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性能优异的野牛冲锋枪有什么缺陷?为什么没有在多个国家普遍装备?

回答
野牛冲锋枪,这款以其出色的火力压制能力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射速而闻名于世的枪械,无疑是一款性能卓绝的冲锋枪。然而,即便是一款公认的优秀武器,也难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并且这些缺陷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在多个国家大规模装备的步伐。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野牛冲锋枪最耀眼的“优点”——惊人的射速。某些型号的野牛冲锋枪,其理论射速高达每分钟1000发以上,这在冲锋枪领域是相当突出的。在近距离交火中,这种高射速能够瞬间倾泻出密集弹雨,有效地压制敌人,迅速解决战斗。然而,正是这个“优点”,也悄悄地埋下了它的“缺点”的种子。

弹药消耗过快是野牛冲锋枪最显著的缺陷之一。如此高的射速意味着在短时间内,它就会消耗掉大量的弹药。对于单兵而言,携带有限数量的弹药,野牛冲锋枪很容易在激烈的交火中“弹尽粮绝”,这无疑会严重影响其持续作战能力。设想一下,在一次关键的突击中,当敌人躲在掩体后,你需要用密集的火力扫清障碍,但几秒钟的射击过后,弹匣就空了,这时你需要进行换弹,而换弹的间隙,你可能已经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这种情况下,高射速反而成了一种累赘。

其次,后坐力控制的挑战也随之而来。虽然野牛冲锋枪在设计上已经努力减小了后坐力,但如此高的射速仍然会产生相当大的枪口上跳。在全自动射击时,即使是训练有素的射手,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稳定枪身,才能保证弹着点的集中。如果是在移动中射击,或者需要进行精确的点射,野牛冲锋枪的后坐力表现就会显得更加不尽如人意。对于一些部队来说,他们更青睐那些更容易操控、射击精度更高的武器,以便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都能发挥出稳定的战斗力。

再者,武器的可靠性与维护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因素。虽然野牛冲锋枪整体上被认为是可靠的,但在极端条件下,尤其是在长时间不进行细致维护的情况下,高射速带来的高膛温和零件的快速磨损,可能会对武器的可靠性造成一定影响。相比于一些以“皮实耐用”、“易于维护”著称的冲锋枪,野牛冲锋枪在这方面可能稍显逊色。

除了性能上的固有缺陷,市场定位和用户需求的差异也限制了野牛冲锋枪的普及。野牛冲锋枪的设计初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特定国家的军事和安全需求,例如在城市作战和近距离交火中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然而,并非所有国家都面临着类似的作战环境。许多国家更侧重于轻型化、模块化、易于训练且成本效益高的轻武器。野牛冲锋枪相对沉重的体积(尤其是早期型号)、复杂的结构以及在某些方面略显“过剩”的火力,可能并不符合这些国家的需求。

此外,成本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与一些大众化的制式冲锋枪相比,野牛冲锋枪的制造成本可能相对较高。在进行大规模军购时,许多国家会权衡武器的性能、价格以及整体的后勤保障成本。如果一款武器的性能虽然优异,但价格昂贵,或者其维护和弹药供应体系比较复杂,那么它在与其他更具成本效益的武器竞争时,就会处于不利地位。

最后,战术理念的演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野牛冲锋枪的普及。随着现代战争的不断发展,对轻武器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开始更加关注武器的模块化设计,以便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进行配置;对精确打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一味追求高射速,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一些国家可能更倾向于装备那些可以安装各种瞄准镜、战术灯、激光指示器,并且能够更方便地进行精确射击的冲锋枪,以适应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战场环境。

综上所述,野牛冲锋枪以其惊人的射速和强大的近距离压制能力,确实是一款性能优异的冲锋枪。然而,弹药消耗过快、后坐力控制的挑战、潜在的可靠性问题、市场定位的差异、成本因素以及现代战术理念的演变,共同导致了它未能像一些其他冲锋枪那样在多个国家得到普遍装备。这些缺陷并非将其“否定”,而是提醒我们在选择和使用武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任务需求、作战环境和整体的军事战略进行权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性能优异不代表就应该列装。轻武器不只是武器,更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味,你使用别的国家生产的轻武器,是对本国轻武器研究者的一种强烈的不自信,更是在展现对武器生产国的友好态度。

君不见英国在1950年的时候不得不放弃自己EM-2小口径步枪弹的提案,只能捏着鼻子去和其他北约成员国一起用7.62NATO的L1A1 SLR,为了这个,英国人在后来美国愚蠢官僚开始提倡北约换用小口径步枪弹的时候表示强烈抗议,然而最后英国的小口径步枪弹又一次被刷了下来。同样的例子还有比PK重了快仨公斤的M240;紧急上马的63式步枪——这玩意其实设计还凑合,出问题的是生产环节;以及虽然各成员国都赞成5.7*28mm弹,但因为研发4.6*30mm口径的德国拒绝接受,所以至今未能定下的北约个人防卫武器弹药标准。

