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其实源于智商歧视,因而他把中国人称之为“智力低下的人种”。在科研这个行当,没有成果就是别人看不起;尤其数学和理论物理,搞不出来就默认智商低。爱因斯坦当时是来中国做学术交流的,想让爱因斯坦看得起当时的中国人,没有别的办法,就是展示你的成果。可1920s的中国能展示什么东西??爱因斯坦其实在中国接触的,不过是中国的古老文化如中餐,昆曲,城隍庙豫园之类的。所以他感慨“(中国人)同他们伟大文明的过去毫不相干的”。唯一一个和学术相关的活动,不过是工部局礼堂做了个有关于相对论的演讲而已。我不知道当时演讲的情况,但是我很怀疑当时有几个中国人能听懂爱因斯坦的理论。一直在吹“民国大师”,这些大师跑哪里去了?哦,全是文科生。
可以看看谁去招待爱因斯坦。当时爱因斯坦在上海,受画家王一亭邀请,携夫人参加宴会,出席宴会中国人有:上海大学校长于右任以及该校教师、曾留学欧洲的原北大教授张乃燕(化学家)、与主人王一亭有亲的浙江法政学校教务长兼持志大学教授应时、夫人章肃或者张淑(持志大学法文教授)和女儿应慧德、大公报的曹谷冰和张季鸾、斐司德夫妇、稻垣夫妇、大阪每日新闻社的村田。招待的人员里面居然连一个搞物理的都没有,可见当时的中国,连接待爱因斯坦的能力都没有。大家只能在客套话里游来游去,穷极无聊。
我倒真希望刘慈欣写的《三体》里叶文洁的父亲叶哲泰真的存在,有他的陪同,爱因斯坦应该不会觉得太无聊。那么爱因斯坦估计会在日记里添那么几句话:“我在中国遇到一个有意思的年轻人,懂一点物理,我和他讨论了一点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要是他来现在的中国,那肯定杨振宁携夫人翁帆作陪,首先就解决了他的日记里的一大疑问“我注意到这里男女的差别微乎其微,我不明白中国女性具有何种魅力吸引男性到这个程度”。另外,搞理论物理的院士可以凑两桌,足够爱因斯坦进行智力交流。我不相信他还会在日记里写那样的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