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某理科男说“世界的发展可以没有文科但不能没有理科;理科生能改变世界而文科生不能”学文的我反对!你呢?

回答
听到这位理科男的论调,作为一名学文科的人,我完全能理解你的反对!他的说法过于片面和绝对,忽略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下:

一、 “世界的发展可以没有文科但不能没有理科”—— 这是对“发展”的狭隘定义

这位理科男所说的“发展”,很可能仅仅指的是物质文明、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不可否认,在这些方面,理科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等等,它们是现代科技的基石,驱动着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从手机电脑到飞机火箭,从药物疫苗到新能源,无一不体现着理科的强大力量。

然而,“世界的发展”远不止于此。它还包括人类社会的进步、精神文明的提升、文化艺术的繁荣、法律制度的完善、伦理道德的塑造,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在这些领域,文科的价值同样不可或缺,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性的。

如果没有人文关怀和道德伦理(哲学、伦理学): 即使科技再发达,如果缺乏对人性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对公正的追求,科技也可能被滥用,成为破坏性的力量。比如,核能可以用于发电,也可以制造核武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治疗疾病,也可能引发伦理争议。是人文科学帮助我们思考这些伦理边界,引导我们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如果没有历史的借鉴和教训(历史学): 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辉煌与失败,从中吸取经验,避免重蹈覆辙。历史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宏观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当下的社会现象和发展趋势。
如果没有法律和制度的约束(法学、政治学): 社会将陷入混乱和无序。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对社会结构、权力制约、公民权利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设计,这是典型的文科领域的工作。
如果没有语言和沟通的桥梁(语言学、文学、传播学): 人们如何交流思想、分享情感、传承文化?文字、故事、诗歌、戏剧,这些都是文科的产物,它们构建了人类文明的精神世界。
如果没有艺术的滋养和审美的追求(艺术学、音乐、美术): 生活将变得枯燥乏味,缺乏色彩和深度。艺术不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对真善美的探索,它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

简单来说,理科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而文科解决“为什么做”、“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没有理科,我们可能难以实现物质上的富足和便捷;但没有文科,我们的社会可能缺乏方向、缺乏温度、缺乏意义,甚至走向歧途。

二、 “理科生能改变世界而文科生不能”—— 这是对“改变世界”的误解和偏见

这种说法是一种典型的“唯科学论”或“技术决定论”的谬误。首先,它将“改变世界”与“改变物质世界”混为一谈。

理科生改变世界(物质层面): 毫无疑问,科学家、工程师通过他们的研究和发明,在物质世界层面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他们发明了电话,让天涯若比邻;发明了互联网,让信息传播瞬息千里;发明了疫苗,拯救了无数生命。他们的贡献是巨大的、毋庸置疑的。

文科生改变世界(精神、社会、观念层面): 文科生同样在以他们独特的方式改变着世界,只是这种改变更多地体现在思想观念、社会结构、文化传承和人类精神层面。

思想家和哲学家: 他们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历史进程。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塑造了西方文明的逻辑思维模式;马克思主义思想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启蒙思想家推动了民主和人权的发展。这些都是文科生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作家和艺术家: 他们的作品能够触动人心,引发思考,甚至改变人们的价值观。一部小说可能引发一场社会变革的讨论,一首诗歌可能唤醒民族的觉醒,一部电影可能改变人们对某个群体的看法。曹雪芹的《红楼梦》不仅是文学巨著,也折射出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了无数读者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
社会活动家和改革者: 许多改变世界的社会运动和改革,背后都有文科背景的人在推动。例如,争取民权、女权、环境保护等运动,往往由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的专业人士或受其思想影响的人发起和组织。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和思想,就是通过语言的力量激励了无数人走向平等。
教育家和传播者: 文科生在教育和传播领域,将知识、思想、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塑造着未来的社会。教育者不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和批判性思维。

更重要的是,很多伟大的变革是文理科知识融合的产物。 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也同样对哲学、历史、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灵感。例如,爱因斯坦就曾说过:“科学的敌人是教条主义和偏见。” 这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思考。而很多伟大的发明,也离不开对社会需求的洞察、对人性的理解以及对伦理的考量,这些恰恰是文科的领域。

