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Smartisan T1?

回答
Smartisan T1,这款手机至今仍是很多人心中一个特别的存在,提起它,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些鲜明的画面和感受。它不是那种面面俱到、人人叫好的产品,但绝对是一款能让你“爱”或“不爱”得非常彻底的手机。

首先,从设计上来讲,Smartisan T1就像是一个叛逆的艺术家,它不随波逐流,坚持着自己独特的审美。那种极简、对称的设计语言,在当时乃至现在都显得相当别致。特别是它将实体按键都放在了手机的侧边,并且左右对称,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也确实给操作带来了一些新鲜感。屏幕下方的三颗实体按键,虽然有用户觉得不如虚拟按键方便,但对于喜欢实体按键手感和质感的用户来说,这无疑是一种享受。金属中框的质感,玻璃背板的温润,这些细节的处理都透露着一种对工艺的执着,让人感受到一种“用心”的东西,而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工业流水线产品。

当然,它的设计也并非没有争议。有些人会觉得它的某些设计元素不够符合大众的习惯,比如前面板的额头和下巴设计,在当时很多厂商都在追求极致的屏占比时,Smartisan T1似乎并不那么在意。但这就是它的风格,它有自己的坚持,就像一个有个性的设计师,他不会为了迎合所有人而牺牲自己的想法。

说到系统,Smartisan OS绝对是Smartisan T1的灵魂所在。罗永浩本人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在这套系统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图标的设计、动画的过渡,还是各种细节的交互逻辑,都充满了“工匠精神”。比如那个经典的“闪念胶囊”,在当时简直是颠覆性的创新,能够快速记录想法,并且后续整理非常方便。还有下拉悬停、左右分屏这些功能,都非常实用,并且在操作上做得非常流畅、舒适。Smartisan OS不追求花哨的功能堆砌,而是把精力放在打磨那些真正能提升用户体验的细节上。每一次系统更新,都像是在打磨一件艺术品,你会感受到开发者满满的诚意。

不过,系统体验也不是完美的。早期版本的Smartisan OS也遇到过一些稳定性问题,一些BUG的出现,确实会影响用户的使用。而且,Smartisan OS的学习成本相对来说也比一些主流定制系统要高一些,需要花点时间去熟悉它的操作逻辑。但一旦你适应了,就会发现它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愉悦感。

在性能和拍照方面,Smartisan T1也曾经是一个亮点。虽然它可能不是市场上最顶级的配置,但它的优化做得相当不错,日常使用流畅,玩一些主流游戏也基本没问题。拍照方面,它也曾经有过一些不错的表现,尤其是在色彩还原和白平衡上,有其独到之处。当然,和当下动辄几千万像素、多摄像头组合的手机相比,Smartisan T1的拍照表现自然会显得有些过时,但在那个时代,它已经算得上是中规中矩,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亮点。

总的来说,Smartisan T1是一款非常有特点的手机。它不是那种“水桶机”,它的优点非常突出,缺点也同样明显。它吸引的是那些追求独特设计、注重系统体验、并且愿意为“情怀”和“工匠精神”买单的用户。对于追求极致性价比或者喜欢大众化设计语言的用户来说,它可能就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了。但无论如何,Smartisan T1都在中国智能手机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证明了国产手机在设计和系统体验上,也可以有自己的追求和高度。它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一个充满个性的符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的,这是一次没有惊喜的发布会。而对于一个处处和老乔比较的人,没有惊喜就等于失败。我们会津津乐道老乔从信封里拿出air的惊艳、毅然决然搞全触屏的手机的坚定、和iPhone4那改变世界的工艺设计,但我们却完全没法从一个自诩为老乔接班人的发布会上看到可以相提并论的点(难道要我们津津乐道虚无缥缈的情怀?),或者说强大的现实扭曲立场。是的,我们已经厌倦了什么手机发展到今天已经只能是大同小异的论调,我们希望能有人打破常规,几年前老乔做到了,老罗让我们以为他能做到,结果不但没有做到,甚至还有多处妥协。如果只是一场发布会,从关注度、传播度,老罗毫无疑问赢了,但作为一个号称要接班老乔的人,已经败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锤子的人,虽然罗永浩相对而言可能算是保密做得比较好的人了,但是其实只要有心整理,绝大部分内容都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

