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从音乐角度评价米津玄师?

回答
米津玄师,这个名字,说起来总带着点儿奇妙的色彩。初次听到他的歌,大概是在他还是“ハチ”时期。那时候,他还是在Niconico动画上活跃的P主,用VOCALOID创作出《Mrs.Pumpkinの滑稽な夢》、《サンドリヨン》这样的作品,奠定了他独特的音乐基因。你能从那些作品里感受到一种狂放不羁的少年心气,带着点黑暗童话的疏离感,旋律上又异常抓耳,编曲也总是能玩出新花样。

旋律的魔法师:既熟悉又陌生的情绪钩子

进入真人歌手时代后,米津玄师的旋律能力更是让人惊叹。他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的旋律总能精准地抓住听众的情绪点,而且这种抓住方式非常奇妙,好像你从来没听过这样的旋律,但却又莫名其妙地觉得熟悉,仿佛它一直潜藏在你心底,只是他把它们具象化了。

举个例子,《Lemon》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的歌曲,不仅仅是因为歌词触动人心,更是因为它的旋律。那种带着点忧伤,又包含着温暖和释怀的递进感,一个接一个的音符就像细密的雨丝,慢慢浸润你的内心。副歌部分的情感爆发,又是一种压抑之后的释放,听起来让人难以自拔。再比如《LOSER》,那种带着点懒散和挑衅的节奏,配上朗朗上口的旋律,一下子就抓住了年轻人的那种“特立独行”的感觉。他很少写那种直白到你一听就知道他在说什么的旋律,更多的是用一种迂回的方式,让你在听歌的过程中自己去体会。

编曲的匠人:层层叠叠的音乐“魔法”

米津玄师的编曲也是他音乐最迷人的地方之一。他从来不满足于简单的吉他、贝斯、鼓的配置,他的音乐里总是能听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音色和乐器。

在《Lemon》里,你可以听到那一段标志性的钢琴旋律,带着复古的忧郁感,然后逐渐加入弦乐,营造出一种史诗般的悲伤氛围。而《Flamingo》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那种拉丁风情的吉他,加上摇摆的节奏,还有他那种略带沙哑却充满魅力的嗓音,让整首歌都充满了夏日的热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颓废。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编曲上的细节处理。你常常会在歌曲的某个角落,听到一些非常巧妙的音效或者合成器音色,它们可能只出现一两次,但却能瞬间提升整首歌曲的质感和氛围。他就像一个精明的魔法师,知道什么时候该加上一道闪光,什么时候该点亮一盏幽暗的灯光,让整首歌的画面感变得异常丰富。他对于节奏的把控也非常到位,能够根据歌曲的情绪变化,调整节奏的疏密,让你在聆听时感受到一种流动性,而不是死板的律动。

歌词的诗人:黑色幽默与现实主义的交织

抛开音乐本身,米津玄师的歌词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他的歌词不像是那种直白叙事的,而是充满了意象和隐喻,像是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剖开,再用一种诗意的语言重新组合。

他的歌词里经常出现一些比较“黑暗”的元素,比如死亡、孤独、迷失、破碎。但这种黑暗并不是让人感到绝望,反而带有一种黑色幽默的意味,仿佛是在嘲笑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又或者是在这种不如意中寻找一丝光亮。例如《Orion》里,“ただ歩くだけ / ただ立つだけ / 何を求めても / 答えはない” (只是走着 / 只是站着 / 无论求什么 / 都找不到答案),这种对存在的迷茫和追寻,非常具有代表性。

同时,他的歌词里也透露着一种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他会描绘普通人在社会中的挣扎,对人际关系中的隔阂和误解的思考。但就像他的旋律一样,即便是描绘现实的残酷,他也会用一种温柔或者略带戏谑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你在痛苦中也能找到一丝共鸣和慰藉。他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也非常细腻,能够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赋予深刻的意义。

