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你误会了啊!!!
葫芦不是天生就要腰这么细的啊!!!
图好多不要随便点啊!!!
腰细对它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啊!!!老祖宗们看到的葫芦也都是不腰细的啊!!!
《诗经》里说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啊!!!「壶」就是葫芦啊!!!长得很像壶啊!!!这样才实用啊!!!瓢大肉多好装东西啊!!!
后来李时珍爷爷也说过类似的话啊!!!
壶,酒器。卢,饮器。此物各象其形,故名。俗作葫芦。
所以当年的「葫芦形」其实是长这样的啊!!!
舀水什么用的葫芦瓢也一直是长这样的啊!!!
不要被他们几个灵活的小肢体骗了啊!!!
那形状在果实发育中其实很常见吧!!!
梨子明明也是这个型的啊!!!
柚子说我也可以啊!!!
还有莲雾啊!!!
牛油果(鳄梨)也算啊!!!
葫芦还有个亲戚叫南瓜啊!!!人家也能拗成这个造型啊!!!
但葫芦表示你们都图样图森破啊!!!
谁凹造型能凹过本宫啊!!!
你看葫芦能长这么多个型啊!!!
这么好的变异基础啊!!!古人早就发现它们不一般了啊!!!
项短大腹曰瓠,长如越瓜,首尾如一者。细而合上曰匏,无柄而圆大,形扁者。似匏而肥圆者曰壶。
——《广群芳谱》
所以大家吃饱喝足发现细腰的葫芦最少见啊!!!看起来好像很好玩啊!!!
葫芦说废话!!!长个这么细的腰对我又派不上用场我干嘛要长啊!!!偶尔长一个逗你们玩玩而已啊!!!
结果就被人类霸凌了啊!!!
你不想长老子非要你长!!!腰越细我们越觉得有情趣啊!!!
葫芦反抗不了只好从了啊!!!
事情就是这样啊!!!
【正经脸收尾】
所以葫芦的细腰和花朵中的重瓣品种一样,本质上是一个与自然属性背道而驰的,人类选择的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文玩市场需求的亚腰葫芦已经几乎完全剥离出「实用」范畴——因为它们不好吃也不好用。
以及古典传说中具有法力的葫芦、戏剧中的酒葫芦,其夸张的外形往往也是为了带来超于日常生活之上的独特感。
你仔细回想下是不是这样。
葫芦科 (cucurbits) 有许多重要的经济物种,很多都具有食用、药用或观赏价值,如黄瓜 (Cucumis sativus)、甜瓜 (Cucumis melo)、西瓜 (Citrullus lanatus)、葫芦 (Lagenaria siceraria)、冬瓜 ( Benincasa hispida)和南瓜(Cucurbita spp.)等……
我们前边提到的几种作物全基因组测序都已经完成[1],研究人员还开发了葫芦相关的数据库,Home-CBGD,整理了不同葫芦品种的基因组、转录组、表型差异及分子标记[2],方便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葫芦果实基本可以分为球形、矮柱形、长柱形、梨形等主要类型。瓢葫芦基本可以看作是梨形果实,亚腰葫芦又是在梨形果实的基础上增加了亚腰。
葫芦果实有没有亚腰,可以看作一对相对性状。果实形状也是重要的农艺性状,是育种计划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我们做遗传的人来说,差异性状的背后就是不同的基因。瓢葫芦和亚腰葫芦在果实形状上存在差异,就是因为不同品种控制果实发育的相关基因不同造成的。
基因的作用很强大,单就果实性状而言,基因决定着果实的大小、长短、形状、切开以后的腔室数目、颜色、营养物质的成分及含量……
不同生长轴上细胞数量的变化,会影响果实形状是圆还是细长。果实较长的黄瓜自交系材料,在纵轴向上的细胞数量高于果实较短的黄瓜[3]。在瓜类、黄瓜和西瓜中,成熟果实的形状与子房的高度有关,可以在授粉前确定果实形状[4][5]。目前也发现一些基因及 QTL ,如基因 CsFUL1、CsSUP 等,可以影响黄瓜果实的形状及果实大小[6][7]。
细胞增殖通常发生在果实生长的早期阶段,最终决定果实中细胞的数量,影响果实的大小[8]。番茄的 SUN 基因编码一个 IQD 家族钙调蛋白,诱导果实伸长[9]。FAS 和 LC 决定了心室的数量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果实形状[10],OVATE 是一个负调控因子,通过转录抑制起作用[11]。
目前也有关于葫芦果实形状方面的研究[12],一些其他作物中调控果实形状的基因(比如 SUN,OFP,AP2 等),在葫芦中也有类似功能的同源基因。但由于亚腰这一性状比较特殊,其他作物果实没有葫芦这么突出的亚腰性状,基因组学未能直接揭示亚腰成因[1][2][12]。
果实的发育不是我的研究方向,我看到的文献也有限。所以目前还不能直接解答到底是什么基因,怎么影响了发育,如何决定了亚腰性状。
但是我种过亚腰葫芦,亚腰其实开花的时候就能看出来。葫芦的果实形状有没有亚腰是品种决定的,可以通过授粉前的母本子房判断。人为约束可以改变果实形状,但是正常亚腰葫芦果实的亚腰并不是人为约束出来的。
对于亚腰葫芦的果实发育,我们可以做出一些推测:
前边我们提到,有没有亚腰是一对相对性状,差异性状的背后就是不同的基因。那么研究葫芦为什么产生亚腰,首要任务就是克隆出亚腰基因。
只要我们有性状不同的材料,就能克隆出造成性状差异的基因。亚腰基因的克隆方法,可以用经典的图位克隆,也可以采用测序方法克隆,还可以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克隆亚腰基因使用的葫芦群体,可以是近等基因系,重组自交系,也可以用 F2 群体,双单倍体群体等。
这里我们以上周的一篇文献为例[13],简单设计一种方法,用 BSA 定位,研究亚腰葫芦的亚腰性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