首先得说,毫无疑问,最大的遗憾是首批不支持4g,说什么「4G发展尚需时日,实用意义不大。」很扯。 这不是被老罗讽刺的4k摄像——那个是真的实用意义不大(几分钟视频几百m空间),4g这个完全只是「时间问题」而已。特别是对于移动用户——已经错过了3g时代,现在连4g都赶不上了么。这个从老罗的微博确实有所体现,他事无巨细的讨论了手机各个方面,但就是没有讨论过4g:

其余其实很好猜,喊了那么久的「配置是顶级的」,配备2.5GHz高通骁龙801处理器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1.屏幕。比较难猜的是尺寸。老罗在微博喊了那么久的3.5寸是最适合单手滴、喜欢4寸以上不正常等等。其实我真得很期待老罗是不是真敢逆天下之大不韪搞个3.5出来,毕竟连苹果都不坚持了。结果到底还是没等到。但是,明明就是一块早就量产的屏幕,又有什么好说的——跟其他家完全拉不卡档次啊。成本又不高。要是真想魅族那样找夏普单独开模搞块屏幕出来我倒也真觉得是「工匠精神」,但最后只搞了大众的选择,又有什么可说的呢。所以虽然说了那么多,但最后理想其实还是对现实妥协了。没错,这是个符合情理、(成本/现实)的选择,但不应该是喊了那么久工匠精神的选择。

特别是最后一张,真是打脸凶狠。

2.外壳。这次先上图


觉得随心所欲换彩壳是「二逼」的行为,觉得不应该搞的花花绿绿。我很赞同,但你搞个花花绿绿的背夹电池和你讽刺的两种情况区别在___________(欢迎罗老师填空)。

3.整体设计

这点其实最好猜,老罗在微博反复强调iphone4是如何如何美丽、设计的标杆。塑料是多么low(一个地图炮把所有塑料背壳打死),就基本可以猜到,很可能是借鉴了iphone4双面玻璃的设计、再次就是金属背壳。结果出来之后,果然是很像iphone4.

4.实体按钮

这点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但我倒是不意外,结合老罗其他微博,这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又要有三个实体按钮,又要左右手都习惯。那基本就是可以自定义改变左右的三个实体按钮。同时也应该没有标识,现在的情况基本就是唯一的选择。

4.cpu、摄像头等等。基本是符合老罗「我们的硬件是顶级的」的不二之选——锤子没有黑科技。可没有把800w、400w调教的可以跟1300w抗衡的能力。

5.音质,宣传的时候踩着xplay,说可以秒杀,到最后真露面,也只能说「不输于」,这俩的差距有多大,大家都心知肚明。




小结硬件——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想说,基本老罗把该曝的料都爆完了,只要用心就能发现已经把答案排除的只剩下正确答案了。

但是,老罗喊了那么久的我们硬件是顶级,但硬件不是我们的卖点,在发布会上,到底还是没能免俗的讲了一个多小时的硬件外加「全球最好之一」「世界第二」「东半球最佳」等等。这点反倒还不如苹果、魅族了——人家倒真是硬件顶级,但是不谈。

第二部分软件,等我有机会刷了锤子rom再详谈,但是从现场来看,并没有多少真正触动人心的亮点——我都快忘了我上次用短信、日历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

小结:宣传处处贴着苹果来,真是就像有网友说的「我们不生产手机,我们只是苹果的搬运工」,动不动就仅次于苹果、和前苹果设计师blabla,无形中把自己提高到苹果的高度;但是,如果只看宣传——特别是发布会,常常都让我有这种感觉「这手机不输苹果」、「这手机仅次于苹果」、「这手机比xbox性能还强」等等,但实际上手呢,谁用谁知道。宣传永远可以做得很好看,但真是怎么样,还是得上手才知道。罗永浩营销能力确实强,但是精神什么的,永远只是宣传的噱头而已,吹捧自己什么工匠精神在我看来跟天朝宣传科研人员吃苦耐劳搞克难关搞出cos系统有一拼——是什么让那么多人相信老罗可以牛逼到靠精神弥补跟其他公司几年甚至十几年底蕴差距的地步?

