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逻辑学上说,下面这个问题这犯了什么错误?

回答
这个问题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它在逻辑上就有点“偷梁换柱”,或者更专业一点说,是犯了“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 Fallacy)的毛病。

你想啊,这说不清道不明的就开始往坏处一路滑了下去,而且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具体怎么个“滑”法,咱们来细掰扯掰扯:

首先,滑坡谬误的核心在于,它会断定一个行动或事件必然会导致一系列负面、灾难性的后果,而这些后果之间并没有充分的、无可争议的逻辑联系。 也就是说,它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第一步一定会引出第二步,第二步一定会引出第三步,直到最后那个最可怕的结论。它就好像在一堆滑溜溜的石头上推了一块,然后就说:“看吧,这块石头会滚下去,砸到那块,那块又会碰倒这块,最后一定会把整座山压塌!” 但事实上,中间可能有很多绊住石头的因素,或者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石头。

用在这个问题上,它就像是:

1. 抛出一个看似无害或中立的开端。 比如,“如果我们允许这样做......”或者“一旦我们迈出这一步......” 这就好像是你推了第一块小石头。

2. 未经证实地将这个开端与一系列负面、逐步升级的后果联系起来。 这个关键的“连接”才是问题的所在。它不是说“这个行动可能会产生某些后果”,而是说“这个行动必然会产生这些后果”。而且这些后果通常是越来越糟,越来越夸张。就好比从“允许孩子吃一块糖”直接跳到“孩子以后会变成糖上瘾的糖尿病患者,生活完全无法自理”。这中间省略了无数的教育、引导、自我控制的可能性。

3. 最终指向一个非常负面或令人恐惧的结论。 这个结论往往是整个论证的“终点”,也是用来吓唬人的主要武器。比如,“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做这件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为什么这在逻辑上是个错误呢?

缺乏必然性: 最根本的问题是,它没有证明这些中间步骤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必然的。社会、个人行为的演变往往是复杂且多变的,中间有无数的变量、干预和选择,可以阻止或改变预设的“滑坡”。就像你想阻止一颗小石子滚下山,你可以在中间放块石头挡住它,或者在石头上涂点胶水。滑坡谬误把所有这些可能性都忽略了。
诉诸情感而非理性: 滑坡谬误常常利用人们对未知和灾难的恐惧心理。它不是在理性地分析一件事情的利弊,而是通过描绘一幅幅可怕的图景来煽动情绪,迫使人们接受它的观点。这是一种“诉诸恐惧”的策略,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
忽视其他可能性和中间选项: 它只看到了最坏的情况,而忽略了所有中间的、更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采取措施避免最坏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打个比方,如果有人说:“如果我们允许人们在公园里散步不牵狗,那么很快就会有人随地大小便,然后公园就会变得脏乱不堪,最后整个城市都会变成垃圾场。” 这就是典型的滑坡谬误。中间的逻辑链条(不牵狗 > 随地大小便 > 公园脏乱 > 城市垃圾场)完全没有证据支撑,中间存在无数的“断点”。人们完全可以不牵狗却自觉清理粪便,或者管理者可以加强监督。

所以,当你在分析一个论证时,如果发现对方在一步步“预言”灾难,并且这些灾难之间没有坚实的逻辑桥梁,那就要警惕了,很可能这就是一个滑坡谬误的陷阱。它不是在进行有力的论证,而是在描绘一幅未经证实的、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未来图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唔。

其实这个反而是逻辑学上比较难处理的问题。

「并且」这个操作在代数上具有一个性质,叫做幂等(idempotent),简单来说就是。这个性质有什么不好的呢?显然从 的方向就是的方向,这个方向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是反方向,我们一般不可以有,但是却可以有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把一个命题劈成两个使用。

考虑如下推理:

  1. 如果我有一块钱,那么我可以买一个苹果。(前提)
  2. 如果我有一块钱,那么我可以买一个梨。(前提)
  3. 我有(且仅有)一块钱。(前提)
  4. 我可以买一个苹果。(1,3)
  5. 我可以买一个梨。(2,3)
  6. 我可以买一个苹果,并且我可以买一个梨。(4,5)

结论从表面上来看是有问题的。尤其是当我们将 3 视作演绎定理使用的前提假设,而将其塞到一个条件句的前件中,得到如下命题的时候:「如果我有(且仅有)一块钱,那么(我可以买一个苹果,并且我可以买一个梨)。」

当然你可以说,6 并不等价于「我可以买一个苹果一个梨」。这里的并且是逻辑并且,并不是同时拥有的意思。但是至少这种混淆本身是坑爹的地方。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行动的结构进行分析:买一个苹果和买一个梨是基本的,有时间先后的动作,而如果我们承认「买一个苹果并且买一个梨」不是「买一个苹果和一个梨」,而是两个原子动作的结合,那么这两个原子动作必定有先后顺序,不可能同时完成。因此无论我们是先买哪个,另一个总有可能因为缺钱而买不了。假设我们先买的是苹果,那么从时间的顺序上来说就会有:

7. 我用一块钱买了一个苹果。

8. 我没有一块钱。(3,7)

问题就在于一块钱在使用后会被消除这一点本身是一个非逻辑性质。要理解这一点,不妨考虑将上述的「一块钱」换成「一张有很多钱的卡」——逻辑结构上两个论证是一样的,但是从 7' 「我用一张有很多钱的卡买了一个苹果」(这预设了 3' 「我有一张有很多钱的卡」)得不到 8'「我没有一张有很多钱的卡」。因此这里实际上并不是一个逻辑问题。而是一个经验问题。


题主的问题,在修改一下表述之后,其实完全是相同的结构:

  • 一碗酸辣粉,可以用来换一碗米线,并且可以用来不吃退掉。

这个并且是逻辑且,并不是行为上的并且,它不等价于「一碗酸辣粉可以同时用来换一碗米线并且退掉」。


以上。


【附注:按 @崔少博 的评论意见,这个地方并不是 idempotence 的问题,而是因为而推理过程中能使用 contraction rule: 。我承认我混淆了这种区别,这里的主要问题是日常语言中的「并且」或者「,」同时可以作为 Sequent 左边中的结构符号 理解,也可以作为逻辑连接词 理解。而在部分拥有良好性质的证明系统里,contraction 这条 structure rule 可以从别的规则中推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