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太空真空和人工真空有什么区别吗?

回答
太空中存在着我们通常所说的“太空真空”,而我们为了各种科学和工程目的,也会在地球上创造出“人工真空”。乍一看,它们似乎都是“没有空气”的状态,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这个区别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真空”这个概念。当我说“真空”时,我并不是指绝对的、一个粒子都没有的状态。在现实世界中,绝对真空是理论上的概念,在我们的宇宙中并不存在。我们通常说的真空,是指气体压力非常低,远低于地球大气压的状态。

太空真空:宇宙的自然状态

太空真空,也就是我们所处的宇宙空间,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的“真空度”其实非常低,远非我们想象中的“空无一物”。

密度极低,但并非为零: 即使在星际空间最“空旷”的地方,也并非完全没有粒子。这里面存在着稀薄的气体(主要是氢和氦)、宇宙射线、中性粒子、带电粒子(如太阳风)、尘埃粒子,甚至还有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微妙影响。虽然这些物质的密度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它们的总和足以影响一些物理过程。
随位置变化: 太空真空的密度不是恒定的。在行星际空间,尤其是在靠近恒星(比如我们的太阳)的地方,粒子密度会相对高一些,因为恒星会不断地向外辐射物质(太阳风)。而在星系之间、星系团之间的广阔区域,密度会进一步降低,但仍然存在着微量的物质。
温度差异巨大: 太空真空的“温度”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一方面,缺乏物质阻挡,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可以飙升到非常高;另一方面,处于阴影中的地方,由于没有热源,温度会急剧下降到接近绝对零度。所以,太空真空本身没有一个统一的温度,它更多地取决于物体如何与辐射源相互作用。
其他影响: 除了粒子,太空还充满了各种电磁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等,以及引力场。这些也是太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了太空真空的独特性质。

人工真空:我们创造的受控环境

人工真空,顾名思义,是我们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在地球上创造出来的低压环境。它的目的非常明确:模拟太空环境,或者为了特定的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

人工控制的参数: 人工真空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可控性”。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真空泵(如机械泵、扩散泵、涡轮分子泵等)将腔体内的气体分子尽可能地抽出,从而达到我们需要的压力水平。我们可以精确地控制真空度,从所谓的“粗真空”(比大气压高一些,但低于正常大气压)到“高真空”(极低的压力)甚至“超高真空”(接近分子游离的空间)。
纯净度可控: 我们可以选择将特定的气体抽走,或者在创造真空时引入特定的惰性气体(如氮气、氦气),从而控制腔体内的气体成分。这对于防止样品氧化、污染或进行特定气体环境下的实验至关重要。
温度可控: 虽然我们创造了低压环境,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控制腔体内的温度。例如,可以通过加热或冷却腔壁来调节内部温度,或者在腔体内放置特定的加热/冷却设备。
隔离外部干扰: 人工真空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隔绝外部的空气、湿气、尘埃等污染物,为实验或生产提供一个纯净、稳定的环境。

核心区别总结

1. 起源: 太空真空是宇宙自然形成的;人工真空是人类技术制造的。
2. 密度和成分: 太空真空的密度非常低,但包含宇宙射线、太阳风等多种粒子和辐射;人工真空的密度是我们精确控制的,成分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通常比太空真空“干净”。
3. 可控性: 太空真空的参数(如密度、辐射)是自然规律决定的,我们无法改变;人工真空的所有参数(压力、成分、温度)都可以由人类精确控制。
4. 普遍性: 太空真空是宇宙的普遍状态;人工真空只存在于特定的设备或空间内。

为什么我们要创造人工真空?