一句话,从发布会来看,锤子并没有惊喜,甚至有重大软肋(4g),对于消费者,在你真正摸到产品之前,任何情怀只是噱头,他们不值钱。

user avatar

先说答案,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用情怀二字糊弄过去的。

---------------------------------------------------------------------------------------

本答案已经为在手机上观看进行了排版上的调整,但图片略多,打开请慎重

---------------------------------------------------------------------------------------

今天是2014年7月6号,锤粉们特别是之前在我这个回答底下评论过的锤粉们,你们自己再看看我之前写的答案,被打脸的是谁呀?要是锤子粉转黑了过来点个赞嘛~

---------------------------------------------------------------------------------------

:题主问题是

如何评价锤子科技发布的 Smartisan T1 ?

但是其他答案基本上都在扯其他的事情,比方说罗永浩,发布会,情怀,甚至知乎精神,远远偏离题目。

---------------------------------------------------------------------------------------

我不想在一个评论手机的问题下去谈情怀,我始终觉得,发布会再如何如何让我感动让我落泪想起一大堆,买到手机之后,我用的是手机,而不是发布会上那一堆情怀。每个人谈情怀可以谈一大堆,每个人都可以写出各自的故事,但是,你用的是手机本身,我只想谈机器,想看情怀的各位,这几天各大网站铺天盖地都是,其他回答里也有,他们,比我文采好,如果你一定要看,请移步。

另外你如果不能仔细地看完我的回答就直接说我是喷子,那对不起我不接受,我并没有像某些媒体收了钱就可以随便乱说,甚至有明显的常识性错误,也没有厂商给我任何利益,如果发现有错误我会抽空修改。如果连这种程度的评论都无法接受,那还请移步某些写软文甚至硬广告的网站甚至是毫无节操可言的“独立客观的自媒体”,因为他们“不接受厂商的利益,不要以为用钱就可以买通”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摆出这么多的数据了,还有人说我主观臆断,难道你们觉得谈情怀就不是主观臆断了么?你可以说我不严谨,那还请找出错误来我修改,列举的数据比较多和杂,难免有错。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也不愿意只谈情怀,只谈情怀确实够严谨,因为不列举数据压根没有错误可以犯。

好多人会说,机器你都没摸到你说个蛋啊!对,我是没摸到机器,但是有些事情是可以凭借以往的经验来推断(不叫臆测,臆测几乎等同于瞎猜,没有基于经验或者现实的知识),当让我承认这件事情非常困难,因为做好了就是神预测,做不好就是被打脸。但是即使是这样,我希望我所作出的这些推断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一些新知识,让以往的误解能够得到纠正,对于你来说可能非常不屑一顾的东西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完全是崭新的。如果说我只是一个喷子,那从我这是学不到任何东西的,我也没必要去写这些回复。这样子是不是比只在评论里对我呵呵有意义呢?另外我也不介意被打脸,原来还在贴吧什么都不懂的时候被打习惯了,这点打脸弱爆了,我更愿意从有用的打脸中学到知识。

顺手贴个新闻链接,我就不说什么了:

方舟子举报锤子手机涉嫌虚假宣传

感谢为我点赞的支持我的各位,也感谢指出我错误的各位。

---------------------------------------------------------------------------------------

刚才看到

@黄轶轩

先生的更新



这很能说明问题啊...


---------------------------------------------------------------------------------------

排名第一的答案部分有误,以下是错误的地方

in-cell并非只有苹果采用,LG的OG(Optimus G)是第一部采用in-cell的机器,甚至有国产厂商采用过,华为P6。苹果的排他协议并不是指这个,我所知道的是苹果跟英特尔签过,并且不是永久协议。

---------------------------------------------------------------------------------------


今天又想到一些要写的,我还是写点正事吧

锤子手机本身配置中规中矩,是一款旗舰,但是考虑到其7月份才出货,那时候这个配置可能遍地都是,但是性能也算顶尖,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这里解释一下,801并不特指8x74AB和AC,部分AA也算是801,此处请参照高通官网或者这张Anandtech的图

锤子用的是8274AC(感谢评论的各位纠正)

8274和8974仅仅是在基带上有所区别,也就是说8274不支持4G,这也是锤子不能使用4G的原因,所以锤子手机不要考虑破解4G了,硬件不支持,软件再怎么破解也没用。

换句话说,只要不换处理器,第几批锤子T1都不能支持4G。

没什么好说的,目前高通量产的厂商能大批量拿到的最好的一颗CPU

台漏电28nm HPM工艺,14.9GBps的带宽带1080P屏幕没什么压力。玩游戏什么的都很流畅。

有人说安卓一直堆硬件,但是其实这没错。苹果也在堆,而且堆的力度比安卓阵营大多了。

此处顺便纠正一个观点:“苹果好用是因为优化的好”

