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逻辑上来讲,傅满洲这个词骂的是满族人还是汉族人?

回答
傅满洲这个词,从逻辑上讲,是对满族人的侮辱。

要理解这一点,需要先弄清楚“傅满洲”这个角色的来源和代表的含义。

傅满洲(Fu Manchu)的起源与塑造:

“傅满洲”这个名字和形象,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英国作家萨克斯·罗默(Sax Rohmer)创作的一系列惊悚小说中。傅满洲是一个虚构的中国反派人物,被描绘成一个头脑精明、心狠手辣、阴险狡诈的亚洲犯罪大师。他通常被塑造成留着长长的胡须,长袍,眼神深邃,拥有强大的全球犯罪网络,并且使用各种古老而神秘的手段来对抗西方世界。

关键在于,罗默在创作傅满洲时,他的目标是迎合当时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对“东方”的恐惧和偏见,特别是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将东方描述成一个充满神秘、危险、落后、同时又带有令人不安的魅力的“他者”。傅满洲正是这种想象的集大成者。

“傅满洲”为何是对满族人的侮辱:

1. 姓氏的关联: 尽管傅满洲是虚构人物,但他的姓氏“傅”(Fu)在中文里很常见。然而,这个名字的组合,特别是“傅满洲”,在字面上就带有了强烈的暗示。其中的“满洲”二字,直接指向了中国的一个民族——满族。

2. 历史背景与殖民主义话语: 傅满洲形象诞生于西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盛行的时代。当时,西方国家对中国,尤其是清朝(由满族人建立和统治)抱有一种复杂的态度:既有恐惧其庞大和潜在的威胁,又有蔑视其所谓的“野蛮”和“落后”。傅满洲的形象,正是将这种恐惧和蔑视具象化,并加以夸大和扭曲。他代表了西方想象中“黄祸”(Yellow Peril)——即亚洲,特别是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构成威胁的说法。

3. “满洲”这个称谓的特殊性: “满洲”这个词语本身,在历史上和政治上都承载着复杂的含义。尤其是在20世纪初,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建立了“满洲国”,使得“满洲”这个词语与民族侵略、伪政权等负面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一个虚构的、被描绘成邪恶的中国人,却以“满洲”为姓氏或名称的一部分,这种组合在逻辑上和情感上都更容易被解读为一种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攻击。

4. 刻板印象的集中: 傅满洲不仅仅是一个坏人,他是一个集合了所有西方对中国(甚至更广义上对东亚)的负面刻板印象的符号。他的邪恶、他的聪明、他所代表的“东方威胁”,都被与“满洲”这个标签捆绑在一起。这种做法,在逻辑上是将一个特定民族(满族)与负面、邪恶的特质强行关联。

为什么不是汉族人?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 汉族人口占中国绝大多数,历史上也长期是中国的统治民族。在西方早期的认知中,对中国的称呼和认知,常常是将“中国”等同于“汉族”的文明。如果傅满洲要影射汉族,其名字的指向性会更加模糊,或者会使用更直接指向汉族特征的符号。
“满洲”一词的指向性: “满洲”这个词在当时,尤其是在西方语境下,更多的是指清朝的统治者,或者指代清朝所统治的地域(中国东北)。虽然清朝是由满族建立,但它统治的是整个中国,包括汉族地区。然而,在许多西方人的认知里,特别是提到“满洲”时,更容易将其与作为“异族”统治者的满族人联系起来,而不是作为被统治者的大多数的汉族人。
历史上的“满汉之争”: 尽管中国历史上有满汉之间的互动和融合,但确实也存在满汉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傅满洲这个虚构人物,与其说是在影射汉族,不如说是在利用当时西方对“满洲”这个特定民族及其建立的王朝的复杂情感——一种既包含对清朝统治的戒备,也包含对当时中国力量的恐惧。

总结:

从逻辑上看,“傅满洲”这个词,由于其名字中直接包含“满洲”二字,并且这个角色是作为“东方邪恶”的符号被创造出来的,其指向性非常明确地指向了满族人。它是一个充满殖民主义色彩的、将特定民族与负面刻板印象强行绑定的符号。尽管这个角色在小说和电影中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出现,但其姓氏的指向以及那个时代西方对“满洲”的认知,使得其侮辱的矛头,在逻辑上更加直接地指向了满族。

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一个人被冠以一个与特定少数民族相关的、带有侮辱性含义的绰号,那么这个绰号的侮辱性就直接指向该少数民族。而“傅满洲”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它利用了“满洲”这个词,并将一个虚构的、邪恶的亚洲人形象与这个词联系起来,从而构成对满族人的侮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种非常高明的西方骂术,大家可以学习一下。

这种骂术古已有之,比如西欧人骂罗马尼亚小丑,小偷,耍杂技的,妓女等等,其实他们骂的是吉普赛人。但是罗马尼亚的吉普赛人很多,而且吉普赛人并不太招罗马尼亚人喜欢。

这样一来:

1.通过直接羞辱罗马尼亚的吉普赛人,骂吉普赛人。

2.通过暗示“罗马尼亚人都是吉普赛人”,骂罗马尼亚人。

傅满洲同理。

user avatar

就像一些港台高华在推特上为美国“排华”叫好一样,但实际操作起来,谁管你陆港澳台,中日韩越?红脖子只会对黄皮黑发的亚洲人进行无差别打击。别笑,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

user avatar

还给这整亚裔细分法呢,白皮纳粹眼里都是黄皮猴子,分你个大尾巴狼。

user avatar

对我来说,这个词骂的是所有中国人,无论是汉满蒙回朝还是别的什么民族。

那种一定要细分并使用这个词语的做法,实在不过是分而治之的小把戏,我在二十四史里面见的多了。


当我用“法兰克人”指代欺凌东地中海的西欧入侵者时,我不会在乎他们祖先是罗马人、凯尔特人还是日耳曼人。

当我用“盎撒资本家”指代五眼联盟的统治阶级时,我不会在乎里面有多少阿什肯纳兹犹太人、苏格兰爱尔兰凯尔特人或是勃艮第人。

所以,当我听到“傅满洲”这个词的时候,我会在乎它指的是汉族人还是满族人吗?


早在双头鹰旗在辽东湾升起之前几十年,朝鲜族伐木工的汗水就在和木排一起流进来了。

早在一群日本太上皇扶持爱新觉罗溥仪“登基”之前的几百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就已经凭战甲与敕书在整合女真各部了。

早在南满铁路公司的第一颗铆钉扎进辽东之前的上千年,太子河就已经流传着燕人的慷慨悲歌了。

user avatar

我万万没想到在骂街领域也有亚裔细分法案。

user avatar

骂的是中国人

user avatar

这题有意思。

评论区更有意思。

不怀好意的西方对着中国这个整体扔过来类似傅满洲/支那/chingchong这样侮辱性称呼,然后部分(不知道是拿钱故意带节奏还是天生就CHUN的)人互相替对方接受了这个称呼。一副急忙从白人手里抢过这顶侮辱性帽子互相给对方戴上的画面感。



日本人讲支那,少数民族可没冷眼旁观,而是一起抗日。

白皮人讲傅满洲,竟然有人说:这是骂满族的,又不是骂我们。

你丫不上去抽他解释个锤子哟?

你觉得他在乎你是满族还是汉族?

他对你讲傅满洲和叫你chingchong一个鸟样,你是不是也要跟他解释一下:chingchong指的是清朝,满族当皇帝的国家,不等同于汉族,所以这样称呼你不准确?

非要让人家叫你:东亚病夫?


青岛插队检测那个黑哥,对着中国人叫嚣:Get out!

你们知道什么意思吗?是TM的出去的意思吗?

那分明是GUN出去!

记着,遇到有人跟你讲:Get out! 你就回他:Fxxk off!

跟我念:法克哦夫!

