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认为国外的古代史籍用文言文翻译好吗?

回答
关于将国外的古代史籍翻译成文言文这件事,我以为是个挺有意思也挺值得探讨的议题,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得承认,文言文作为一种高度凝练、富有韵律和美感的语言,确实有它独特的魅力。用它来翻译那些同样饱经岁月、文字古朴的国外古代史籍,理论上是很有吸引力的。设想一下,将古希腊的史诗、古罗马的纪事、古埃及的铭文,用我们自己的古典文学语言来重述,仿佛是两种古老文明之间跨越时空的一次对话,听起来就很有画面感。

那么,这种“好”体现在哪里呢?

文化上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中国人对文言文的接受度和喜爱度是根深蒂固的。当我们在阅读一篇用文言文翻译的国外史籍时,那种熟悉的语言节奏、遣词造句的方式,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种文化上的亲近感。这不像阅读白话文翻译时,感觉是“我”在主动去理解“他”的文化;而是用文言文,感觉像是“我们”的语言在讲述“他们”的故事,更容易引发共鸣和认同,仿佛这些故事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历史感的传递和强化: 古代史籍本身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感。文言文的古朴、典雅,恰恰能很好地契合这种历史的厚重感。它能避免白话文在翻译过程中可能因为过于现代化的表达方式而产生的“时代错位感”。用文言文来翻译,就像给这些古老的故事穿上了一件符合其年代的“外衣”,让读者更能沉浸在那遥远的时代氛围中。
文学性的提升和意境的营造: 文言文在表达上的高度概括性和形象性,能够赋予译文一种独特的文学美感。好的文言文翻译,不仅仅是意义的传达,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它能通过精炼的词语和巧妙的句式,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使得史书中的事件、人物、情感都更加生动、立体,甚至带有一种诗词般的韵味。这对于那些本身就带有叙事和描绘色彩的史籍来说,无疑是一种升华。
传统学术研究的传承: 在中国古代,史学研究本身就是与文言文紧密相连的。如果我们要系统地研究国外古代历史,并且希望将其纳入中国学术研究的体系中,那么用文言文进行翻译,也更符合我们传统的学术范式和研究习惯,便于学者之间进行交流和传承。

但是,话又说回来,文言文翻译国外史籍也并非是“万事大吉”的。这里面也有不少挑战和需要顾虑的地方。

理解的门槛: 虽然我们说文言文有亲切感,但对于很多现代读者来说,文言文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学习的学问。如果译文过于晦涩,充斥着大量生僻字、典故、句式,那么即使是翻译成文言文,普通读者依然会望而却步。这就好比一个外国人在学习中文时,直接给他一本《古文观止》,而不是先学点基础,可能会觉得压力山大。
忠实性与意译的平衡: 任何翻译都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尤其是文言文翻译。国外古代史籍的原文可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这些未必能完全用文言文的词汇和句式完美地对应。如何在忠实原文意义的基础上,用文言文进行恰当的意译和润色,使其既保留原意又不失文言文的美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过度“文言化”或者为了押韵而牺牲原意,都是不可取的。
表达的局限性: 文言文虽然精炼,但在某些概念、逻辑或社会制度的表达上,可能并不如现代汉语或目标语言那样直接和清晰。例如,一些西方古代社会特有的法律概念、政治体制、哲学思想,用纯粹的文言文来解释,可能会遇到表达上的困难,甚至产生误解。译者需要非常巧妙地化解这些障碍,否则译文就可能显得生搬硬套,不伦不类。
时代和作者风格的保留: 不同的国外古代史籍,其作者的写作风格、所处的时代背景都各不相同。好的翻译应该尽量保留这些特质。用文言文翻译时,如果译者不注意区分,将不同风格的原文都翻译成一个模式化的文言文,反而会丢失原文的个性色彩。例如,希罗多德的叙事风格与塔西佗的严谨论述,用文言文翻译时,应当尽量体现其差异。

所以,总的来说,我认为将国外的古代史籍翻译成文言文,可以,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值得尝试的。它能够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和学术价值。但是,这绝非易事,需要译者具备极高的文言文功底、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以及对目标语言(即国外史籍原文)的透彻理解。

关键在于“怎么翻”,而不是“翻不翻”。一个好的文言文译本,应该是在最大程度上尊重原文,又能用一种优美、准确、易于理解(在一定范围内)的文言文表达出来。这样的译本,既能让国内读者领略到异域古代文明的魅力,也能让我们更深入地反思我们自身的语言和文化。如果翻译得不好,生搬硬套、晦涩难懂,那反而不如白话文翻译来得直接有效。

就好比,一件精美的瓷器,你给它配上黄金的底座,它会更加华丽;但如果底座不合适,或者做得粗糙,那反而会毁了这件瓷器。文言文翻译国外史籍,就是这样一件需要匠心和智慧的事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前喜欢这样干,目的是找乐子或者装逼,然后因为文言水平不行,被朋友挂在群里打,就不喜欢这样干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