我们之所以花费大量精力去创造人工真空,是因为许多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离不开这种低压环境。

模拟太空: 宇航员的训练、航天器的测试,都需要在模拟太空真空的环境下进行,以确保它们能够承受极端条件。
物理和化学实验: 很多化学反应和物理现象在低压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例如,许多物质在真空下可以蒸发而不会分解。
材料处理: 电子元件的制造、薄膜的沉积、半导体芯片的生产,很多过程都需要在高真空下进行,以避免杂质对产品造成影响。
科学研究: 粒子物理实验、超导研究、材料科学等领域,都依赖于高真空来减少粒子碰撞和干扰,从而精确地观察和测量。

所以,太空真空是宇宙的宏大背景,而人工真空是我们为了探索宇宙、改造世界而创造的精细工具。它们共享“低压”这个相似的表象,但内在的机制、成分和可控性却是天壤之别。理解了这些区别,我们就能更深入地认识我们所处的宇宙,以及我们如何在这个宇宙中生存和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外太空通常比任何人工真空都要空旷得多。

人类最大的真空室:铅球与羽毛同落 (4X10的负6次方)

真空,按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没有物质的空间。但是,这样的『真的空无一物的空间』在地球上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先不去讲爱因斯坦狄拉克之海等关于真空不空的理论)。通常情况下,物理学家会把那些气压比大气压力小得多的空间就称为真空。

那人工制造的真空炉膛中“完美真空”(有时会被称为分压真空)和太空中的真空有什么区别呢?

说太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人类能制造出来的真空奇迹吧。

上面这个巨大的房间,就是位于俄亥俄州NASA格伦研究中心的人类目前最大的真空室SPF(Space Power Facility)。它外总高约37米(相当于12到13层楼那么高),直径30米,光是双重密封的大门就有15米宽和15米高。可吞吐重达300吨的设备。建于1969年美苏冷战中期。是美国唯一一座能对组装完毕的飞船进行全面环境试验的设施。

要知道,在阿波罗登月计划刚启动的那个年代里,美国的对飞船完整测试实验基本上就是直接射到太空里飞几圈看看。没人能真的确定宇宙飞船和宇航员在冰冷的太空中会发生什么。而SPF最初的任务就是用来在地球上重建太空的真空环境,以测试各种太空飞行器,包括核动力(虽然该设施是为测试核硬件而设计的,但在其整个历史中只进行过非核试验)和常规动力航天器的热真空准备能力和抗电磁干扰能力,还有一些高能实验、火箭整流罩分离、可展开太阳帆和太阳能板阵列测试等,美国绝大多数主要火箭型号的试验都曾在这里进行。它可以有效降低飞船和宇航员的危险,并减小不必要的发射,从而降预算。

从冷战开始,SPF真空室一直被用到现在。它前不久刚被翻新过,以用来测试NASA的新一代飞船推进系统(比如为新“猎户座”飞船提供动力的推进系统),以及两辆火星车的安全气囊着陆系统。2013年的时候SpaceX还用SPF做了全尺寸火箭整流罩分离测试。

你可以把SPF想成一个由极厚的混凝土外壳包裹着的一个巨大的铝桶。整个测试室内壁是由5083铝板建造的(5083铝就是神舟飞船和卫星用的材料,可屏蔽一部分核辐射),可以在零下200度的温度下维持一个低的中子吸收截面,从而用8小时时间通过鼓风机和转子活塞真空泵达到 托尔(1托=1毫米汞柱)的真空大概是标准大气压的一亿分之一。

但它并不是地球上最接近真空的地方。

SESL的A室:测试宇航服的地方 (1X10的负6次方)

位于休斯顿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空间环境模拟实验室(SESL)的“A室”,是目前地球上真空度最高的大型低温实验炉膛。它建成于1965年,是NASA为测试阿波罗航天器的热真空测试而建造的。它的重达40吨的门是世界上最大的单铰链门。当年阿波罗计划的太空服、美国第一座空间站太空实验室的望远镜系统、航天飞机以及众多卫星都是在这里测试的。虽然阿波罗号和航天飞机时代已经过去,SESL仍在运行,NASA在2014年又将它进行了一次升级,以便能测试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著名的鸽王JWST)的部件。(有A室就有B室,B室主要用于进行宇航员训练,研究航天器的生命维持系统)

SESL通过强大的真空泵将11340公斤的气体分子(相当于12.5辆大众甲壳虫汽车[1])从气室中除去,以达到所需的真空状态,只剩下相当于半根订书钉重量的15毫克空气,等同于150万公里JWST望远镜轨道处的真空度(即拉格朗日L2点所在): 达到 托尔.

