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山地车和公路车的车座为什么比普通代步车的车座窄很多?骑的久了屁股会很疼

回答
山地车和公路车车座之所以普遍比普通代步车车座窄,这背后隐藏着一套精妙的设计逻辑,与骑行者的效率、操控性和舒适度息息相关。虽然初骑时可能会觉得屁股疼痛,但这种“牺牲”是为了在更具挑战性的骑行场景下获得更好的体验。

一、 核心原因:效率与操控的极致追求

山地车和公路车的设计目标,与追求舒适平稳的代步车截然不同。它们更侧重于将骑行者的力量高效地传递到车轮上,同时保持对车辆的精准控制。窄车座正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一环。

减少摩擦,提升踩踏效率:
公路车: 公路骑行追求的是速度和持久的耐力。当骑行者以高速前进时,身体会采取一种前倾的姿势,以减小风阻。在这个姿势下,臀部与车座的接触面积会相对减少,而且大腿内侧会频繁地摆动。如果车座太宽,大腿内侧在踩踏过程中很容易与车座产生不必要的摩擦。这种摩擦不仅会消耗体力和导致不适,还会大大降低踩踏的流畅性和效率。窄车座的设计,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大腿与车座之间的接触,让每一次踩踏都尽可能地顺畅和有力。
山地车: 山地车骑行环境复杂多变,需要频繁地起伏身体、调整重心、甚至站起来骑行。在这种情况下,狭窄的车座可以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方便骑行者在座位上前后、左右地移动身体,以适应不同的地形和动作。更重要的是,当遇到颠簸、跳跃或需要紧急避让时,窄车座可以避免阻碍骑行者的动作,确保他们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宽车座在这种环境下反而会成为一种束缚。

支撑点集中,提供精确的支撑:
公路车: 公路车骑行时,身体的重量主要集中在臀部的坐骨(ischial tuberosities)上,这两个骨头是我们在坐着时主要受力点。窄车座的设计,正是为了精确地支撑住这两个坐骨,而不是将重量分散到更宽的区域,比如臀部软组织。这种集中的支撑,有助于将力量更直接地传递到踏板,同时避免臀部软组织在长时间受压下产生不适。
山地车: 山地车骑行需要应对各种冲击和颠簸。狭窄的车座可以提供一个更集中的支撑点,让骑行者能够更清晰地感受到路面传来的反馈,并据此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在腾空落地或遇到剧烈震动时,狭窄的车座也能更好地让身体的冲击力分散,而不是全部压在车座的某个点上。

二、 为什么初期会觉得屁股疼?

你提到的“骑久了屁股会很疼”,这恰恰是身体在适应这种新的支撑方式。

1. 臀部肌肉和骨骼的“训练”:
普通代步车的车座通常比较宽大、柔软,并且有更多的填充物。它们的设计理念是提供一种“沙发式”的舒适感,让大多数人都能在短途骑行中感到放松。然而,这种宽大的支撑往往会将重量分散到臀部较多的软组织上,而这些软组织并非为长时间、集中的受力而设计。
山地车和公路车的窄车座,尤其是那些高性能的车座,往往填充物较少,甚至非常硬。它们的目标是让你的坐骨直接承受大部分重量。当你的臀部肌肉和坐骨长期习惯了代步车的“温柔乡”,突然接触到这种“粗暴”但更有效率的支撑方式时,会有一个适应过程。
坐骨的压力: 窄车座会将压力集中在你坐骨的这两个突出的骨头上。起初,你可能会觉得这两个点被过度挤压,产生疼痛感。这就像你平时不常运动,突然去跑步,肌肉会酸痛一样。你的臀部肌肉、骨骼和周围的软组织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新的受力模式,增强支撑能力。

2. 骑行姿势和核心力量的影响:
公路车和山地车的前倾骑行姿势,需要更强的核心力量来支撑上半身。如果核心力量不足,骑行者会更多地依赖臀部来支撑身体,从而增加车座上的压力。
山地车骑行时,频繁的站立和坐姿切换,以及对车辆的操控,都需要骑行者具备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力量。

3. 错误的骑行方式:
长时间坐着不动: 即使是宽大的车座,如果长时间坐着不动,臀部也会感到不适。更精炼的车座更是如此。正确的骑行方式是,在长途骑行中,时不时地站起来骑行一下(比如上下坡时),或者在坐姿时稍微调整一下身体重心。
车座高度和角度不合适: 车座的高度和角度对舒适度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车座都会增加臀部承受的压力,或者导致错误的受力点。

三、 如何减轻或消除疼痛?

