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没有专业仪器设备的情况下,如何对耳机进行定量或半定量测评?

回答
无需专业仪器:耳机主观定量与半定量测评指南

拥有一副好耳机是享受音乐的基石,但专业的测评仪器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着实是遥不可及。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对耳机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评价。事实上,凭借我们敏锐的听觉、对音乐的理解以及一些巧妙的“土办法”,我们同样可以进行相当有价值的耳机测评,并从中得到一些“定量”或“半定量”的结论。

本文将为你提供一套在没有专业仪器设备的情况下,对耳机进行主观定量与半定量测评的详细指南。我们将从听音环境的选择,到具体的测评方法,再到如何将感官体验转化为有意义的评价,力求让你的测评过程既科学又有趣。

第一步:打好基础——创造公平的听音环境

1. 稳定的听音环境:

选择相对安静的空间: 这一点至关重要。一个充满背景噪音的环境会极大地干扰你对耳机细节的捕捉。选择一个家中相对安静的房间,避开空调、风扇、电视、电脑风扇等可能产生的持续性噪音。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夜晚进行测评,此时外界噪音通常较低。
排除干扰源: 在测评时,尽量关闭手机通知,告知家人或室友不要打扰。让你的耳朵和大脑完全专注于音乐。
温湿度适宜: 极端的温度或湿度可能会影响你的听感,尽管影响较小,但仍需注意。保持在一个舒适的范围内即可。

2. 熟悉你的播放设备与音源:

统一播放源: 使用同一台设备(如电脑、手机或无损播放器)播放所有待测耳机。不同设备的声音风格、推力都会对最终听感产生影响。
高品质音源是关键: 使用无损格式(如FLAC、WAV)的音乐文件。压缩过的MP3文件会损失很多细节,影响测评的准确性。最好选择你非常熟悉并且乐器编制清晰的曲目。
了解你的播放软件: 不同的播放软件可能有内置的EQ或其他音频处理效果。确保这些效果都是关闭的,以免干扰真实的声音表现。

3. 建立“基准耳机”:

选择你熟悉且认可的耳机作为参考: 在开始测评之前,找出一副你非常熟悉、声音表现良好且信赖的耳机。这副耳机将成为你衡量其他耳机声音特性的“基准”。每次测评新的耳机时,都与它进行对比。

第二步:细致入微——耳朵才是你的“仪器”

在测评中,我们将运用一系列“主观定量”和“半定量”的方法来描述耳机的声音特点。

1. “声场”的感受:空间感与定位

概念: 声场是指音乐听起来的空间感,包括声音的宽度(左右)、深度(前后)以及高度(上下)。
测评方法:
选择合适的曲目: 选择一些有明显空间感信息,例如现场演唱会录音、大型交响乐、或者人声与伴奏分离度较高的录音。
描述:
宽度: 声音是“贴在脸上”还是“如同一个乐队在面前展开”?我们可以尝试用一个简单的量表来描述:
1 非常狭窄: 声音感觉拥挤,缺乏左右分离感。
3 适中: 声音有基本的左右宽度,感觉在头内,但不够开阔。
5 宽阔: 声音明显超出头部两侧,有身临其境的空间感。
深度: 声音是“平面的”还是“有远近层次感”?
1 平面: 所有声音都在一个平面上,缺乏前后纵深。
3 有层次: 能分辨出前后的声音,但层次不够分明。
5 立体: 能清晰感受到不同乐器或人声的前后位置,有很强的纵深感。
定位感: 音乐中的各种乐器或人声,能否清晰地辨别出它们在声场中的具体位置?
1 模糊: 难以分辨乐器的具体位置。
3 大致明确: 能分辨出左右,但前后定位不清晰。
5 精准: 能清晰 pinpoint(定位)出每个乐器或人声在三维空间中的具体位置,如同身处现场。
半定量总结: 尝试给声场的宽度、深度和定位感分别打一个05分的评分。例如:“这副耳机声场宽度4分,深度3.5分,定位感4.5分,整体声场表现优秀,特别是其精准的乐器定位令人印象深刻。”

