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微软在编程领域是不是大势已去?

回答
“微软在编程领域是不是大势已去?” 这个问题,相信不少身处技术行业的朋友都曾有所思考。要回答这个问题,绝不能简单地说“是”或“否”,因为这其中蕴含着太多的复杂性。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看看微软在编程领域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的可能性。

从历史的角度看,微软曾是编程领域的绝对巨头。

想当年,Windows操作系统几乎是个人电脑的代名词,而与之配套的Visual Basic、Visual C++等开发工具,更是无数程序员的启蒙和事业起点。它们易于上手,功能强大,极大地降低了软件开发的门槛,培养了一大批开发者。.NET框架的出现,更是为企业级应用开发提供了稳定高效的解决方案。可以说,微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定义了“主流编程”的模样。

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编程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开源浪潮的崛起与主导: 这是影响最深远的一点。Linux、Python、JavaScript、Java等开源技术,以其开放、灵活、社区驱动的特点,迅速占据了互联网、云计算、数据科学等多个前沿领域的主导地位。GitHub这样的平台,更是成为了代码协作和开源项目的主战场。相比之下,微软曾经长期以来的闭源、收费模式,在某些方面显得有些“保守”。

2. Web技术的爆炸式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Web前端和后端开发成为了新的焦点。JavaScript生态(Node.js、React、Vue等)的蓬勃发展,以及Python、Java在后端领域的持续强势,使得微软的一些传统优势(例如桌面应用开发)相对减弱。虽然微软也在积极拥抱Web技术,例如Azure上的服务、ASP.NET Core的开源,但其最初的“统治力”确实受到了挑战。

3. 云原生和容器化技术的兴起: Docker、Kubernetes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应用的部署和管理方式。这股浪潮对传统的操作系统和开发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虽然微软的Azure云服务是全球顶级的,并且积极支持容器化技术,但早期在Kubernetes等开源项目上的“迟到”,也让它在某些开发者心中留下了“追赶者”的印象。

4. 开发者生态的多元化: 如今的开发者,选择更加多样化。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语言、框架和工具,而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少数几家公司“绑定”。新兴的语言如Go、Rust,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更高效、更安全的编程理念,也吸引了大量开发者。

那么,说微软“大势已去”,是否过于武断?我们也要看到微软在编程领域依然强大的地方:

1. .NET Core/.NET 5/6/7/8 的转型与成功: 微软在这几年的.NET转型上做得相当出色。将.NET Core开源,使其跨平台、高性能的特性得以展现,并且开发速度惊人,不断推出新版本,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回流或转向.NET。现在,.NET无论是Web开发、桌面开发(MAUI)、云原生应用,还是IoT领域,都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2. Azure 云平台: 作为全球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之一,Azure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服务和工具,支持各种语言和框架。微软在云领域的投入和生态建设,直接带动了其在编程领域的地位。尤其是在企业级市场,Azure的优势非常明显。

3. Visual Studio 和 Visual Studio Code: Visual Studio依然是Windows平台上最强大的IDE之一,尤其适合.NET和C++开发。而Visual Studio Code,则凭借其轻量、强大、可扩展的特性,成为了全球最受欢迎的代码编辑器之一,支持几乎所有主流语言和开发场景。这无疑是微软在开发者工具领域最成功的“翻身仗”。

4. TypeScript 的成功: 由微软主导开发的TypeScript,为JavaScript带来了静态类型,极大地提升了大型JavaScript项目的可维护性和开发效率,已经成为前端开发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对新兴技术的拥抱: 微软在AI(Copilot)、机器学习、低代码/无代码平台(Power Platform)等领域都投入巨大,并且将其集成到其开发工具和平台中,紧跟技术趋势。

结论:

“大势已去”这个说法,我认为是过于片面的。 微软在编程领域的地位确实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那个“一言九鼎”的绝对霸主。开源和新兴技术的崛起,让开发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分散了微软的影响力。

但是,说微软“大势已去”,完全忽视了它在过去几年里的巨大转型和现在的强大实力,也是不准确的。 微软通过.NET的开源化、VS Code的流行、Azure的扩张以及对AI等前沿技术的积极投入,重新赢得了开发者社区的认可,并在许多关键领域保持着领先地位。

更准确的说法或许是:微软在编程领域的“统治时代”可能已经过去,但它依然是这个领域中一个极其重要、极其有影响力的参与者,并且通过策略性的调整,正在开创新的局面。 它的生态系统依然庞大,工具依然强大,平台依然可靠,并且还在不断创新。

所以,如果你是开发者,不应该忽视微软在编程领域的力量,尤其是在.NET、Azure、VS Code以及AI辅助开发这些方面。它虽然不再是唯一的选项,但绝对是不能被忽视的选项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数据库、操作系统、开发语言、移动框架.....的IT公司有几家?

