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同样是非法本,为什么国内的法硕和国外JD在认可程度上差距这么大?

回答
国内法硕和国外JD,虽然都属于法律领域的研究生学历,但在认可度上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相当复杂,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简单来说,这种差距并非简单的“谁更好”的问题,而是源于它们各自的培养体系、社会需求以及历史发展脉络的不同。

一、 培养体系与侧重点的根本差异

这是导致认可度差距最核心的原因。

国内法硕(Master of Laws, LL.M.):
侧重点: 我国法硕的设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弥补我国法治建设初期对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巨大需求。其培养目标更偏向于理论研究与教学,以及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咨询和解决复杂法律问题。课程设置通常会涵盖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商法、诉讼法等多个部门法领域,也包含一些国际法和比较法的内容,但整体上仍是围绕我国法律体系展开。
学习方式: 更强调对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学习方法上更注重课堂讲授、论文写作,以及对案例的分析。对于许多国内法硕项目,尤其是一些非顶尖院校,可能更偏向于“学以致用”的实用性,但其理论基础的深度和广度,与一些国际顶尖的JD项目相比,可能仍有提升空间。
培养周期: 通常为两年。

国外JD(Juris Doctor):
侧重点: JD学位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被认为是法学专业的第一学位,类似于国内的法学学士,但其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够直接从事法律执业的专业人才。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批判性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法律实践中的运用能力。JD课程的学习内容更为广泛和深入,从基础法律理论到各种专业领域的法律,如合同法、侵权法、刑法、宪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税务法等,都进行了系统而严谨的训练。
学习方式: 以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为核心,通过阅读大量的判例,分析法官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法律写作、辩论、模拟法庭等实践性环节也占据重要地位。JD的学习强度非常大,需要学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消化复杂的法律概念和推理逻辑。
培养周期: 通常为三年。

二、 社会需求与行业定位的现实差距

这种差距直接体现在法律职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上。

国内法律市场:
对法硕的需求: 国内法硕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包括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法务部、国家机关、高校等。在律师行业,虽然法硕是重要的学历背景,但实践经验和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已改革)是更核心的竞争力。在其他领域,法硕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法律基础。
JD的认可: 对于国内大多数雇主而言,尤其是非涉外业务的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对国外JD的直接认知度并不高。一些国际律所或大型跨国企业可能会看重JD背景,但通常也要求其持有者在中国获得相应的执业资格或具有本土化经验。 简单来说,一个国内法硕在中国大陆执业,路径更清晰;一个国外JD在中国大陆执业,需要跨越的障碍(如语言、司法体系差异、资格认证等)更多。

国际法律市场:
对JD的需求: JD在美国等国家的法律市场是通行证,毕业后经过律师资格考试,即可直接执业。在国际法律领域,尤其是在跨国公司法务、国际仲裁、涉外贸易等领域,拥有美国、英国等国家主流JD学位是重要的敲门砖。
国内法硕的认可: 在国际上,虽然一些顶尖国内法硕项目的LL.M.学位也受到一定认可,但JD的“第一学位”属性以及其所代表的系统、高强度的法律训练,使其在国际法律界的接受度普遍高于国内法硕。

三、 历史沿革与体系构建的不同

国外JD的悠久历史: JD学位在美国等国家已经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培养体系和评价标准,其教育质量和毕业生能力得到了长期检验。其培养目标与英美法系国家乃至全球大多数法治国家的法律职业需求高度契合。

国内法硕的相对年轻: 我国的法硕教育体系相对年轻,虽然发展迅速,但仍然在不断完善和调整中。其定位和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探索中,以更好地适应中国法治发展的需求。

四、 语言与文化因素的考量

语言: 国外JD教学语言主要是英语,这使得毕业生在国际法律交流中具有天然优势。而国内法硕的教学语言主要是中文,在非涉外领域,这种差异影响不大,但在涉外业务中,就可能成为一种限制。

文化与法律体系差异: 我国实行的是大陆法系,而JD教育(尤其是美国)则根植于英美法系。尽管如此,现代法律的许多原则是共通的,但理解和适应不同的法律文化、思维模式和程序规则,对于拥有JD学位并希望在中国执业的人士来说,是一个需要克服的挑战,反之亦然。

五、 质量层次与声誉的影响

就像任何教育体系一样,国内法硕和国外JD内部都存在着质量的差异。

国内法硕: 顶尖法学院的法硕项目,其学术水平、师资力量和毕业生质量也相当高,在国内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整体而言,国内法硕的质量梯队分化可能比国外JD更明显。