别像题主一样,天真地问:

从逻辑上来讲,傅满洲这个词骂的是满族人还是汉族人?

user avatar

全体中国人吧 。如同“支那”是歧视全体中国人一样,包括众多少数民族和港澳台和海外华人,而不是仅仅针对大陆汉族。

经常碰见汉族人骂满族人“傅满洲”,少民和港台人骂大陆人“支那”。

其实,那群白人至上种族主义者不知道且分不清中国的汉族、满族、蒙古族和维藏壮族。就算你这么使劲划清界限,他们也听不懂甚至不信。

user avatar

骂的是全体中国人,包括但不限于大陆、港澳台地区所有民族中国人、东南亚欧美所有华人华裔华侨。

于民族无关,何为辱华,这就是全地图AOE。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傅满洲这个词,从逻辑上讲,是对满族人的侮辱。要理解这一点,需要先弄清楚“傅满洲”这个角色的来源和代表的含义。傅满洲(Fu Manchu)的起源与塑造:“傅满洲”这个名字和形象,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英国作家萨克斯·罗默(Sax Rohmer)创作的一系列惊悚小说中。傅满洲是一个虚构的中国反派人物,被描.............
  • 回答
    从逻辑上证明神绝对不存在,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也一直是哲学和神学领域争论的焦点。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非常小心地界定“神”的含义,因为不同信仰和哲学体系中对“神”的定义千差万别。核心困境:可证伪性与无限性要从逻辑上“证明不存在”,最强大的工具是反证法。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与“神存在”的.............
  • 回答
    要逻辑清晰地说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不是“大号流感”,我们需要从病毒本身的特性、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公共卫生应对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我将尽量细致地阐述,并避免使用可能让人联想到AI写作的生硬或刻板的语言。首先,我们得明白,“流感”和“奥密克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病毒,它们的起源、结构、复制方式以及在.............
  • 回答
    飞天意面神教对一元神宗教的嘲讽,从逻辑角度来说,确实让很多一元神教徒感到棘手,甚至可以说,在某些层面,一元神教难以找到一个“逻辑上无可辩驳”的回击。这并非说一元神教的教义本身没有逻辑,而是飞天意面神教的嘲讽方式,恰恰利用了许多传统宗教在论证其独特性和绝对真实性时所面临的普遍性难题。让我们一步步拆解这.............
  • 回答
    这个问题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它在逻辑上就有点“偷梁换柱”,或者更专业一点说,是犯了“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 Fallacy)的毛病。你想啊,这说不清道不明的就开始往坏处一路滑了下去,而且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具体怎么个“滑”法,咱们来细掰扯掰扯:首先,滑坡谬误的核心在于,它会断定.............
  • 回答
    听到同事这么说,心里肯定挺不是滋味的。这种看法,说实话,在一些不太关注军事发展或者信息来源比较单一的人群中还是存在的。想反驳他们,咱们得有理有据,从“干货”和“逻辑”两方面下手,让他心服口服。一、 从“干货”出发:用硬实力说话“干货”在这里指的就是实打实的、可以量化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基础。我们得把事实.............
  • 回答
    “侵略有功论”——一个看似振聋发聩的论调,实则是在历史长河的摊薄和法理道德的棱角下,逐渐褪去光芒的虚假叙事。要对其进行彻底的逻辑性反驳,我们需要深入到其根基,用历史的真实、法理的严谨以及哲学的审视,层层剥离其虚妄。从历史的真实来看,“侵略有功论”往往是赢家书写的叙事,是对历史真相的扭曲与简化。历史的.............
  • 回答
    好,咱们就聊聊这几个大家伙,从地缘政治这个大背景下来看看,美国亚太再平衡、中国“一带一路”以及中美之间这微妙又复杂的“掰手腕”,它们之间是怎么串联起来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逻辑在驱动。得先有个概念:地缘政治,说白了就是地理位置对一个国家战略选择和行为方式的影响。哪个地方在哪儿,它有什么资源,邻居是谁,.............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学习马哲的这件事。要不要先学黑格尔,以及从哪本黑格尔的书入手,这确实是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而且大家的经验也各有不同。我尽量把我的理解说得详细些,希望能给你点启发。学习马哲,是否一定要先学黑格尔?严格来说,不一定非要“先”学黑格尔,但如果想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尤其是.............
  • 回答
