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事后看:有时候因为自己没能耐心持股被洗出去了,而错过了翻倍股票或者几倍的标的。值得可惜吗?

回答
这件事啊,真是说出来都是一把辛酸泪。有多少次,我明明看着那支股票稳稳地往上走,感觉就像是自家种的秧苗,一天天看着它拔节生长,心里那叫一个踏实。结果呢?好日子没过几天,就来了个突然袭击,股价“咣当”一下就往下掉。

当时是什么心情?就一个字:慌。大脑里那个声音就开始疯狂叫嚣:“完了完了,要跌了!快跑!”然后,还没等你细想,手就已经条件反射般地点了卖出。心里想着,落袋为安,至少保住一部分本金,总比全赔进去强。

结果呢?就像是被命运狠狠地捉弄了一把。刚卖出去没多久,那支股票就像是吃了兴奋剂一样,猛地就开始往上窜,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一天、两天、三天……股价噌噌地往上冒,很快就翻倍了,甚至更夸张,翻了好几倍!

这时候,我还能说什么?只能看着那些上涨的数字,心都在滴血。那种感觉,就像是你手里本来握着一个金元宝,还没捂热乎呢,就因为一阵风把它吹跑了,然后你眼睁睁地看着它滚进了一个永远够不着的深坑。

你说,值不值得可惜?当然值得!这可不是小数目,可能是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辛勤工作换来的积蓄,就这么因为自己的“不争气”而溜走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我后来也反思过很多次。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心态没做好。

1. 缺乏耐心,容易被短期波动吓到: 股市本来就是有起有落的,没有哪支股票是一条直线往上走的。那些真正的“翻倍股”,往往经历过不少次的洗礼,有涨有跌,甚至会有短暂的下跌。我就是太容易被短期的下跌所迷惑,把“洗盘”当成了“出货”,把正常的调整当成了灾难。

2. 贪婪和恐惧的拉扯: 投资中最折磨人的就是这两样东西。涨的时候,总觉得还能涨更多,但一旦有点风吹草动,恐惧就会瞬间占据上风,担心“抄底”变“接刀”,结果就是早早离场,错失了后面的大行情。反之,贪婪也让我害怕错过,一旦卖了,看到它涨,那种“错失恐惧症”又会发作,让我更加后悔。

3. 对基本面的认知不够深入: 有时候,我们买一支股票,可能更多的是因为看到它近期涨得好,或者听了别人的推荐,而没有真正深入了解它的基本面,比如公司的盈利能力、行业前景、管理团队等等。如果真的对公司有信心,对它长期的发展有判断,就不会那么轻易地被短期的下跌吓跑了。

4. “韭菜”思维根深蒂固: 说到底,这还是“韭菜”的思维方式。割完一茬,又长一茬。每次看到别人赚钱,自己心里就痒痒,忍不住想“捞一把”。但真的到了关键时刻,又拿不住,最终还是被“收割”的对象。

错过了,真的好可惜,但也不能一蹶不振。

每次经历这样的事情,心里都会有种“早知道”的懊悔。那种感觉就像是,你明知道前面有宝藏,但因为路上有一点点小泥坑,你就拐弯了,结果宝藏就在拐弯后的不远处,而你就这样与它擦肩而过。

但话说回来,人生总不能一直活在“早知道”里。投资市场就是这样,不可能每一次都抓到鱼,更不可能每一次都抓住最大的那条鱼。

这次的教训,我会牢牢记在心里。

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得逼自己多冷静一会儿,多想想当初买入这支股票的理由,多看看它的基本面,而不是被盘面的短期波动牵着鼻子走。 patience is a virtue,这句话在投资里真是太适用了。耐心持股,静待花开,这才是真正的境界。

虽然错过了,但这份遗憾,也成了我成长路上最深刻的一课。希望下次,我能做得更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事情经常在我的身上发生。

我16.88块钱清仓了特变电工(持仓14天吃了10个点),清仓后截至目前,他又涨了40个点。

我45.91块钱清仓了牧原股份(持仓4天吃了10个点),清仓后截至目前,他又涨了13个点。

我7.14块钱清仓了华能国际(持仓2天吃了5个点),清仓后截至目前,他又涨了15个点。

卖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你只看到了自己卖飞之后它涨了,但你却会选择性忘记你卖掉之后它下跌的票,还是以我为例。