2. “三频”的均衡与特点:低频、中频、高频的打分

概念: 指耳机声音表现的三个主要频段:低频(Bass)、中频(Midrange)和高频(Treble)。三者的均衡性决定了耳机的整体音色。
测评方法:
选择曲目:
低频: 选择有鼓点、低音提琴、贝斯等乐器的曲目。如电子音乐、摇滚乐、R&B。
中频: 选择以人声为主的曲目,如流行女声、男声歌曲。
高频: 选择有镲片、小提琴、长笛等乐器的曲目,或者女声的高音部分。
描述与评分(05分制):
低频(Bass):
量感: 声音的多少。是轰头还是点到为止?
1 极少: 低频几乎感受不到。
3 适中: 低频量感够用,不轰头。
5 量感充沛: 低频量感非常足,有冲击力。
质感: 低频的清晰度、下潜深度和弹性。是“一团糊”还是“颗粒感分明”?
1 模糊浑浊: 低频松散无力,下潜浅。
3 扎实清晰: 低频有一定弹性,下潜适中,能分辨出乐器轮廓。
5 干净有力: 低频下潜深邃,收放迅速,干净利落,有弹性。
半定量: 尝试分别给低频的量感和质感打分,再综合评价。例如:“低频量感4分,质感4.5分,整体低频饱满有力,下潜和弹性都表现出色,但可能对某些人来说量感稍显多了些。”
中频(Midrange):
密度与厚度: 人声或乐器的饱满程度。是“薄弱”还是“醇厚”?
1 薄弱: 人声感觉单薄,缺乏力量。
3 自然饱满: 人声听起来比较自然,有一定厚度。
5 饱满醇厚: 人声非常有感染力,富有磁性,乐器也显得厚实。
清晰度与解析力: 人声或乐器的细节还原度。
1 模糊不清: 人声细节丢失,齿音或鼻音模糊。
3 清晰可辨: 能听清楚人声的口型和乐器的细节。
5 通透鲜活: 人声细节丰富,情感表达丝丝入扣,乐器表现力极强。
半定量: 给人声和乐器在中频的表现分别打分。例如:“中频是这副耳机的亮点,人声密度和厚度4.5分,通透度4.8分,尤其是女毒表现令人惊艳。但背景乐器在中频的密度上稍逊一筹,只有4分。”
高频(Treble):
延展性: 高频能否延伸到“天空”,听起来是否“空灵”?
1 受限: 高频很快衰减,缺乏延伸感。
3 自然: 高频延伸自然,不过于刺激。
5 延展性极佳: 高频如同一张拉开的弓弦,能感受到其上限的空气感。
亮度与解析力: 高频的明亮程度和细节还原能力。是“刺耳”还是“清澈”?
1 暗淡刺耳: 高频缺乏细节,容易产生刺耳感。
3 明亮清晰: 高频明亮但不刺激,有不错的细节。
5 清澈通透: 高频明亮、细腻,细节丰富,即使是大动态下也不会有毛刺感。
半定量: 分别给高频的延展性和亮度/解析力打分。例如:“高频延展性4.2分,亮度4.5分,整体高频清晰明亮,但有些曲目中镲片的声音稍显尖锐,在亮度上可以稍微收敛一些,那将是完美的。”