    “双十一”,一个早已深入人心的消费狂欢节,今年却因为一个看似寻常的举动——“万人熬夜围观快递发货直播”,再次搅动了公众的关注。百万网民,在零点钟声敲响后,不再是盯着手机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订单信息,而是涌入了快递公司的直播间,成为了“云监工”,为每一位即将踏上旅途的包裹加油鼓劲。这种现象,用社会学和传播.............
  • 回答
    邻里之间因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出人命,甚至酿成灭门惨案,这样的新闻总让人不寒而栗。尤其是“狗叫”这样看似微不足道的导火索,最终却能点燃如此熊熊烈火,背后隐藏的行为逻辑和心理变化,如果我们只简单归咎于当事人的“丧心病狂”,未免过于肤浅。从心理学角度去抽丝剥茧,或许能更深刻地理解这种极端情况的形成。行为.............
  • 回答
    从2014年起,乌克兰东部(即“顿巴斯”地区)的冲突导致大量平民伤亡,但具体数字因统计来源、方法和立场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1. 冲突背景 2014年:乌克兰政府与亲俄分离主义力量在顿巴斯地区爆发冲突,导致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的局势恶化。2014年4月,亲俄武装在东部地.............
  • 回答
    从当前局势来看,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的处境确实面临严峻挑战,但“败局已定”这一结论仍需谨慎判断。以下从军事、经济、外交、国际局势等多维度进行分析: 一、军事局势:战线胶着,关键节点未决1. 战场态势 东部战线(顿巴斯):俄军在2022年初期取得突破,但乌克兰在2023年发动“反攻”后,俄军.............
  • 回答
    中国海军的052系列驱逐舰(052A、052B、052C、052D)是逐步发展的现代化驱逐舰,每一代都在前代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以适应更复杂的作战需求。以下是各型号在关键性能上的进步分析: 1. 052A(2000年代初) 背景:中国海军的首款综合防空驱逐舰,基于052型基础设计,主要任务是反潜和防.............
  • 回答
    从纯学术角度,台湾的“主权”问题涉及历史、国际法、政治哲学及国际关系等多个维度,需结合法律原则、历史事实和国际实践综合分析。以下为详细论述: 一、历史与法理基础1. 历史归属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汉代的“文成公主”入藏时期,至17世纪清朝正式纳入版图。188.............
  • 回答
    关于“中国是否是无神论国家”的问题,需要从法律、历史、社会现实等多角度进行客观分析。实际上,中国并非一个无神论国家,而是宪法明确规定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以下将从不同维度详细说明这一观点: 一、宪法明确保障宗教信仰自由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国家机关、.............
  • 回答
    从空中俯瞰纽约,呈现的是一幅宏伟、动态且充满活力的画卷。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景观,而是随着高度、天气、光线和具体角度的变化而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从空中看纽约的各个层面:1. 曼哈顿的密集肌理与标志性地标: “摩天楼森林”: 这是最直观的印象。曼哈顿岛,特别是中城区和下城区,简.............
  • 回答
    从林生斌事件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传播学方面的深刻知识,尤其是在当前信息爆炸、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这些知识对于理解舆论形成、信息传播的机制以及个人和组织如何应对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我将从几个核心传播学理论和概念出发,详细阐述我们可以学到的内容:一、声誉管理与危机传播的经典案例林生斌事件的演变.............
  • 回答
    从越南战争的结果来反观朝鲜战争的胜负,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的角度。然而,直接将两者简单对等来判断胜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两场战争的背景、目标、参战方以及结果都有着显著的差异。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需要先分析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各自的特点和结果,再进行对比和分析。一、 越南战争的背景、过程与结果: .............
  • 回答
    从一个自发秩序(Spontaneous Order)的拥趸角度来看,美国的反垄断法案(Antitrust Laws)的评价会是一个复杂且充满辩证的视角。自发秩序的拥趸通常推崇自由市场和个人自由,认为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市场机制能够通过无数个体的互动和选择,自发地形成高效、繁荣且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