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能的,完全不了解长跑,或者根本没参与过长跑这项运动。
换句话说:只要是400米以上的项目,都绝对不可能用天赋创造奇迹(当然400米以下也大概率不可能)
以我自己和一位朋友为例。我5000米最快速度17分(323配速),他16分30秒(318配速),看着很接近吧?但是在生死存亡之际,我是根本不可能跑到他那个水平的,如果让我用318配速跑的话,最多能跑3000~3500米,然后就跑不动了,只能6,7分慢慢颠着。
平时没经过训练的人(默认5000米25分之外)在生死存亡之际,跑5000米用比自己水平快的配速启动,哪怕快上5秒,后面提前掉速都是必然的。
这不是生死存亡、意志力的问题,这只是自然规律。
所以,结论是:
不能!
————无情的分界线
鉴于此问题得到不少网友点赞,再补充一些:
1.关于肾上腺素的作用:原答案中我给这玩意留了余地,特地强调了400米原则。先科普一下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概念:无氧运动是相对有氧运动而言的。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的新陈代谢是加速的,加速的代谢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人体的能量是通过身体内的糖、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代谢得来的。在运动量不大时,比如慢跑、跳舞等情况下,机体能量的供应主要来源于糖的有氧代谢。以糖的有氧代谢为主要供应能量的运动就是我们说的有氧运动。当我们从事的运动非常剧烈,或者是急速爆发,例如举重、百米冲刺、摔跤等,此时机体在瞬间需要大量的能量,而在正常情况下,有氧代谢是不能满足身体此时的需求的,于是糖就进行无氧代谢,以迅速产生大量能量。这种状态下的运动就是无氧运动(包括评论区说的搬起石头救人,逃离火灾现场之类的应急运动),肾上腺素只对无氧运动有效果。对跑步这项运动而言,无氧运动一般来说只能坚持220~300米,所以400米这个项目是最难练的,世界顶级选手能将其无氧能力保持接近400米,不具备这个能力的,成绩会差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纪录是43秒03,你身边却很难找到一个能跑进60秒的人)
2.中长跑如何取得最佳成绩:科普这个是为了告诉大家,中长跑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靠的不是以命相博,而是对平时训练的深入分析与身体状态的良好把控。中跑(800米和1500米)与长跑(5000米以上)的运动员,在大型比赛之前,会仔细记录下自己所有的训练记录,根据训练的配速、体感、心率等主要数据以及天气、睡眠和伤病恢复情况等辅助数据综合预测自己的完赛成绩,并换算成每圈配速。
比赛时候,他们会严格按照赛前预测的配速去跑(甚至起步会稍微慢一点)每圈(400米)的误差都在1秒以内,这样他们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补充一点:中跑(800米,1500米)比赛中,意志品质确实是运动员能力的一部分,但仅限于两个水平接近的运动员在最后一个直道的较量。打个比方:一个1500米只有5分水平的选手,意志品质再好也不可能跑赢4分45秒水平的选手。原因很简单,算一算就知道,中跑比赛一秒6米左右,10秒的差距60米就出去了,后者进直道开始冲刺的时候,前者很可能刚进最后那个弯道,俩人根本没有一决胜负的机会。
至于跑完为什么没趴下,为什么没直接躺地上起不来?因为他们是运动员,不是敢死队……
3.关于兴奋剂的问题:在此首先强调,任何运动员使用任何种类的兴奋剂都是极其可耻的!长跑中目前最常见的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又称红细胞刺激因子、促红素,是一种人体内源性糖蛋白激素,可刺激红细胞生成。简单来说就是能让混氧配速坚持更长距离(比如让你3000米的配速能坚持4000~5000米)但是它的作用有限,不可能把1公里只能跑4分钟的人提升到5公里20分钟。
况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普通人没经过训练”,恕我直言,除了必须参加中考的那些男生,没经过训练的普通成年人(指的是从不跑步的人),1公里跑进4分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综上所述,这条路也是走不通的。
4.关于5公里跑进20分钟的难度(主要是某些中学生经常说自己1000米满分,由此推断自己5000米肯定能跑进20分):虽然5000米成绩17分(323配速)的我经常在各类长跑的帖子、答案和文章中调侃这个成绩,但是这个成绩也不是那些中考1000米混个满分(现在的具体标准我不太清楚,姑且认为是3分20~3分40之间吧)的人能达到的。因为中跑和长跑是两个差别很大的项目!中跑更多考验的是速度耐力,长跑更多考验的是有氧耐力。诚然,有些40岁以上的马拉松爱好者1000米跑不了中考满分,5公里却能跑进20分,但这是他们常年的有氧训练的结果,不能说你1000米能跑个3分30,你5000米就一定能跑进20分。再换个说法:如果你从来没进行过5000米的专项训练,靠两三个月突击达到1000米3分30的你几乎不可能在20分以内完成5公里。
要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初三的时候1000米能跑3分05秒,但我从来不练更长的项目,所以那时候我3公里都跑不进12分钟,就别说5公里了。
5.关于理论基础:鉴于我小学生一般的理论水平,再推荐 @奶黄包包包包 的答案
各种想抬杠的理论帝可以先拜读一下,然后科学地,有建设性地抬杠。
以上
没有经过锻炼,按这个强度跑,多数人心率会直接在前面一公里两公里就拉爆,然后暴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