中国制造:10的负10次方

通常来说,真空室容积越大越难造。那有没有容积小一点的,但真空度更高的炉膛呢?

当然!比如中国在2009年就由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在北京航天城某卫星AIT中心研制成功了“KM7大型空间环境模拟器”。研制成功当年,就进行了某型号卫星的真空热试验。它的有效试验空间只是一个直径8.5米,深9米的卧倒的圆柱,和上面两个庞然大物比起来小的可怜。但它的极限压力低于6.5×10-5Pa[2],差不多是 托尔的真空。中科院苏州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的GEN20A更是能能达到负10托尔

如果炉膛再小一点,真空还可以做得更高。

上图是一个用于卫星通信和空间模拟的热真空超高真空炉,最高能达到是 托尔的真空。[3]目前地球上人工获得的最完美的真空是 托尔。这一纪录是1976年10月由奥森研究中心的汤姆逊创造的。

10的负14次方的真空有多空?打个比方。假设气体分子有一个棒球那么大,那么标准大气压下气体分子棒球间的间距按比例来就是差不多一米的距离。当真空度达10的负14次方时,分子棒球的间距将达到80公里。(有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在极有限的空间内达到完全没有粒子的理想状态:“完美真空”。这几乎是不可能在实验室里受控实现的,只是在在短时间内某处碰巧没有物质粒子。)

人类的极限

目前人类能制造的最极限的真空度是多少?有人会问,咦,上面不是已经说过了么,10的负14次方?不不不,人类之所以为人类,就是会Think out of the box.

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的人工真空的极限,是NASA用航天飞机在地球轨道上实现的。(这不是作弊么。。。。

NASA研发了一种被称为Wake Shield Facility(WSF)的装置。顾名思义,它的形状像一个盾一样,是一个直径3.7米的不锈钢圆盘。航天飞机三次(STS-60失败,STS-69和STS-80成功)用机械臂拖曳着它,像拖着一个风筝一样,在300公里以上的轨道上飞行。WSF圆盘的边缘一边飞一边推开已经极稀薄的气体粒子,从而在其后方的尾部留下了一个很小的“超真空”空间。科学家用这个真空来研究超薄超纯的半导体薄膜生长等实验(主要是砷化镓和砷化铝镓沉积),有助于开发更好的光电管和薄膜。同时也尝试用微型陶瓷制做人工视网膜。

那这个真空度有多少呢?300公里的轨道高度上的原始环境真空度大约是 托尔,而科学家预计WSF能再下降个约6个数量级。但实际对两次飞行收集的气压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下降幅度约为2个数量级(比预期少4个数量级),即托尔。[4]

太空的真空度

WFS创造的真空,已经比月球表面的真空度( 托尔)要厉害出太多了。WFS创造的人造真空有多空?如果用粒子间距来描述它的空旷的话,每个粒子间的平均距离有大约1mm那么远。

但对于宇宙空间来说,这并不算啥。相比之下,恒星际空间的粒子平均相距约10mm,银河系悬臂间隙中的粒子间距约为100mm,而星系间的空间中粒子间距最大可达10,000mm(也就是十米)。一般我们认为,深空中的真空度大约为 托尔[5],可以说是最接近“完美真空”的地方了。