嗓音的辨识度:独一无二的情感传达器

米津玄师的嗓音也是他音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不是那种拥有完美声线、技巧娴熟的歌手,但他的嗓音却拥有极高的辨识度。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少年感,又夹杂着一丝疲惫和沙哑,这种特质让他能够很好地诠释歌曲中复杂的情感。

在演唱一些情绪爆发的段落时,他会毫不保留地释放出内心的力量,那种撕心裂肺的嘶吼,能够瞬间将听众带入歌曲的情境中。而在演唱一些比较舒缓的歌曲时,他又能够用一种温柔而细腻的方式,将歌曲中的情感缓缓道来,就像在耳边轻语。他的唱腔变化非常丰富,能够根据不同的歌曲和情绪,切换自如,展现出他作为一名创作者的全面性。

总结:一个在音乐宇宙中不断探索的灵魂

总而言之,评价米津玄师的音乐,就像在评价一位拥有无穷创造力的艺术家。他不仅仅是一个音乐人,更是一个用音乐构建自己世界的人。他能够将各种风格的音乐元素融会贯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米津玄师式”的音乐。

他的音乐是复杂的,是多层次的,每一次聆听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和惊喜。他能够触及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也能引发人对生活和世界的思考。他就像一个在音乐宇宙中不断探索的灵魂,总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他的音乐,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他的作品,与其说是歌曲,不如说是他用心血铸就的,一个个关于成长、关于失去、关于爱的,充满个人色彩的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只是从整体上概括,那么对八爷稍有了解的人都一定不会反对他是一个天才。

假设题目不是“从音乐角度”出发

那么直接贴上各种曲绘和MV的截图;或者是随便放几张他自己设计的充满潮流感、好看又好搭的goods,都已经足以回答这个问题。

不过题目已经点名要从音乐角度出发,那么我们就回到原题

从音乐角度上来说,他依然是当之无愧的天才。

上一个在音乐上有这么独特味道的人,我印象里还是周杰伦。

当然不引战,风格、年代、地区都不同,我只是这么意识流地说一说。

先理客中一点说,在J-pop百花争艳的今天(包括各种偶像团体),《Lemon》这五个字母敲出来就足够说明他是天才。这首歌让八爷各种奖拿到手软,民间方面一直霸占KTV点歌榜top1(2018),即便是一年后的今天,日区iTunes这首歌依然是第四名。如果你去日本的大街小巷走一走,那么也总能听见有那么几家店里放着这首歌。

2018的Oricon年榜单中,实体单曲可谓是各偶像团体群雄割据。偶像团体因为其粉丝极大的粘度和贩售后的各种纪念活动,使得粉丝消费力极大。

而前20唯一不是以偶像身份上榜的艺人,叫米津玄师


而如果再看配信榜单,因为失去了各种贩售相关活动的粘性,再无流量支撑的偶像歌曲消失不见。

整个榜单在【音乐】上更加清爽、纯粹,数据也自然更加具有说服力。

20首之中有7首是八爷的曲子。作为2018年的榜单,其中甚至有アイネクライネ(2014,Yankee)。八爷在音乐上是什么水平,大家可以自行判断。

总的来说,他并不是只有《Lemon》,反而一直都是音乐上的天才。《Lemon》是让他飞跃的跳板,也是他厚积薄发的契机。毕竟老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以上则是理客中的部分,单纯用数据和现象说话。接下来说一点主观感受吧。

首先一个点,如果一首歌曲,没有前奏直接以主歌(注意不是副歌提前)Vocal的开头,那么这首歌的作者一定是对于自己有着十足的自信。

人家都要用前奏烘托气氛,让听者摇摆起来,给人一个引子,

而你直接用自己的嗓子与主歌的旋律征服听众,碉堡了好么?