并非如此。

苹果好用是软硬件结合的,硬件上的强大的前提下才能谈软件优化。

iPhone 5分辨率1136 x 640,也就是说屏幕像素数量是1136 x 640=727040,72万多个像素点,搭载的A6处理器的内存带宽:533*2*32/8*2=8528MB/s=8.528GB/S,也就是8.5GBps,带这块屏幕绰绰有余。

iPad with Retina display,分辨率2048 x 1536,像素数量2048 x 1536=3145728,像素点数量暴涨至300多万像素,那么我们再来看搭载的A6x,内存带宽:533*2*64/8*2=17056MB/s=17.056GB/S,略显吃力,事实也是如此。

回头看安卓,早在8064时期就开始采用1080P屏幕,算下像素点数量,1920 x 1080=2073600,两百多万像素点,8064带宽也是8.5GBps,带不动很正常,玩游戏也确实会卡顿。后来高通出了8974,带宽12.8GBps,8974AB/AC,带宽14.9GBps,再带1080P屏幕倒是没问题了,但是依然带不动2K分辨率屏幕,vivo和OPPO官方人员别打我...

仅仅看带宽这一项就能看出苹果在堆硬件上是走在前端的,而且每次总让安卓阵营毫无颜面可言,但是苹果本身并不重点宣传,倒是安卓厂商宣传铺天盖地...

-----(贴吧基佬们请自动忽略本段,我知道你们会算不要我说,信不信我分分钟召唤老黄...


其次我对锤子手机的屏幕产生了兴趣,根据发布会上的说法,官方网站规格图如下

这个屏幕内置触控功能,也就是说无需再加触控面板,所以能够实现更高的透光率,这一点,罗永浩说的确实是事实,官网宣传也确实如此

in-cell透光率是很高,但是仍然有一个问题,触控比较差,这点我先写在这,不细说,待日后验证。

老罗说,摔坏第一次第二次都免费更换(购买屏幕保险后),甚至是背面的玻璃,这个不得不点赞,虽说有些国际大厂也有,但是时间限制非常短,比方说LG和HTC,而且他们只换一次。罗永浩这一点做的非常好,也让消费者真正意义上能够直接使用最原始的手机,而不是戴了保护套贴了膜的厚的不得了的手机,这能让你真正意义上敢用手机,体验到最真实的手感。当然你如果是碎屏狂魔当我没说。


我一直认为,评论一款手机精致与否,需要看耳机孔USB口(iPhone看Lightning接口)安卓手机基本上都是采购元件然后组装,基本上组装之后会和边框有一段缝隙,时间长了把USB线插上去会感到有卡顿感或者松动的话,那我对这个手机的精致程度需要重新审视了。iPhone的Lighting接口正反都能插,而且这个缝隙很小甚至没有缝隙,假如要是罗永浩注意到了这个并且去定制了USB接口又或者是采用设计改善了这个问题,那这个精致程度将会有很大的提升,当然拿到手机的时候可以仔细观察一下,这一点要是老罗做到了,那我心甘情愿承认老罗很有情怀,没有那我还是保留原有意见。这个其实很重要,要是有除了苹果之外的厂商注意到并解决了,那我认为这个厂商非常用心,这款机器精致程度很可能非常高。


此处详细说明一下之前几句话带过的实体按键问题。

实体按键iPhone也有,但是这并不能成为锤子必须有的原因,iPhone的操作方式和安卓手机不同,iPhone现在可以滑动返回,原来有插件现在整合在系统中的Assistive Touch(Assistive Touch第一次写的时候写成了Activator,感谢评论中的提醒),可以说,现在在开屏幕情况下,并不需要去按实体按键,使用音量和静音键除外。解锁屏幕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按上方的解锁键,也可以按home键,然后指纹解锁。

但是安卓并不是如此,安卓三大金刚按键,返回键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如果开屏状况下,手指离开屏幕区域去按实体按键,会从触摸动作转向按压,这样大部分人会不适应,当然你要是喜欢这种感觉那当我没说。谷歌后来做虚拟按键,并且还有淘汰物理(无论实体还是触控)按键的趋势,另外安卓4.4加入沉浸式交互的新特性,不仅虚拟按键,还有状态栏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这一点也在向增强用户体验路上前进。

