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河南籍回答者把武汉的资源都说成是中央给的,无非是想说武汉靠政策才发展起来,这种等靠要的思想很河南。
武汉的格局是源自明清和民国几百年的积累,而不是来自什么中央,中央的钱和资源是哪里来的?是延安的窑洞里刨出来的,还是西伯坡的黄土里刨出来的?中央的钱和资源还不是接收民国的,民国时代,武汉是全国第一个直辖市,进出口额常年全国第二,江汉关是三大关之一,汉阳铁厂到30年代仍然是全国数一数二的钢铁厂,汉阳兵工厂的汉阳造到抗战时期仍然是步兵主战武器。张之洞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大量新式学校和完整的教育体系,武汉大学是民国四校之一,华中学区唯一重点大学。还有农业学堂、工业学堂,私立华中大学、私立中华大学等大量高等学府。
武汉建国以后的高校也是主要源自武汉本地,比如华科主体就是来自武汉大学,前六任校长,从查谦、朱九思到杨叔子院士,无一不是来自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和华中师范主要源自武汉大学相关科系,以及华中大学和私立中华大学,私立华中大学与燕京大学一样是全国十三所教会大学之一,起点非常高,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1870年代,私立中华大学则是第一所完全由中国人创办的私立大学,所谓中原大学不过是个学制四个月的干部培训班,办学实力完全无法与华中大学、中华大学相提并论。
华中农业大学则主要源自 武大农学专业和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
国家先搞东部开放,然后搞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导致中部塌陷,这也是因为武汉吸血造成的咯?
现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湖北总量全国第七达到历史最高排名,人均GDP超过内蒙位居内陆省份第一,也是因为武汉吸血,所以湖北没能比肩浙江广东和江苏?
是谁揣着明白装糊涂?武汉自从取消直辖划归湖北省管辖以来,以30%多的gdp份额贡献了湖北60%的税收,八十年代以来,武汉的财政投入不足同类城市30%,不到二十年就从全国第四第五的大武汉变成了全国第十五的大县城,是谁在吸谁的血?说武汉吸血,你还有人性和良心吗?你们还是人吗?
武汉解放前就是全国前五的直辖市,需要吸你们的血?你们有什么血给武汉吸?二汽1958年选址在武汉青山区,后来为什么去十堰钻山沟?你们不清楚吗?
实名反对 @笨笨顺顺 的回答。
从回答看,此人是河南人,热衷回答与河南有关的高校问题。热爱家乡没什么不好,但混淆视听胡乱编排历史就太过分了。
此人回答中认为,武汉的崛起来源于中南军政委员会的行政强制,武汉高校的崛起是因为“创建于河南的中原大学”。
先说教育。事实上,所谓的中原大学时解放军南下时临时建立的,到武汉时,教员加记者携家眷一起不过十几人,对武汉教育的建设贡献微乎其微。何必要混淆视听暗示所谓湖北人抢走了河南的教育资源?
中原大学事实上是整个湖北所有零散教育资源组建起来的,无论是武大,华科(原武大的工学院)还是其他211都是以武汉本土教育资源为核心建立的,不信你看看后来出的院士,有多少是从外面调来的?
关于中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史里有详细记载,希望有条件的同学补充打脸。
再说武汉除了几个大央企什么都没有,就更扯淡了。
武汉从清代就是重镇,汉口是民国除上海外全国第二大城市。武昌是湖北省会,湖广总督驻地。汉阳是中国最早的重工业基地。
这三镇本来就集中了中国近代最核心的政治,经济和工业技术人才,是最方便搞建设的,跟行政命令没有半毛钱关系。
难道,建国以后经济这么薄弱,还要无端端在黄泛区建设一座新城,把武汉的人才都搬过去折腾?
虽然现在的武汉没有近代那么强大,但百年积淀不是说有就有的。武汉曾经是改革开放初期上交利税最多的计划单列市,为国家做的牺牲不可谓不少。不是某些人编排历史可以抹杀的。
虽然我不是武汉人,但是我支持优先发展大武汉,因为武汉毕竟是已经成熟的中心城市,其他城市要发展到武汉现在的规模,目前还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只有形成大的增长极,其他城市的发展才能有所依托,否则大家都分家过日子窝里斗,损害的还是全省人民的利益。
其他城市?有存在的必要吗?删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