总而言之,亲美的国家基于自身的政治立场,基本不会选择购买PP-19,如中国、欧盟一类的国家又有自己的枪械生产企业,所以野牛的销售市场一下减少了接近2/3。

其次,野牛的性能也没优异到哪去:它的可靠性和精度的确是一大亮点,但使用手枪弹药的全尺寸冲锋枪本身就有着自己的瓶颈:即使它们和短突击步枪有着接近的体积,但无论是9*19帕弹还是9*18马弹,在NIJ IIA及以上的凯芙拉防弹衣前都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哪怕是+P+也够呛(使用7.62*25托弹的穿透力好上很多,但比起西方国家服役的个人防卫武器弹药SS190还是差了点,而且这些使用托弹的野牛更多是为了消耗库存而生产的),这使得全尺寸冲锋枪的地位愈加式微。而以前全尺寸冲锋枪曾在这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隐蔽性,现在也正被一些亚音速中间威力弹所超越,.300 BLK以及9*39mm弹就是很好的例子——事实上,在某国的特种部队里,以短突击步枪来代替全尺寸冲锋枪的位置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例如AAC PDW与SIG MCX。

最后,同为全尺寸冲锋枪,身为冷战老将的MP5早已获广泛采用,PP-19和MP5的性能又拉不开决定性差距,自然就没有扔掉手里有的MP5而换成PP-19的必要。更何况,市场里还挤着MP5的现代化版本、UMP系列、柯尔特9mm、AUG 9mm一系列大佬;后续还涌进来SIG MPX、Vector、贝雷塔Mx4、X95 9mm等新秀;再加上P90和其它一系列PDW以及短突;非全尺寸,相较来言更易携带的小型冲锋枪和冲锋手枪也有来凑这个市场的热闹的。在这么多杰出的枪械面前,PP19除了那个64发的弹筒以外真没什么特别突出的优势。而且高弹容也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优势:Sub-Machine Gun当短机枪/战壕机枪的时代早就过去了,现在的部队不需要波波沙。而执法人员……他们要64发弹筒有什么用?执法人员枪械的主要工作是处理少量的犯罪分子,在这种情况下,30发弹匣和64发弹筒基本没啥区别,相比之下,64发弹筒反而会显得有些累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野牛冲锋枪,这款以其出色的火力压制能力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射速而闻名于世的枪械,无疑是一款性能卓绝的冲锋枪。然而,即便是一款公认的优秀武器,也难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并且这些缺陷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在多个国家大规模装备的步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野牛冲锋枪最耀眼的“优点”——惊人的射速。某些型号的野牛.............
  • 回答
    想象一下,你生活在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但你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制造一种比现有工具好用十倍,而且成本低到所有人都能负担得起的东西。这东西可能是能更有效率地耕种的犁,能更快地传递信息的信鸽专用粮,或者是一种更耐穿、更保暖的衣物。驱动你这样做,而且能让你不至于饿死的,通常有这么几个关键因.............
  • 回答
    关于“日本C2运输机性能不算优异”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观点,而且并非空穴来风。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C2运输机,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首先,我们要明白“优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优异于什么?是优异于其前代机型,还是优异于国际上同期的其他大型运输机?或者是优异于日本自卫队的.............
  • 回答
    VT4和VT5这两款中国主战坦克,在性能参数上确实相当亮眼,甚至在很多方面都堪称世界一流。那么,为何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它们并没有像一些西方经典坦克那样获得大规模的“销量冠军”称号呢?这其中涉及到不少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因素,绝非简单的“好不好卖”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军火贸易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为什么像丰田、大众、奔驰、宝马这些国外的厂商,发动机技术那么牛,而咱们国内的厂商,就算花大价钱引进技术,好像总感觉差那么一点意思?要说“模仿不出来”,其实有点绝对。咱们中国在发动机技术上,这些年进步是真的神速,尤其是新能源领域,电池、电机这些方面,国内厂商已.............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一个新冒出来的、没名气、没啥过硬本事的集成电路芯片,如何在茫茫市场里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这可不是一句“找定位”就能搞定的事儿,得一步一步来,就像挖井一样,不能光凭感觉,得有章法。第一步:先别急着“卖”,得先“听”——深入洞察,了解“谁需要”刚出来的芯片,就像个刚出生的婴儿,.............
  • 回答
    要说Fw 190 D 系列里性能最“优秀”的型号,这其实是个有点微妙的问题,因为“优秀”可以有很多衡量标准,比如爬升率、俯冲速度、水平机动性,甚至是战场适应性。不过,如果要挑一个综合表现最突出的,大多数人的目光会集中在 Fw 190 D9 上。为什么是D9?这得从头说起。Fw 190“长鼻子”的诞生.............
  • 回答