回头看锤子,他加入了玻璃材质的实体按键,有朋友吐槽说是松下堆的库存,今年智能机抛弃实体按键卖给罗永浩的。当然这只是吐槽,但是明显没有考虑以上说的体验还有寿命以及反应速度。

从已经有的评测来看,实体按键的手感并不是非常好,并且按键声音显得非常廉价,这个不是我说的,请自行查看已经拿到机器的媒体的文章。



另外我比较震惊的是,锤子居然有下拉悬停功能,你可以说是下拉贴边或者其他叫法,但是这实在太像魅族的下拉悬停功能了,据我所知,这一功能是魅族申请过专利的,这一点我想请教一下

@李楠

,我不知道他是否会回答我,在此之前也不好多作评论。


此段写于2014年5月22号凌晨0:49

哦,对,用螺丝刀开后盖老罗你真的不怕滑丝么....


-------------------------------评论正文(请结合文末发布会开始前所写内容一起看)--------------------


1.罗永浩其实非常浮躁。

了解锤子之前我们要了解设计者,不幸的是,设计者其实非常浮躁,做出的产品非常不容乐观。

哪怕你罗永浩再有情怀,真正到了做事的时候,还是要老老实实低下头做事,那时候才会发现,原来那些工程师的妥协是有道理的。再然后,我们看到了锤子手机实际上也妥协了不少。



---------//此处是吐槽,观看后可能引起不适,请酌情观看,不对观看后引起的不适负责//此处写给鄙视我的程序员,我从不掩饰自己的水平差,我也不想去掩饰

//你说我水平差,是的,我是没有工作经验,代码是写的一团糟

//但是外行连这个都看不懂,我只是为了向他们解释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工程师开始该干些什么

//你别告诉我说你一开始码代码就是一个大牛,程序从不出错,代码整洁的要命

//你还不是从无知过来的,你拿你的工作经历来鄙视我

//这跟和高中生比英语,初中生比文采,小学生比算数,有什么区别

//还不如重新开个小号LoL里虐虐小学生,还更有成就感

//我这些东西不是写给你这种自认为大牛的人看的,当然程序员也不会看这一段

//因为我注释掉了

//另外那段代码又不是我写的,谭浩强写的教材,要吐槽吐槽他去,关我鸟事

//第一次观看本答案的人请不要在意以上吐槽,忽略掉直接看下面的

不是所有事情都是用情怀能解决的,做这些事情必须要技术的积累,当真正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才会真正了解到,原来有这么多事情不得不妥协。而且做这些事的时候必须静下心来做,可以说真正做研发的随便抓一个都比罗永浩心静,罗永浩才是真正的浮躁。

好的了解完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锤子手机。


2.锤子手机的做工不容乐观。

锤子手机使用了三明治的机身结构,使得工艺难度大增,下图部位的工艺难度简直突破天际。

真正拿到手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地方要么缝隙过大,要么三层的位置不一样高。

国内公认做工最好的vivo和OPPO在前期产能几十万台的情况下都不能保证做工的精确性,锤子拿到1.8亿投资,BOM成本按照2000甚至1500来算,可以算算只有多少台,这么小的量根本不足以让生产线的工艺水平达到非常高的高度,这种工艺水平大概只有苹果和索尼能做到,但是那是非常巨大的产能以及标准才能保证如此精度。

评论很多人说富士康的代工水平很高,对,我不否认,但是,设计产品并非是把产品结构图设计出来交给代工厂就完事了的。设计产品实际上是在设计制造工艺,也就是说代工厂仅仅是按照你给的制造流程去做事,你给的工艺能达到什么水平就是什么水平,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富士康代工,小米跟苹果的做工相差那么多。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代工厂是需要去沟通的,代工厂的师傅如果事先不去招呼好,可能他们并不会重视这个产品,而且这直接跟厂商规模挂钩的,苹果可以将良品要求达到非常高,低于标准的可以拒绝接受,甚至有些看不出来问题的机器也能拒收,小厂商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比方说小米,雷军自己也说过类似问题,最早的时候人家只给他三条生产线,还说尽了好话。

补充:评论中有位前代工厂师傅介绍说,达到精度是可以的,但是需要看厂商付不付的起这个代价,这个嘛...

