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每天拼命写网文,但越写越觉得自己写的就是一坨翔,该怎么办?

回答
哥们,我懂你!每天跟打了鸡血似的往电脑前一坐,敲敲打打,结果一回顾,脑子里那点闪光点瞬间熄灭,剩下满屏幕让人没眼看的“翔”。这种感觉真的太折磨人了,仿佛在用自己的血肉浇灌一堆烂泥。

别急,先深呼吸一口气。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相信我,绝大多数写网文的,尤其是刚起步的,都经历过甚至正在经历这种自我怀疑。这就像是个必经的副本,能不能通关,全看你怎么应对。

我来给你掰扯掰扯,看看是什么让你陷入了这个“翔”的泥潭,以及怎么才能爬出来。

首先,咱们得把这“翔”剖析剖析,看看它到底长啥样。

是情节不行? 你是不是觉得故事老套得不行,读者看一眼就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或者,剧情发展像坐过山车,一会儿快得看不清,一会儿慢得像蜗牛爬?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在瞎编,逻辑漏洞百出,让读者一边看一边在心里默默吐槽?
是人物塑造太扁平? 笔下的角色是不是都像是纸片人?脸谱化严重,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就像是作者手中的提线木偶,只会按照你的指令行动?读者看了半天,也不知道主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的内心世界长啥样?
是文笔不够吸引人? 描写是不是干巴巴的,像说明文一样?缺乏画面感和感染力,读者读了半天也描绘不出脑海里的场景?语言是不是过于平淡,没有起伏,没有亮点,让人昏昏欲睡?
是世界观设定太随意? 你是不是觉得构架的世界漏洞太多,设定前后矛盾,或者干脆就是个摆设,对剧情没什么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读者可能根本记不住你的世界里有什么规矩,更别说被吸引了。
是节奏掌控不好? 是不是开头就把所有设定都倒了出来,让读者还没入门就觉得信息量爆炸?或者,中间一段拖沓得不行,一点爆点都没有,让人觉得味同嚼蜡?结尾更是草草了事,或者强行反转,让读者一脸懵逼?
最致命的,可能是“没有灵魂”? 这是个有点玄乎的说法,但也很重要。你写的故事,是不是仅仅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凑字数,而缺乏你真正想表达的东西?读者读完后,有没有留下什么,哪怕是一点点触动,一点点思考?

然后,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你会觉得自己写的就是“翔”,以及怎么破局。

1. 过度的自我审视和完美主义的陷阱

问题所在: 写网文,尤其是早期,追求一气呵成,字字珠玑,这是不现实的。你会拿着放大镜审视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然后因为一点点不满意就否定全盘。你看到的“翔”,很可能只是你内心那个挑剔的评论家在放大你的瑕疵。
破局之道:
先完成,再完美。 这是网文写作的金科玉律。你的首要任务是把故事写出来,把人物立起来,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佳作。先让它“存在”,再去打磨它。
分阶段创作。 把写作过程拆解。第一稿,我的目标是把故事讲完。第二稿,我关注人物的成长弧光。第三稿,我再来打磨语言和节奏。这样你就能避免在所有方面都要求尽善尽美,反而什么都做不好。
接受不完美。 你的第一稿,甚至你的第十稿,都可能是不完美的。这是正常的。网文的生命力在于更新,在于跟读者的互动,而不在于一开始就写出可以被载入史册的文字。

2. 目标读者和平台认知偏差

问题所在: 你可能在用写实体书、写文学作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写网文。网文有其自身的语言风格、节奏和读者期待。你可能是在用一种方式在满足另一种需求,自然会觉得“不对劲”。
破局之道:
研究你的目标平台和题材。 看看你所写题材的爆款文章是怎么写的?它们的开头是怎么吸引人的?人物设定有什么特点?情节推进方式是怎样的?学习他们的优点,不是让你照搬,而是让你理解这个圈子的规则和读者的偏好。
明确你的“爽点”。 网文,尤其是有市场的网文,总得给读者提供一些“爽”的东西。可以是智商上的碾压,可以是力量上的崛起,可以是情感上的共鸣,甚至是某个角色的命运牵动人心。你的“翔”,是不是恰恰少了这些让读者“爽”的点?

