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 C++ 和 C 之间的接口以及 `extern "C"` 的作用。简单来说,`extern "C"` 的核心功能是指示编译器在进行名称修饰(name mangling)时,遵循 C 语言的规则,而不是 C++ 的规则。它本身并不限制你在 C++ 代码块中使用的语言特性,而是控制外部链接(external linkage)时符号的表示方式。
为了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我们需要一步步来剖析:
1. C++ 和 C 的名称修饰(Name Mangling)差异
这是理解 `extern "C"` 关键的基础。
C 语言: C 语言的标准非常简洁,它不进行名称修饰。一个函数或全局变量的符号名就是它在源代码中的名字。例如,一个名为 `my_function` 的函数,在编译后生成的对象文件中,它的符号名就是 `my_function`(可能前面会加上一个下划线,这取决于具体的平台和编译器,但核心是名字本身)。 C++ 语言: C++ 为了支持函数重载(overloading)、命名空间(namespaces)、类成员函数(member functions)等特性,引入了名称修饰(name mangling 或 name decoration)的机制。编译器会将函数的参数类型、const/volatile 等信息编码到函数名中,生成一个唯一的符号名。 函数重载: 如果你有 `void func(int x)` 和 `void func(double y)` 两个函数,C++ 编译器会将它们变成不同的符号,例如 `_Z4funci` 和 `_Z4funcd`(这是一个GCC风格的例子)。这样,在链接时,链接器就能区分并找到正确的函数。 命名空间: 位于不同命名空间下的同名函数也会被区分开。 类成员函数: 类成员函数会被修饰,以包含类名和参数信息。
举个例子:
假设你在 C++ 中有一个函数:
```c++ void greet(int id) { // ... } ```
在 C++ 环境下编译,这个 `greet` 函数在对象文件中生成的符号名可能不是 `greet`,而是类似 `_Z5greethi` 这样的。
2. `extern "C"` 的真正作用:控制链接
`extern "C"` 的核心是告诉 C++ 编译器:请为这个函数(或变量)生成 C 语言风格的符号名,而不是 C++ 风格的名称修饰后的符号名。
这句声明的意思是:`c_style_function` 这个函数,它的链接属性要按照 C 的方式来处理。这意味着,在生成的目标文件或库中,它的符号名将是 `c_style_function`(或平台相关的简单前缀,如 `_c_style_function`),而不是 C++ 修饰过的 `_Z15c_style_functioni` 之类的名字。
为什么需要这样做?
因为 C 和 C++ 的目标文件在链接时需要能够互相识别。如果 C++ 代码想要暴露一个函数给 C 代码调用,那么 C 代码中的链接器就必须能够找到那个没有经过 C++ 名称修饰的符号。反之亦然,如果 C 代码想要调用一个 C++ 库中的函数,并且该函数是按照 C 接口暴露的,那么 C++ 编译器就需要在该函数上标记 `extern "C"`。
3. `extern "C"` 块内的 C++ 特性:独立于名称修饰
关键在于,`extern "C"` 只影响符号名称的生成方式,它并不禁止你在 `extern "C"` 代码块内部使用 C++ 的特性。
1. 内部实现是 C++ 的: `MyCppClass` 的定义、`use_cpp_class` 函数的实现、`process_reference` 函数的实现,这些都是纯粹的 C++ 代码。编译器会按照 C++ 的规则来编译它们,包括为类成员函数进行名称修饰(例如 `MyCppClass::display` 可能会被修饰成类似 `_ZN12MyCppClass7displayEv`)。 2. 暴露接口的名称是 C 的: 但是,当这些 C++ 代码被包装在 `extern "C"` 块中时,编译器被指示:对于这些外部可见的函数符号(比如 `use_cpp_class` 和 `process_reference`),它们在链接层面,应该使用 C 的命名约定。
那么,STL 和引用等 C++ 特性是如何在 `extern "C"` 的 C 链接接口中“工作”的呢?
