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哺乳动物有巴氏小体,单孔类有吗?单孔类雄性5个X5个Y,雌性10个X,如果有巴氏小体雌雄各几个?

回答
关于哺乳动物巴氏小体和单孔类的性染色体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且需要细致解答的课题。咱们一步一步来聊,保证把这事儿说明白了。

首先,什么是巴氏小体?

咱们先从“主角”巴氏小体说起。它是哺乳动物雌性细胞核内,由于X染色体剂量补偿机制而失活的一条X染色体,在显微镜下呈现为一个浓缩的、小的染色质团。简单来说,就像是身体里有两条X染色体的雌性,为了保证基因表达的平衡,就把其中一条“关起来”,让它和只有一条X染色体的雄性(一条X加一条Y)在基因表达上大致保持一致。这个失活的过程不是随机的,而是会遍布身体各个细胞。

那么,单孔类有巴氏小体吗?

这就触及到单孔类的特殊性了。单孔类动物,比如鸭嘴兽和针鼹,它们是哺乳动物中的一个非常古老且独特的类群。虽然它们是哺乳动物,但它们的繁殖方式——产卵,以及一些其他的生理特征,都与大多数“有袋类”和“真兽类”哺乳动物有所不同。

关于巴氏小体的存在与否,在单孔类身上,情况有些复杂,并没有像真兽类哺乳动物那样明确和普遍。主要原因在于它们的性染色体系统非常特殊,而且不同种类的单孔类之间可能还存在一些差异。

传统认知: 很多早期的研究认为,单孔类不具有典型的巴氏小体。这是因为它们在性染色体上表现出了与我们熟知的X和Y染色体系统截然不同的模式。
最新的发现和理解: 随着更深入的基因组学研究,我们发现单孔类的性染色体系统远比想象的复杂。例如,鸭嘴兽拥有一个非常庞大的性染色体复合体,其中包含五条X染色体(X1、X2、X3、X4、X5)和五条Y染色体(Y1、Y2、Y3、Y4、Y5)。针鼹的性染色体系统虽然也有多条X和Y,但具体数量和排列方式可能略有不同,但都显示出多条X和Y的特征。

在这样一个多条性染色体的体系下,传统的“两条X染色体失活一条”的巴氏小体概念就显得不适用了。虽然在某些研究中,观察到了类似巴氏小体的染色质浓缩现象,但它们是否等同于真兽类哺乳动物的巴氏小体,以及其精确的形成和作用机制,仍然是科学界持续探索的领域。一些观点认为,在单孔类中可能存在一种更复杂的多X染色体剂量补偿机制,而不是简单的一条X失活。

如果单孔类雄性是5个X5个Y,雌性是10个X,那么如果有巴氏小体,雌雄各几个?

这里咱们需要明确一点,就是你提到的“雄性5个X5个Y,雌性10个X”的描述,这个数字组合在科学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作为单孔类的标准性染色体构成。如前所述,鸭嘴兽的例子是5条X和5条Y。雌性的X染色体数量则取决于它们在繁殖过程中配子的结合。

不过,为了回答你提出的这个假设性问题,让我们基于你给出的数字来推演一下:

假设在你的这个模型里:

雄性基因型为 5X5Y (意即有五条X和五条Y染色体)
雌性基因型为 10X (意即有十条X染色体)

然后,我们再引入一个关键的设定:单孔类采用了与真兽类类似的巴氏小体形成机制,即通过失活多余的X染色体来达到剂量补偿。

现在我们来计算:

对于雌性(10X):

理论上,为了与拥有5条X(在雄性那里)的剂量相匹配,雌性需要失活其大部分X染色体。
如果遵循“每多一条X就失活一条”的逻辑,并且假设它们需要保留与雄性总X染色体数量相等的活性X染色体,那么在10X的雌性中,如果雄性拥有5X,雌性就需要保留5条活性X,失活10 5 = 5条X染色体。
这失活的5条X染色体,就可能形成5个巴氏小体。

对于雄性(5X5Y):

