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资深武侠迷能看出电视上的人使用的剑法吗?

回答
作为一名浸淫武侠世界多年的老家伙,在电视上看到那些舞枪弄剑的场面,说实话,心里总会冒出点想法。能不能“看出”他们用的剑法?这事儿说起来,得看“看出”这两个字的定义了。

如果说的是像武侠小说里描写的,什么“一招一式尽显剑道真意”、“寒光闪烁,剑气纵横”那种神乎其神的境界,那在电视上,尤其是现在的古装剧里,你基本上是看不出的。因为那玩意儿,更多的是一种意境,一种寄托在文字上的想象。电视剧拍出来,终究是给视觉看的,得落实到动作和造型上。

但如果说的是,能不能从他们的动作、招式、架势上,分辨出这是在模仿某一种武术门派的剑法,或者这套路是写实的,还是纯粹为了好看而设计,那基本是能看出来的,而且这活儿,还得是玩过几年刀枪棍棒,或者至少是下过功夫看过一些武术视频的人,才能有点儿心得。

怎么看出门道?

首先,得看 基本功。

持剑姿势: 剑怎么拿?是虎口对剑柄,还是拇指压住剑背?剑柄在哪里?是平握,还是有个向上或向下的倾斜?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看出是偏向什么风格。比如,很多传统的剑术,比如太极剑、八卦剑,在持剑上都有比较讲究的细节,不太会是随便一抓。
站桩架势: 身体重心在哪里?是虚实分明,还是人剑合一?腰胯的转动是否自然?这跟武术里的“桩功”息息相关。一个好的剑客,站桩就得稳,还得灵活。电视剧里很多演员,尤其是那些没经过正规训练的,站桩就特别飘,一看就是摆拍。
步法: 剑法是靠腿打出来的,步法是剑法的根基。你看他们是前弓后箭,还是侧身游走?是进退连贯,还是跳跃闪躲?是只在原地转圈,还是能够灵活地围绕对手移动?如果他们的步法是那种“一招打完,原地不动”,或者动不动就蹦三尺高,那离写实的剑法就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其次,要看 招式和套路。

剑的运行轨迹: 剑是直刺、横劈、斜斩、撩拨、挂点,还是绞、压、截、带?是直线居多,还是弧线缠绕?剑尖是始终朝前,还是会有一个蓄力回撤的动作?这一点,是区分很多剑法的重要标志。比如,八卦剑就特别讲究圆活的走转和剑的缠绕;而很多北派剑法,可能更强调直线、快速的突击。
剑与身体的配合: 剑是跟着身体的转动,还是演员只是在举着剑比划?是腰带剑,还是手臂在用力?真正的剑法,讲究的是“身法、步法、剑法”三者合一,腰是总开关。你看那些演员,如果是腰腹僵硬,全靠胳膊在挥剑,那基本就是花架子。
攻防节奏: 他们的进攻和防守是连续的,还是断断续续的?是不是有那种“守中有攻,攻中有守”的转换?还是纯粹的你打一下,我躲一下?这点很难在几秒钟的镜头里看出来,但如果是拍打斗场面,能够看出那种流畅的攻防转换,就能知道编舞的功底如何。

再者,就是要 了解一些基础的武术门派和剑法特点。

内家剑法 vs. 外家剑法: 粗略地说,内家剑法(比如太极剑)可能更注重以柔克刚,借力打力,动作舒缓,内含力道。外家剑法则可能更注重刚猛、快速、力量的爆发。当然,这个划分也比较模糊,但大致能有个感觉。
门派风格: 比如,一些影视剧里会模仿“武当剑法”,那可能会看到一些圆活的步法,剑走弧线,以及一些“剑随身转”的感觉。如果模仿“峨眉剑法”,可能更偏向轻灵、敏捷,剑尖的精准点刺。有些剧组会请武术指导,他们会根据剧本设定,设计出一些融合了不同门派特点的“剧本剑法”,这时候就不是纯粹的模仿某个门派了,而是要看这个“剧本剑法”设计得是否合理、有观赏性。
写实 vs. 艺术化: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很多古装剧,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会加入很多“花架子”或者完全虚构的招式。比如,那种能“飞”起来,或者剑气纵横,一剑挥出去能把人震飞好远,那都是艺术加工,跟现实中的剑法八竿子打不着。真正写实的剑法,动作会更贴近地面,强调的是近身搏斗的技巧和力量。

