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非典不是就用过么,以及之后一直有人说股骨头坏死之类后遗症?
以及类似韩红长相的人很多也是因病用了类似几种激素吧~
我的初步看法,分几个层面。
1,不是什么“救命药”,研究结果显示,有一定程度改善病情的作用,不是什么翻天覆地的效果。
2,对“激素”也不用过于恐慌,每日6毫克地塞米松,换算成甲基强的松32毫克,等效于氢化可的松160毫克,算“小剂量”,固定10天疗程,总体来说,还谈不上产生什么激素的严重副作用,更不用说什么股骨头坏死之类。
3,学术上对于“大剂量”有害无益是共识,小剂量有争议,大量相关病毒肺炎等研究提示,即使“小剂量”激素没有明显害处,但也没有明显好处,所以WHO指南不推荐使用任何激素。国内指南一直写重症可用使用短期小剂量激素,都是出于综合考虑。
4,可能的好处不一定局限于“抗炎症”,如果能更好退热,在有可能减少呼吸做功,减少肺组织损伤,从而改善预后。一切以设计良好的科学研究结果为准,实践出真知,理论不重要。
5,文章还没正式发表,很多细节还不太清楚,对具体内容还不能很好的评估。以往类似的,与既往研究结果不一致的信息,都应该放几年,等多个其他研究进行确认,一般来说,有很大概率出现反转。这次病人数量众多,很有可能在几个月后得到进一步证实。
6,在医学科学上最终确认之前,临床上不妨用用看。
我们二三月份在协和西院的新冠重症病房里,各类糖皮质激素都使用过,不乏大剂量的激素冲击治疗,效果并不显著,重症病人的生存率只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
新冠病人一旦到重症,病情恶化会非常快,这时单纯的激素治疗或许能勉强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但对抑制病程发展并没有多大帮助。
众所周知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还是以早期生命支持为主(早期插管、胃肠保护等)
另外,大剂量激素的副作用非常明显:胃肠道溃疡、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皮质激素内分泌轴被干扰,精神症状,还有最关键的免疫系统抑制问题。
即使病人短期获益,长期来看代价巨大:严重的向心性肥胖、骨质疏松乃至股骨头坏死、肾上腺功能减退等等问题会困扰幸存者一生。
2003年的SARS期间,临床上就用过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很多病人治愈后出现了严重后遗症,如股骨头坏死导致终身残疾。
对新冠肺的治疗,全世界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借鉴国际经验肯定是对的。但结合实际,我个人认为该临床试验的结论过于草率,对国内临床实际的指导意义极其有限。
话说回来,如果新冠肺炎真能用几毛钱的常用激素“搞定”,那么这种"小case"真不值得全球人类殚精竭虑、耗费无数资源共同战疫。
作为武汉疫情一线医生,也作为麻醉插管突击队成员,我目睹了这座城里的那些惨烈与悲悯。
春暖花开,武汉复苏。
谨把我的故事写下来,不忘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苦难中的坚韧,和人性的光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