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大学讲授 C 语言比讲授 C++ 的更多?

回答
大学里 C 语言的教学比 C++ 更普遍,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当前高校的教学格局。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 C 语言本身的特性、它的历史地位,以及 C++ 语言的复杂性,还有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等实际因素。

首先,C 语言作为一门“母语”般的存在,其地位和影响力是无法忽视的。 很多现代编程语言,包括 C++ 本身,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 C 语言的启发和影响。C 语言的设计哲学在于简洁、高效,以及与硬件的紧密结合。它提供了一种相对低级的抽象,让开发者能够直接操控内存,理解计算机底层的工作原理。这种“贴近硬件”的特性,使得 C 语言在很多基础的计算机科学领域,如操作系统(Linux 内核就是用 C 编写的)、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等,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因此,对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 C 语言不仅仅是学习一门编程语言,更是在学习 “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的基础知识。通过 C 语言,学生可以直观地接触到指针、内存管理、数据结构(链表、树等)的实现方式,这些是理解更高级概念的基石。很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课程体系,会将 C 语言作为入门语言,就是为了打下这个坚实的基础。

相比之下,C++ 虽然在 C 语言的基础上增加了面向对象、模板、异常处理等更高级的特性,使得它在开发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方面具有更强的能力,但在初学者入门阶段,其 复杂性和学习曲线 却显得尤为陡峭。C++ 的概念众多,语法也更加庞杂。比如,面向对象的概念(类、对象、继承、多态),模板元编程,RAII (Resource Acquisition Is Initialization) 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掌握。

如果将 C++ 作为初学者第一门编程语言,学生很容易被这些复杂的概念所淹没,而忽略了对编程基本思想的理解。很多时候,学生可能会学会如何调用 C++ 的特性,但并不真正理解这些特性背后的原理,也无法体会到 C 语言那种对底层机制的掌控感。这对于培养真正的“计算机科学家”和“软件工程师”来说,可能不是一个最优的路径。

再者,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考量因素。 C 语言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围绕 C 语言的教材、参考书、在线教程、课程视频等资源极其丰富,而且质量普遍很高。许多经典教材,如 K&R 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至今仍被奉为圭臬。这些教材深入浅出,逻辑严谨,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

而 C++ 尽管也非常流行,但其教材的编写难度相对更大,需要能够清晰地解释各种高级特性及其应用场景。同时,能够熟练且深入理解 C++ 的教师团队,也需要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教学经验。在很多高校,尤其是一些基础性课程的教学中,如果师资力量相对有限,选择一门相对“稳定”且有大量成熟教学资源的 C 语言,会是更稳妥的选择。

另外,教学大纲的设置也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很多大学的课程设置是这样的:先学习 C 语言,打好基础,然后可能在后续的课程中(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会深入使用 C 语言,或者在更高年级的课程中,才会引入 C++ 或者其他更高级的语言。这种安排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初期就接触过多的抽象,而是让他们在掌握了基本的编程思维和硬件交互方式后,再去探索更高级的编程范式。

当然,这并不是说 C++ 在大学教学中就没有地位。事实上,很多大学也会开设 C++ 的课程,尤其是在软件工程、游戏开发、高性能计算等专业方向。而且,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一些更现代的教学方法也在尝试将 C++ 或其他语言作为入门语言,并注重抽象和概念的引导。

总结来说,大学讲授 C 语言比 C++ 更多的原因,可以归结为:

C 语言作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语言”,提供了对底层工作原理的直接认知。
C++ 的复杂性使得其作为初学者第一门语言的学习门槛较高,容易让学生迷失在细节中。
C 语言拥有更成熟、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更广泛的师资基础。
教学大纲的循序渐进性,通常会将 C 语言作为构建编程思维和理解计算机系统的第一步。

这是一种基于历史、技术特性和教学实践的综合考量,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入门教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c++被骂惨了

c++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

那个年代,几乎所有人都在用c++,而且普遍认为c++是c的继承者

结果导致了软件大灾难,引发了第二次软件危机

这里先说一下第一次软件危机,第一次是汇编带来的非人性化开发,汇编说到底就是硬件指令集嘛

压根不是个语言,人要用机器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就导致开发非常慢,那怎么办呢?