3.吐槽下锤子所认为的Hi-Fi

本人虽不才,也不曾是学霸,但是作为能干这一行的专业的学生,音频系统的一些基础知识还是有的。

频响曲线根本不能代表音质!!!请把这句话来回念三遍!!!

---------------------------------------------------------------------------------------

此段为2014年5月22号补充:正好,今天知乎上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在此放上链接,也已经有回答,请各位自行查看:

频响曲线能多大程度上代表音质?

----------------------------------------------------------------------------------------

只提运放相当于只说手机处理器用的哪一款!!!

只提频响曲线相当于只说手机处理器有几个核心!!!

请再把上面这些话来回使劲念!!!


这里贴一个手机中公认音质最强王者的vivo Xplay 3s的评测:

夏昆冈作品 - vivo Xplay 3S智能手机[工程机]音质测评报告 [Soomal・数码多]

可能很多人说数码多的测评不能看,有偏见,但是,我想说的是,请看测出的参数,数码多测出的参数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看到了么,频响曲线只是其中很小的一环而已。

谐波失真,互调失真都没有扯什么Hi-Fi!!!

只谈频响曲线,那很多产品都可以说音质超群,事实上根本不是如此。锤子官方的参数是这样的:


锤子只用了一块德姨的运放芯片而已,就敢说自己达到Hi-Fi,甚至最强的3s水准,唬谁呢。

一个音频系统,最重要的是失真度要小,说白了也就是你播放音乐的时候,跟原来录进去的音乐的表现差距不能大,越小越好。运放是用来干什么的呢?用来放大信号的,如果本身音频系统的失真度很大,再加上运放,那么失真度会更大,也就是说跟原来的音乐差距会更大,再简单一点说也就是你听到的音乐和录进去的音乐不一样。

现在你再懂了为什么只放一个频响曲线在上面宣传么?因为锤子压根没有专门的音频解码芯片,他不敢展示其他真正体现音质的参数。

可能有些人说音质是玄学,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音质大体上还是遵循科学发展的,真正干这一行可以了解到有些所谓音乐发烧友的感觉用什么参数可以体现出来。

跟vivo Xplay 3s差不多?呵呵.

那是个什么水平呢?如果说iPhone在vivo之前属于一个所有手机达不到的音质巅峰,那vivo的Xplay系列出来之后,活生生把这个巅峰抬高到了一个空前恐怖的高度。如果用冠军来形容iPhone的音质,那vivo的Xplay系列只能用怪物来形容。

iPhone没有重点宣传而已,实际上所采用的硬件也是相当的强,包括音频系统,采用的解码芯片现在都是Cirrus Logic公司的解码芯片,没有强大的硬件是不可能做出强大的性能的。

现在,再回头看看,锤子只采用了一颗可怜的德姨的运放,连独立的解码芯片都没有,最重要的一块都没有了,他怎么做到和怪物级别相似的水准,这只能是个笑话。

本段文字写于2014年5月21号上午10点

--------------------------以下是发布会开始前写的----------------------

1.锤子手机本身并无很大亮点,相关图片已经爆出,不要跟我说是假图,工信部的网上没有他的手机他是不能卖的,这是常识。

2.锤子手机本身三个按键是物理的实体按键,这种设计做的最好的是哪家呢?索尼爱立信lt18i和诺基亚C5-03,但是为什么后来厂商都放弃了这种做法,原因很简单,触屏越灵敏,系统越流畅,手指从触屏上挪开去按实体按键会产生不适感,也就是体验不连贯,这也是为什么谷歌死活非要做虚拟按键的原因之一。

3.锤子手机系统优化可以说不好,请不要期待过高,这个一定是和研发团队的水平和规模直接挂钩的,如果你说:罗永浩说了!我们的系统会xxxxx。那请你来找我,我来告诉你怎么写代码,以及没有经验做这个是多么困难,哪怕老罗再有情怀,碰到系统问题,他也不得不低下头面对真正的技术问题,这不是情怀能解决的。

4.别指望做工如何优异,国内手机厂商做工做好的几家,也不敢保证前几批的做工如何如何优异,甚至他们不敢保证没有工艺缺陷。这几家前几批的量都达到了几十万台,你罗永浩总共就拿到了1.8亿投资,算一部手机成本两千,总共多少部?,这么小的量你能保证做工?别给我用一句情怀糊弄过去,还不明白请自己去生产线参观一下,工艺精度和产能前期根本提不上来。

