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离骚”二字的含义是什么呢?

回答
“离骚”二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令人心折、也最令人扼腕的篇章的标题,它出自屈原的伟大诗篇。要理解这两个字的含义,我们需要深入到屈原所处的时代、他的心境,以及他所要表达的深沉情感。

首先,我们从字面上去解析。“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含义,最常见的便是“远离”、“分离”、“离开”的意思。而“骚”,同样也有丰富的内涵,它常常指代“忧愁”、“烦闷”、“愁苦”、“乱”等负面情绪。

所以,将“离”和“骚”合在一起,“离骚”,最直观的理解便是“离开愁苦”或者“摆脱忧愁”。

但这仅仅是表面的理解,远不足以涵盖屈原赋予这两个字的深邃意义。屈原创作《离骚》时,正值楚国国势衰微,奸臣当道,他一身报国之志无法施展,屡遭排挤和贬谪,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悲愤和孤独。

从这个角度来看,“离骚”更是屈原内心深处一种精神上的求索和抗争。

“离”的象征意义: 这里的“离”,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离开,更是屈原对自己所处污浊的政治环境、那些昏庸无道的君王、那些阴险奸诈的小人的“离弃”。他选择了与这肮脏的现实“分离”,不愿与之同流合污。这种“离”,是一种高洁的品格,是一种不屈的抗争。他如同天上的仙鹤,不愿与地上的凡鸡为伍,要“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要寻找一条通往光明、通往理想的道路。

“骚”的象征意义: 而“骚”,则承载着屈原那颗赤诚报国之心,却又被现实无情打击的“忧愁”、“烦闷”、“愁苦”。这种“骚”,并非他自身的过错,而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病入膏肓所带来的“骚乱”和“不安”。屈原试图用他的诗歌来“止Those骚”,即平息那种混乱和愁苦,但他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微薄。他内心的“骚”,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是对理想无法实现的哀叹,是对自身遭受不公的愤懑。

所以,“离骚”二字,合起来就不仅仅是“离开愁苦”,它是一种“我要离开这令我忧愁、令我烦闷的这一切”的宣言,更是一种“我虽身处这满是愁苦和骚乱的乱世,但我誓要与之抗争,寻求超越”的决绝。

它象征着屈原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及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即使在遭受排挤和苦难时,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纯洁的志向,并以此为傲,而非因此而沉沦。

《离骚》开篇便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这句话就奠定了“离骚”的核心精神:宁愿死亡流落,也不愿违背自己的本心,屈从于世俗的污浊。

因此,“离骚”二字,凝结了屈原的“高洁之志”与“忧愤之情”,是他一生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人格高尚不容于世的真实写照。它是一种精神上的反抗,一种人格的坚守,一种对黑暗现实的控诉,更是一种对理想境界的无限追寻。

千载之下,我们读《离骚》,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炽热的情感,那份不屈的灵魂,那份对“离骚”——即对污浊与愁苦的“分离”与“抗争”——的永恒追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目前最合理的解释是:


「离骚」的「骚」是一个错别字。

「离骚」当读作「离尤」,「遭受指责」的意思,俗话讲就是「被黑」。


〇.经典解释

对「离骚」二字最早、也最经典的解释,是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写的:

離騷者,猶離憂也。

这个解释差不离,但又有些问题。


1.离

先说「离」。

司马迁把「离」训为「遭遇、遭受」一类的意思,这是「离」在先秦很常见的用法,没有什么问题。举几个例子:

飛鳥離之。《易经·小过》
鴻則離之。《诗经·新台》

本身《楚辞》里这种用法也不少:

進不入以離尤兮。《楚辞·离骚》
思公子兮徒離憂。《楚辞·九歌·山鬼》
紛逢尤以離謗兮。《楚辞·九章·惜诵》

「离」的「遭遇、遭受」这个义项,我们现在通用「罹」字来表示,比如「罹难」。


2.骚

问题出在「骚」上。

先秦语感好的话应该能意识到:「骚」字本身并没有「忧愁」一类的意思,古音与之相近的字也没有,因此「离骚」是不能直接训成「罹忧」的。

司马迁当然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只能打马虎眼说:「离骚者,离忧也」,这个「犹」很关键。这大概说明司马迁的内心:「反正我知道差不离是这个意思,但为啥是这样我也不知道。」

如果说「骚」的「忧愁」义,是由「骚动」义引申出来,不管这个引申路线有没有问题,先秦古籍里根本找不到这样的用法。

换句话说,「骚」训为「忧」的说法,是仅见于「离骚」这两个字里的怪胎解释。


一.《郭店》的「郵」

98年《郭店楚墓竹简》出版,人文学界振动。这是我们第一次挖出了成篇成篇的战国文章,其最出名的当然是出现了战国的《老子》。

嘛...说正题,

《郭店简》的《尊德义》篇有这么一句话:

德之流。速乎置△而傳命。

「△」这个字打不出来,长这样:

这个字上面是「又」,下面是「虫」,乍一看长得很像「蚤」。后文我们用「△」来表示此字。


这个字从上下文很难猜出来是什么,但凑巧的是,《孟子》里有这么一句话:

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孟子·公孙丑上》

正好能和这句话对应起来。

所以裘锡圭认为,「△」字中的「又」是其声符,「△」是一个读「又」声的字。而「又」和「郵」古音相近[1],可以通假。

故《郭店简》这里的「△」就相当于「郵」。


二.「骚」的错字

那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根据《郭店》简的「△」字,陈剑认为[2]

「离骚」的「骚」本来写的是「△」,被误认成了「蚤」。但「离蚤」又读不通,于是后人又加偏旁写为「骚」,这样至少在感觉上通顺了一点。


巧的是,「△」字并非在《郭店简》第一次出现,我们在甲骨文里早就见过,当时学者们也将「△」认作「蚤」。


三.「离骚」的意思

最后来解决「离骚」的意思。

上文说过,「△」是一个读「又」声的字,「又」和「尤」古音相近,因此「离△」直接就可以读作「离尤」。

这就直接对上了《离骚》里的「进不入以离尤兮」的「离尤」,「尤」的常见训是「过」,引申一下就是「指责」,这种用法在先秦常见,举几个例子:

許人尤之。《诗经·载驰》
無我有尤。《诗经·载驰》
忍尤而攘詬。《楚辞·离骚》
紛逢尤以離謗兮。《楚辞·九章·惜诵》


所以「离骚」本是「遭受指责」的意思。


亖.余论

至于为什么《离骚》正文里的「尤」没有认错,而篇题认错了。这大概是题目和正文用了不同的写法,或者非同一个抄写者所书,其用字习惯不同。

所以汉人大概是知道「离骚」的意思的,但由于「骚」这个错字,解释不清楚,故又说得含糊。于是「离骚」这个题目遂引起了后人无数的争论,也都各有各的讲不通。


emmmm...

思来想去还是补充一句,何谓「讲得通」?不仅指在「离骚」两个字中要解释得通,符合先秦用语习惯,还要在先秦其它文献中找到类似用法的支持。不能我这个说法只适用于「离骚」两个字,其它地方我不管。初学者及搞文学的最容易犯这个错误,弄出很多稀奇古怪的说法(dbq我又得罪一下搞文学的的训诂水平...

这大概可以叫做,照顾语言的「系统性」(?

