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死者长矣。
走好。
我希望,所有的医学生都有触底掀桌子的“熔断机制”。
学医太苦了,太迷茫了,我深有感触。
医学生没有尝到哪怕一点点做医生的“甜头”,满脑满眼都是要求努力、要求奉献、要求为之奋斗终生。
而这个阶段的医学生,对临床的情况其实根本没有切实概念——最容易被外界情绪影响,也最容易陷入苛责自己、否定自己的心流。
很多医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底爱不爱学医,不知道自己想搞哪个专业,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当医生,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自己喜欢的。
迷茫,其实也是恐惧。
而学医的人入门都发了誓言,要献身医学;背了心灵的“债”。
这个“债”更多是自我要求:要求卓越,渴求成功,惩罚自己的失败,进而有太多的自我否定。
所以医学生,往往多“卷王”和“奋斗比”多。
“躺倒下来”,一直都有悖于社会期望。
于是很多对世界太温柔,对自己太残忍的人儿,活生生把自己逼上绝路。
真心希望,当你实在受不了的时候,fxxk it up!
咱撂挑子不干了,吼两句,撕破脸…总比无声无息走不归路好。
要看重自己,看得起自己。
学乌鸦哥掀桌子,纵使别人没得吃,你心里能舒坦一点。
也算是破而后立,和带有精神治疗意味的发泄。
其实,医学生/年轻医生难熬是世界性问题,早在古墓派gz的文章中,就有哈佛医学院歇斯底里尖叫发泄的医学生,和resident开狂乱party的轶闻。
在心底,要残存一丝鱼死网破的兽性;平时温和漂亮好沟通任劳任怨,逼急了咱兔子也咬人。
最后,还是不要给自己太高的期望,别给自己太多负担。
我们远远不是世界的主角。
平庸是绝大多数人一生的写照。
如果你止不住胡思乱想,最好就别想了。
我们最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医学生的生活确实太难了,可以说是长路漫漫,遥遥无期都不夸张。
最近一段时间都没在知乎水回答,也是因为最近的科室实在太忙了,摸鱼都没机会了。有时候一上午一口水都喝不了,我都怀疑我的肾结晶在出科以后会变成肾结石。
以前是考研内卷,现在连规培都开始内卷起来了,我在的一个省会小三甲今年的规培招生,有的热门专业都是5-10:1的录取,看了丁香园,热门的医院甚至20:1都有,不比考研轻松。
因为没有规培证,没有研究生学历就意味着失业,连就业的资格都没有。
但是,医学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我的态度一贯都是工作与生活要分开。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尤其是在工作与学习遭到挫折的时候。比如我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去跑步,去踢球。毕竟有良好的身体也是熬成主任的本钱啊。
其次,面对不合理的制度与措施,就要发声,我并不是鼓励无脑硬刚,但是不出声,你永远都是任人捏的软柿子,大家都会觉得让你写病历,贴检验单,取快递,取外卖之类的跑腿等等是理所当然的。
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条路,也不必要非拴在一颗树上吊死,清北协和固然很好,回老家朝八晚五也是一种幸福。而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则是下下之策。有时候路觉得走不通,真的没必要强求自己,我们永远是为自己而活。
谢大家邀,只能说爱而不得最可悲。
不管是爱情、人生、职场还是求学路,都绕不开这个铁一般的定律,
只要你对结果、对对方、对未来抱有极高的期待,
任何一点变故,都有可能把你打入深渊。
为什么渣男无往不利?除去什么颜值、技巧,更重要的是广泛撒网重点捞鱼。
人生也是一样,你把一切身家性命押在读研读博去大医院当名医,像一个T-dog一样祈求一个确定的结果,那结局必然不太理想。
而相反的,临床躺学躺的就是一个玩世不恭的态度,是一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勇气,
工作?只不过是一个能帮我每个月交公积金交社保交养老保险的东西,
不是非要北医协和,非要郑大华西,
我看川北结合就挺好,还不禁摩。
逝者已逝我们应该惋惜,
但惋惜之余,更应该的是接受人生的差异,坦然命运的不公,在夹缝中寻求快乐max,
这世界这辈子只来一次,20年成长15年求学15年搬砖,还能留给自己多少?
拒绝无意义的消耗,享受现在的生活,
关关难过我不过,才是人生智慧。
唉,看到这个第一反应是江南大学有医学院了?第二反应是这学校是211了?
江苏医学院还多,(南京三家,徐州,扬州,镇江,南通,苏州各一,还都是老牌医学院),这孩子本科在新晋医学院,想本科找工作竞争力也低。
真的悲剧的。
查了下12年才建立的医学院,附属医院还是从无锡市行政调配过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