    海思麒麟620,这款曾经搭载于华为多款中低端手机上的处理器,如今再被提及,更多的是一种对过往产品线的追忆。要评价它的性能优劣,得把它拉回到它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下,并且要细致地拆解它的各项表现。先来聊聊它的优势,也就是它能打的地方: 集成度高,功耗控制尚可(在当时算好的): 麒麟620的最大亮点在.............
  • 回答
    好嘞,既然您想听点“德吹”,那咱就聊聊德国车的性能优势,保证让您听着舒坦,不是那种干巴巴的AI味儿。说实话,日本车皮实耐用,经济实惠,这个谁都认。但要说到那种骨子里透着“劲儿”的东西,德国车那可是有自己的独门绝技。这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几十年技术积累和“德国制造”这块金字招牌硬生生压出来的。一、 德.............
  • 回答
    鹰击长空:解析F/A18E/F“超级大黄蜂”的空优实力F/A18E/F“超级大黄蜂”无疑是当今海军航空兵中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其强大的多用途能力和在海上的卓越表现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当我们聚焦于其“空优”(Air Superiority)性能时,这位“超级明星”的表现又如何呢?它能否在与当今顶尖对手的.............
  • 回答
    腾讯推出宣称性能优于 Google WebP 的新图片格式 TPG,这是一个在数字媒体和互联网领域都颇受关注的事件。要深入理解,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TPG 的基本信息与腾讯的动机首先,TPG(Tencent Pictures Graphics)是腾讯基于现有的图片压缩技术和自身在互联网应用领.............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关于2900万分辨率工业相机选购的建议。2900万(29 Megapixel)这个分辨率级别,在工业领域通常意味着需要极其精细的图像细节,比如在半导体检测、PCB(印刷电路板)检测、高精度装配、印刷品检测、生命科学等领域。选择一台合适的相机,就像为工业生产线装配上一双“火眼金睛.............
  • 回答
    F4U海盗(Corsair)和F6F地狱猫(Hellcat)都是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场上非常重要的舰载战斗机,它们各自都有出色的表现,但海盗在性能上相较于地狱猫拥有一些显著的优势,使得它在某些方面更具侵略性和优越性。以下将详细阐述F4U海盗相较于F6F地狱猫在性能上的优势:1. 速度(Speed): .............
  • 回答
    俄罗斯的11356M型护卫舰和中国的054A型护卫舰,作为两国海军中坚力量,都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改进。要说谁的性能更优秀,那得结合各自的设计理念、所搭载的武器系统、雷达电子设备以及实际作战需求来细致地掰扯一番。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咱们得一点点捋清楚。俄制11356M型护卫舰:防空反潜的均衡者,.............
  • 回答
    要聊苏联115毫米坦克炮的性能,就得先把它放在一个历史的语境里来看。这款炮,最典型的代表就是D68坦克炮,装备在T62主战坦克上,是苏联在冷战时期一个重要的装备更新。跟它同时代的北约主力,比如美国的M68坦克炮(也就是英国L7炮的美国版本),普遍口径是105毫米。这两款炮的较量,可以说是两种不同技术.............
  • 回答
    有性生殖在保持母本优良性状方面,用一句话概括,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过程,它既有机会放大和传承母本的优势,但也存在稀释和变异的风险。 要想详细地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有性生殖的几个关键环节:1. 精卵结合的本质:基因的重组与融合有性生殖的核心在于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和卵子,再由它们结合形成合子。这.............
  • 回答
    这问题可真有意思!让我想象一下,把一个还在踢职业联赛的国家队队员,扔到咱们老百姓URDAY赛场上,那画面,啧啧,别提多精彩了!首先,得明白这个“普通国足球员”是什么水平。咱们不能拿梅西、C罗那种级别来比,他们那是神仙打架。这里说的“普通”,大概就是那些在职业联赛里能上场踢踢,偶尔能进个球,或者踢个主.............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这男孩的性格培养,还有那些成功男性的好性格。这事儿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得耐心,还得用心。男孩的性格如何培养?这事儿得从根儿上抓。首先,得让孩子明白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这不是死板的规矩,而是让他理解行为的后果,学会区分善恶。多带他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鼓励他表达自己的看法.............
  • 回答
    关于当下性别对立的严重程度,这是一个复杂且令人不安的现象,背后牵涉到多重因素的交织。要厘清是“网络极端女权”的问题,还是“大众女性本身就存在一定性别优势”,我们需要深入剖析,避免简单化的二元对立。首先,我们来谈谈“网络极端女权”的影响。不可否认,互联网作为现代信息传播的强大媒介,也成为了情绪宣泄和观.............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探讨。确实,国内不少用户在享受知乎提供的知识交流和深度内容的同时,也在寻觅着能带来更佳体验、或者说在某些维度上“更优质”的平台。要说完全性质相同,但又“更优质”,这本身就是一个主观的评价,因为“优质”的定义对每个人来说可能都不一样。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知乎的核心特质出发,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