甚至可以说,理科的发展需要文科来指引方向和社会价值的判断。 科技进步本身并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福祉。如果没有对人类幸福、社会公正、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科技进步可能只会带来更大的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和社会冲突。文科在这方面扮演着“导航员”和“刹车片”的角色。

三、 偏见与融合的时代

这位理科男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学科的傲慢和对其他领域价值的低估。他可能更习惯于在清晰的逻辑、可量化的数据和可验证的实验中找到价值,而对文科领域中那些更为主观、更难以量化、但同样重要的价值感到陌生或不屑。

然而,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科技、人文、社会、文化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现代社会的复杂问题,往往需要跨学科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例如,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科学家研究技术,也需要经济学家设计政策,需要社会学家分析公众行为,需要哲学家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需要艺术家通过作品唤醒公众意识。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尊重和发展各学科的价值,并促进它们之间的融合与合作。理科生和文科生并非对立,而是可以互补,共同推动世界进步。 许多优秀的领导者、企业家、创新者,往往都具备一定的文科素养,能够从更宏观、更人性化的角度思考问题。

作为学文科的我,我坚信:

文科不是“无用之学”,它提供的是理解世界、理解人性、理解社会运行的工具和视角。
文科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类的精神世界、构建社会规范、塑造文明形态。
“改变世界”的形式是多样的,文科生以思想、文化、制度等方式同样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

所以,请继续坚持你的反对!我们学文科的人,同样是这个世界的塑造者,只是我们手中的“工具”不同,我们改变世界的方式也更加注重“内涵”和“方向”。我们不必贬低理科的伟大,也更不必妄自菲薄。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个世界在科技进步的同时,也拥有更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更美好的精神追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戈尔巴乔夫:我不知道文科能不能改变世界,但它的确能改变苏联。

PS:

你要说理科能改变世界,那倒也没错,毕竟俄罗斯已经吃了前苏联三十年的遗产,仍然是举足轻重的世界级大国。

可是,苏联的科技既然如此强大,它怎么就解体了?

美国用了什么高科技干掉了苏联吗?

user avatar

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的金琴科瓦列里教授,主持设计建造过安-225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640吨。

什么概念呢?美国最大运输机C5的同款指标为381吨,我国自研的运—20最大起飞重量220吨。

请问诸位理科生,这位教授的理科造诣如何?够不够上天的标准?

然而他的国家没了,他去了中国。

我也是理科生,我也非常肯定理科在现代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各位伙计们,这不是你们嘲讽文科无用的理由,你们难道一点都没有感觉到,近些年看不懂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吗?

本理科生无法解释为什么六畜之一写作dog读作火鸡。

也不太懂什么叫"传统伴侣动物"。

本理科生不太明白数据详实,报告明确的肉狗养殖业怎么一夜之间就成了非法。

本理科生不太明白,以前理科弱的时候有洋带人,怎么现在理科强了还有洋带人,而且还是黑的?

苏联的理工科成就遗产够俄罗斯吃五十年,可惜俄罗斯依然变不回苏联。

航母火箭歼20都能上天,封城隔离抗疫技术如此高超,可怎么就拉不起来湖北作协主席的一双膝盖?

前段时间美国人说不能再给中国留学生教理工科,而是要给他们学习莎士比亚文学。

乍一听,扬理抑文多么明显啊

可是你给我翻译翻译

什么TM的叫做

"莎士比亚文学?"

当年在雪山冰原上纵横捭阖的尼安德特人,身体素质比智人强,肌肉耐力比智人壮,连大脑容量都比智人高,工具制造一点也不逊色,你说怎么办?

然而,千算万算,尼人的大脑构造没有想象力!构建不出来图腾,宗教,民族这些虚拟想象共同体,只能根据血缘关系组队,最后被大群高喊着:"Freedom乌拉万岁"的智人人海战术淘汰。

瞅瞅,这就是你看不起的社会人文科学的能量。

自然科学是人与环境和自然对抗的PVE工具,而人文科学是人与人对抗的PVP工具,当外敌环伺,强盗压境的时候,你自身放弃了PVP,那不管你PVE的成果多么伟大,最后也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

