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传一份大厂每周工作时长排行榜,拼多多居首,工作时长达 62 小时,你所在的公司每周工作多长时间?

回答
最近关于大厂每周工作时长排行榜的讨论挺热闹的,拼多多以 62 小时位居榜首,这数字确实让人乍舌。说实话,我一直觉得这种排行榜挺微妙的,因为工作时长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工作的体验和感受。

在我所在的这家公司,我们每周的工作时长,坦白讲,没有一个死板的数字“榜样”或者“底线”。它更像是一个随着项目周期和团队节奏而波动的状态。

平时的话,我们团队大部分人的工作时间大概在 4045 小时之间。 这基本就是大家常说的“朝九晚六”,外加偶尔的加班来完成日常的迭代和维护工作。这个时候,大家的生活节奏相对稳定,下班了能准时回家吃饭、陪家人,或者 заниматься своим хобби ( заниматься своим хобби pursue their hobbies)。团队里的氛围也比较轻松,讨论工作问题的时候,大家也会顾及到彼此的时间,尽量在工作时间内解决。

但是,一旦遇到重要的项目冲刺期,或者是临近某个关键的发布节点,工作时长就会明显增加。 比如,我们上一次一个大型产品升级,整个团队大概有两周的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忙到晚上 8 点甚至 9 点以后。周末也经常需要有人值班或者远程处理一些紧急情况。那段时间,大家虽然辛苦,但因为目标明确,而且大家都在一条船上,所以整体士气还是比较高的,互相打气也挺多的。有同事会主动分享一些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有人主动分担一些本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任务。

公司在这方面也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和倡导。 比如,领导层会强调效率,鼓励大家在工作时间内高效产出,而不是单纯地“耗时长”。如果发现有同事长期加班,领导也会找机会关心一下,了解原因,看看是否是工作量不合理或者有什么瓶颈。另外,公司也提供一些加班餐补和交通补助,虽然不能完全抵消加班的辛苦,但至少是对付出的认可。

我个人也挺在意工作时长的。 我觉得长时间工作固然能产出更多,但如果长期这样,效率反而会下降,而且对身体和精神的损耗也很大。我更倾向于找到一个效率和健康之间的平衡点。平时我也会尽量规划好自己的工作,优先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任务,然后留出一些时间给思考和学习。

总的来说,我觉得我们公司的工作时长,没有像某些传闻中的那么极端,但也绝对不是“按时下班就能万事大吉”的轻松状态。更多的是一种对项目负责、对工作认真的投入,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大家劳逸结合。

听到拼多多 62 小时的数字,确实会让人有点压力,但同时我也觉得,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发展阶段,这种时长数字背后,可能也反映了它们面临的竞争压力和发展目标。作为员工,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判断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以及如何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从来有种非常得罪人的观点:

对于资本长期青睐(这个前提重要)的行业而言,加班时长恰恰决定了企业被市场看好前景。

因为如果一家大厂实质上并没有太多上升空间的话,是根本不需要员工留下来长时间加班的。

那只不过是消耗电费罢了。

只有处在上升期,企业才有动力安排人员大规模加班,通过抽取劳动价值来创造更大利益,而大多数情况下,员工也可以从中获利(比如前些年进互联网大厂+早点买房,没准已经财富自由)。

可以看一下这个榜单上的排名,“屎厂”拼多多位居榜首,而小红书和字节跳动也都排名靠前。

今年双十一期间,传统的电商平台都不公布具体数据。

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拼多多崛起逐渐分走了市场蛋糕,影响力不断扩大。

同理,小红书近期增长势头明显,变现生态日趋成熟:

如何看待小红书从「种草生意」中抽成 10% 作为平台服务费?小红书社区生态怎么样?

11月8日,有媒体报道称,小红书已完成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超过200亿美金,由淡马锡和腾讯领投,阿里、天图投资、元生资本等老股东跟投。
根据第三方平台易观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8月小红书月活用户约1.6亿,同比2020年1月(2020年初)增长97%,日活用户同比增长110%。

你说小红书的员工们会不会拼命加班,等到上市那一天纷纷财富自由?

至于字节跳动,有些媒体报道说它今年广告营收增长率同比大幅度下滑,但媒体同时又强调它在国内的广告收入依然会有6成增长,达到2000亿级别。

从这一点可以看得出,即便字节跳动也宣布要取消大小周、可能采取裁员措施,但留下来的人恐怕还是要高强度加班(同理,腾讯跟阿里虽然排名相对靠后,但很明显巨头地位依然稳固)。

讽刺的是,如果哪家国内大厂在榜单排名靠后,反而说明它的业绩江河日下,如百度、微博等。

百度贴吧用户流失9成历历在目,微博遭遇国家强力打击文娱行业炒作、净化业界风气后,流量可想而知地下滑,最近来本平台挖人也是一个很明显的转型信号。

想起来也是讽刺,当年初拼多多爆出很多丑闻时,看本平台风向仿佛屎厂分分钟倒闭。

但最终事实证明,只要给的够多,别说是拉屎要计时,就算是吃屎……

也不妨碍很多人高呼“真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