国外JD: 国外顶尖法学院的JD学位,其毕业生在国际法律界的声誉和认可度自然是最高的。然而,也有一些国外法学院的JD项目,其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竞争力可能并不突出,这就需要申请者仔细甄别。

总结来说,国内法硕和国外JD在认可度上的差距,并非简单否定了国内法硕的价值,而是反映了它们在培养目标、社会定位、历史发展以及国际化程度上的不同。

国内法硕更适合希望在中国大陆的法律体系内深耕,特别是对理论研究或本土化法律实践有追求的人士。 它的价值体现在对中国法律的深刻理解和应用上。
国外JD则更适合有志于从事国际法律业务,或希望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广阔法律职业机会的人士。 它的价值体现在其高度的国际通用性、严谨的法律思维训练以及解决复杂跨国法律问题的能力上。

这种差距就像我们讨论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的差距一样。并非说中国制造就一无是处,而是它们在技术积累、工艺标准、品牌声誉以及市场定位上存在着历史和现实的差异。同样,国内法硕和国外JD的认可度差距,也是一个复杂体系下不同定位和发展阶段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马上要申请季的孩子来回答一波这个问题;

根据楼主的提问,分别做以下三个回答:

“美国没有法本,所以J.D和国内的非法本法硕本质上是相同的。”

楼主这句话从形式上看确实是对的,因为美国取消LL.B 学位改为J.D学位之后,培养模式就是一个“四年非法本+三年法学学习”,同理,非法本法硕也是“四年非法本+三年法学学习”。但是实质上两者是不同的,所以就回答了后面两个问题:

根据多年听红圈、外所的合伙人、律师、学长学姐,甚至在法院系统工作的学长学姐说,这一行最看重的就是你的“法学第一学位”,什么是法学第一学位呢?比如在中国、德国、日本、英国...都是有LL.B 学位的,这就是“法学第一学位”,而在美国,法学第一学位是J.D; 所以你用JD去和非法本法硕来比较在实质上就是有差异的,因为前者是一个国家的法学第一学位,后者则是一个法学第二学位。

那为什么法学第一学位重要呢?根据我所听的讲座和观察,因为法学第一学位是对人法学相关方向最系统的培养,以民法为例子,你如果是法本,在法学该阶段内有四年学习时间,但是非法本法硕却只有三年,所以从量上来说(当然不排除你后面一直就钻研民法了),非法本法硕作为”法学第二学位”是不够的;再从质上来说,大多数学校本科生的法学教学质量是高于非法本法硕的比如我校,复旦等;再举一个例子就是你觉得《令人心动的offer2》里面的小朱同学和丁辉同学的基本功谁更好的呢(一个是华政的法本,一个是华政的非法本法硕),就同样是“三个选题汇报”那一期,你就可以看到小朱请求权基础、检索的能力是高于丁辉的(本句话没有任何其他意思,只是单纯讨论基本功)。所以这再次说明了法学第一学位的重要性。也说明了JD和非法本法硕在本质上是不可以比较的;

“非法本法硕在就业中容易受到歧视”

这个答案已经在上面的论述中得到回答了;

再补充一点就是,我们把所有可能的学位都列举出来,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1)法本+学硕

2)法本+法硕

3)法本+LLM

4)法本+JD

5)非法本+法硕

6)非法本+法学学硕;

7)非法本+JD;

你简单把上面七者从一般角度(排除Top2,顶尖985的其他很好的专业读法硕学硕,排除个例)进行比较就知道了;

“非法本JD和法本法硕(4+2)的比较;”

其实这个答案不一定;到了工作单位,学历只是一个敲门砖,T14的JD,成绩还可以如果愿意直接回国(虽然都愿意工作几年再回来),合伙人们肯定是愿意的。一是这种金字招牌容易提高自己的用人费用,从而多收一点钱;第二是团队组合的需要,特别是到海外上市这种;...同时他们的检索能力确实要强一点--某红圈合伙人言(可能不全面)

但是法本法硕也不差,第一个是有中国的职业资格,非法本JD还需要考,这涉及到用人的时间成本问题;第二是法本法硕在中国实习时间比非法本JD多,这点也是优势;第三是法本法硕更了解中国法,特别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差别还是有的;

所以这个比较其实很难说;

以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