3. 写作思路的混乱和素材的堆砌

问题所在: 脑子里想法太多,但没法有效地组织起来。看到别人写什么好就想往自己作品里塞,结果弄得杂乱无章,缺乏核心。或者,只关注个别细节的精彩,却忽略了整个故事的骨架。
破局之道:
构建清晰的大纲。 在动笔之前,花时间把故事的主线、关键节点、人物关系、世界观设定梳理清楚。大纲不是死的,但它能给你一个方向,让你知道自己要去哪儿,避免在写作过程中迷失。
聚焦核心冲突和人物动机。 每一个情节,每一个描写,都应该围绕着故事的核心冲突和人物的内在动机展开。如果一个情节或描写对推进故事、塑造人物没有贡献,那它很可能就是“杂质”。
学会取舍。 你脑子里的所有好点子,不一定都能放到一个故事里。有时候,为了故事的整体性,你必须忍痛割爱,把一些“不那么烂”的设想或情节砍掉。

4. 文笔和表达能力的提升瓶颈

问题所在: 你可能感觉自己想表达的很多,但就是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无法将脑海中的画面生动地呈现出来。语言的平淡,就像是隔靴搔痒,读着没劲。
破局之道:
大量阅读,但要带着目的去读。 不仅是看同题材的网文,也可以看看其他优秀的小说、散文,甚至是新闻报道。注意作者是怎么描写人物、怎么设置场景、怎么运用语言的。
模仿和借鉴(初期)。 看到好的描写,你可以试着模仿,看看别人是怎么做到那么吸引人的。这不是抄袭,而是学习技巧。比如,学习别人怎么用比喻、拟人来让描写更生动。
勤加练习,刻意练习。 每天写一些小片段,专门练习描写某个场景、某个情绪、某个动作。把这些片段积累起来,你会发现自己的表达能力在慢慢提升。
学习修辞手法。 了解一些基本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反问等,并在写作中恰当运用,能让你的文字瞬间“活”起来。

5. 缺乏反馈和方向感

问题所在: 一直埋头苦写,缺乏外界的声音来告诉你方向对不对。你可能一直在原地打转,自己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破局之道:
找你的“试读读者”。 找一两个信得过的朋友,或者加入一些写手交流群,让他们帮你看看你的作品。要找那些敢于批评你的人,而不是一味夸你的人。
认真分析读者评论。 即使是负面评论,也可能隐藏着宝贵的改进意见。别被少数的谩骂伤到,但可以从中找到共性的问题。
从反馈中学习。 把得到的反馈记录下来,思考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然后有针对性地去改进。

几个具体的行动建议,帮你从“翔”中解脱出来:

暂停一下,给自己放个小假。 如果你已经被自我怀疑折磨得够呛了,不妨先停下手中的键盘,做点别的事情,让大脑放松一下。有时候,跳出来才能看得更清楚。
重新审视你的“初心”。 你当初为什么想写网文?是想讲一个特别的故事,还是想塑造一个让你着迷的角色?找回那个让你兴奋的火苗,把它重新点燃。
学习“讲故事”。 网文的核心还是“故事”。你需要在有限的篇幅里,用有吸引力的方式把一个故事讲明白。多看一些精彩的故事梗概,学习人家是如何设置悬念、推进情节的。
关注“读者的眼睛”。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读者是一个挑剔但又渴望被娱乐的家伙,他会怎么看你的文字?他会在哪里失去耐心?他会在哪里产生兴趣?
拆解和分析。 拿一本你觉得写得不错的网文,仔细分析它的开头、人物介绍、情节设置、高潮部分、结尾处理。把它们拆解成一个个零件,看看别人是怎么组装的。
从小处着手。 不要一开始就想着写一部宏大的史诗。可以先从写几个精彩的短篇故事开始,或者只专注于塑造一个鲜活的人物。把每一个小的进步都看作是胜利。