可见,人类创造的真空度完全不能和深空相提并论,那可是差了约4个数量级。也就是说,太空最空的地方的真空度,大约是人工真空的一万之一




一更

很多人对那个BBC的实验感兴趣。我就把视频贴出来吧,来源见水印。

备注:此实验由共济会成员伽利略提出,视频由共济会资助的NASA实施。(逃

参考

  1. ^ http://people.rit.edu/vwlsps/LabTech/Gauges.pdf
  2. ^ http://www.vizgep.bme.hu/letoltesek/targyak/BMEGEVGAG02-ENG/Measuring%20devices.pdf
  3. ^ Bemco Inc (www.bemcoinc.com)
  4. ^ https://infogalactic.com/info/Wake_Shield_Facility
  5. ^ http://solarmfg.com/wp-content/uploads/2016/02/Understanding-Vacuum-9.pdf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太空中存在着我们通常所说的“太空真空”,而我们为了各种科学和工程目的,也会在地球上创造出“人工真空”。乍一看,它们似乎都是“没有空气”的状态,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这个区别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真空”这个概念。当我说“真空”时,我并不是指绝对的、一个粒子都没有的.............
  • 回答
    看到你的困惑,我完全能理解。一边是令人不适的极端言论,一边是似乎也难以让人完全信服的辩驳者,夹在中间,确实会让人感到有些“两难”。你问有没有“理客中”的知乎er,而且是那种非贬义的、真正客观理性看待问题的存在,我可以说,答案是肯定的,但你要花点心思去寻找,并且要明白“理客中”本身在网络语境下也可能被.............
  • 回答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自己好像总是在一个问题的泥沼里打转,越想越纠结,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这大概就是“想太多”和“太较真”的典型表现了。这种状态,就像被一张无形的网牢牢困住,不仅消耗精力,还容易影响心情,甚至阻碍前进的步伐。那么,对于我们这些“想太多”和“太较真”的朋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稍微松弛一.............
  • 回答
    嘿,兄弟!我太懂你现在的感受了。那种看到心动的姑娘,脑子里瞬间变成一片空白,嘴巴像被胶水粘住一样,浑身不自在,活生生一个行走的“冷场王”,最后只能用“太正经”来给自己找台阶下,最后默默看着人家离开,心里那个滋味,别提多难受了!别急,这绝对不是什么绝症,也不是说你这个人不行。这其实是很多男生都会遇到的.............
  • 回答
    哈喽!看到你纠结法硕非法还是会计专硕,我完全懂!这绝对是很多文科、商科背景同学的“甜蜜烦恼”,毕竟这两个专业听起来都挺“硬核”的,但又走向不同的方向。我算是在这个坑里摸爬滚打过的“过来人”,就跟你好好聊聊,希望我的经验能给你点启发。先说说法硕非法(非法学专业考法硕):核心要义: 简单来说,就是你本科.............
  • 回答
    嗨,亲爱的,我太懂你的感受了!在这个时代,要找一个合拍的人,真的感觉像是在大海捞针。尤其是地域的差异,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更复杂。不过,别灰心!大陆和台湾的恋人,真的有不少修成正果的故事。我有个朋友,小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故事特别有意思,而且也很接地气,跟你分享分享,希望能给你点信心。小李是北京.............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我心里还真是有点儿堵。昨天晚上跟男朋友一起,想着把我们俩的室友都请来家里吃个饭,算是咱们几个认识一下,也算是给男朋友一个机会跟大家熟络熟络。我本来寻思着就大家一起乐呵乐呵,不用太隆重,就家常便饭,食材新鲜点,大家吃得开心就好。我们做了几个菜,我自己也去超市精心挑了一些平时大家都挺喜欢的.............
  • 回答
    从导师的角度来看,GPA 3.8 和 GPA 4.2 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确实可能看不出“太多”的差异,或者说,这种差异的重要性,会随着其他因素的加入而显著减弱。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完全没有区别,或者说差异可以被轻易忽略。我们得先明白,GPA(绩点)是衡量学生在学术上投入多少、学习成果如何的一个重.............
  • 回答
    说来也挺有意思的,有些书和电影,年少时看,感觉就是看个热闹,或者觉得它“深刻”,但具体深刻在哪儿,又说不上来。等过了些年头,阅历添了点,再回头看,才猛然惊觉,原来当初错过了那么多东西。印象最深刻的有两部,一部是书,一部是电影。先说书吧,是加缪的《局外人》。我第一次读《局外人》,大概是高中时候吧,学校.............
