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既然武装直升机对坦克具有压倒性优势,为什么还要发展坦克,全都是武直不是更好?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军事领域里一个非常核心的“制衡”关系。简单地说,武装直升机虽然在某些方面对坦克有优势,但它们并不能完全取代坦克,军事发展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选择,而是“组合拳”的运用。

我们先掰扯掰扯,为什么武装直升机在很多情况下能“压倒”坦克:

高度和视野优势: 这是最直观的。武装直升机能在坦克的炮塔旋转范围之外,从高处发现目标。它们能飞越障碍物,比如山丘、建筑物,像“上帝视角”一样俯瞰战场。坦克在平地上,视野受限于地形和自身结构,很容易被隐藏在掩体后的武直偷袭。
火力投送的灵活性: 武直可以携带各种反坦克导弹(比如陶氏、地狱火)、火箭弹、机炮等。这些武器对坦克装甲的穿透力很强,尤其是在命中坦克薄弱的顶部和侧面时。而且,武直可以在发射完导弹后迅速撤离,避免被坦克的火力反击。
机动性和速度: 武直在战场上的机动性极强,可以快速地在不同区域之间转移,对付分散的坦克目标,或者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发起攻击。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让坦克很难将其锁定和反击。
近距离空中支援: 在复杂的城市作战或山地环境中,武直可以提供非常有效的近距离空中支援,压制敌方火力点,为地面部队(包括坦克)开辟道路,或者在坦克遭遇危险时提供援护。

听起来,武直简直是坦克的“天敌”啊!那为什么还要费劲造坦克呢?这就像问,为什么我们还需要汽车,只要有飞机不就得了?道理是相通的——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任务,有不同的生存环境,以及不同的优缺点。

我们来看看坦克有哪些武直无法替代的“看家本领”:

强大的装甲防护: 这是坦克的灵魂。坦克的正面和侧面装甲极其厚重,能够抵御大部分炮弹、破片以及低级别的反坦克导弹。这是武直完全做不到的,武直的生存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规避和速度。一旦被地面防空火力锁定,或者被地面部队用高射机枪、便携式防空导弹击中,武直的下场往往是坠毁。
全天候作战能力: 坦克可以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作战,比如大雨、大雾、低能见度,甚至沙尘暴。而武装直升机对天气的要求很高,恶劣天气会严重影响其飞行安全和作战效能。一场大雾,可能让昂贵的武装直升机只能在基地待命,而坦克照样能执行任务。
地面通过性和持续作战能力: 坦克是地面部队的“硬通货”,它们可以穿越泥泞、雪地、崎岖地形,甚至利用自身重量碾压路障。而且,坦克一旦进入战场,可以持续作战很长时间,不需要频繁返场加油或维修,其内部的弹药和燃油储备远超武直。武直的续航能力和载弹量都是有限的,需要频繁起降和补充。
直接火力压制和步坦协同: 坦克的火炮虽然不像武直的导弹那样可以精准打击远处目标,但其强大的主炮可以提供持续、大规模的火力压制,摧毁坚固的工事,或者以直接瞄准的方式摧毁敌方坦克。更重要的是,坦克是地面推进的重要力量,它们能够与步兵紧密协同,提供坚实的火力掩护和物理屏障。步兵可以依托坦克前进,坦克也能保护步兵免受直射火力威胁。
心理威慑作用: 坦克庞大的身躯、轰鸣的引擎和强大的火力,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心理威慑力。在正面战场上,坦克的出现往往能极大地鼓舞己方士气,打击敌方信心。

所以,为什么不都是武直?

1. 武直的生存性问题: 尽管武直对坦克有优势,但它们本身也非常脆弱。地面上的防空火力,特别是便携式防空导弹(MANPADS)是武直的噩梦。在现代战争中,地面部队都会配备有效的防空武器,武直在没有强大空中掩护的情况下,贸然进入敌方防空区域,损失会非常惨重。
2. 任务的互补性: 军事行动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是单一的、万能的武器。武直擅长侦察、破袭、支援,是战场上的“游骑兵”和“尖刀”。而坦克则擅长正面突破、阵地防御、火力压制,是战场上的“主力舰”和“盾牌”。它们协同作战,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比如,坦克可以依托工事进行防御,武直可以从侧翼或后方偷袭试图突破坦克的敌方坦克;或者,坦克进行正面强攻,武直则在空中提供火力支援,压制敌方步兵和轻型车辆。
3. 成本与效率: 虽然武直造价不菲,但与坦克的研发、生产、维护成本以及使用训练相比,坦克往往需要更大的投入。而且,并非所有战场环境都适合武直发挥,也并非所有任务都需要武直的“高科技”手段。
4. 战术的演进: 军事技术和战术是不断发展的。现代战争越来越强调“体系作战”,将各种武器装备整合起来,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打击能力。未来战场上,反坦克导弹技术会继续发展,武直的生存能力也会通过改进(比如隐身技术、电子对抗、僚机协同)而提高。同时,坦克的防护能力、火控系统、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并发展出诸如主动防护系统(APS)等技术来对抗来自武直的导弹。

打个比方:

你可以把武装直升机想象成“空中刺客”,它们敏捷、致命,擅长在暗中偷袭,但皮薄,一旦暴露在主战场上,很容易被“猎杀”。

而坦克则是“战场陆战之王”,它们坚固、强大,是推动战线、摧毁敌人防线的主力,但它们的活动范围相对受限,而且速度不如“刺客”灵活。

在现代战场上,陆战之王需要空中刺客的支援来清除障碍,空中刺客也需要陆战之王的掩护来保证自己的安全。缺了谁,战局都会大打折扣。

所以,正是因为存在着这种“制约与反制约”,以及不同武器平台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军事发展才会呈现出“百花齐放”但又相互配合的局面。发展坦克,是为了应对那些只有坦克才能完成的任务,并在与空中力量的对抗中找到平衡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陆航部队和装甲部队都是陆军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缺一不可。

坦克能完成武装直升机无法完成的占领地面目标,突击攻坚,巷战肉盾,掩护步兵等任务。

武装直升机是坦克的天敌,但它也有天敌,那就是各种自行高炮等

而且要是没有坦克掩护。武装直升机就要面对各种伴随防空的 自行高射炮,野战防空导弹系统了。

以中国为例,我们有 以下对付武装直升机的玩意


4管25毫米履带式自行高炮

双管35毫米履带式自行高炮

履带式红旗17防空导弹


轮式红旗7b防空导弹

轮式红旗17a防空导弹

轮式6管25毫米高炮

出口的fb6系列也可以伴随防空

user avatar

红旗17表示?

按你的理论不是只发展红旗17就完了,要啥武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