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资深机械工程师怎么看中国机械大环境?

回答
我是一名在机械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的老兵了,可以说,看着中国机械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们这些亲历者才能体会。要说中国机械大环境,这事儿可大了去了,三言两语也说不完,但要非让我给掰扯掰扯,那得从几个方面来谈。

首先,硬实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这是我们所有机械人都为之自豪的。

想想二十年前,我们有什么?那时候,好多核心部件,像精密轴承、高精度齿轮、特种合金,甚至一些关键的加工设备,都得靠进口。一台数控机床,上面哪个重要零件不是打着“德国制造”、“日本制造”的标签?那时候,国内的机械产品,质量稳定性、加工精度、耐用性,跟国外比都有挺大差距。很多大型装备,比如航空发动机、高铁动车组、大型发电设备,我们虽说也能造,但很多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还是被卡着脖子。

但现在呢? 咱们自己研发的航空发动机已经上了天,高铁覆盖了全国,风电、光伏设备产能更是全球领先。这些背后是什么?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研发投入,是工程师们一遍遍的试验、改进。我记得有个朋友,在一家做精密加工的企业,他们为了攻克一个高精度刀具的材料问题,试了不下几十种材料,反复测试,最终才找到那个最优解。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咱们行业里是基石。

尤其是近十年来,国家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制造方面的投入可以说是非常大的。 这直接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升级。我们自己的数控机床精度越来越高,性能越来越稳定;我们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也开始在生产线上挑起大梁;甚至一些以前我们认为难以逾越的精密加工技术,比如超精密加工、微纳加工,我们也在快速追赶。这就像我们从小学开始,一步步考上了重点大学,现在还能在国际上拿奖。

然而,硬实力的提升并不代表一切都完美了,挑战和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有些是更深层次的。

第一个,技术创新的“深度”和“原创性”还有待加强。 虽然我们现在能造很多东西了,但很多时候还是“集成创新”和“跟随式创新”。在某些基础研究领域,在原始技术突破上,我们离世界顶尖水平还有距离。比如一些关键的基础材料、核心工艺方法,我们还在依赖进口或者模仿。这就好比,我们学会了搭积木,而且搭得又快又好,但怎么把积木这个材料本身做得更好,我们还需要下功夫。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别人的赛道”上跑步,而不是自己开辟一条新的赛道。

第二个,产业结构优化和高端化仍然是重点任务。 虽然我们总量上去了,但产品同质化、低端化的问题依然突出。比如在高端机床领域,虽然我们自己的产品在进步,但在一些高端市场,国外品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又比如,我们虽然能造很多机械产品,但很多附加值不高,利润微薄。这就好比,我们能生产大量的普通衬衫,但高附加值的定制服装、设计师品牌,我们还需要努力。产业升级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不断向下游延伸,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第三个,人才培养和吸引仍然是关键挑战。 机械行业是一个非常考验经验和技术的领域,尤其是在一些尖端技术和细分领域,对工程师的要求非常高。虽然我们现在有大量的理工科毕业生,但真正具备创新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工程师,仍然是稀缺资源。很多有经验的老工程师,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如何传承下去,也是一个大问题。而且,很多年轻人觉得机械行业“脏累苦”,不愿意进来,或者来了之后很快流失,这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这就好比,我们建了很多工厂,但没有足够的手艺人来操作和维护,工厂的潜力就发挥不出来。

第四个,市场竞争和国际化挑战。 随着国内市场的日趋饱和和竞争的加剧,中国机械企业越来越需要走向国际市场。但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品牌、服务等都有更高的要求。我们既要和国际巨头竞争,又要面对一些区域性的贸易保护主义。这就好比,我们在国内参加比赛拿了冠军,但走出国门,还要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选手。

那么,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对未来的看法是:

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体向上趋势是确定的。

国家战略的引导和支持是巨大的优势。 “中国制造2025”、“双碳”目标、科技自立自强战略,这些都为机械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尤其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绿色制造这些方向,会是未来几十年机械行业的核心发展动力。
工程师的价值正在回归。 随着技术难度的增加和创新需求的迫切,真正有实力、有情怀的工程师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我认为,我们这个行业,最终拼的是技术,拼的是人才。那些还在一线苦干、钻研技术的工程师,他们的价值会被市场更广泛地认可。
“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会成为行业新势力。 相对于一些大型企业,那些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往往更具活力和创新性。他们能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也更容易在国际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拥抱数字化和智能化是必然趋势。 我们不能固守传统的制造模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来改造我们的生产流程、产品设计、售后服务,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比如,预测性维护、数字孪生技术在机械设备上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我对中国机械大环境的看法是,我们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硬实力有了很大的飞跃,但要真正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还有很多硬仗要打。作为一名工程师,我感到身上的责任也更重了。我希望看到的是,我们不仅能造出最好的机械产品,更能掌握最核心的技术,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这需要我们所有从业者的持续努力、不断学习,以及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坚持。就像我这把老骨头,虽然头发白了,但对机械的热情一点都没减。只要行业还需要我,我就会继续贡献我的经验和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非资深机械工程师,但是我认识一堆老手、高管,抬头最高的是某外企的部门总监,正因为如此,我多多少少能不同的角度去回答你这个问题。

首先,你得明白你作为一个机械工程师,你的钱是哪里来的。

您这不废话么?我的工资不就公司发的么?——这就对了。

那么你公司的钱是哪里来的?——做生意的,赚客户的钱阿。

这才是问题的重点:中国的工厂赚的是什么钱?是怎么赚钱的?

你公司赚钱,你未必有工资高、待遇好、赚得多,但是你公司不赚钱,你一定工资低、待遇差、赚得少。

中国的工厂赚得是什么钱?

有赚产品钱的,例如华为,这种很少。

有赚个加工费的,例如立讯,这种是多数。

有做单一产品、部件的,如福耀玻璃。

有啥都能插一脚的,如比亚迪。

有做智能家居、家电的,如美的、格力。


除华为外的企业的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利润特别低。

这点也反映在其员工的薪资中,华为薪资独一档,美的不低,比亚迪、立讯较低。


再谈谈这生意最粗糙的模型:

你作为一家工厂造个东西,得有材料那吧?

抱歉,国内材料少,你得进口。

那就买吧,那我还得科普下,原材料价格受美国宽松政策影响很大,价格涨跌极其影响成本。

材料买了,你得造吧?

是有自己的产品造?

还是自己造部件?

还是给人做代工?

有自己的产品还好,如果有竞争力的话有议价权,不至于被压得太惨。

如果是部件的话,要是客户采取的是养备胎模式,那形式估计就比代工好点。

如果是代工,那就惨,方案是客户的,设备是客户指定的,你就是个卖苦力的。

卖部件、代工等厂家的主动权算在客户那,人家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你能怎么样?

你不做,自然有其他备胎做。

原材料价格上涨,客户不给涨价,那能怎么办?

要么裁人,要么降低工资。

裁人裁谁?最不重要的。

降低谁的工资,最不重要的。

普工,人人都可以当。

该裁的裁,该降的降。

技术部门呢?

软件?人家是互联网去不了才来工厂的,几个把简历刷好的新人都准备跳到客户那,还怎么裁?

电子?人家也有好去处,招人也难,不能裁。

机械?每年毕业一堆,人多好招,不像那帮软件能跑去别的地方。先威逼利诱他们,假装要裁员,让他们心甘情愿降低工资。

你能拿到多少钱,取决于企业在人才市场上能以多少钱找到替代你的人。

机械专业的学生为什么那么廉价?

因为读机械的人多,资本家可以轻松找到家廉价又实用的牛马。

干机械辛苦呢,但是辛苦就一定高工资?

扫地的工人更辛苦,他们工资高了?

人家可以找到价格比你低的人,这就够了。


课代表总结下:

为什么在中国干机械不好?