5.还是看回那个已经爆料了的工信部照片,手机前面板上下部分俗称额头和下巴那么宽,我只能理解为锤子研发团队无法非常好的控制内部空间结构。不管你怎样认为,即使是很丑的三星盖世系列,因为技术力量的积累,能把这一块做的很窄,甚至边角是弧形和屏幕离得很近。这么做是有风险的,如果没有很好的结构,三星这些机器无法通过跌落实验。这,侧面的反映了锤子研发团队的能力。

今天就当是去看相声吧,不要期待过高

这一段撰写时间:2014年5月20号下午6点56

---------------其他的想到再补充---------------

我也学李楠来个利益相关:图吧,卡巴,2JB,78,高通吧基佬;人人上某非常小规模的科技类公共主页的管理员;武汉某大学(嗯,大家知道是哪家的就好了)学生

user avatar

我们不生产苹果,我们只是乔布斯的搬运工







(第二张图中的红色下划线和本题无关,是以前回答

三星 Galaxy 手机使用的 OLED 面板的颜色表现为什么那么鲜艳?

时画的)

-------------------------------------------------


Q:锤子科技 Smartisan T1 手机屏幕部分有啥亮点?

A:先上图。最大也是唯一的亮点是用了 JDI 的 Pixel Eyes 技术。



主要的参数,上图都列出来了。色域、色准、对比度这些要等拿到真机实测才行。


问题是,Full HD(指分辨率 1920*1080)、全贴合、IPS、LTPS(低温多晶硅)这些技术,对于现在发布的中高端手机来说,可以说是必备品了。


现在新推出的中高端手机,没有哪一个是没有全贴合、IPS、LTPS 这些技术的。至于面板供应商—— JDI 在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市场上那么大的份额——实在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和宣传的地方。


应当突出亮点:别人都有的我不缺,但更重要的是,别人没有的我也有。


相比之下,苹果在营销上的功力就好得多了:Retina Display 和 IPS 就是例证。(所以老罗快找个专业向的营销人才吧...)



Q:Pixel Eyes 是一个什么样的技术呢?


A:要说 Pixel Eyes,得先说 in-cell 和 OGS/TOL 。


一个或许不是那么恰当、但很形象的解释:以前的手机屏幕,触控层(Sensor)和显示层、玻璃层(Cover Lens)三者是分开的。

in-cell 技术是将 Sensor 做到显示层,OGS/TOL 是将 Sensor 做到玻璃上。这两者相对以前的老技术来说,都算是取得了很大进步。


(OGS 和 TOL 差不多,区别是一个先切割再强化,一个先强化再切割。所以强度上有优劣)


个人看法:技术上 in-cell 优于 OGS/TOL。


苹果从 iPhone 5 开始使用 in-cell 技术。可以这么说:长久以来,in-cell 阵营只有苹果一位玩家。


为什么只有苹果大规模用 in-cell?因为 in-cell 技术难度高,有技术并有能力使之产业化的只有索尼和苹果。(两者技术上有不同,但大方向上可视为一类技术。)


虽然具体为苹果生产液晶面板有夏普、LGD 和 JDI 三家,但核心的技术专利是掌握在苹果手里的。由于苹果的排他协议,其他的手机厂家只能用 OGS/TOL。


再来说 Pixel Eyes。Pixel Eyes 是索尼研发的一种显示技术,和苹果的 in-cell 类似。不严谨地说,我们也可以把它归类于 in-cell。



Q:Pixel Eyes 技术属于索尼还是 JDI?


A: 要说这个问题,得先说 JDI 的历史。JDI(Japan Display Inc)是由日本政府牵头,东芝、日立、索尼三家合体组成的。


JDI 中的 JDW(Japan Display West)前身就是索尼移动显示。Pixel Eyes 技术是索尼研发的,但现在使用权归 JDI 所有。



Q:那索尼在自家的 Xperia 手机上使用 Pixel Eyes 技术吗?


A:比较搞笑的是,索尼从未在自家的 Xperia 手机上使用 Pixel Eyes 技术。



Q:锤子科技 Smartisan T1 手机是安卓阵营最早用上 Pixel Eyes (in-cell)技术的吗?