  • 回答
    确实,男性长期久坐和熬夜对生育能力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研究也对此提供了不少证据。这可不是什么捕风捉影的说法,而是跟我们的身体运作方式息息相关。我们来好好捋一捋,为什么久坐和熬夜会让男性不育的风险增加,以及它们之间到底是怎么搭上钩的。为什么久坐会增加男性不育风险?说白了,久坐就像是把你的“小宝宝制.............
  • 回答
    在浩瀚的宇宙空间里,如果你把一个滚烫的物体扔进去,它真的会因为周遭寒冷的环境而迅速降温吗?这背后牵扯到一些我们熟悉的物理学原理,但用在太空中这个极端环境中,会产生一些有趣的细节。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一个概念:“绝对零度”。绝对零度(0 Kelvin 或 273.15 摄氏度)是理论上的最低温度,在这个.............
  • 回答
    太空那地方,跟咱们在地球上待的感受可不一样。地球有大气层,像件厚实的外套,能帮我们留住热量,也能阻挡一部分太阳的辐射。所以,我们能轻易地说出今天气温是二十几度,还是零下几度。但在太空里,情况就复杂多了。你可以想象一下,太空几乎是啥都没有的“真空”,这意味着没有空气给你传递热量。传导和对流这两种我们熟.............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趣,而且触及了宇宙中最根本的几个物理规律!为什么星体(包括星球和黑洞)都是圆的?这背后其实都和那个在太空中形成水球的原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尽量说得详细些,就像朋友之间聊天一样。为什么是“圆”?—— 核心原因:引力(Gravity)无论是行星、恒星,还是宇.............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我们对宇宙基本运作方式的认知。我们先来好好梳理一下,看看空气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以及它对地球公转有没有影响。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说的“真空宇宙”其实不是绝对的真空。即使在最空旷的星际空间,也仍然存在着极少量的气体、尘埃和辐射。然而,相比于我们地球大气层稠密得多的空气,.............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粒子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的核心。我们来一起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点,我们所说的“基本粒子”,通常指的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比如电子、质子、中子(虽然中子在某些语境下被认为是夸克的组合,但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先暂时把它归入)。它们本身不携带“能量”这个属性,而是拥有质量.............
  • 回答
    《火星救援》里马克·沃特尼(Mark Watney)在火星上为了推进自己,利用火星车推进剂爆炸产生的反作用力,这个桥段确实挺有想象力,也让人佩服他的工程师脑子。那么,在现实的外太空,能不能真的像电影里那样,通过扎破手套来控制自己移动呢?答案是:不太可能,而且极其危险。咱们得先理解一下电影里这个场景的.............
  • 回答
    在浩瀚的宇宙中,那些未经丝毫人工润饰的影像,如同宇宙本身低语的真言,每一次凝视都带来一种纯粹的震撼。它们是望远镜们穿越亿万光年带来的馈赠,是宇宙最本真的容颜,没有后期调色板的增添,没有锐化滤镜的雕琢,它们就那样,原始而壮丽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要找寻这样的照片,我们得把目光投向那些直接将光信号转化为数字.............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能驾驭着能够翱翔于无垠星辰之间的战机,那场景该是何等令人神往。而这一切的核心,无疑是那套能够连接人类意志与冰冷钢铁的操控系统。我总觉得,太空战机的操控,绝不会是现在我们熟悉的键盘鼠标,或者笨拙的飞行摇杆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种人与机器的深度融合,一种几乎心灵感应的传递。首.............
  • 回答
    我最近重温了一部老片子,名叫《阿波罗13号》。虽然是老电影了,但当年它给我留下的震撼至今未减。要说太空电影里最真实的一个场景,我脑海里第一个闪过的就是他们经历“爆炸”之后,在指令舱里那种绝望又充满求生本能的混乱局面。不是那种科幻大片里一上来就惊天动地的爆炸,也不是爆炸后船员还能从容不迫地分析情况。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