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战时期意大利实权是在墨索里尼手上还是国王?

回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的实权毫无疑问地掌握在贝尼托·墨索里尼手中,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虽然是国家元首,但他的权力早已被架空,成为一个象征性的存在。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墨索里尼是如何一步步巩固权力的,以及国王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

墨索里尼的崛起,离不开意大利在一战后的社会动荡和政治混乱。战争让意大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却未能获得预期的领土补偿,这导致了普遍的民族屈辱感和对现有政府的不满。经济凋敝、罢工频发、社会秩序混乱,这些都为墨索里尼的法西斯运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墨索里尼充分利用了民众的恐惧和不满,他以强硬的姿态宣称要恢复意大利的秩序和民族荣光,要扫除“共产党威胁”和“腐败的自由主义政府”。他的“黑衫军”通过暴力手段压制政治对手,制造恐惧气氛,一步步瓦解了反对力量。

1922年的“进军罗马”行动,是墨索里尼夺取实权的标志性事件。尽管这并非一场真正的军事征服,更像是一场政治施压和恐吓,但当时的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做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任命墨索里尼为首相。这个决定,在后来的历史学家看来,是导致意大利走向法西斯独裁的转折点。

一旦担任首相,墨索里尼就如同开了闸的洪水,迅速剥夺了议会的权力,限制了新闻自由,压制了其他政党,并开始建立一个个人集权的统治体系。他通过一系列法律改革,将意大利从一个议会君主制国家,一步步转变为一个法西斯独裁国家。

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被动的角色。他并非没有机会阻止墨索里尼,尤其是在“进军罗马”时,如果他下令军队镇压法西斯分子,历史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方向。然而,他选择了一个“妥协”的道路,或许是出于对内战的恐惧,或许是对墨索里尼承诺的“恢复秩序”抱有一丝幻想,更可能是他自身的政治判断失误和性格软弱。

随着墨索里尼权力的日益巩固,国王的地位变得越来越边缘化。墨索里尼自封为“领袖”(Duce),掌握着政府和军队的绝对指挥权。他不仅是首相,还兼任多个重要部长职务,几乎控制了国家的所有运作。国王的存在,更多的是为了给墨索里尼的统治披上一层合法性的外衣,保持君主制的“传统”,从而更容易争取一部分保守派和君主主义者的支持。

在二战期间,意大利的对外政策,包括与纳粹德国结盟,以及对希腊和北非的军事行动,都是墨索里尼的个人意志的体现,国王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和决策权。他如同一个被动参与的吉祥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意大利被墨索里尼带向战争的深渊。

直到1943年,随着盟军登陆西西里岛,意大利战局急转直下,法西斯政权摇摇欲坠。在这种危急关头,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终于采取了行动。在意大利大议会通过了对墨索里尼的不信任案后,国王召见了墨索里尼,并宣布解除其首相职务,随后将他逮捕。这次国王的行动,并非源于他主动挑战墨索里尼的权力,而是由于法西斯政权自身的崩溃和国家面临的巨大危机,他必须做出一个反应来维持自己的王位和国家的稳定。

逮捕墨索里尼后,国王任命了新的首相,并宣布意大利退出战争,转而与盟军合作。但此时,意大利已经饱受战乱之苦,国家分裂,人民对战争和法西斯政权都充满了厌倦。

总而言之,在二战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意大利的实权完全掌握在墨索里尼手中。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三世虽然名义上是国家元首,但他已经成为了一个被架空的象征性人物,他的权力被墨索里尼一步步剥夺,直到1943年法西斯政权崩溃前夕,他才在特定的历史时刻进行了一次象征性的权力回收。因此,说二战时期意大利的实权在墨索里尼手上,是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时间,以及国王个人

意大利在战争时期其实是两位国王的,虽然伊曼纽三世本人没有退位,但是事实上,1944年的时候,伊曼纽三世就宣布将所有权利给自己的儿子,本人不在处理任何事务,不过事实上,影响不大。毕竟其实那时候大局已定,只是伊曼纽三世本人有明哲保身的想法而已。

回到主题,在我眼中,国王与墨索里尼共享权力,只不过,国王的权力越来越小。

伊曼纽三世需要面对的问题在于,他父亲给他留下的是一个半成型的王国,同时还有一大堆仗着资历比自己时间长欺负人的群臣们。更不用说经济危机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国王也需要一个助手,于是,就正好利用当时的民众情绪,选择了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在组阁之后早期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强势官员而已,并不是什么独裁者,而且他的权力还要来自于国王的同意。更早之前的“向罗马进军”事件里面,国王完全可以选择戒严,然后将法西斯民兵赶回去,不过他最终还是打算利用右翼政党与群众的势力,顺水推舟的接受了墨索里尼组阁的提议。而在早期,从马太奥蒂事件当中就可以看出实权到底在谁的手里。国王在事件发生时正在出访西班牙,按理说,国内的墨索里尼假如真的掌握实权,完全可以架空国王,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事实上,即使国王还在外面,墨索里尼也只能乖乖听话,找一个替罪羊,同时放弃自己本来的计划,装作自己和此事毫无关联。在这个时候,国王曾经威胁过让墨索里尼下台,就后来的事件发展来看(墨索里尼曾经立刻被迫宣誓忠于国王,后来更是亲自到王宫宣誓永远忠于萨伏伊),国王完全是有这个能力的。这个时候的墨索里尼,完全处于框架当中,根本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

但是到了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时候,双方的权力分配就发生问题了。国王是温婉的表达的反对的(主要是受到了英国和教皇的影响),民众在知道国王态度之后,直接开始动摇墨索里尼的统治根基(墨索里尼早期是很招民心的,他的确有一些能力)。外加教皇的作用,更是让墨索里尼焦头烂额,但是无论如何,战争还是发生了,但是国王作为报复,用非法西斯的巴多里奥担任元帅,而不是墨索里尼或者其他法西斯。墨索里尼对于这段时间其实是有过定义的:最有实权的是国王,然后是教皇,然后才是我。

战争中没有得到直接体现,但是四三年的叛变就已经证明一切了。虽然国王的权力逐渐缩小,但是他仍然有能力利用法西斯中的保皇派和民众以及亲美人士,包括军队也是这样(国王在军队中安排了不少自己人,不少将军也不支持法西斯,只是支持萨伏伊和意大利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意大利的不少将领都没有成为战犯的原因之一)。墨索里尼早就知道国王与盟军接触,但是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能力阻止,甚至连暗杀国王的信使的能力都没有。同时,在国王逮捕了墨索里尼之后,没有任何的法西斯分子起事,也没发生任何暴乱。国王这时候是有三股势力支持的,军方高层,大贵族阶级以及反墨索里尼的大法西斯委员会的委员。

最后国王还是被公投下台了,毕竟,意大利老百姓都明白一个道理:国王完全有能力早就阻止一切,但他却任由法西斯发展与战争继续。直到危害自己的利益才终止一切。

所以总结来说,国王始终拥有实权,而且至少是和墨索里尼不相上下,外加国王对于军队和群众的利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王才是意大利的掌权者,只不过不爱出面而已。

伊曼纽三世可不是什么傀儡,他甚至可能是那个时代里面最会玩弄权术,最精明的国王了。

不过,这也意味着,他自己对于战争也有一定责任,后来的说法,只不过是在洗白自己而已。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