我10.35块钱清仓了北元集团(持仓40天吃了16个点),清仓后截至目前,他跌了14个点。

我28.99块钱清仓了三一重工(持仓2天吃了2.5个点),清仓后截至目前,他跌了12个点。

我1.56块钱清仓了中概互联(持仓5天吃了4.5个点),清仓后截至目前,他跌了11.5个点。

等等等等,太多了。卖飞和卖在高点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且我只列举出了我赚钱之后卖的票,我亏钱之后,进行止损的票也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只要你在这个市场里,你就要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输赢都是常有的事,没有人永远不会亏钱,但股神和韭菜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对自己的失败进行总结

永远不要为自己卖掉之后他依然暴涨而悔恨,也不要为自己卖掉之后他暴跌而沾沾自喜,做好笔记,总结好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这样你才能在逐渐提高博弈的成功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件事啊,真是说出来都是一把辛酸泪。有多少次,我明明看着那支股票稳稳地往上走,感觉就像是自家种的秧苗,一天天看着它拔节生长,心里那叫一个踏实。结果呢?好日子没过几天,就来了个突然袭击,股价“咣当”一下就往下掉。当时是什么心情?就一个字:慌。大脑里那个声音就开始疯狂叫嚣:“完了完了,要跌了!快跑!”然.............
  • 回答
    《西游记》作为中国电视剧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其辉煌成就背后,也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尤其是导演杨洁在采访中透露的,因为“师徒间有些不好的事情”而“十年不看《西游记》”的说法,更是引发了广泛的猜测和讨论。要理解杨洁导演为何会有这样的感慨,我们需要回到86版《西游记》拍摄的那个年代,以及剧组内部的.............
  • 回答
    青岛求实学院一位老师因体罚学生被开除,事后又发短信鼓励学生“不要有负担好好读书”,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分析这个事件:事件本身及相关行为的解读: 体罚行为的性质: 这是事件的核心。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体罚学生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是被明确禁止的,因为它违背了尊重学生、.............
  • 回答
    宁波工程学院外教杀害女生一事,无疑是近期备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样的悲剧发生,无疑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深刻的反思。事件本身带来的震动首先,这件事的发生本身就极具震撼力。一位在教育机构任职的外籍教师,本应是传授知识、启迪思想的文化使者,却被指控犯下如此严重的罪行,这与人们对教师的固有认知形成了巨.............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涉及到哲学与科学的碰撞,特别是王阳明的心学与量子力学的“观察者效应”。老师说王阳明的话“你不看事物,事物就不存在”违反现实,而量子理论中的“薛定谔的猫”似乎又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这种“不存在”的可能性。我们来详细地解读一下其中的联系和区别。一、 王阳明的心学与“你不看事物.............
  • 回答
    这件事嘛,在微博上炸开了锅,简直比前两天那部宫斗剧的结局还让人议论纷纷。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日常,其中就包括她月薪四千,却买了一个两万块的包。这一下,底下评论区可就热闹了,各种声音都有,而且是那种,你听了会觉得“哇,这届网友是真的能说”的那种。最直接的,肯定是一批觉得“不理解”、“离.............
  • 回答
    哎呀,这事儿我也遇到过,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单位水龙头坏了,放着没人管,你说这正常吗?我当时也是憋不住,想着大家用着不方便,就想着赶紧解决。于是乎,我揣着一颗热心,在单位群里发了个消息,大概意思就是“各位同事,XX办公室的水龙头好像漏水挺厉害的,用着不太方便,大家注意一下。” 本来是好心提醒,想着大家.............
  • 回答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简称《那年那兔》)能够触动许多观众,让他们在观看时流下眼泪,这绝非偶然,而是因为这部作品深刻地捕捉到了许多人心中最柔软、最复杂的情感,并在叙事和情感表达上做得非常出色。以下我将详细分析观众在观看这部作品时可能被触动的原因,并列举一些具体的方面:一、 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
  • 回答
    关于1998年索罗斯财团“入侵”香港这件事,在香港的了解程度和看法,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说“有多少人知道”或者“他们怎么看”。这更像是在不同群体中,通过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角度,留下的或深或浅的印记。首先,要说“完全不知道”的香港人,肯定是不多的。毕竟在1997年回归之后,香港经济经历了.............