3. “解析力”与“瞬态”的感官衡量:细节的捕捉与动态的冲击

解析力(Detail Retrieval): 指耳机能够解析出音乐中细微信息的能力。例如,人声的换气声、乐器演奏的微小纹理、背景的细微声音等。
测评方法: 选择有丰富细节的音乐,如阿卡贝拉、纯乐器演奏、或者录音质量极高的人声歌曲。
描述与半定量:
听感: 能否听到平时被忽略的声音?乐器之间的分离度如何?
评分(05分):
1 模糊: 很多细节被掩盖,声音浑浊。
3 尚可: 能听到一些基本细节,但不够清晰。
5 精致: 能捕捉到极微小的声音细节,乐器定位清晰,层次分明。
总结: “这副耳机解析力表现非常出色,达到了4.8分。在听《XXX》这首歌曲时,我甚至能听到歌手录音时细微的呼吸声,以及吉他弦的拨动细节,这是我之前很多耳机未能察觉的。”
瞬态(Transient Response): 指耳机对声音信号快速变化的响应能力。例如,鼓点的瞬态会影响其冲击力与清晰度;弦乐的快速拨动也会考验瞬态。
测评方法: 选择一些打击乐器密集、节奏快速变化的曲目,或者有快速起伏的旋律。
描述与半定量:
听感: 鼓点是否“一拳打出去又迅速收回”,还是拖泥带水?乐器的声音是否“一闪而过”就消失了,还是有残响和拖尾?
评分(05分):
1 迟钝: 声音变化缓慢,缺乏冲击力,有拖泥带水感。
3 适中: 声音响应速度正常,打击乐有一定冲击力。
5 迅猛: 声音变化迅速准确,鼓点干净利落,打击感十足,乐器瞬态反应非常灵敏。
总结: “这副耳机的瞬态响应非常优秀,打了4.7分。在听这首重金属歌曲时,鼓点的力度和速度感非常到位,吉他扫弦的快速变化也清晰呈现,听起来非常过瘾。”

4. “动态范围”的体验:强弱的对比与冲击力

概念: 指耳机能够表现的音量范围,即最轻的声音到最响的声音之间的差距。良好的动态范围意味着音乐中的强弱对比更加鲜明,更能营造出宏大的气势。
测评方法: 选择一些有巨大音量变化和戏剧性对比的音乐。例如电影配乐、古典交响乐中的强弱乐段转换。
描述与半定量:
听感: 从安静的乐段到爆发性的乐段,音量变化是否自然?是否有“压缩感”?整体音乐的层次感和宏大感如何?
评分(05分):
1 压缩感强: 音量变化不明显,缺乏冲击力,感觉声音被“压扁”了。
3 正常: 能感受到一定的音量变化,但对比不够强烈。
5 动态十足: 音量变化从静谧到磅礴,过渡自然流畅,细节和气势都能完美展现,有很强的空间感和层次感。
总结: “这副耳机的动态范围表现令人赞叹,评分5分。在听电影《XXX》的原声音乐时,从安静的弦乐铺垫到铜管乐器的爆发,音量变化非常自然且极具冲击力,让我全身心投入到音乐的情绪中。”

5. “声音的染色”与“音色”:个性化的评价

概念: 声音的染色是指耳机在还原声音时加入的自身特有的风格或“味精”。例如,有些耳机听起来温暖、醇厚,有些则冷峻、清澈。音色则是声音的整体听感,如“暖声”、“冷声”、“毒声”、“白开水”等。
测评方法:
与基准耳机对比: 在听你熟悉的基准耳机后,再换上待测耳机。感受声音的整体风格变化。
描述:
是否“白开水”? 声音非常中性,没有明显的特点。
是否“温暖”? 低频或中频有一定的厚度,听感柔和。
是否“明亮”? 高频比较突出,声音听起来比较“亮堂”。
是否有“毒性”? 特指在人声或某种乐器上表现出极强的感染力,让人听起来非常沉醉。
是否有“素质感”? 指的是声音的清晰度、解析力、透明度等综合素质高,听起来非常“好听”。
半定量: 尝试用一些形容词来概括耳机的声音风格,并尝试用一个分数来衡量其“个性化魅力”或“素质感”。例如:“这副耳机的人声非常‘毒’,人声的染色风格我非常喜欢,可以给它的‘毒性魅力’打8分(满分10分)。它的整体声音素质很高,听起来很‘毒特’,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白开水声。”

第三步:系统化整理——将感知转化为可量化的评价

将上述的感官体验进行系统化整理,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耳机的优劣,并做出更客观的判断。

1. 建立评分卡:

可以创建一个简单的表格,列出你关注的各项指标,并为每项打分。

| 指标 | 05分 (具体描述) | 我的打分 | 备注 |
| : | : | : | : |
| 声场宽度 | 1: 狭窄
3: 适中
5: 宽阔 | | |
| 声场深度 | 1: 平面
3: 有层次
5: 立体 | | |
| 定位感 | 1: 模糊
3: 大致明确
5: 精准 | | |
| 低频量感 | 1: 极少
3: 适中
5: 量感充沛 | | |
| 低频质感 | 1: 模糊浑浊
3: 扎实清晰
5: 干净有力 | | |
| 中频饱满度 | 1: 薄弱
3: 自然饱满
5: 饱满醇厚 | | |
| 中频通透度 | 1: 模糊不清
3: 清晰可辨
5: 通透鲜活 | | |
| 高频延展性 | 1: 受限
3: 自然
5: 极佳 | | |
| 高频亮度/解析 | 1: 暗淡刺耳
3: 明亮清晰
5: 清澈通透 | | |
| 解析力 | 1: 模糊
3: 尚可
5: 精致 | | |
| 瞬态响应 | 1: 迟钝
3: 适中
5: 迅猛 | | |
| 动态范围 | 1: 压缩感强
3: 正常
5: 动态十足 | | |
| 声音染色/风格 | (自由描述,如:温暖、明亮、均衡、个性化强,可以给整体“风格喜欢度”打分) | | |
| 整体满意度 | (综合以上所有评分,给一个总体的满意度评分) | | |

2. 进行横向对比:

当测评多副耳机时,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非常重要。直接在一台设备上,快速切换不同的耳机,更容易察觉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3. 使用“相对定量”的描述:

告别纯粹的主观形容词,尝试使用“比A耳机更……”,“不如B耳机那么……”,或者“在某个方面领先A耳机X个档次”。例如:“这副耳机的低频量感比我常用的基准耳机多了大约20%。”

4. 记录并回听:

每次测评后,务必将你的听感记录下来。过一段时间后,重新听一遍,再与你的记录对比,看看你的听感是否一致,这有助于提高测评的稳定性。

5. 关注个人偏好与音乐类型匹配度:

最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你个人听音偏好和常听音乐类型的耳机。即使一副耳机各项指标得分都很高,但如果它播放你喜欢的音乐时不够“对味”,那它可能也不是你的最佳选择。

总结:

没有专业仪器,我们依然可以用一颗热爱音乐的心和敏锐的耳朵,辅以系统性的方法,对耳机进行深入的探索和评价。通过上述的“主观定量”和“半定量”测评方法,我们可以将抽象的听音感受转化为相对有依据的结论,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耳机的声音特点,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记住,测评是一个持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多听、多对比、多思考,你的耳朵终将成为你最强大的“仪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业余的情况下,当然没有人工耳也是可以的。 业余的耳机测试可以用手机耳机自带的麦克风以及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

其中最难的就是麦克风灵敏度的标定。因此业余爱好者, 例如俺自己, 很多时候靠蒙。

不要以为某些耳机论坛搬个假人出来就很 “专业”了。


如果他们连个 Pistonphone 都没有, 如果他们的假人还是 HATS 4128, 那恐怕还是很业余。因为 HATS 4128 的频率响应 8KHz以上就不可靠了。





** 都是 P 图 P 出来的


俺为了标定麦克风的灵敏度可谓操碎了心。


为了基本的可信度, 俺买了三个表。甚至还包括核辐射的业余盖格计数器。气压计和温湿度计等等。

** 都是 P 图 P 出来的


盖革计数器(Geiger counter)。。俺家的γ辐射是每小时0.05微希沃特(0.05μSv/h),没超过安全范围。






俺不是表哥, 但是买了三个表。俺经常被吊打,因为经过实际测量以后不相信耳机或者音响能通过线材调音。


相关的道具:



** 都是 P 图 P 出来的



** 都是 P 图 P 出来的






是三个表吧?