这不是 `extern "C"` 让 C++ 特性“跑进”了 C 的符号世界,而是说:
被 C 链接的函数内部,可以使用任何 C++ 特性。 但如果你要从 C 代码调用这个函数,你看到的是一个 C 风格的函数名,并且传递的参数也要符合 C 的调用约定(通常是值传递,或者指针传递,但 `extern "C"` 内部的 C++ 函数可以接受引用,因为最终底层的汇编指令会处理引用到指针的转换,而这个转换过程对 C 调用者是透明的,只要函数名是 C 风格的即可)。
举例来说明:
考虑 `process_reference(int& num)` 这个函数。
C++ 编译器内部: 它会生成一个符号,可能类似 `_Z15process_referenceR i`(表示 `process_reference` 函数接受一个 `int&` 类型的参数)。函数体内部,`num` 的使用会被翻译成对传入的指针进行解引用和修改。 `extern "C"` 的作用: 当这个函数被 `extern "C"` 包裹后,编译器承诺,在生成目标文件中,这个函数的外部可见符号名会是 `process_reference`(或者 `_process_reference`)。 C 代码调用: 一个 C 程序调用 `process_reference` 函数时,它会传递一个 `int` 的地址(指针): ```c int my_var = 10; // 调用的是 extern "C" 块中的那个函数,但链接时找到的是名为 "process_reference" 的符号 process_reference(&my_var); // my_var 现在是 20 ``` 这里的 `process_reference` 在 C 链接视角下是一个普通的函数,它接受一个 `int `。C++ 编译器在编译 `extern "C"` 块内的 C++ 函数时,会确保它生成的汇编代码能够正确处理传入的指针(对应 C++ 中的引用),并且生成的 C 符号名是正确的。
C++ 编译器内部: `std::vector` 的内部实现,包括它的构造函数、`push_back` 等成员函数,都会被 C++ 编译器按照 C++ 的规则编译和名称修饰。生成的符号可能包含 `std::vector` 的命名空间信息和方法名信息。 `extern "C"` 的作用: 它只影响 `use_vector` 这个顶层函数的外部符号名。生成的符号将是 `use_vector`。 C 代码调用: C 代码调用 `use_vector(5)` 时,它并不知道 `use_vector` 的实现中使用了 `std::vector`。它只是调用一个 C 风格的函数。而 `use_vector` 的 C++ 实现负责正确地实例化、使用 `std::vector`,并最终返回。
总结一下:
`extern "C"` 的作用是隔离 C++ 特有的名称修饰规则,使其在 C 和 C++ 代码的交叉编译和链接时,表现得像一个纯粹的 C 函数或全局变量一样,拥有一个简单且固定的符号名。
它并不限制你在 `extern "C"` 代码块内部编写 C++ 代码的自由度。你可以尽情使用 C++ 的所有特性,包括 STL、引用、类、模板等等。这些 C++ 特性在 C++ 环境下被正确编译和链接。当这些被 C++ 特性支持的 C++ 函数被指定为 `extern "C"` 时,C++ 编译器会确保它们暴露的外部链接符号符合 C 的规范,同时生成的目标代码仍然能够正确地调用和使用内部的 C++ 特性。
你可以这样理解:`extern "C"` 像是一个“翻译官”,它确保 C++ 代码中的某个函数,在与 C 代码交流时,能够使用 C 能听懂的“语言”(即 C 风格的符号名和调用约定),但函数内部的实现细节(包括使用 C++ 特性)由 C++ 本身负责处理,并且这种内部实现对外部的 C 代码是透明的。
网友意见
extern "C" 只是告诉编译器,把这段代码编译成 C 语言可以调用的,而不是说里面只能用 C 的特性。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 C++ 和 C 之间的接口以及 `extern "C"` 的作用。简单来说,`extern "C"` 的核心功能是指示编译器在进行名称修饰(name mangling)时,遵循 C 语言的规则,而不是 C++ 的规则。它本身并不限制你在 C++ 代码块中使用的语言特.............
C++ 的开源库之所以看起来“头大”,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感受,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 C++ 语言本身的特性、开源社区的协作方式以及库的设计哲学。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 1. C++ 语言的复杂性与灵活性这是最根本的原因。C++ 作为一门多范式语言,提供了极高的灵活.............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棒,触及了 C++ 社区中一个长期存在且略带争议的话题:为什么那么多 C++ 开源库选择自己实现或包装 `std::string`,而不是直接使用标准库提供的 `std::string`?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并非“大多数” C++ 开源库都选择“自己实现 string”。 这是一.............
提到 C,很多人脑海里可能浮现的是 Windows 桌面应用、Unity 游戏开发,甚至是 ASP.NET Web 服务。然而,如果放眼整个软件开发领域,特别是那些追求极致效率、跨平台能力、或者对底层控制要求极高的场景,C 的身影确实不如某些语言那么“泛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冷热不均”的局面?这并.............
大学里 C 语言的教学比 C++ 更普遍,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当前高校的教学格局。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 C 语言本身的特性、它的历史地位,以及 C++ 语言的复杂性,还有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等实际因素。首先,C 语言作为一门“母语”般的存在.............
C++ 之所以拥有一些“奇特”的语法,背后是一段漫长而复杂的演进史,以及它试图在不同目标之间取得平衡的努力。要理解这些,我们得回到它的起点,然后一步步审视它如何发展至今。首先,要明白一点,很多 C++ 的“奇特”之处,其实是在模仿 C 的基础上,为引入面向对象和更高级的抽象而产生的“妥协”或者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