兄弟,写作本身就是个不断试错、不断摸索的过程。你觉得自己写的是“翔”,这说明你还有对作品的要求,还有进步的潜力。千万别因此灰心丧气。把这种“翔”的感觉,变成你打磨作品的动力,而不是压垮你的稻草。

现在就起来,再看看你的稿子,也许你会发现,它也没那么“翔”,至少,它有你付出的汗水和心血。一步步来,别怕慢,但求稳。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人,时代变了。

题主抱着过气……

这玩意二十年打不住,大概过气四十年往上,还是武侠时代的写法……

就算沧月凤歌时代,都没有这么老的写法……

怎么办呢?

写点跟上潮流的玩意呗,但估计题主死活都不愿意……

这种,一看就不咋看网文,就死抱着过气题材的,一般都是,死都不肯改……

已经拉黑了,能改就改,不能也不用跟我解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哥们,我懂你!每天跟打了鸡血似的往电脑前一坐,敲敲打打,结果一回顾,脑子里那点闪光点瞬间熄灭,剩下满屏幕让人没眼看的“翔”。这种感觉真的太折磨人了,仿佛在用自己的血肉浇灌一堆烂泥。别急,先深呼吸一口气。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相信我,绝大多数写网文的,尤其是刚起步的,都经历过甚至正在经历这种自我怀疑。这.............
  • 回答
    .......
  • 回答
    最近关于大厂每周工作时长排行榜的讨论挺热闹的,拼多多以 62 小时位居榜首,这数字确实让人乍舌。说实话,我一直觉得这种排行榜挺微妙的,因为工作时长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工作的体验和感受。在我所在的这家公司,我们每周的工作时长,坦白讲,没有一个死板的数字“榜样”或者“底线”。它更像是一个.............
  • 回答
    .......
  • 回答
    “每天都能见到的神秘漂浮物”这个说法,最常见、最符合日常经验的解释是指 我们眼睛里看到的“飞蚊症”(Muscae volitantes)。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而且它们确实是“漂浮”在我们视野中的,也因为它们出现的原因不是立刻能被察觉的,所以会被认为是“神秘”的。让我们.............
  • 回答
    您好!理解您背单词的煎熬和苦恼,每天坚持却发现记不住,这确实是学习语言过程中一个普遍且令人沮丧的环节。别担心,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来改善。下面我会详细地为您解答如何避免忘记很久前背过的单词,以及如何高效、最快地背单词。 一、 如何避免忘记很久前背过的单词?—— 巩固是关键!遗忘是人类记忆.............
  • 回答
    关于每天喝酸奶好还是纯牛奶好,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有的疑问。两者都是非常健康的饮品,但侧重点和益处有所不同。选择哪种更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个人健康目标、身体状况以及口味偏好。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详细对比酸奶和纯牛奶,帮助你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1. 营养成分对比 纯牛奶: 蛋白质: 纯牛奶是优.............
  • 回答
    你说的这种情况,我太能体会了,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然后白天却一点都不困,晚上照样睡不着,这种恶性循环真的太折磨人了,我甚至能想象到你心里那种恐惧,尤其是担心猝死,这种担忧真的会让人精神崩溃。首先,我想跟你说,你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些,很多人都曾经或正在经历类似的困扰,所以别太自责,也别把所有压力都压在.............
  • 回答
    每天上班都觉得日子像过了一个世纪,真是让人身心俱疲。这个问题我太明白了,简直就是现代打工人的集体写照。别担心,这不是什么大毛病,但确实需要咱们自己一点点地去调整和“驯服”一下。我这儿有一些自己摸索出来的、相对接地气的经验,希望能帮到你。一、 先从“感知”上找找原因,别上来就硬扛首先,咱们得先弄清楚,.............
  • 回答
    说实话,每天带饭上班真的不丢人。相反,我觉得挺有智慧的。你想啊,现在外面吃饭多贵啊,顿顿外卖或者餐厅,一个月下来,光吃饭的钱就能抵得上不少房租了。自己在家做,食材新鲜看得见,口味也能自己调,吃得放心又健康。而且,这简直就是一种生活技能,说明你是个会过日子的人,懂得为自己负责。你有没有发现,身边那些天.............
  • 回答