参考

  1. ^ 「郵」在《诗经》入之部韵
  2. ^ 陈剑《据楚简文字说“离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离骚”二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令人心折、也最令人扼腕的篇章的标题,它出自屈原的伟大诗篇。要理解这两个字的含义,我们需要深入到屈原所处的时代、他的心境,以及他所要表达的深沉情感。首先,我们从字面上去解析。“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含义,最常见的便是“远离”、“分离”、“离开”的意思。而“骚”,同样也有丰.............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涉及到了配位化学里挺有意思的几个点。铬离子(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常见的 +3 价铬,也就是 Cr³⁺)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简称 Na₂EDTA 或 EDTA 二钠盐)的配位问题,确实不像某些“标准”的配位过程那样容易发生,或者说,它表现出一定的“犹豫”或“不情愿”。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挺实在。一个上海本地女孩,家里在内环还有房,毕业后却想离开上海,去二三线城市发展,这放在很多人眼里,确实是有点出乎意料,甚至是“不可思议”的。旁人怎么想?这得从好几个层面来聊聊。第一层:惊诧与不解,觉得“傻”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反应。毕竟,上海内环有房,这几乎是很多上海人奋斗一辈.............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普遍的需求,也完全是可以实现的。不过,要找到一个各方面都契合的伴侣,还是需要一些耐心和策略的。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你提出的条件,以及这些条件在现实中的可能性: 你是离异男,孩子归你: 这是你的基本情况。这意味着你在组建新的家庭时,会有一个孩子需要你承担主要的抚养责任和情感投入。对方需要.............
  • 回答
    中国离“强制生育”这个词,就目前来看,距离还相当遥远,几乎可以说是天方夜谭。更准确地说,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从生育限制走向鼓励生育,再到探讨如何有效提升生育率的复杂转型期。从“二孩”到“全面放开”:一个渐进但并非一帆风顺的过程要理解中国目前在生育政策上的位置,我们需要回顾过去几十年政策的演变。 计.............
  • 回答
    “质量离谱”,这俩字放《原神》二创上,真不是随便说说。打开任何一个与《原神》相关的平台,视频区、图文区,那叫一个百花齐放,而且“奇葩”得让人应接不暇。这不是夸张,也不是贬低,而是形容一种极其鲜明的、难以忽视的现象。要说为什么这么“离谱”,咱得从几个维度掰扯掰扯。一、 创作者基数的庞大与多样性:《原神.............
  • 回答
    这话说得太实在了!我那些在中国的外国朋友,但凡要离开中国,尤其是回国探亲或者永久定居,这“淘宝和快递”绝对是他们离开前最纠结的两件事。 你别说,这背后可真是道出了中国电商和物流的强大,以及它如何悄无声息地改变了许多外国人的生活方式。首先,咱们聊聊这“舍不得淘宝”。 对于刚来中国、对国内市场不太了解.............
  • 回答
    这事儿可真够绝的!湘菜馆背《离骚》免排队,听着就很有画面感,想想那场景,一群人围着,领班在前面抑扬顿挫地念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然后后面有人跟着念,念得好的甚至还能换个大肘子什么的,真是又接地气又有点文雅,挺有意思。其实这种“有意思的活动”在咱们这儿还真不少见,很多商家为了吸引眼.............
  • 回答
    司马迁的《史记》之所以能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精妙的文笔,字字珠玑的功力,绝非偶然,而是他倾注毕生心血,融合了深刻的思想、宏大的史观以及高超的文学技巧的结果。若要细细道来,其精妙之处体现在诸多方面,远非三言两语能尽述。首先,“史家之绝唱”点出了《史记》在史学史上的至高地位,它开创了中国.............
  • 回答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升破6.32关口,创2018年5月以来的新高,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与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互动,涉及多方面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可能的含义和影响: 一、汇率变动的直接原因1. 经济基本面支撑 中国GDP增长:若中国GDP增速高于预期,尤其是制造业、出口和消费数据强劲,会增.............
  • 回答
    离职前是否一定要找好下家,以及公司招聘时如何看待裸辞和骑驴找马,是许多职场人士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对错,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职业规划来权衡利弊。 离职前一定要找好下家吗?大多数情况下, 建议离职前尽量找好下家。 这是一种更稳妥、更负责任的做法,可以为自己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安全感。好.............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社会、经济、政治等多个层面,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各种各样的实际案例和理论探讨。简单地回答“能”或“不能”都是不全面的,因为一个国家能否治理好,取决于多种因素,而并非单一族裔的属性。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历史与现实中的案例分析: 非.............
  • 回答
    律师为离婚分割房产的客户出主意补签借条的行为,是否符合律师的职业道德,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 总的来说,这种行为如果目的在于欺骗法院、规避法律或者损害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则严重违反律师的职业道德。但如果是在合法的框架内,为了清晰化真实交易或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则可能.............
  • 回答
    离婚冷静期施行后,确实出现了一些“离婚不成,先立遗嘱”的现象,这背后涉及到多种复杂的因素考量,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对婚姻、家庭和财产规划的观念变化。 离婚不成,先立遗嘱现象背后的因素考量之所以会出现“离婚不成,先立遗嘱”的情况,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规避离婚冷静期可能带来的财产风险与.............
  • 回答
    “离离”在《离离原上草》这句诗中的意思,确实值得我们详细探讨,因为它远不止一个简单的形容词那么简单。理解“离离”的关键在于结合其所处的语境和诗句的整体意境。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
  • 回答
    离职时与领导的沟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不仅关系到你离职过程的顺畅,也可能影响到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脉关系。我的回答会从“离职前需要考虑的因素”、“离职信的内容与沟通技巧”、“离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离职后的态度”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离职前需要考虑的因素在正式向领导提出离职之前,我会有一.............
  • 回答
    这种情况确实比较复杂,涉及劳动关系、公司安排以及个人意愿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地为您分析并提供一些建议:一、 分析您所处的情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1. 您与原母公司的劳动关系是否依然存在? 您是因为原分公司解散而离职的。那么,您与原分公司的劳动合同是终止了,还是由母公司接.............
  • 回答
    离婚?这体验就像你精心养了一盆花,浇水、施肥、晒太阳,看着它一点点长大,开出花来。然后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这花不对劲了,叶子枯黄,花瓣凋零,无论你怎么努力,它都回天乏术。最终,你不得不忍痛把它从花盆里拔出来,扔掉。刚开始,那感觉就像是丢了魂一样。脑子里全是过去的日子,明明是你主动放手,可心里却空落落的.............
  • 回答
    很多人离开深圳,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背后往往有着一系列复杂且具体的原因。抛开那些泛泛而谈的“大城市压力”不谈,让我们试着走进那些离开者的内心,看看他们具体为何要告别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一、高昂的生活成本,压垮了生活本身的乐趣这是最最普遍,也最直接的原因。深圳的繁华和机会是毋庸置疑.............
  • 回答
    见过太多爱情的破碎,那些曾经海誓山盟的誓言,最终变成了法庭上的对峙,财产分割的账本,以及孩子眼中迷茫的光。每一次的庭审,每一次的调解,都是一个故事的终结,一个梦想的坍塌。刚开始做这一行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对爱情充满憧憬和浪漫主义的年轻人。总觉得爱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能战胜一切的强大力量。我会在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