在经典的巴氏小体概念中,巴氏小体是雌性特有的,是由于雌性有两条X染色体(相对于雄性的一条X)而产生的剂量补偿现象。
雄性本身只有一条X染色体(在你的假设模型中是五条X,但通常Y染色体是决定雄性的关键,而且其上通常带有决定性别的基因),通常情况下,雄性的X染色体是全部保持活性的。
所以,在遵循经典巴氏小体定义的前提下,雄性不应该有巴氏小体。
如果你是想问,在它们性染色体体系中,有没有哪些染色体在某些情况下会失活,那情况就更复杂了,并且不属于“巴氏小体”的范畴。

总结一下在你提供的假设情境下:

雌性(10X): 会形成约 5个巴氏小体。
雄性(5X5Y): 没有巴氏小体。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你提供的“雄性5X5Y,雌性10X”的性染色体组合,并非是单孔类已被广泛证实和接受的精确描述。 鸭嘴兽的实际情况是,雄性拥有X1X5和Y1Y5,而雌性则根据配子组合可以形成不同数量的X染色体(例如,X1X5配X1X5的组合可以形成10X)。而这些多X染色体在失活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和数量仍然是研究的热点。

科学研究总是在不断进步的,对于单孔类这种独特的动物,它们的许多生物学机制,包括性染色体和剂量补偿,都充满了奥秘,也等待着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和了解。所以,对于这类问题,理解其中的原理比记住具体的数字可能更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非常有趣的问题,我简单来答一下,老规矩,抛砖引玉。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由于剂量补偿效应导致的X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化及其转录的失活是发生在后兽亚纲和真兽亚纲之中的,所以单孔目不存在巴氏小体[1]

但是还是可以展开聊一下这个有趣的现象,为什么单孔目不存在这套机制?

单孔目的生物拥有非常复杂的遗传系统,不同于其他类群的哺乳动物,雄性鸭嘴兽(Ornithorhychus anatinus )有5条X染色体和5条Y染色体;而雄性针鼹(Tachyglossus aculeatus)则有5条X染色体和4条Y染色体[2]。这在整个脊椎动物类群中也是非常特殊的。在演化上,单孔目的染色体结构可能是爬行动物与兽亚纲之间的一个过渡形态。比如单孔目的X染色体上就出现了鸟类性染色体的典型基因(包括Dmrt1 基因,该基因可能在鸟类性别决定中起关键作用),而在鸭嘴兽的X1、X2、X3、X5染色体上都发现了与鸡Z染色体的同源区段[3]

单纯从数量上来研究剂量补偿的话,拥有一大堆性染色体的单孔目确实有可能出现巴氏小体。但是实际上鸭嘴兽并未出现细胞学层面的染色体修饰,根据不同鸭嘴兽X染色体分化区域的基因转录的定量分析,一些基因在雌性和雄性细胞中具有相同的转录水平,而其余基因的表达要么部分补偿,要么根本没有补偿(如下表中的SEMA6A 基因)。因此,单孔动物的剂量补偿可能仅对性染色体的单个基因起作用,类似于鸟类、爬行动物、鱼类的基因特异性剂量补偿,其机制应该与转录水平的下调相关[4]

从巴氏小体的形成机制来说,真兽亚纲的染色体失活受到非编码的Xist RNA调节,并与活性组蛋白修饰和抑制性组蛋白修饰的差异获得相关,而后兽亚纲则是一种抑制性组蛋白介导的失活机制,与真兽亚纲的机制有较大差别。这说明了剂量补偿效应的演化可能有多个起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原兽亚纲缺乏这一机制。当然在无脊椎动物如果蝇(Drosophilid)那里剂量补偿也可以倒过来,改由雄性过量表达来保证剂量的均一[5]