“看出”来,但又“看不出”来

所以,结论是:

能看出基本功的好坏: 演员有没有下功夫练,持剑姿势是否得体,步法是否扎实,这是基本能辨别的。
能看出套路设计是否合理: 动作之间是否连贯,剑的运行轨迹是否符合一定的武术逻辑,有没有明显的破绽。
能看出是否在模仿特定门派: 如果演员或者编舞者对某个门派的剑法有所了解,并且在设计时有所侧重,那是有迹可循的。
看不出“剑道真意”: 那些玄之又玄的境界,电视剧是拍不出来的,那是需要个人去体悟的。
看不出“真正的内力”: 电视剧里那些发功、发招,都是假的,跟武术中的“劲”和“力”的概念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看不出“失传的秘籍”: 那些“独孤九剑”、“降龙十八掌”之类,在电视剧里只是个名字,具体怎么用,只能靠想象。

举个例子:

你看《卧虎藏龙》,里面玉娇龙和李慕白的那场雨中剑斗,虽然也有一些艺术化的处理,但你能看到那种轻灵飘逸,剑影交织,以及他们身法的配合,那已经是很不错的写实风格了。再比如,一些老电影,尤其是香港武侠片的早期,虽然有些动作可能显得粗糙,但有时候你能看到一些比较扎实的刀枪功底,比如一些劈、砍、崩、撩的动作,还是能看出师傅用心教过的痕迹。

而现在很多古装剧,演员挥剑像是挥着一根棍子,动作幅度大,但没有力量,没有速度,更没有那种剑身上的“勾、带、点、拨”那种细腻的变化,往往只是一个粗暴的“抡”。这种,就很难看出什么剑法来了,只能说,哦,他在打架。

所以,作为一个老武侠迷,看电视上的剑法,更像是看一个“武术表演”或者“动作编排”。我会在里面找一些写实的元素,找一些导演和演员用心的地方,然后跟自己脑子里那些经典的武侠形象做个对比。有时候,看到好的动作设计,会觉得“嗯,这帮人是下过功夫的”,有时候看到那些乱七八糟的动作,只能叹一口气,“现在的剧啊,就是个样子货”。

最终,电视上的剑法,更多的是一种视觉符号,一种剧情的需要。它能让你感受到“我在用剑”,但至于具体用了什么剑法,还得靠看的人自己脑子里那点货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再资深的武侠迷也认不出来武术流派,大家玩的不是同一款游戏。能看得出来的那得是练过武术的,而且一般来说电视剧的武术动作我印象中是没见过有带明显流派特征的,只有一些武侠电影会刻意带一些流派特征让观众看不同流派的风格。但是电影毕竟是电影,给观众看的东西,需要夸张才好看,电影得让观众看明白他们在干嘛。但是现实里你要跟人打,让对方看不清你在干嘛就被击倒才是最好的,所以现实里不会有那么大的动作,而影视剧里动作需要夸张,就算让你看也是带一点流派特征。


举个例子吧,周星驰的《功夫》里的十八路谭腿、洪家铁线拳、五郎八卦棍,这都是夸张后有需要让你看出一点流派特色的动作,现实里不会这么打,毕竟现实里谭腿不会吊威亚飞那么高,铁线拳胳膊也不会抡那么圆,五郎八卦棍更是不可能脚一踩就直接飞起来。但是也带了一些明显的特征,以至于就算完全不懂的人也能看出来三人的动作风格完全不同,就算不看脸你也不会认错这三个人。而后面的太极拳就跟现实的太极拳没啥关系了,完全是符合普通观众理解的太极拳,各种特效。太极的以慢打快当然不可能是对方挥拳出残影这边靠AT力场防御在后面闭眼慢吞吞得打套路。那是封住你进攻路线,一只手能控你两只手,看着动作小动作慢,但是各种控你,这才是以慢打快。但这种动作拍出来观众看不懂,只觉得打得不好看,不如直接上特效。