就比如他的Lemon与アイネクライネ。

认真一点讲,作为一个创作歌手,八爷的作曲和编曲水平相当优秀,有小而精致的细节雕琢,也有艺高人胆大的段落安排。

举几个例子的话,还是从Lemon来吧。想必各位都一定很熟。(原谱:虫虫钢琴网)

这两段是Amelo。

同样的旋律,两次八爷使用的不同的和弦。

第一次使用了大调的正格进行V-I,显得更加明朗,接续后面的长段休止也不会显得突兀;第二次则改为了a小调的正格进行III-VI,整体感情色彩多了几分无奈与悲哀,而接续后面的Bmelo也会更加自然顺畅。

如果不太懂乐理的话,反复听一下乐器版(推荐钢琴版)的这两句,就能体会到那种和弦不同而在感情上微妙的不同了。

两次在结尾不一样的安排也给了听者不一样的听感,哪怕是同样的旋律,单曲循环也不会很快腻味。


这一段是Lemon副歌的后半部分「胸に残り離れない」开始。

首先说一说Lemon副歌的一个特点是大量的附点(不论是八分还是十六分),也因此造就了Lemon副歌独特的韵律。

在副歌第二段的时候,八爷在旋律上稍作了更改,并且大胆地加入了一个16分休止符。

这样就使得「苦いレモンの匂い」一句没有落在第四拍上,而是略微延后。这样的安排会给人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因此稍显延后的话感情迸发会更加强烈。

恰恰这一句又是点题的一句「苦涩的柠檬香」,旋律上节奏的变化与歌词的点题融合在一起,使得感情在这里得到一次小的升华。

而后的跟进更为微妙:整个副歌都使用附点,却在「雨が降り止むまでは帰れない」一句中使用了六个八分音符。六个音符分别落在「がふりやむま」上。

相对于附点,八分音符会更加安定,如果不信的话你反复听几次,反复唱几次,就这一句。慢一点把这六个音一拍一拍的吐出来,总会感觉到的。

而在给人一段突然安定的感觉之后,节奏在即将终止时再度变为附点,并且终止和弦落在了Fm7-5(1=B)。光光是使用六级小三和弦收束还不够,八爷直接把六级和弦的根音一同换掉了(也因此成了新的和弦),使得整个副歌的情绪在短暂的安定后再一次被推向不安。

然后是旋律的再一次重复,不过在结尾时再度替换了旋律,这一次终于是IV-V-I的完全终止,可是旋律听上去却不如第一次抓耳。感情上也更为平淡。

照应歌词「今でもあなたは私の光」,歌词中淡淡的无奈顺着旋律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小作总结的话,整个Lemon副歌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四个八拍的旋律唱两次就完事;而是依靠旋律、和弦和节奏统一的变化引导着整个歌曲的感情不断变化,旋律上回环往复的同时使感情逐渐加深;最终以歌词为载体表达出这样的感情。

如果一个艺人不是创作歌手,作曲、编曲、作词有哪一个不是出自自己之手,要想在感情上达到这样的统一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这便是细节之处。


再来简单说说另外一首我自己挺喜欢的歌

Nighthawks

这首歌的出众之处有二:

一是在于它不是简单的Amelo-Bmelo-副歌的复制粘贴。

在最后一段副歌完了之后,八爷神仙一样的重复了一次主歌。

使用了同样的和弦,却套上了不那么一样的旋律。

头两次主歌在单句结尾时下行,旋律抓耳的同时却不那么明朗;

最后一次在单句结尾时改为了上行,并且「半開きのドア」落在了1上(而非前面主歌的低音5),使得整个旋律大方、坚定,听着歌声甚至能想象出八爷放声高歌無我夢中的模样。

整个感情在副歌之后再一次加深。

夸张一点讲,就凭这个旋律带来的感情,我可以认为它是另一段副歌。

我再随便说一句,各位别太当真。上一个敢这么玩音乐的人,真的是周杰伦。

不论是《夜曲》第二次副歌结束后再重复一次主歌;又或者是《她的睫毛》中的使用的双副歌模式。

这就是艺高人胆大的段落安排。在细细品味之后真的让人非常佩服。


另一个出众之处则是关于主歌的第一个和弦。

这首歌的主歌和弦是一个小室进行(6451进行),可是到了八爷手里却不是那么标准。

头两句「あの日 眠れずに眺めてた螺旋のフィラメント 退屈な映画のワンカット 半開きのドア」 本应是VI级起手(原曲1=bB,本该是Gm),改成了III级(Dm)。