参考

  1. ^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on X chromosomes in marsupial and monotreme mammals and implications for evolution of dosage compensation[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0, 107(41).
  2. ^ Shevchenko A I , Zakharova I S , Zakian S M . The Evolutionary Pathway of 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 in Mammals[J]. Acta Naturae, 2013, 5(2):40-53.
  3. ^ Graves, Marshall J A . Evolution of vertebrate sex chromosomes and dosage compensation[J].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2016.
  4. ^ Deakin J E , Hore T A , Koina E , et al. The Status of Dosage Compensation in the Multiple X Chromosomes of the Platypus[J]. PLOS Genetics, 2008, 4(7):e1000140-.
  5. ^ Straub T , Becker P B . Dosage compensation: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generalization[J].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2007.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哺乳动物巴氏小体和单孔类的性染色体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且需要细致解答的课题。咱们一步一步来聊,保证把这事儿说明白了。首先,什么是巴氏小体?咱们先从“主角”巴氏小体说起。它是哺乳动物雌性细胞核内,由于X染色体剂量补偿机制而失活的一条X染色体,在显微镜下呈现为一个浓缩的、小的染色质团。简单来说,.............
  • 回答
    关于为什么有些人认为虐待哺乳动物是错误的,这背后有着多种深刻的缘由,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普遍的道德观念。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哺乳动物,特别是我们身边常见的宠物,它们展现出了高度的复杂性和情感深度。它们能够感受快乐、痛苦、恐惧、依恋,甚至表现出悲伤和安慰。当看到一只狗摇着尾巴迎接主人,或者一只.............
  • 回答
    在地球上,有那么一些哺乳动物,它们数量的庞大程度远超我们人类,仿佛是地球母亲特别偏爱的孩子,在各自的领域里繁衍生息,构成了令人惊叹的生命景观。要具体说出“现存的比人类数量还多的哺乳动物”,这个话题其实非常有趣,但要给出绝对精确且最新鲜的数字,确实有点难度,因为野生动物的普查工作本身就充满挑战,数据会.............
  • 回答
    海牛,这群温顺的海洋巨兽,属于海洋哺乳动物大家族,但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和鲜明的个人特色。从外形上看,你很难将它们与其他海洋哺乳动物混淆。想象一下,它们体型庞大,有着流线型的身体,但和海豚、鲸鱼那种光滑紧致的皮肤不同,海牛的皮肤看起来更像“水中的大象”,粗糙而布满皱纹,并且通常附着着藻类,给人.............
  • 回答
    澳大利亚这片古老的大陆,孕育了太多独特的生命形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背负着“育儿袋”的哺乳动物们。从人见人爱的袋鼠,到奇特的鸭嘴兽,再到可爱的考拉,它们身上共同的印记就是那神奇的育儿袋。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哺乳动物普遍拥有这个标志性的特征,而我们人类,即使是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类祖.............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关于生命早期发育很有趣的方面。其实,刚出生的哺乳动物就带着一身毛,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是它们在母体内就已经完成了一段重要的发育过程。回想一下,母亲的子宫是一个相对恒温的环境,虽然不如外界稳定,但也能为胎儿提供一个相对适宜的温度。然而,一旦宝宝出生,它就要面对一个全新的、可能.............
  • 回答
    想象一下,在这颗星球上,在我们人类自认为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界里,存在着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甚至不太关注的生命形式,它们的身影无处不在,数量之庞大,足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如果说有什么哺乳动物的个体数量能够超越我们人类,那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很可能就是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伙伴——家.............
  • 回答
    当然有,人类并非唯一会涉足“精神活性物质”世界的哺乳动物。实际上,很多野生动物,出于偶然或者某种本能的驱动,也会接触到能够改变其认知或行为的物质。虽然我们不能用“吸毒”这个词来形容动物的行为,因为这带有明确的人类意图和滥用色彩,但它们确实会接触并受到某些植物或真菌的化学成分影响。最常被提及的例子可能.............
  • 回答