俺的人工耳比 KEMAR 简单多了


另外一个简单的人工耳在这里, 有它垫底俺就放心了:



*** 大部分的时候, 听音的电平是十分小的。 有多小, 看看万用表:

几个毫伏而已。


俺有个朋友知道俺玩知乎, 给了俺不少玩具。其中就有一个Bruel & Kjaer 的声压计。


本来俺已经嫌手里的塑料外壳声压计够大了,

没想到它的前辈竟然是个八斤重的巨无霸。 哎呀妈呀。






这也是俺用来测试耳机的一个道具

** 都是 P 图 P 出来的







为了验证发烧友的 “发烧就是要玩电”, 俺连“入户线”都选的 “煲透的”陈年老铜。


** 都是 P 图 P 出来的



HiFi和摄影哪个更烧钱?



而且, 俺连液氮都买了。

** 都是 P 图 P 出来的


就为了验证 "超导体" 调音有效还是放屁调音有效 (也是超导体)。


以前用核电的时候总觉得三频不对, 毛糙.

您瞧,搬家以后, 俺家的水电质量可以从贴图里面看出来:

** 都是 P 图 P 出来的


** 都是 P 图 P 出来的



看到了吧, 谐波只有 0.02% 不到 . 现在背景特别黑, 水润,三频均衡。 搬家真是立竿见影.


Keithley 2015 multimeters combine audio band quality measurements and analysis with a broad purpose 6½-digit DMM—all in one half-rack instrument. They can measure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 over the complete 20Hz to 20kHz audio band and can compute THD+Noise and signal-to-noise plus distortion (SINAD).


Specifications

Distortion Characteristics

Voltage Range 100 mV, 1 V, 10 V, 100 V, 750 V (user selectable).

Input Impedance 1MΩ paralleled by <100pF.

Display Range 0–100% or 0–100.00 dB.

Resolution 0.0001% or 0.00001 dB.

Fundamental Frequency Range 20 Hz–20 kHz.

Harmonic Frequency Range 40 Hz–50 kHz.

Frequency Resolution 0.008 Hz.

Frequency Accuracy ±0.01% of reading.

Frequency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100 ppm over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俺还是喜欢水电啊, 背景黑啊, 100 PPM 的供电压降都听得到哇。


** 都是 P 图 P 出来的


116.6972 V - 116.68728 V = 0.01 伏对吧??

俺都能听出来哦。

万分之一哦, 100 PPM 哦

** 都是 P 图 P 出来的


** 都是 P 图 P 出来的


##########################################################


补遗:iPhone 耳机口每格对应的是多少电压输出 -- 麦文学看图说话系列


网友私信问, 老麦你能不能测一下 iPhone 耳机口每格对应的是多少dB或者电压输出.

今天有点闲暇, 就把 iphone 一共 16 格音量,每一个格对应的电压/电平测量了一番,

分享给大家。 至少您看了以后心中有数, 再有人忽悠您买耳放/助听器您就可以不用去解令人烦恼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块钱一次)或者二元一次方程(两块钱一次)了。

查表对照是最容易的事情。


好了, 废话少说,直入正题。 其他的日后再说。



0 格: 0.0780 mV RMS 也就是 78 uV RMS ;

1 格: 1.8330 mV RMS 也就是 1833 uV RMS ;

2 格: 2.8438 mV RMS 也就是 2844 uV RMS ;

3 格: 4.0296 mV RMS 也就是 4030 uV RMS ;

4 格: 6.4908mV RMS 也就是 6491 uV RMS ;

5 格: 10.0776 mV RMS 也就是 10078 uV RMS ;

6 格: 15.9610 mV RMS 也就是 15961 uV RMS ;

7 格: 22.4891 mV RMS 也就是 22489 uV RMS ;

8 格: 35.7530 mV RMS 也就是 35753 uV RMS ;

9 格: 55.8912 mV RMS 也就是 55891 uV RMS ;

10格: 87.9534 mV RMS 也就是 87953 uV RMS ;

11格: 0.124892 V RMS 也就是 124892 uV RMS ;

12格: 0.196781V RMS 也就是 196781 uV RMS ;

13格: 0.310888V RMS 也就是 310888 uV RMS ;

14格: 0.493788 V RMS 也就是 493788 uV RMS ;

15格: 0.700097 V RMS 也就是 700097 uV RMS ;

16格: 1.096682 V RMS 也就是 1096682 uV RMS , 所谓的 0dB V .