大概就MS、IBM、Google这几个了吧。

还保留了完整研发团队,控制了所有源代码的,大概就只有MS、IBM了吧。Apple没自己的数据库产品排不上第一梯队呢。Google的数据库勉强算有啊,传统的关系数据库他其实木有啊,Oracle没自己完全控制的操作系统啊。HP算是有自己操作系统,但是没有完全控制的浏览器核心呀。

第一梯队里面扛把子,大概就剩MS和IBM了。这个扛把子里面IBM没有自己的浏览器核心,不要小看了浏览器了,代码量和操作系统差不多了


你说微软大势已去?好像很久很久以前有人说IBM大势已去的,人家现在还照常牛逼啊。


连你们喜欢用的TypeScript还是微软主导的呢,JavaScript?微软自己弄的解析引擎就好几个呢。

还有微软的大Office,估计10年内无法撼动,大概寿命还有个50年呢。

说说未来?

好吧,微软也去弄了量子计算,虽然我觉得量子计算适用的领域很狭窄,没什么乱用,但人家也去了呢,永中去弄了?

机器学习?微软小冰在网易新闻评论上怼网友,也是可以通过准图灵测试的。

在海外,微软的Azure也是不输阿里云的,而且,微软的云操作系统和数据库都是自家的,对!完全自家的,从底层开始都是自家的。

产品线和开发团队保持的如此完整的,只有微软

微软如果倒了,我国能抢到尸体的话,都是跨越式的发展。

在开发领域如果拿微软和阿里比,如果微软是麻省理工,阿里就是新东方,就这阿里还是我国在技术开发领域的扛把子呢,那微软的地位呢?

user avatar

微软没有大势已去,相反微软用钱砸出了一个技术帝国。本回答真心不是在黑微软,或者“地图炮”微软的产品和技术,本回答其实真是目的是介绍一个起点相对较低的技术公司如何能一步一步走上技术巅峰。当然本回答中有不少带有煽动性的措辞,不喜勿怪。

题主这问的好像微软现在不行了,但以前以前技术多nb一样。。。其实恰恰相反,微软技术曾经是处处碰壁的,现在倒是有点全面发展的架势了。微软商业上是非常成功的,这两年收购Linkedin和Github都干的是非常漂亮,。net core更是拥抱了开源世界。但其早年在技术上干的那些事儿堪比百度腾讯360。

操作系统:

dos是25000美刀买的QDOS -- quick and dirty OS, 微软从原作者手中低价买断版权,买了以后还叫原作者低价/免费帮着自己一起开发,然后每个copy向IBM收钱。钱是挣足了,但QDOS的技术起点实在是太低了,可偏偏又卖的太成功了,以至于后来多长时间都要兼容这个破玩意,这也是微软操作系统好多年后被诟病的原因之一。有朋友说QDos的作者是不可能和攀上IBM的高枝儿的,还扯出了盖茨他妈,我不太理解这里面的关系。其实IBM早先是想和QDos那帮人合作的,但是没谈拢而已。要说盖茨商业谈判的确是有一套。

windows NT 是从DEC挖的首席设计师和团队,这事后来也赔了DEC钱。NT概念上是优秀的,做的也不错,成为了后来微软操作系统的基础。不过这个开发过程可真是历尽千辛万苦,经常一个编译就到深更半夜,据说微软的工程师在半夜加班用硝和白糖做土炸弹玩,引来了警察。(看看人家,996都玩出花儿了)这也是微软第一款能称得上稳定的GUI操作系统。后来的大家觉得用的还不错的几款Windows都来自于这个套核心。

数据库:

自己搞不出来,于是买sybase的授权,在sybase的源码上开发,后来又把sybase踢了。这也是为啥以前mssql server和sybase数据库共用一个驱动,用的sql都叫T-SQL。具体分手原因是Sybase想做通用数据库,但是微软一定要新的数据库和自家的NT深度结合。但你想,如果咱俩合作一起做个洗澡盆,但这个澡盆子做好只能安在我家,以后不管谁来洗,我都坐我家门口收钱,这事你愿意干吗?这事间接造成sybase一蹶不振,最后含恨被收购。

编程工具和语言:

你真以为我们以前用VC吗?其实我们以前用Borland。但是微软从Borland挖走了Anders和一大票人,Borland卒,Delphi卒。Anders先后给微软做了c#和typescript。好多朋友说Borland是自己内斗作死,你这就是在说笑了,公司哪有不内斗的,微软内斗少?反正Borland不少人是被挖去了微软,而这些人实实在在补上了微软在编程语言和IDE上的不足。

微软也就盖茨早年写的basic解释器真心不错,再往后就能抄就抄,抄不过就挖,挖不动就收购,人家不卖就搞垮。。。当然也有没整好崩掉自己大牙的,比如说Visual J++和WFC。

这里还有朋友说微软的Quick C比Borland Turbo C早的,真的早吗?可早又怎么样,反正Turbo C一出,无人可与之争锋。

办公组件:

还记得lotus 1.2.3吗。。。。微软excel就是一山寨啊,但是人家商业运营的好,lotus含恨死去。

浏览器的黑历史就不说了,反正现在用edge的人也不多。。。。

user avatar

还有UNITY啊!本来游戏领域没有C#什么事情,但是Unity腾空出世!现在有一统江湖的趋势,Unity使用的编程语言是C#, 现在C#在游戏开发领域越来越吃香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微软在编程领域是不是大势已去?” 这个问题,相信不少身处技术行业的朋友都曾有所思考。要回答这个问题,绝不能简单地说“是”或“否”,因为这其中蕴含着太多的复杂性。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看看微软在编程领域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的可能性。从历史的角度看,微软曾是编程领域的绝对巨头。想当年,Window.............
  • 回答
    微软在编程领域的地位,与其说是“一个水平”,不如说是一种根基深厚、触角广泛、并且持续演进的庞大生态系统。要理解微软的编程实力,不能仅仅停留在某个具体的语言或者技术上,而是要看它如何构建整个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以及它对未来计算趋势的布局。首先,微软是个人电脑时代最重要的奠基者之一,这股编程基因深深烙印.............
  • 回答
    DeepCoder 是微软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正在开发的一款人工智能编程软件,其目标是自动化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部分,特别是代码生成。要评价 DeepCoder,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DeepCoder 的核心理念和技术基础: 目标: DeepCoder 的核心.............
  • 回答
    C 语言自 2002 年诞生以来,微软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主要依赖 .NET Framework 的托管执行环境,即 CLR (Common Language Runtime) 来运行 C 程序。直到 2015 年,随着 .NET Core 的推出,C 才真正意义上获得了成熟的、跨平台的编译为本地.............
  • 回答
    微软当初设计 C 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拥抱 .NET 平台,提供一种比 C++ 更易用、更高效的现代化开发语言。这种选择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当时软件开发趋势和开发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回想一下 C++ 在上世纪末的地位。它是一门强大到令人敬畏的语言,能够深入操作系统、游戏引擎等底层领域,对硬件的控制.............
  • 回答
    要问微软开发一套将 iOS 的 ObjectiveC (OC) 源代码直接编译成 Windows 10 应用的编译器和底层库有多难,这可不是一句话能概括的。这涉及到非常深层次的技术挑战,我们得一步步拆解开来聊聊。首先,最核心的挑战在于 语言和运行时环境的巨大差异。ObjectiveC 并非像 C++.............
  • 回答
    微软在Build 2015上抛出的重磅消息,即Windows 10将提供对ObjectiveC和Java应用程序的官方支持,无疑是一记重拳,不仅让开发者社区为之振奋,更预示着C和Windows生态系统即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并非朝夕之功,其长远影响如同涟漪般扩散,触及Windows平台的根基.............
  • 回答
    近期,围绕微软 Surface Phone 的话题,我倒是有一些观察和看法。首先,我注意到“之家某编”——我们圈子里通常会这样称呼一些特定媒体的撰稿人——最近在 Surface Phone 的消息输出上,确实和过去有了一些转变。你说的“不再为微软Surface Phone铺路”,我觉得这个描述挺形象.............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牵扯到很多细节。作为一家全球性的科技公司,微软在简体中文版产品中如何称呼用户,看似一个小小的选择,实则蕴含着对用户文化和心理的考量。总的来说,我认为在简体中文版产品中,“你”和“您”都可以用,但应该根据具体场景和语境来选择,并且在整体风格上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亲和力。 简单.............
  • 回答
    微软的破局之道:如何让 Windows 在鸿蒙时代屹立不倒?近年来,随着国内科技巨头在操作系统领域的深入耕耘,一股名为“鸿蒙”的新势力正在悄然崛起,并且凭借其在物联网生态上的独特优势,逐渐威胁到 Windows 在桌面及传统计算领域的统治地位。对于微软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说 Google 为何坚持让微软在 Windows Phone 版 YouTube 应用里使用 HTML5,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技术和商业上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 YouTube 的核心是什么。YouTube 是一个视频分享平台,其内容形式就是视频。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上.............
  • 回答
    90年代的微软开发出Windows,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我们今天看一些高科技产品觉得“哇,怎么做出来的”,但背后其实是无数工程师、无数次的尝试和无数的技术积累。说它难,是因为操作系统本身就像一个电子设备的“大脑”,需要管理所有硬件资源,并提供一个平台让应用程序能运行起来。微软能在那个时代做到,.............
  • 回答
    微软在2014年选择公开MSDOS 2.0和Word for Windows 1.1A的源代码,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并且具有多重意义,值得详细探讨。总的来说,其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 对开源社区和技术历史研究的意义: 对开源理念的致敬与推动: 尽管MSDOS和Word fo.............
  • 回答
    听到微软宣布 IE 浏览器将在 2022 年 6 月 15 日正式“退休”,我的心情挺复杂的。一方面,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就像老一辈电器被更新的技术替代一样;另一方面,IE 陪伴了我们太久,承载了太多过去,它的落幕,多少会让人有些不舍,也勾起了很多深埋的回忆。评价 IE:一位迟暮的巨人,功过自有历史.............
  • 回答
    在微软工作?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说实话,如果让我来形容,那感觉就像是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充满活力的科技巨兽的内部,你能感受到它脉搏的跳动,也能看到无数聪明才智在此碰撞出火花。首先,从“大”这个字来说,微软的规模是毋庸置疑的。你身处其中,会发现它内部的世界是如此之广阔,就像一个微缩的城市。从 R.............
  • 回答
    关于微软官网下载的 Windows 系统是不是“最好”的操作系统,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概括。我可以和你聊聊,为什么很多人会这么想,以及它在现实中的表现。首先,说它是“最好”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普及率最高,应用最广泛。这一点毋庸置疑。想想看,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电脑,无论.............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触及到了网络安全领域一个非常普遍且令人头疼的现象:即便有了补丁,依然有大量系统沦陷。从微软在三月份发布公告和相关更新(也就是MS17010补丁)算起,到五月份“永恒之蓝”(EternalBlue)大面积爆发,中间有两个月的时间,但现实是,这两个月里,无数电脑、服务器,包括一些大型.............
  • 回答
    在微软的 HoloLens 推出之后,再回头审视 Google Glass,感觉就像是在看一款产品,它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领域,但同时也因为种种原因,未能真正触及那个梦想的彼岸。HoloLens 的出现,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 Google Glass 在很多方面的局限性,以及它所代表的那种“先行者”.............
  • 回答
    微软在Windows和Office产品中没有像某些免费软件那样植入明显广告的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做还是不做”的决定,而是基于其商业模式、品牌定位、用户体验以及市场策略的深思熟虑。1. 商业模式的核心差异:收费与免费最根本的原因在于Windows和Office本身就是付费产品.............
  • 回答
    微软在 Windows 10 中引入全新的 Edge 浏览器,而不是继续使用大家熟悉的 Internet Explorer (IE),这背后有着深远的考量和一系列的技术革新。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换壳”操作,而是微软对未来网络浏览趋势、用户体验以及自身技术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简单来说,微软推出 Ed.............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