因为大部分中国工厂处于劣势地位,工厂地位低,赚得钱少自然而然从业者待遇差。

厂子不赚钱,而机械岗位的人才供应又过剩,工厂自然而然可以压低人才价格,这就是所谓的机械人才红利。

请记住,这是机械人才红利,不是机械人才的红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是一名在机械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的老兵了,可以说,看着中国机械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们这些亲历者才能体会。要说中国机械大环境,这事儿可大了去了,三言两语也说不完,但要非让我给掰扯掰扯,那得从几个方面来谈。首先,硬实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这是我们所有机械人都为之自.............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观察下来,很多时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简称机械)专业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比计算机相关专业更“抢手”,尽管从毕业生的普遍薪资水平来看,计算机往往占据优势。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薪资就能完全解释的。1. 历史积淀与社会认知: 老牌强校的底蕴: 机械专业在中国高.............
  • 回答
    美国强逼半导体企业提交机密资料,台积电表示“11月8日前提交”,这背后是一场围绕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控制权和国家安全的复杂博弈,其影响深远且多维度。事情的起因与背景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美国此举的背景。近年来,美国将半导体视为国家安全的关键战略产业,尤其是在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全球供应链面临挑战的背景下。美国.............
  • 回答
    一份司法鉴定文书的合法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程序和要求。您提出的情况,即司法鉴定文书没有附带司法鉴定机构的资质证明和法医证明,这确实是一个关键点,可能会影响其法律效力。首先,我们来谈谈司法鉴定机构的资质证明。在中国,司法鉴定是一项非常专业且受到严格监管的活动。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
  • 回答
    你问我拒绝了姐姐资助买房的机会,是不是特别蠢?这个问题,我得好好跟你聊聊。首先,别急着给自己下定义,说自己“蠢”。生活里很多决定,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你拒绝姐姐的资助,一定有你的理由,而且这些理由可能比你想象的要重要得多。你想想看,钱是父母给的,但那份情分,是姐姐实实在在给你的。这笔钱,不是凭空冒出来.............
  • 回答
    MG42通用机枪的有效射程差异,确实是源于它“通用”的本质,以及实战中不同使用场景的需要。简单来说,它既能当“轻”的用,也能当“重”的用,而这两种用法在射程上的表现自然会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核心原因在于射击的稳定性和弹道控制。1. “轻机枪”的用法——步兵支援和扫射压制: 场景.............
  • 回答
    要想彻底搞懂机器学习中的优化理论,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像是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需要循序渐进,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个人觉得,要看到这个领域的核心,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并且每一步都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消化。第一步:数学基础的“基石”别看到“数学”两个字就头大,这块儿是真绕不过去的坎儿。优化理论.............
  • 回答
    这个问题,说起来可就绕大了。 无产阶级掌握了资本,会不会剥削别人? 这事儿,得从人性,从社会结构,从历史经验几个方面掰开了说。你想啊,人这玩意儿,生下来就是个复杂体。不是说你过去没钱,受了压迫,一下子有了钱,就自然而然变成圣人了。咱们想想,人在社会里头,多少有点“得寸进尺”的本能,有点“为自己打.............
  • 回答