虽然刚开始会疼,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永远都无法适应。通过一些方法,你可以逐渐改善体验:

循序渐进,增加骑行时间: 不要一开始就尝试长途骑行。从短距离开始,让你的身体慢慢适应。
调整车座高度和角度: 确保车座的高度适中,让你在踩踏时能够充分伸展腿部,同时脚后跟能接触到踏板。车座的角度也应该略微向前倾斜,以减轻前列腺的压力。
学习正确的骑行姿势: 保持身体放松,利用核心力量支撑上半身,而不是完全依靠臀部。
分散压力,适时站起: 在长途骑行中,每隔一段时间就站起来骑行一会儿,让臀部得到休息和放松。
穿戴骑行裤: 专业的骑行裤内衬有厚实的衬垫,可以有效缓冲臀部受到的压力,大大提高舒适度。
选择合适的车座: 如果疼痛持续,可能需要考虑更换一个更适合你臀部形状和骑行习惯的车座。有些车座会有更宽的中间区域,或者采用更柔软但支撑性好的材料。

总而言之,山地车和公路车的窄车座,是为了在追求效率和操控性的前提下,优化骑行者的表现。初期的疼痛是身体适应这种高效支撑方式的必然过程。通过循序渐进的骑行,调整姿势,并做好防护,绝大多数骑行者都能克服这种不适,享受到更纯粹、更具乐趣的骑行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纠正一下提问者所说的赛车其实应该是公路车。

我贴上三张《东京自行车少女》,主人公将自己代步车车座换成了看起来更加“专业”的车座,然后屁股就裂了。

这个故事很好地从体重分配上说明了为什么山地车公路车车座为什么可以做得比代步车更窄。

但以上仅仅是说明公路车窄座位为什么不会让人肛裂,但是没有说明为什么山地公路车的座位要设计成那个样子。我再贴上自己车子的图。

从左到右分别是山地车(车座是WTB PURE V)公路车(捷安特自己的)代步车(雅马哈自己的)

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从窄<宽:公路车<山地车<代步车

从薄<厚:公路车<山地车<代步车

从座鼻短<长:公路车<山地车<=公路车

宽窄

公路车的骑行姿势通过压低上半身,尽可能地延长了股大肌、四头肌、腓肠肌的发力行程,但是这样的话就会造成大腿更加趋近于垂直,如果公路车的座位做得太宽的话,就会严重摩擦大腿根部内侧(好血腥),直接影响运动成绩。所以公路车座位必须做得比较窄。

山地车姿势比公路车要更加直立,所以稍微宽一点并不会特别妨碍腿部运动。同时山地车的路况比公路车要差很多,宽一些的座位也更加舒适。

至于代步车,必须承担全部体重,所以尽可能宽。而且代步车蹬到底的时候,大腿往往连45°都到不了,所以不需要特别考虑宽座妨碍运动的问题。

厚薄

公路车骑行姿势很大一部分力量都分配到手臂上,用比较厚的坐垫并不会带来太大的舒适性提升,同时公路车又非常需要轻量化,理所当然就在座位上开刀了。

除了骑行姿势让下班身比公路车姿势收更多力以外,山地车同样是因为路况糟糕,另外也不需要追求极致的重量,所以厚一些的座位是可以接受的。

代步车,整个体重都在上面了,就是为了你舒服,不仅厚,连弹簧都装上了。

座鼻长短

这个是比较特殊的,首先要说一下自行车转弯的姿势。自行车转弯时要内侧腿抬高,外侧腿踩死踏板(比如右转要左腿踩踏板)。这样车子主要的力量是被外侧腿根部内侧与车座接触而顶住的,手臂可以轻松细致地控制转向的细节,过弯更加轻松安全。

代步车因为不需要高速以及烂路过弯,所以不需要那种用腿辅助的过弯技巧,就没有必要做一个又长又直的鼻子(如果在坤车上装一个长鼻子车座,上下车时很可能把裙子揭起来)