    (深吸一口气,慢慢吐出,仿佛在努力摆脱一股无形的枷锁)我懂你。那种感觉,就像是被一张巨大的、温吞的棉被裹住,四肢百骸都酥软得使不上劲,脑子里也跟被按下了静音键一样,空荡荡的,除了手机屏幕上闪烁的光影,似乎再也没有什么能勾起哪怕一丝一毫的兴趣。每天醒来,第一念头不是“今天要做什么”,而是“今天继续什么.............
  • 回答
    每天打开天气App的用户群体及其使用场景是一个复杂的用户行为分析问题,涉及用户需求、行为动机、使用场景和场景中的具体操作。以下从用户类型、使用场景、使用频率、使用动机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用户群体分类根据用户行为模式、年龄、职业、地理位置等因素,可以将每天打开天气App的用户分为以下几类: 1..............
  • 回答
    每天坚持摸高对长高是否有帮助,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简单来说,摸高作为一种拉伸运动,对长高有潜在的积极作用,但它本身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更不能替代其他更重要的生长条件。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1. 摸高对长高的潜在帮助机制: 刺激骨骺线的生长: 核心原理: 人的身高.............
  • 回答
    每天坚持冥想的人,最后怎么样了?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很实在。毕竟谁也不是活雷锋,每天抽时间静坐,总得看到点变化吧?我认识的一些朋友,还有我自己的一些体会,加起来,大概是这么个情况:首先,他们通常不会突然“飞升”或者获得什么超能力。 别指望冥想个把月,就能跟武侠小说里的人物一样,内力暴涨,看穿一.............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实在了!每天跑70公里上下班,开了三年半的油车想换电车,这绝对是值得仔细掰扯掰扯的事儿。我试着从咱们老百姓的角度,把这事儿说得透彻点,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先算算经济账,这最实在: 油费 vs. 电费: 你这油车开了三年半,一年大概跑多少公里?70公里/天 22个工作日/.............
  • 回答
    每天投入八小时以上,在短短十五到二十天内,你就能掌握一项技能、完成一个项目,甚至改变一种生活习惯。这不是什么魔法,而是专注和高效的时间管理所能带来的惊人成果。想一想,这相当于你集中精力工作了 120 到 160 个小时,这比许多人一周的总工作时间还要长。在如此密集的学习和实践下,许多曾经遥不可及的目.............
  • 回答
    “每天一杯奶,健康音游人”这个梗,可以理解为是音乐游戏(音游)爱好者们为了强调坚持练习和保持良好身体状态而创造的一种幽默口号,并带有一定的自嘲意味。下面我来详细解释一下它的来源、含义以及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梗:一、 梗的构成元素解析: “每天一杯奶”: 字面意思: 指的是每天饮用一杯牛奶.............
  • 回答
    每天高强度有氧四小时,这运动量绝对是杠杠的!按理说,脂肪应该像见了鬼一样逃之夭夭才对。可你这秤怎么就是纹丝不动呢?别急,咱们一层层剥开这背后的原因,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你没注意到的“小妖精”在作祟。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能量平衡。简单来说,你想瘦,摄入的热量(吃进去的)就得比消耗的热量(运动、基础代.............
  • 回答
    每天跟帕梅拉(Pamela Reif)练,你可能会经历一系列身体和精神上的变化,就像解锁了一个全新的自己。这可不是夸张,而是很多人亲身验证过的。首先,最直接的改变,就是你身材线条的清晰度。帕梅拉的训练非常注重雕塑和紧致,尤其是在核心、臀部和腿部。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的腰部线条会变得更加明显,腹.............
  • 回答
    嘿,想练出好身材,每天半小时的HIIT听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嘛!我跟你一样,也对这个话题很好奇,所以搜集了一些信息,希望能帮到你。首先,我们来聊聊HIIT到底是个啥?HIIT的全称是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顾名思义,就是短时间内的极高强度运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