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世卫组织专家称瑞德西韦是新冠肺炎唯一可能会有预期效力的药物?

回答
关于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称瑞德西韦(Remdesivir)是新冠肺炎“唯一可能会有预期效力”的药物这一说法,确实在全球疫情初期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许多讨论和思考。要理解这个表态,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表态的背景和语境。在新冠疫情爆发的早期,全世界都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疗手段。当时的医疗体系面临巨大压力,病毒的致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现有抗病毒药物的效果也存在不确定性。在这个背景下,任何一种显示出潜在疗效的药物都显得尤为珍贵。瑞德西韦作为一种曾经在埃博拉病毒治疗中取得一定效果的广谱抗病毒药物,自然成为了早期研究和临床试验的焦点。

其次,理解“唯一可能会有预期效力”这个说法的含义。这并不是一个百分之百确定的论断,而是一种基于当时有限证据的审慎判断。这里的“预期效力”意味着该药物在理论上或初步的临床观察中,展现出了对抗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并且可能对患者的康复产生积极影响。然而,科学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在临床试验中,需要严谨的设计和大规模的数据来验证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副作用。

那么,瑞德西韦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呢?瑞德西韦是一种核苷类似物,它的主要作用是干扰病毒的RNA聚合酶。新冠病毒(SARSCoV2)是一种RNA病毒,它需要RNA聚合酶来复制其基因组。瑞德西韦在进入人体后,会被细胞内的酶转化为活性形式,然后模拟病毒RNA链中的腺苷,插入到新合成的RNA链中。一旦插入,它就会中断RNA链的延伸,从而阻断病毒的复制。从理论上讲,这种机制对所有RNA病毒都可能有效,因此它被寄予厚望。

然而,事实也证明,科学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瑞德西韦的临床试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和争议。

早期研究的局限性: 最初的一些早期临床试验,尤其是早期在武汉进行的试验,显示出一些积极的信号,但这些试验在设计、样本量、对照组设置等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使得结果的解读需要更加谨慎。例如,有些试验可能未能完全排除其他因素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 后来开展的更大规模、更严谨的临床试验,例如由WHO主导的“团结试验”(Solidarity Trial),也对瑞德西韦的疗效进行了评估。这些试验的结果显示,瑞德西韦在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方面并未显示出显著的益处,尽管它可能在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方面有一定的作用。这与早期一些试验的乐观结果形成了一定的反差。

药物的适用范围和时机: 即使在显示出一些疗效的情况下,药物的作用也往往与使用时机、患者的病情程度以及个体差异有关。对于新冠肺炎而言,早期使用瑞德西韦可能比晚期使用效果更好,因为它主要针对病毒复制阶段。而且,对于重症患者,他们的死亡原因可能更多是由于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细胞因子风暴)或器官衰竭,此时单纯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监管机构的态度: 基于当时的临床证据,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药品监管机构,如美国的FDA,在不同时期对瑞德西韦的批准和使用建议也经历过调整。从最初的紧急使用授权,到后来的一些限制性批准,都反映了科学证据的不断更新和评估过程。

因此,当我们回顾WHO专家关于瑞德西韦的这一表态时,可以这样理解:

1. “唯一”带有一定时效性和不确定性: 在当时信息不足的情况下,专家们是对当时已知的药物中,最有可能展现出一定疗效的进行表述。这并非排除了未来可能发现其他更有效药物的可能性,也不是对瑞德西韦疗效的绝对断言。科学的探索是持续的。

2. 科学的复杂性和迭代性: 这也充分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复杂性。一项药物的疗效需要经过层层验证,从实验室研究到动物模型,再到不同规模的临床试验,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即使是初期的积极信号,也可能在后期的更大规模验证中被修正或否定。

3. 对未来研究的指引: 这种表态也可能是一种对科研界和临床界的鼓励,引导大家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集中在有潜力的药物上,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机制和应用。

总而言之,WHO专家关于瑞德西韦的表态,是基于当时有限的科学证据,对一种有潜在疗效的药物所做出的审慎评估。它反映了疫情初期全球在寻找有效治疗手段时的迫切和不确定性,同时也彰显了科学研究在不断探索和修正中前进的本质。随着后续更广泛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深入,我们对瑞德西韦以及其他新冠治疗药物的认知也越来越清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他和曹院士接触比较多。曹院士正在主持瑞德西韦的三期。

他得到的信息是瑞德西韦有效。

他不知道氯奎的情况。

氯奎用哪种,给多少量,还在探索。

太多是会死人的。

体外试验,氯奎差一点。

体内要看一看。

韩国在用氯奎,看看韩国重症到死亡什么比例。

user avatar

你可以去查一下中国目前注册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已经进入了群魔乱舞的阶段了,甚至还有太极拳。其实说这句话的目的已经在新闻发布会阐述得很明确了。WHO官方微博原文如下:

“我们向全球提出的最后一点建议是,这一段争取来的宝贵时间要用好,尽管我们列出了很长的研究清单,但也强调研究项目应该有优先次重,以便快速地掌握知识以进一步阻断病毒传播,进一步降低重症率及病死率。目前只有一种药可能有效,就是瑞德西韦。比如我见到研究人员曹彬说现在招募病人变难了,不仅是因为病例减少了,而是同时还在开展其他实验研究,而这些并未见得有多么大的希望。所以我们需要开始优先那些可能帮助我们更快挽救生命的研究项目。这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也是全球的问题。我们在中国见到了许多让人叹为观止的成绩,中国依然有更多的机会,世界也有很多机会向中国学习。我们报告中提出了非常多的具体建议,包括其优先次序。”

注:有人说WHO是在带货,这是错误的理解,我要强调一下的是WHO的意思并非要强推瑞德西韦,更不是带货,只是强调在有限资源下临床研究的优先顺序。它担心的是大量无意义不靠谱的临床实验严重影响了那些靠谱的临床试验,导致招募患者数量不足,这会导致实验结论的效力、说服力大打折扣。我这里说的“靠谱”是指实验设计(包括理论依据,前期研究,实验流程等等)的靠谱,不是指药物疗效的靠谱,瑞德西韦是否真的临床有效,WHO比我们更想知道。

补充更新一下:原本以为太极拳够牛逼了,结果还有豆浆,还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搞,是我低估他们了。chictr.org.cn/showproj.

再更新一下吧:有人指出了豆浆是有立论依据的,我由于没有时间去查文献考证到底立论依据是否充分合理,所以直接进行讽刺确实是有失偏颇的。但我还是更希望大家理解WHO从优先次序的角度出发对目前很大一部分研究的态度:可以,但在非常时期,没有必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