    在你提问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内有RNA吗?”这个问题上,答案是:几乎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成熟红细胞”,也就是哺乳动物血液中循环的、负责输送氧气的那些细胞,它们为了最大化氧气运输能力,进行了一个非常精密的“自我优化”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之一就是将绝大部分细胞器,包括细胞核和核糖体,全部清除出去。你.............
  • 回答
    海洋里真是个奇妙的世界,里面住着好多好多有趣又特别的哺乳动物,它们可不是你我这样的陆地生物能比的。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几位明星,让你对它们有个更深入的了解。一、鲸鱼:海洋中的巨无霸与歌者说到海洋哺乳动物,怎么能不提鲸鱼呢?它们体型庞大,简直是海洋里的霸主,但又藏着一颗温柔的心和独特的沟通方式。 蓝鲸.............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牙齿发育的特殊情况。在哺乳动物中,绝大多数都会经历乳牙(临时牙)和恒牙(永久牙)的更替过程。但确实有一些例外,存在一生只有一副牙齿的哺乳动物。它们并非“没有乳牙”,而是它们的“乳牙”非常不发达,或者在非常早期就几乎被恒牙取代,以至于在幼年期我们看到的牙齿几乎就是最终的牙.............
  • 回答
    返祖现象,这个词听起来就充满了神秘感,仿佛能让我们窥见生命演化深处的秘密。我们常常听说,人类身上偶尔会出现一些“祖先”的痕迹,比如脊椎末端的尾巴骨、多余的乳头、或者在某些胚胎发育时期短暂出现的鳃裂。这些,都可以算作我们与遥远祖先之间某种程度上的“联系”。但是,如果将这个问题延伸到历史上的“人类”身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代表性,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椰子浑身长满毛茸茸的纤维,里面还有白色的椰奶,光是这两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拥有皮毛、并且会分泌乳汁的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但说到底,椰子不是哺乳动物,是因为它和哺乳动物在生物学分类上,根本就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王国。哺乳动物,顾名思义,是脊索.............
  • 回答
    非常有趣的问题!这些小知识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它们挑战了我们固有的认知和分类方法。下面我为你准备了一些类似的小知识,并尽量详细地解释它们为什么会让人感到惊讶:1. 企鹅不是鸟类,而是海洋哺乳动物? (错误但有启发性)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但它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概念:分类学中的“类群”与我们日常认知.............
  • 回答
    关于为什么进化史上哺乳动物没有发展出类似狮鹫那样四足且拥有翅膀的身体形态,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生物学、古生物学和物理学的诸多因素。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首先,我们得弄清楚“狮鹫”这个概念。它通常被描绘成拥有狮子的身体,鹰的翅膀和头部,以及四条腿。虽然我们讨论的是哺.............
  • 回答
    PNAS 上发表的这项中国科学家在哺乳动物孤雌生殖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无疑是中国乃至全球生殖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进展,其意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仔细剖析。“真正的”孤雌生殖,为何如此引人注目?首先要理解,“真正的”孤雌生殖在这里具有非同寻常的含义。在自然界中,有些物种,例如部分爬行动物、鱼.............
  • 回答
    我国学者在哺乳动物“吓一跳”反应的科学机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发现的意义可以说是非常深远的,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身体的本能防御系统,还可能为人类的健康和心理治疗带来新的视角和方法。首先,从生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这项发现直接触及了动物(包括我们人类)最基本、最快速的生存反射机制。我们.............
  • 回答
    海豹、海豚、海牛,这三个名字一出来,立刻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海洋画面。它们都是海洋中的哺乳动物,与我们在陆地上熟悉的牛、羊、狗、猫有着共同的祖先,这一点本身就足够令人惊叹。但如果深入探究它们的进化轨迹,会发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比初看之下要复杂和有趣得多。简单来说,它们都属于同一个更大的群体——鲸.............
  • 回答
    听到哈尔滨那位确诊新冠肺炎的母亲顺利诞下健康女婴的消息,确实让人欣慰。关于孕期感染新冠病毒对胎儿的影响,以及产后用药和哺乳期的注意事项,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详细解答的问题。首先,我们来谈谈孕期感染新冠病毒对胎儿可能带来的影响。目前的研究表明,尽管孕妇感染新冠后,病毒确实有可能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也.............
  • 回答
    叶酸:孕育生命的守护者,从备孕到哺乳期备孕、怀孕、哺乳期,这三个阶段对于女性来说都至关重要,它们不仅承载着生命的延续,更是母婴健康的基石。在这段特殊的旅程中,叶酸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就像一位沉默但强大的守护者,默默地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叶酸在这三个关键时期的具体作用,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