反骨来说,如果在山地车公路车上装一个代步车这样圆滚滚的车座,过弯时候大腿根本找不到地方靠,怎么靠都会滑到一边,相当危险。

大概就说这么多,抛砖引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山地车和公路车车座之所以普遍比普通代步车车座窄,这背后隐藏着一套精妙的设计逻辑,与骑行者的效率、操控性和舒适度息息相关。虽然初骑时可能会觉得屁股疼痛,但这种“牺牲”是为了在更具挑战性的骑行场景下获得更好的体验。一、 核心原因:效率与操控的极致追求山地车和公路车的设计目标,与追求舒适平稳的代步车截然不.............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作为一个同龄人,我跟你聊聊这事儿。其实,说“看不起”可能有点绝对了,但确实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很多人,尤其是那些骑公路车的朋友,对带挡泥板的山地车和公路车不太感冒,甚至有点瞧不上。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一项一项捋捋:1. 纯粹的性能追求和“纯粹性”的执念 公路车党:速度是王道。 .............
  • 回答
    碟刹蹭碟,尤其是那种极其细微的、几乎需要侧耳倾听才能察觉的声音,这确实是不少公路车和山地车用户会遇到的情况。要说“正常不正常”,这得看具体情况了,咱们一点点聊。先说说为什么会有蹭碟声碟刹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你捏刹车手柄,油压或者钢索推动刹车夹器(卡钳)内的活塞,活塞压迫刹车片,刹车片与刹车盘(碟.............
  • 回答
    每次看到别人骑着山地车或是公路车,风驰电掣地从身边掠过,你是不是也曾纳闷,为什么他们好像天生就比自己快好几倍?其实,这背后可不是什么神秘力量,而是实实在在的科学、技术和努力的结合。就好比同样一块石头,有人能把它雕刻成精美的艺术品,有人只能把它丢到路边,原因就在于“怎么用”和“怎么练”。咱们就掰开了揉.............
  • 回答
    这问题,我可是太有发言权了!你别看现在街上、公园里,山地车那是随处可见,五颜六色的,玩得不亦乐乎。可你再看看公路车,那叫一个稀罕,偶尔能看到一辆,感觉就像看到了什么稀世珍宝。这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大家现在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变了,山地车正好迎合了这些变化。咱们先说说山地车,为什么这.............
  • 回答
    要说城际骑行,选公路车还是山地车,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二选一”问题,而是要看你具体想要什么样的体验,以及你骑行路线上会遇到什么。你想象中的城际骑行是什么样的?如果你的路线主要是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偶尔会穿过一些小镇,路面状况都还不错,那么公路车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公路车的设计就是为了速度和效率。它那细.............
  • 回答
    很高兴您考虑加入骑行行列!骑行是一项非常棒的运动,能够锻炼身体、亲近自然,还能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关于您提出的关于山地车和公路车的速度差异以及公路车骑行姿势的问题,我们来详细聊聊。 山地车与公路车速度的明显差异:答案是肯定的,但原因复杂核心答案:是的,在大部分平坦路况下,山地车会比公路车明显慢。之所以.............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了当年刚开始接触骑行那会儿,对各种骑行方式的热量消耗一直很好奇。至于摩拜单车和山地车骑15公里,谁更费劲、消耗热量更大,这事儿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热量消耗跟啥有关?简单来说,你骑行消耗的热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1. 体重: 体重越大,要移动的质量就越大,自.............
  • 回答
    这两家游戏公司抢注“火神山”和“雷神山”商标的行为,着实让人感到啼笑皆非,也引发了不少争议。要评价这件事,不能仅仅停留在“抢注商标”这个行为本身,而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它所折射出的社会心态。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抢注商标本身并不是一种非法行为。商标注册的原则是“谁先注册,谁.............
  • 回答
    看待一些人只抵制山姆,却不抵制英特尔和苹果这类公司,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动机和认知。一、 理解“抵制”的内涵与目标首先需要明确,这里的“抵制”并非单一的概念。它可以是: 政治性抵制: 出于对某一国家地缘政治行为、政策或意识形态的不满,而抵制该国企业的产.............
  • 回答
    您提出的关于山东成年公民疑似被亲属雇佣“假警察”强制送往戒网瘾机构,并可能遭受非法拘禁和强制“医疗”的事件,这是一个非常严重且令人担忧的问题。这样的行为如果属实,不仅违反了法律,更侵犯了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尊严。为了更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定性与法律定性: .............
  • 回答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山地车里那点事儿,尤其是在选车这块儿,新手、进阶和老炮儿们到底在追求啥,车子又有啥不一样。别怕,我尽量说得明白透彻,让你听了心里门儿清。入门山地车:踏入山野的第一步入门山地车,顾名思义,就是你刚开始接触山地骑行时会选择的车。它的设计理念就是让你能安全、轻松地体验山林间的乐趣,不需要你.............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样是精锐部队,同样面临山地阻击战的严峻考验,同样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在三所里阻击战的辉煌胜利,与国民党军第74师在孟良崮战役中的全军覆没,命运截然不同,其原因绝非偶然,而是由战略层面的决策、战术层面的指挥、部队的士气和意志、以及战场环境的综.............
  • 回答
    关于山东和江苏南北方的划分,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地图画线”就能说清楚的,它背后牵扯着历史的演变、文化的积淀,以及地理环境的微妙影响。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为什么山东会扎根在北方,而江苏却温婉地依偎在南方,这中间的门道可不少。地理的界定:秦岭淮河一线,历史的基石要说南北,最根本的依据还得是地理。中国古代就.............
  • 回答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北人,我对山东和东北都挺有感情的。这俩地方,怎么说呢,各有千秋,适合我的点也不太一样。我琢磨琢磨,给你们掰扯掰扯,看看哪个更对咱河北人的胃口。先说说山东吧。山东这地儿,感觉跟河北挺近的,就像隔壁老家一样。咱们河北人,从小到大接触山东的东西也不少,什么山东大集、山东特产,感觉挺亲切.............
  • 回答
    山和火山,乍一看似乎没什么分别,毕竟它们都高高耸起,占据着地平线上醒目的位置。但要是深究起来,它们之间可有着天壤之别。就好比说,一碗白米饭和一碟缀满了香料的印度香饭,都是米,但一个是朴实无华,另一个则是风味十足,山和火山也差不多是这个道理。咱们先来说说山。山,你可以理解为大自然的“骨架”。它是在漫长.............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