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
京沪高铁有两种车,一种是4个半小时的直达快车,一种是6小时的停5站慢车,之前这两种车都属于”高铁“,所以价格是一样的,为了坐个快车得去提前好几周抢座位,而慢车反而坐不满,不是很合理。
赶时间的快车在原来的规则下,反而需要你提前N周规划,真正赶时间的应急需求反而坐不上快车,坐快车的都是提前几周就规划好的非应急需求的人,这个资源配置真的是绝了。
浮动一下挺好的,快车598,慢车498,能够把这部分”抢票“的纯损耗转换成铁路总局和旅客的收益,赶时间的人不用提前抢票就坐上了快车,不赶时间的人坐慢车也能省点钱,我是支持的。
感觉这里很多答案就是纯喷,完全没有考虑到京沪高铁”异车同价“的真实情况及其带来的损耗。
喷也是可以的,但你通篇不提京沪线上快慢车的区别,那就完全可以认为你是在不了解实际情况下的瞎喷了。也许这些人坐标在北美,日本或者台湾,从来没坐过京沪线也说不定。
太长不看版:
不是首创“优化”、不是第一次浮动、不违反相关政策;
正常的市场布局、正常的业务调整、正常的公司决策。
不要想搞个大新闻,就把京沪高铁批判一番。
—————分————割————线—————
我国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早就开始搞一公布价格为中准的浮动票价了,而且这种“优化调整”已经搞了N次了(N≥10)。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开行了“CRH”动车组列车。当时的动车组票价是以原国家计委规定的高等级软座快速列车票价上浮10%为基准制定公布票价,并授权铁路运输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制定优惠票价[1]。这是动车组浮动票价的最初情况:铁道部指导公布票价为上限,运输企业可根据规定进行打折。
2009年,京广高速线武广段、徐兰高速线郑西段作为我国第一批开通的干线高速铁路,被寄托以铁路市场化的众望。2009年12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铁道部针对这一情况,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合理票价水平,促进我国铁路运输事业健康发展和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公平竞争,决定对武广、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动车组列车(时速300—350公里)实行试行运价。武广、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开行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属于铁路客运新产品。根据《价格法》第十一条第(三)款的规定,暂实行试行运价。相关铁路运输企业要按照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适当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合理确定试行运价水平。具体票价,由相关铁路运输企业向社会公布后执行,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铁道部备案。[2]在此基础上,还特别指出武广、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开行高速动车组列车后,执行试行运价期间,现行驶在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之间的其他旅客列车档次不减少、服务标准不降低,继续执行国家规定的运价政策[2],以表示该政策的暂时性、试验性。
2009年12月26日,国铁控股合资铁路京广高速线武广段开办客运试营业[3];2010年2月6日,国铁控股合资铁路徐兰高速线郑西段开办客运试营业[4]。具体操作上,这两条线路的业主单位仍然遵循了动车组列车一贯的风格:公布中准票价,在一定期间内保持稳定,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决定上下浮动。
2011年6月30日,国铁控股合资铁路京沪高速线、津山客专线天津西段、京济联络线、济沪联络线、徐州联络线、黄渡联络线及天津西站高速场开办旅客运输试营业。[5]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铁道部批复的相关办法,以上各线路间客运运价里程通算,与其他线路旅客票价分段计算。京沪高速铁路开行的动车组列车票价依旧继承了之前各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政策,按《价格法》第十一条第(三)款之规定,在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市场供需情况的前提下实行试行运价,其水平由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确定并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铁道部备案。其具体票价由铁路运输企业按规定向社会公布后执行。[6]但是这次并没有提“(既有的)其他旅客列车档次不减少、服务标准不降低,继续执行国家规定的运价政策”,这也代表高速铁路市场化定价的成熟和政策的成功。
2013年7月,京广高速线和京沪高速线迎来了首次票价浮动:自7月10日到8月31日,京广高铁、京沪高铁部分动车组列车的商务、特等和一等座票价将按不同时段实行优惠。[7]
随着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发展,越来越多非国铁控股合资铁路出现,这一部分铁路大多数为地方国企代表地方政府控股。其定价一般在地方定价目录中归口给了地方物价部门。2014年12月30日开办客运业务的西成客专线江成段、成贵客专线成乐段、峨眉山线就是这样的铁路,其旅客票价按照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的政府指导执行。其二等座中准价为每人公里0.4元,可上浮不超过20% 。一等座、 特等座票价以二等座为基础分别上浮20% 和 50% 。具体票价由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在规定范围内自主确定。[8][9]
2015年,成绵乐客运专线试行票价期满,其二等票价继续维持每人公里0.40元可上浮20%的标准。一等座、特等座可以二等座为基础分别上浮20%、50%。[10]
由于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及以其为代表的合资铁路模式不断扩大,2015年12月2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宣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放开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在中央管理企业全资及控股铁路上开行的设计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铁动车组列车一、二等座旅客票价,由铁路运输企业依据价格法律法规自主制定;商务座、特等座、动卧等票价,以及社会资本投资控股新建铁路客运专线旅客票价继续实行市场调节,由铁路运输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和竞争状况等因素自主制定。[11]并将之前处于行业惯例的“公布票价”制度写入了明文[12]。
2017年4月21日,杭深线动车组公布票价调整,这是政策出台后较早进行公布票价变动的线路。同年9月21日,京沪高铁最高运行时速提至350千米[13],但票价基准未动。
2018年、2019年,多条客运专线进行了公布票价调整及比价调整[14][15],但大多以公布票价为最高限。京沪高铁基准依然未动。
2020年1月16日,京沪高铁上市。
2020年12月23日起,京沪高速线各站间执行票价将以公布票价为上限,实行多档次、灵活升降的票价体系,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二等座票价最高9.04折、最低7.52折,具体以售票时12306网站公布结果为准。京沪高铁的此次调整仍然以公布票价为上限,而不是以公布票价为中准,即只能下浮而不能上浮。
——————分割线——————
京沪高铁的调整比价、调整公布票价、调整票制政策,都是其作为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正常操作。
京沪高铁票价自开业那天起,就是根据市场情况自主确定+备案制,在京沪高铁票价政策批下来的时候就有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从税收的角度,从成本的角度,从法律的角度,从阴谋论的角度,分析了一大套。
2020年,还是有这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从税收的角度,从成本的角度,从法律的角度,从阴谋论的角度,还有人拿了个城市轨道交通的东西拿来类比铁路,分析的头头是道,搞得好像这是个big shock一样。
这实在是不应当。
利益相关: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个人投资者(不是,是A股韭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