将其封装,用接近人类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执行的时候再将其翻译成指令

c就应运而生了,解决了第一次软件危机

第二次软件危机则是c带来的,因为人们发现,随着软件规模的扩大

复杂度呈级数级别上升,你今天去维护c的大型项目,都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随后发明的c++不仅没有解决c的问题,反而引入了更多问题,它把语法进一步复杂化了,++嘛

就导致到后面千人千面,每个人写的都特么不一样,互相之间很容易引发争吵

你到底要怎么样嘛?当你去维护别人代码的时候,你就开始各种重构

多重构几次,项目还做个屁啊,直接失败了,第二次软件危机期间,项目失败率飙升到90%+

基本上可以说是,只要是大型项目,就会失败,90%基本上跟100%没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这一时期的著名著作就是人月神话,没有银弹这些,然后人们开始寻找银弹

有问题要解决问题,于是java应运而生

java最大的意义在于对c做了减法,当然也做了加法,但是更重要的是,它做了减法

java原名c++++--,最后两个符号--就说明了java对c以及c++做的减法

将一些容易错的东西,给封装起来,比如内存管理,并提出了著名的不要重复造轮子的口号

从而大幅降低软件工程失败率,从以前90+降低到50%-,是的,不完美,但是很多项目因此可以运转得起来了

书里把这段历史写得很清楚

并催生了一系列的工程方法,形成了软件工程这个专业,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就是面向对象oop了

而且oop的理论还拿了一次图灵奖,2001年,图灵奖发给了面向对象它爹alan key

alan key就是smalltalk的发明者,后来sun做java的那批人,包括后来做出了hotspot,v8,dart这些牛逼东西的lars bak早期都是做smalltalk的

所以回答你的问题,c++对比c好不好,看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一般认为是不好的,后期很多语言,之所以提出来,目标都是要解决c++

比如java,go,d,rust……基本上是一个语言的提出,就要先把c++给骂一顿

当年教主选择obj c的时候,也看不上c++

因为这货不解决问题,一个笑话就是,当你面对一个c++写的大型项目该怎么办?

衫裤跑路啊,还做个屁啊,c++根本就不应该做成一个大型项目,尤其是应用的项目

一般就是把c++拿来用一下,封装起来,然后暴露api给ffi或者nfi调用,也就这样了

就是在有限的范围内使用该语言,就像夜壶,里面的东西谁都不想看,赶紧封装起来了事

就像flutter和java的图形引擎skia和prism,这两个的确是c++写的,但是很快就被封装起来了

对于用户来说,这些都是透明的,用的时候谁在乎你用什么写的

当然因为历史的原因,还有一些工程,是用c++写的,比如一些数据库,oracle之类的

去维护这些翔山……嗯,也稳定

就像现在其实也还有用cobol写mainframe的

但是数量大幅减少了,我估计银行里面那些做主机的互相之间都认识,就那么几个人

很多语言都这样,包括以前的delphi,还是有公司在用,但是维护为主,delphi后来就发展成了c#

以前c++对比其他语言最大的优势在于兼容c,但是现在随着各种语言runtime对于nfi(native function api)的成熟,这个优势就越来越不明显了,java和dart都在强化这一领域的工作