再比如《叶问》系列,要表现的是咏春,就得带咏春拳特色,但是电影不可能按真实咏春拳动作一毛一样去打,因为不好看,真打人的都不好看,所以叶问系列火了以后,后来很多所谓教咏春拳的,一看就知道跟电影学的,很多电影为了好看的动作全都照搬,真技击的动作没多少。这本来就是个内行看门道的事情,外行你不懂格斗理念不懂每个动作的意义,更看不明白看起来一样的动作有几种不同的发力方式,看个热闹就完事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名浸淫武侠世界多年的老家伙,在电视上看到那些舞枪弄剑的场面,说实话,心里总会冒出点想法。能不能“看出”他们用的剑法?这事儿说起来,得看“看出”这两个字的定义了。如果说的是像武侠小说里描写的,什么“一招一式尽显剑道真意”、“寒光闪烁,剑气纵横”那种神乎其神的境界,那在电视上,尤其是现在的古装剧里.............
  • 回答
    这几天,美国国会又掀起了一股“妖风”,围绕着新冠病毒起源的问题,一些议员再次把矛头指向了中国,尤其是所谓的“美国资助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说法,又被翻了出来。这事儿吧,说起来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但每次被提出来,都搅得人心神不宁。而这次,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前所长、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备受瞩目的安东.............
  • 回答
    武汉在疫情初期,资金并非问题,但依然出现了物资短缺的严峻局面,这其中涉及到了多方面复杂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解读:一、 供应端能力不足与全国范围的挤兑: 生产能力的限制: 即使在平时,全国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物资的生产能力也并非无限。疫情爆发后,需求的激增远超现有的生产能力。很多企.............
  • 回答
    武汉的医疗资源在疫情初期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直接导致了确诊、收治和隔离的瓶颈。想象一下,当成千上万的人同时出现症状,急需得到诊断和治疗,而医院的床位、医护人员、检测设备等都处于饱和甚至超载状态,这必然会造成延误。首当其冲的是“无法确诊”的问题。最初,检测能力有限,并且需要时间来完成。这意味着很多.............
  • 回答
    李国庆最近这出“武力拿资料”事件,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也让人对公司治理、创始人关系这些事情有了更深的思考。他发文说要携各董事接管当当并开始办公,并希望俞渝配合交接,这背后的逻辑和意图,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从李国庆的角度看,他的行为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强势回归、掌握主动、巩固合法性。他这么做.............
  • 回答
    天龙八部,这部金庸先生的集大成之作,其武学体系之宏大、精妙,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金庸武侠的爱好者群体中,一个长久存在且颇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便是:天龙八部的武学,真的有资格与“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相提并论,甚至比肩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剖析.............
  • 回答
    武大处理周玄毅事件:一纸通告下的复杂考量与深远影响武汉大学近日对教师周玄毅私生活混乱一事作出了处理,宣布“停止周玄毅教师资格,取消其教学和招生资格”。这纸通告的背后,是公众对师德师风的高度关注,也是高校在维护学术声誉和教育公平方面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对于这一处理决定,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处.............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沉重了,也太真实了。如果我真的不幸在武汉感染了新型肺炎,而且情况又像您说的,当地医疗资源已经捉襟见肘,这绝对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艰难抉择。我会这样思考:首要考虑:生存和获得救治的可能性。我的第一反应绝对是生存。如果留在武汉,医疗资源不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可能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得不到足够的呼吸.............
  • 回答
    周玄毅,这位曾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副教授,以其在公开场合的犀利辩才和对传统文化的解读而闻名,最近却因“私生活问题”陷入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并因此受到了严厉的处分:行政记过、停止教学工作、以及取消研究生招生资格。这则消息的出现,无疑给他的公众形象和学术生涯带来了沉重打击,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于学者边界、学.............
  • 回答