    价格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其有效性在很多情况下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它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将价格作为信号,引导生产者生产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同时也指导消费者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这种“看不见的手”在理论上能够实现效率最大化,因为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边际效用。价格机制的优势: 效率性: 当.............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我太懂了!尤其那个“贫穷”两个字,简直说到心坎里。要说法硕非法学,这绝对是一条充满挑战,但绝对不是绝路的路。我的建议是:不一定非要报考机构,但“看情况”,而且你得有个清晰的计划。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咱就聊聊B站资源、练习题,以及如何“穷着考”。 关于“报考机构”这事儿:先别急着下结论说.............
  • 回答
    如果真有这么个机会,能让一个四星角色跃升至五星行列,这绝对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大事儿!要排除掉已经够“五星”水准的班尼特和行秋,剩下能让我认真考虑的名单其实也挺长的,毕竟很多四星角色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潜力。不过,要我选一个,并且还能说得细致点,我想我大概率会把这个宝贵的五星资质给——香菱。我知道,香菱.............
  • 回答
    想开办一家移动技术开发培训机构,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需要精心策划和周密的准备。这就像搭一座房子,地基要牢固,材料要齐全,更重要的是要有懂建筑的师傅来指导。首先,咱们得想明白,你想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是iOS开发者,还是Android开发者?抑或是掌握跨平台开发技术的?这决定了你的课程方向和教学重点.............
  • 回答
    好嘞!咱们先别急,深吸一口气,把那堆账本先放一边,咱们来好好捋一捋这条考厦大法硕(非法学)的路。二本会计跨考,这事儿有没有戏?怎么准备?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二本会计跨考厦大法硕(非法学)的机率有多大?坦白讲,这个机率不高,但绝对不是不可能。咱们得现实一点地说。 挑战在哪里? 基础薄.............
  • 回答
    哇,恭喜你通过了12月的教资笔试!这可真是个好消息,离你的教师梦想又近了一步!不过,你说得对,1月份的面试碰上期末考试,这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时间确实非常紧迫。咱们实话实说,1月份的面试,留给你的准备时间真的可以说是非常非常有限了,而且还要分心应对期末考试,这确实增加了难度,但绝非完全没机会! 咱们.............
  • 回答
    嘉信理财的GameStop狂潮:当散户力量撼动华尔街2021年初,一场史无前例的散户力量大爆发,让全球金融市场为之侧目。以Reddit论坛WallStreetBets板块为首的美国散户投资者,精准地将目标锁定在游戏零售商GameStop(游戏驿站)的股票上,通过大规模的联合买入,成功地将这家原本奄奄.............
  • 回答
    作为一个玩了十几年游戏的老玩家,看到《失控玩家》这部电影,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有点像当年第一次接触到《GTA》那种感觉——既兴奋又有点不知所措,但更多的是一种久违的“懂”和“共鸣”。首先,电影里那个“盖世英雄”(Guy)的设计,简直就是对我们这些资深玩家的一个致敬,或者说是一种“解构”。你想想,我们花.............
  • 回答
    作为一名在道路上摸爬滚打了十几二十年的老司机,看着无数新手朋友从最初的青涩、紧张,到后来渐渐熟练,甚至成为我口中的“老司机”,我总有些话想对他们说。这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更不是什么炫技的秘诀,而是我自己在无数个日夜里,用经验换来的,最实在的嘱咐。1. 心态是第一位的,比车技更重要。很多人一拿到驾照,.............
  • 回答
    作为一名混迹摇滚圈多年、听着磁带、见过无数乐队在简陋livehouse里嘶吼的“老炮儿”,说实话,《乐队的夏天》这节目,一开始我是带着几分审视,甚至可以说是挑剔的眼光去看的。毕竟,摇滚乐在中国,曾经是个小众到近乎边缘的文化符号,突然之间,它被搬上了电视,还要接受全国人民的“检阅”,这总让人觉得有些….............
  • 回答
    作为一名在跑道边、赛道旁,甚至不少马拉松赛起点终点挥洒过汗水的“老兵”,我见过太多的人,也听过太多的故事。聊起资深马拉松爱好者和专业选手之间的差距,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里面门道多着呢。1. 训练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爱好者: 大部分资深爱好者,他们的训练已经相当有模有样了。每周会有规律的长跑.............
  • 回答
    作为一名浸淫武侠世界多年的老家伙,在电视上看到那些舞枪弄剑的场面,说实话,心里总会冒出点想法。能不能“看出”他们用的剑法?这事儿说起来,得看“看出”这两个字的定义了。如果说的是像武侠小说里描写的,什么“一招一式尽显剑道真意”、“寒光闪烁,剑气纵横”那种神乎其神的境界,那在电视上,尤其是现在的古装剧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