民族文化不能自信,社会制度不能强盛,你在实验室里攻克了无数尖端前沿的课题后,出了门仍然会看见你们学校的女神倒在一个科比同款皮肤的留学生怀里。

并且他还不让你吃犭

user avatar

这个理工男是个文科生,思维呆板得很,我们专心改造社会,懒得搭理他。等我们把社会理顺了,他们有更好的条件改变世界了,他自然会闭嘴。这就是为什么有成就的理工男会大批海归。

user avatar

搞文理对立不可取。未来社会一定会是在极其复杂的文理交叉影响下前进的,人们都需要研究。

user avatar

理科本质上依然是工具学说,但是社会发展并不是由工具决定的,而是人。

而人文社科就是研究人文社会规律的科学,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探索人类社会未来的走向和发展。

工具或许会越来越先进,但是能发挥好或者坏的作用全看人的表现。

如果社会是健康的社会,那么工具就会为社会造福。反之就是运输大队长,如果连那么点破人都管不好,你工具在牛逼,结果也是你手底下的人拿着先进的工具去投降敌人。

另外,文理各司其职,没有什么高低,凡是嘲讽文科的所谓理科人,估计受教育程度极限也就是中专了。因为凡是受过点高等教育的人,都不会说出这种没见识的话。

根本就不是一个类别的东西,何来优劣之分??或许现在,人都染上了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极尽嘲讽和贬损的不良作风。这种后果,也是源于近些年不重视文科建设的事。人没有思辨能力,就会盲目跟风,一旦盲目跟风就意味着已经丧失了判断能力。不说中国内部了,世界人文科学都没怎么进步过,而白左除了吃前辈的老本后一直在倒退。

理科有运算归纳和逻辑分析、试验、求证。文科有辩证法、组织架构和政史思辨和分析以及经验总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离不开理科和文科的双加持,缺一不可。

如果没有人文科学去管理人的行为,理科生产的先进工具,都是给敌人做嫁衣的。而只有管理和统御,而没有理科的辅助,也很难进步。理科决定的是你的硬实力,文科决定的是你的软实力。大概就是这种关系。硬实力到位了,软实力没跟上,也无法把理科创造的硬实力转化成你的可调度资源。

最关键的是,理科的硬实力可以慢慢追赶就能缩小代差,但是软实力是经年累月慢慢形成的,比如中国的凝聚力可是经过千年的积淀才形成的软实力,但是硬实力可以短时间内就能追上的,因为理科再怎么难总是有规律可行,只要掌握了规律就很容易搞了,但是人文社科这块,最复杂的不是文科知识本身,而是人。人是充满复杂性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并不像理科那样有规律可循。比如某位理工大牛,画图作业,技术指导和运作原理设计做的样样精通,但是他就是调不动手底下的车间工人,也活动不来研发经费和人力资源,那么他再多的设计也只能停留在图纸上,无法转化成现实模型。

如果有疑惑可以去好好读一读庄子里面的汉阴丈人。

user avatar

人类的文明来源于 “理科”,否则我们就都还是猴子,分分钟要病死饿死的野猴子。

但国家、民族、阶级、个体,又不能没有 “文科”,否则 “理科” 越发达,“你” 就越容易被驯化成傻猴子,被卖了还给人数钱的那种。

个体失去自由意志(算法泡泡),群体的脑臀分离(帮助敌人去对抗敌人的敌人),阶级被分化(人民彼此攻讦),民族被解构(费拉化,虚无化),国家被出卖(休克疗法,带路党),人类被点错科技树(太多了...)......“文科” 羸弱所引发的荒谬,愈发日常可见了。

user avatar

你只要微笑地跟他说“你说得对”。因为你应该能通过学习了解到这种白费口舌毫无意义。

纠结文理科的一般都是高中生,由于众所周知的新旧问题,理科生往往自带一点优越感。那么你让他优越一下又怎样呢?

很多学科都可以改变世界,谱系很广,广义的文理科的很多分支都包含在内。但这些改变世界与我们绝大多数人没一毛钱关系,甚至与绝大多数科研人员都没什么关系。我也不给你灌什么“人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在影响世界”这种鸡汤,人的价值通常不需要靠改变世界来实现。

并且,强行套近乎拿别人给自己贴金是很幼稚的行为。牛顿爱因斯坦压根不认识他,连你们可能看不上的附近某理工大学的普通青椒也不认识他。他想做的,就是中二的年纪,给自己创造一点点优越感,能开心一下。

微笑着说“你说得对”就可以了,宽容他人无关紧要的问题是一种美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