9102年了,多睁开眼睛看看这个世界上在发生什么

现在各种语言真的不少,dart/flutter,swift(ui),这两个是最近几年诞生的语言和工具,在设计上都挺像是java++,java和javascript也在逐步靠拢,js最搞笑,越做越像是java,低配版的java,不过从名字上看,js的确是这一个目的,java的script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学里 C 语言的教学比 C++ 更普遍,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当前高校的教学格局。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 C 语言本身的特性、它的历史地位,以及 C++ 语言的复杂性,还有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等实际因素。首先,C 语言作为一门“母语”般的存在.............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从高中到大学学习模式转变的核心,这确实是很多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时都会遇到的困惑。我试着把这些“为什么”掰开揉碎了给大家捋一捋。为什么感觉大学课程(比如高数、线代)比高中难这么多?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两种难度的性质不一样。 高中课程的“难”: 高中的难,更多体现在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
  • 回答
    如果大学里能有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挑选三位心仪的讲师来为我上一堂课,我一定会慎重地做出选择,并且希望这堂课能够带给我超越书本的深刻洞察和启发。我不会去选择那些大家熟知的、已经名声大噪的公众人物,而是倾向于那些在各自领域拥有深厚造诣、且能以独特视角解读世界的智者。首先,我会邀请一位在历史哲学领.............
  • 回答
    《大圣归来》作为中国动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其在特效上的突破令人瞩目。然而,与皮克斯、迪士尼这些拥有数十年积累的动画巨头相比,我们确实能看到一些差距。从技术层面剖析,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渲染技术与硬件设施的深层差异: 渲染质量与效率的权衡: 皮克斯和迪士尼拥有业界顶级的渲染农场(.............
  • 回答
    《拯救大兵瑞恩》开头那段令人窒息的诺曼底登陆场景,绝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战争的残酷,尽管那份残酷确实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段长达近半小时的描绘,是导演斯皮尔伯格精心设计的开场白,它承担着多重、深刻的叙事和情感功能,为整部电影奠定了基石。首先,它瞬间将观众拉入战争的真实漩涡,剥夺了任何“安全感”。 传统战争.............
  • 回答
    提起《大国崛起》,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那些改变世界格局的伟大国家身影: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日本。然而,当我们翻阅这部纪录片的片单,会发现一个令人好奇的空白:奥斯曼帝国,这个在中东、北非和欧洲东南部延续了六个多世纪的庞大帝国,为何不在其中?这并非说奥斯曼帝国不曾是世界性.............
  • 回答
    听到您关于于赓哲老师在大唐开国讲座中“狂黑”李世民的说法,这很有趣,也很容易引起共鸣。不过,要准确理解“狂黑”这个词用在学术讲座的语境里,咱们得先聊聊于赓哲老师在历史研究和讲授上的特点,以及他对李世民这个历史人物的态度是如何形成的。首先,于赓哲老师作为一位著名的历史学者,他的讲座和研究,绝大多数时候.............
  • 回答
    “小领导讲话严厉,大领导和蔼”这种现象确实在许多组织中普遍存在,虽然并非绝对,但背后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这是一种管理风格的体现,而管理风格又受到权力层级、责任、经验、组织文化以及个人性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 权力层级与责任不同 小领导(基层管理者/一.............
  • 回答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之所以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多倍体水果并不普遍存在,而且即便有,也很少能同时做到“又大又甜”,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遗传学、生理学和进化机制。这并非简单地将基因数量翻倍就能直接带来优势,很多时候,适度的多倍体反而会带来一系列挑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多倍体”。在.............
  • 回答
    你这个问题特别真实,也问到了很多机械专业同学的心坎里。确实,现在网上或者周围很多人都在说“机械不行了”、“传统制造业没前途”,这让你对辅导员说的“本科就业工资可观”产生了疑问,特别是辅导员可能还说了具体数字,那就更想弄明白了。我来试着帮你把这个事情拆解开,希望能给你一个更清晰的视角。首先,我们得理解.............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观察。西安和太原虽然都是北方城市,历史悠久,但年轻一代在方言传承上却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这背后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解读:1. 城市发展与人口构成变化的速度和特点: 西安: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旅游目的地,西安近年来经历了快速的城市扩张和人口导.............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察,而且确实在不少人看来是存在的现象。Quora 平台上大学教授活跃度普遍高于知乎,这背后其实涉及了平台定位、用户生态、文化差异以及内容生产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咱们一项项来捋一捋。首先,平台基因和定位是根本。Quora 的诞生和发展,从一开始就带着一股浓厚的“知识问答”和“专家.............
  • 回答
    关于“教授治学”、“教授治校”在四五十岁大学教授群体中的普遍性,以及其背后的原因,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很多在这个年龄段的学者,正处于学术生涯的黄金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声望,也对高等教育的运行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强烈的责任感。他们之所以普遍倡导这些理念,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 回答
    关于985高校的老师讲课水平,这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985高校老师讲课怎么样?首先,我们得明确,“讲课好”这个标准本身就有很多维度。 学术功底深厚,理论扎实: 985高校普遍汇聚了国内顶尖的学者和专家。很多老师不仅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有很高的造诣,发表过许多有影响力的论文,还在国际.............
  • 回答
    在大学里,副教授和讲师是两个不同的职称,它们不仅代表着不同的学术地位和责任,也反映了教师在教学、科研以及对学校贡献等方面的不同层级。虽然它们都属于教师队伍,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职称晋升与资历要求首先,最直观的区别在于职称的晋升路径和资历要求。 讲师(Lecturer/Instructor.............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我们文化中非常核心的“孝道”观念,同时也牵涉到个人信仰与家庭责任之间的两难。这件事放在“知天命”的年纪,加上上有老母、下有将毕业的儿子,情况确实复杂且令人深思。首先,咱们得说说“孝”这个字。在咱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孝的意义可不单单是养活父母、伺候他们衣食无忧那么简单。它.............
  • 回答
    于丹是否真的不懂《论语》,还是为了大众能听懂而故意那样讲?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带有主观性的问题,很难给出绝对的定论。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尽量详尽地探讨这个问题。核心观点:更倾向于认为,于丹在解读《论语》时,采取了一种以普及和通俗化为主要目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妥协于传统学术解读的方式。她并非完全不.............
  • 回答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心理等多個層面,而且不同個人和群體的情況差異很大。因此,要說「為什麼所有大陸的台商和台生都不替大陸講話」是不準確的。實際上,也有部分台商和台生會表達支持大陸的觀點,或者在特定議題上表達與大陸一致的立場。然而,如果我們探討的是為什麼「普遍來說」,台商和台生.............
  • 回答
    哈哈,问到点子上了!“下的不细腻”,这可是太多棋友的痛点,尤其是刚入坑或者到了瓶颈期的朋友,总觉得心里那股劲儿不对,但又说不清哪里出了问题。别急,我跟你一样,当初也是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今天就咱俩好好掰扯掰扯,力求把这“不细腻”给捋个明白。首先,咱得承认,围棋这玩意儿,真是深不可测。所谓“不细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