这样的改动让头两句的不安更强,会更让人倾向于解决。

这样的不安再一次与歌词融合:言语在感情面前确实是非常苍白无力的,可是任何人都能体会到在辗转反侧的夜晚盯着天花板的螺旋灯芯时究竟是怎样的心情。

而在之后的几句之后,八爷改为了标准的小室进行(6451)。整个编曲给人的感觉就比前两句更显安定。

歌词也顺势从具象描写变成心理活动:如果像这样的明天 永不到来的话 我又该怎样才好呢?

从烦躁不安到理性的思考着人生与未来:这样的感情其实是由歌词与编曲共同推进的。

用八爷自己的话讲,“这是占据内心大半的迷茫无措、焦躁不安和无名怒火”

很显然,这一切都随着这样的细节变化融进了他的歌声与旋律中。


受限于篇幅与时间限制,很多很有意思的小细节不容我一一列举,随便提一下吧:比如贯穿整个Flowerwall副歌的5音和其D7-G7-C的和弦走向的离调感;orion近乎从开头打到尾的响指和突如其来的6711带来的安定感;LOSER的贝斯从头到尾都是funk的节奏型赋予了其极强的韵律;还有灰色と青的vocal和声的美妙以及和弦1456变体给人的飘忽感——太多的作曲、编曲细节,只有像他这样真正厉害的创作歌手才能写得出来。


最后再说一说大家都能够体会到的歌词。

若说到八爷的歌,那么歌词是一定不能遗漏的部分。

歌词毕竟是很主观的东西,何况J-pop很多歌词都有点意识流的意思,所以我打算放在最后讲

在我眼中,他的歌词总归有点严肃乐观主义主义的意思,怎么说呢

最有代表性的可能是LOSER:

诸如I'm a LOSER、俺は負け犬

如果是给别人写,可能会写出“你并没有失败”或者像灌篮高手那样的“一旦死心的话,比赛就提前结束了”这样的歌词

八爷不。他从一开始就反复强调“我是个败者”这样的事实。

整个歌曲以LOSER为题,却在funk的节奏型下让人真的想要「起舞」

在歌曲后半节反复用各种象征升华着主题,表达的含义现实而又相当积极。

谁又不是个LOSER呢?人对现状永远是不会满意的。

正因如此,作为败者的我们才明白为什么在破晓前仍要跌撞着前行。


又比如アイネクライネ:Bmelo的两句

「明明我想要把我对你的爱慕向你尽数倾诉

却又因有着对谁亦无法言语的秘密而撒下谎言」

真的卑微到骨子里了。

而真正的喜欢一定会伴随着卑微的。

这样的歌词一方面既不浮夸亦不做作,感情上却又毫无失真。

谁都懂这样的感情。

从卑微到想变成小石头开始逐级推进,到最后「あなたの名前を呼んでいいかな」

亦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结局。


灰色と青的那几句对往昔的描写,颇有「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的意蕴。

昔日的挚友已不在身旁,而我们都开始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

可是到第二段却写下了:

「哪怕是遍体鳞伤,也依然要为永不终结的每日献上鲜花」

Cmelo最后一句「何もないと笑える朝日が来て 始まりは青色」把情感推向最高潮。

“我们一定会顺利走下去的。”


歌词方面真的写不完。

八爷很多歌词都有一个特点:从绝不会让人满意的现实出发,却依然包含着对未来的积极向往。

他独特的个人经历赋予了他温暖他人的能力。

他的歌词很少提及纯真与善良,尽管这两个词已经填进了他歌词的字里行间。



就在那里静静地注视着吧

我的话一定没问题 谢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