困惑,认为既然分子距离增大了,那么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了,似乎分子势能也应该减小。但事实并非如此,分子势能反而增大了。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分子势能”的理解,以及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咱们.............
  • 回答
    如何看待诈骗分子 PS 环球影城票务门面上传地图被 AI 发现?AI 技术在反诈骗上有哪些应用和进展?一、对诈骗分子 PS 环球影城票务门面被 AI 发现的看法:这则消息是一个典型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例子,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在现代反诈骗斗争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 .............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这位90后在英国因为爱国言论而遭受人身攻击和死亡威胁的事件,以及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爱国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议题,涉及个人安全、言论自由、国家认同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必须正视这位90后所面临的危险处境。在异国他乡,仅仅因为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就遭受人身攻击和死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