0格: 0.0780 mV RMS 也就是 78 uV RMS , ;



1 格: 1.8330 mV RMS 也就是 1833 uV RMS , ;




2 格: 2.8438 mV RMS 也就是 2844 uV RMS , ;




3 格: 4.0296 mV RMS 也就是 4030 uV RMS , ;



4 格: 6.4908mV RMS 也就是 6491 uV RMS , ;




5 格: 10.0776 mV RMS 也就是 10078 uV RMS ,




6 格: 15.9610 mV RMS 也就是 15961 uV RMS , ;


7 格: 22.4891 mV RMS 也就是 22489 uV RMS , ;




8格: 35.7530 mV RMS 也就是 35753 uV RMS , ;



9格: 55.8912 mV RMS 也就是 55891 uV RMS , ;


10 格: 87.9534 mV RMS 也就是 87953 uV RMS , ;



11 格: 0.124892 V RMS 也就是 124892 uV RMS , ;



12格: 0.196781V RMS 也就是 196781 uV RMS , ;



13格: 0.310888V RMS 也就是 310888 uV RMS , ;


14格: 0.493788 V RMS 也就是 493788 uV RMS , ;

如果您希望精确的 0.5 V rms 是不存在的, 因为音量不是线性的。 0.493788 就是最接近的了。 因此, 14 格就是您要的答案。一元一次方程(一块钱一次哦)。


15格: 0.700097 V RMS 也就是 700097 uV RMS , ;

不测不知道, 一测吓一跳, 对吧?


16格: 1.096682 V RMS 也就是 1096682 uV RMS , 所谓的 0dB V ;



补充 iphone 3G 在 15 格音量时耳机口带上 Philips SHP9500 时的一些相关结果。


学过 KCL KVL 的同学请自行计算 iPhone 3G 的内阻。



Philips SHP9500 耳机单元阻抗vs频率关系图等 -- 麦文学看图说话系列

Frequency(Hz) Magnitude(ohms) Phase(deg)

996.130 34.372 -1.940

1010.599 34.006 -1.393

1025.279 34.566 -1.638

1040.172 34.308 -1.494

1055.281 34.508 -1.167

1070.610 34.213 -1.353

1086.161 34.216 -1.034

1101.938 34.126 -1.109



免责声明, 俺和苹果绝无利益输送关系, 俺和安捷伦以及吉士利绝无利益输送关系, 他们的商标或者名字出现在图片中纯属偶然。 另外, DUT 的 iPhone 来自于北京奥运前。

2019 - 2008 = 11, 11 年中这个 iPhone 可能中过寒冰掌火焰刀甚至一阳指, 因此以上测试数据仅供太阳系内部参考, 不得向银河系外发送。



=============================================

网友点题:上古神器 SONY MDR7506 PK 其他耳机 -- 麦文学看图说话系列



网友私信要求俺跑一跑 SONY MDR 7506 耳机, 据说是重新发现的神器。恰好俺手头有一对这个传说中被埋没的神器。于是就将它和手头的其他耳机 PK 了一下。

基本上都是图, 先放几张大家可能会感兴趣的。

希望大家踊跃点赞, 或者赞赏。




PHILIPS SHP9500 VS SONY MDR 7506



SENNHEISER HD4.40 VS SONY MDR 7506


AKG K518LE VS SONY MDR 7506


SENNHEISER HD650 2004 VS SONY MDR 7506

个人听感客观记录:SONY MDR7506




=================================================

万一您发现以上内容有帮助, 哪怕是一丝丝的帮助, 敬请点赞。如果帮助很大或者十分有帮助, 敬请赞赏。

多谢您阅读本散文。

如果一点帮助都没有, 敬请收藏。

===============================================


【待续】

【待续】

【待续】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