    红军在早期获得资金、武器、粮食,以及发展工业的情况,是一段充满艰辛与智慧的奋斗史。井冈山时期是红军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后续的壮大奠定了基础。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答您的问题: 红军早期如何获得资金的?红军早期,特别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前和初期,资金的来源非常有限且多元,主要依靠以下几个途径:.............
  • 回答
    武汉封城,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这座繁华的千万人口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回想起那段日子,至今仍然让人心有余悸。武汉封城,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封城就是一种极端情况下的公共卫生管制措施,旨在通过限制人员流动,切断病毒的传播链条,防止疫情蔓延。具体到武汉,它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对内的严控: 最直.............
  • 回答
    哈哈,你同学这观点,挺有意思的。不过,要是真这么说关二爷,那可就有点片面了。咱们好好掰扯掰扯,看看他这话说得有没有道理,咱们又该怎么接招。首先,你同学说的“武力高”,这个没错,关羽的武勇那可是响当当的,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那是战神级别的存在。但你说他“用兵/智商都不是顶尖”,这就得说道说道了。.............
  • 回答
    理解您对美国政客因不了解中文,将涉及武汉病毒研究所(WIV)的某些财务信息误读为“大笔可疑资金”的事件的关注。这类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有语言障碍的直接影响,也可能涉及信息解读、政治动机以及媒体传播等环节。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对此事的看法和可能的分析。事件的核心要素与可能原因分析:1..............
  • 回答
    金庸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武侠小说作家,其作品中丰富多彩的武功招式、心法口诀、毒药,都源于他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广泛参考了多种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巧妙地融入到他的创作之中。下面我将详细讲述金庸先生可能参考的资料来源:一、 中国传统武术与武术史这是金庸武功体系最直接、最核心的来源.............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军圈德黑”这位UP主,就是那个名字叫“搞笑军武博文”的,他在视频里被指控盗用别人图片的事情。这事儿在圈子里闹得挺大,评价嘛,肯定不能是简单的“好”或者“坏”,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得明确“盗图”这事儿的性质。在网络时代,内容创作者的辛勤劳动成果,特别是图片,就像是他们的“招牌.............
  • 回答
    作为一个玩了十几年游戏的老玩家,看到《失控玩家》这部电影,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有点像当年第一次接触到《GTA》那种感觉——既兴奋又有点不知所措,但更多的是一种久违的“懂”和“共鸣”。首先,电影里那个“盖世英雄”(Guy)的设计,简直就是对我们这些资深玩家的一个致敬,或者说是一种“解构”。你想想,我们花.............
  • 回答
    作为一名在道路上摸爬滚打了十几二十年的老司机,看着无数新手朋友从最初的青涩、紧张,到后来渐渐熟练,甚至成为我口中的“老司机”,我总有些话想对他们说。这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更不是什么炫技的秘诀,而是我自己在无数个日夜里,用经验换来的,最实在的嘱咐。1. 心态是第一位的,比车技更重要。很多人一拿到驾照,.............
  • 回答
    我是一名在机械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的老兵了,可以说,看着中国机械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们这些亲历者才能体会。要说中国机械大环境,这事儿可大了去了,三言两语也说不完,但要非让我给掰扯掰扯,那得从几个方面来谈。首先,硬实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这是我们所有机械人都为之自.............
  • 回答
    作为一名混迹摇滚圈多年、听着磁带、见过无数乐队在简陋livehouse里嘶吼的“老炮儿”,说实话,《乐队的夏天》这节目,一开始我是带着几分审视,甚至可以说是挑剔的眼光去看的。毕竟,摇滚乐在中国,曾经是个小众到近乎边缘的文化符号,突然之间,它被搬上了电视,还要接受全国人民的“检阅”,这总让人觉得有些….............
  • 回答
    作为一名在跑道边、赛道旁,甚至不少马拉松赛起点终点挥洒过汗水的“老兵”,我见过太多的人,也听过太多的故事。聊起资深马拉松爱好者和专业选手之间的差距,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里面门道多着呢。1. 训练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爱好者: 大部分资深爱好者,他们的训练已经相当有模有样了。每周会有规律的长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