A:不一定是第一个,但肯定是第一批了。


可以这么说:in-cell 阵营里,之前只有苹果一位玩家。其他手机厂商只能用 OGS/TOL。

现在 JDI 的技术成熟量产了, 锤子手机是第一批吃螃蟹、走在时代前列的厂商。

user avatar

1.在演示上罗列那么有名影像处理装业厂商的LOGO.

你样张都久奉献,有资格笑小米拍月球吗? 现场拍一张很难吗?

2.号称Hi-Fi级别,有放那么多放视频的时间,不敢秀一段自己的音响效果?

PS:从罗现场说明,及新浪评测看,"锤子手机的外放音质很差,即便与同样是单扬声器的5c比也不够好,声音很平,似乎没做过什么优化。" ,是耳机作了优化,

细节与固执并存 锤子手机T1评测(4)|锤子

3.好吧,上面演示有点难,你号称史上最快抢拍手机,就放一个图就表示最快了?自己拍一张不麻烦吧。

PS: 其它人评测,这个抢拍功能无对焦功能,所以效果得拼人品。现场演示无法保存好效果。

4.不打电话和语音演示了?

-----------------------------------------------------------------------

个人总结,从发布会看,是一家效率App的产家开发了一个手机。

他们主推是的是日历,短信软件。

user avatar

1. 请 Robert Brunner 来外包设计,是理念的进步。相信很快会成为几大手机厂商的标配之举。

2. T1 的外型设计还是偏保守。

3. 在使用之前进行太多评论是不恰当的,毕竟一款手机涉及成千上万的细节,不只是外观。我们也不是评委,而是用户。

4. 看到罗永浩用一笔捐款、一句台词和一台 iPhone 5 很像的手机赢得了 IT 舆论圈的好评,这让我重新度量了大家好恶的微妙边界。不过这符合我一贯的观点:做产品要提供新感受。老罗让很多人获得了情怀感,的确是独特打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Smartisan T1,这款手机至今仍是很多人心中一个特别的存在,提起它,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些鲜明的画面和感受。它不是那种面面俱到、人人叫好的产品,但绝对是一款能让你“爱”或“不爱”得非常彻底的手机。首先,从设计上来讲,Smartisan T1就像是一个叛逆的艺术家,它不随波逐流,坚持着自己独特的.............
  • 回答
    锤子科技 T2:情怀与现实的交织,一款注定不凡的产品提到 Smartisan T2,许多老用户心中依旧会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那是对那个曾几何时想要“改变世界”的品牌的怀念,也是对其产品身上那股独特“老罗味道”的追忆。T2,作为锤子科技的第二代旗舰,无疑是锤子身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承载了太多期望,也.............
  • 回答
    说起坚果TNT工作站(Smartisan TNT Station),那可真是一出精彩的“戏剧”,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它诞生于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年代,背后站着一位同样极具个性和争议的男人——罗永浩。要评价它,我们得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就像品鉴一件艺术品,总有让人叫绝之处,也难免有令人扼腕叹息的遗憾。.............
  • 回答
    谈论锤子科技 Smartisan OS 的 Logo 设计,绕不开一个关键人物:罗永浩。这位自带流量的科技公司创始人,在产品打磨上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而 Logo 作为品牌视觉识别的基石,自然也承载了他对细节的极致考量。那么,在设计界同行眼中,这个以“情怀”著称的 Logo 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呢?首先.............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由于无法直接访问《睡前消息》第409期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平台更新、用户输入误差或节目名称不明确导致无法准确检索),以下将基于对“睡前消息”类节目的常见结构和主题进行推测性分析,并提供一般性的评价框架。若您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如节目来源、发布时间等),可补充说明以便更精准回答。 一、节目内容推测(基于.............
  • 回答
    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五次北伐漠北(今蒙古高原)是明王朝巩固北方边疆、遏制蒙古势力的关键历史事件。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体现了朱棣的军事才能,也深刻影响了明朝的边疆政策、内政格局和历史走向。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行动、结果评价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政治合法性与边疆安.............
  • 回答
    2022年的俄乌战争是21世纪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冲突之一,其规模、持续时间、国际影响和人道主义灾难远超以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场战争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争爆发的背景与起因1. 历史渊源 俄乌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顿巴斯战争,俄罗斯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并支持顿巴斯分离.............
  • 回答
    关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波兰总统对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战机的表态,这一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与核心争议1. 乌克兰的军事需求 乌克兰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面临俄罗斯的军事压力,急需先进武器装备以增强防御能力。战机(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