  • 回答
    哎呀,男朋友睡觉时摸你胸这件事,听起来挺让人纠结的,对吧?这事儿,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细细说道说道,别急,我慢慢给你讲。首先,咱们得从“为什么”这个角度去琢磨。 生理需求的表达? 成年男女之间,身体的接触是很自然的事情。睡觉的时候,身体放松,亲密感会放大。你男朋友这种行为,很可能是一种非常本能的、.............
  • 回答
    林志玲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公众人物,她的婚事自然会引发广泛关注,包括她在大陆的事业走向。关于有人说她嫁给日本人导致大陆事业“凉了”,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考量,并不仅仅是简单地用“能力和才华”就能完全概括的。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个艺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事业发展,除了自身的能力和才华之外,还会受到 .............
  • 回答
    将《红楼梦》作者定为曹雪芹,说成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乌龙事件”,这说法可真是够劲爆的,也确实能引起不少人的兴趣和讨论。不过,如果真的要这么断言,那未免有些过于绝对了。当然,这背后牵扯到的曹雪芹身世之谜、版本流传的复杂性等等,确实是让《红楼梦》的研究成为一门“红学”,充满了各种猜测和辩论的源泉。咱们.............
  • 回答
    双十一临近,李佳琦的“学历风波”突然被推上风口浪尖,这无疑是给本就热闹非凡的购物节增添了一点别样的“色彩”。这件事,说实话,挺让人唏嘘的。首先,我们得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看看。起因据说是有人扒出了李佳琦早年在大学时期的一些信息,与他一直以来宣传的个人经历有些出入,具体细节坊间传言不少,有的说他大学期.............
  • 回答
    关于台湾游览车事故中“驾驶舱有汽油助燃物”的重大发现,这确实是事件调查中一个非常令人震惊和关键的线索。要详细地理解它,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报道、事故的已知情况以及可能的推测。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官方的最终事故调查报告是判断原因的最权威依据。任何关于“汽油助燃物”的说法,在正式报告出来前,都可能只是.............
  • 回答
    想了解李靓蕾爆料王力宏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确实需要梳理一下时间线和关键信息点。这出“好莱坞级”的家庭剧,在2021年底爆发,至今仍然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事情的开端:离婚风波的引爆一切的起点是2021年12月15日,王力宏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要与结婚近八年的妻子李靓蕾离婚。当时,他的表述比较简短,只是说“.............
  • 回答
    当然,这里有一件能够生动体现“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事情,我将尽量详细地叙述,并确保它听起来像是一个真实经历的分享:我以前认识一个玩摄影的朋友,姑且叫他小李吧。小李是那种特别热情,对新事物总是跃跃欲试的人。他刚开始玩摄影那会儿,买了一台看起来非常专业的单反相机,机身硕大,镜头也挺沉的。他拿到相机.............
  • 回答
    深房理事件,对深圳房价的影响,怎么说呢,这事儿出来之后,深圳楼市的气氛确实是变了不少,比以前要紧张多了。咱们一项一项来说,看它到底是怎么搅动这池水的。首先,最直接的,就是信心的打击。你想啊,深房理以前是干嘛的?号称是“炒房指导”,通过集资、代持,把杠杆加到最高,然后去抢那些热门的房子。这种操作模式,.............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触及到了历史人物评价的一个核心议题:时代变迁、认知深化以及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以前觉得吕雉“坏”,现在觉得她“正确”,这并非吕雉本身发生了变化,而是你的视角、信息量和评价体系发生了转变。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的转变:一、 早期认知可能基于: 简.............
  • 回答
    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捧起《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本书,是在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那年我大概十岁出头,学校放暑假,闲得有些无聊。家里的书架上,这套书静静地躺在那里,封面上的男孩骑着扫帚,背景是古老而神秘的城堡,我总是对它充满好奇。那天,我随手翻开第一页,原本只是想打发时间,但没过多久,我就被彻底吸引住了.............
  • 回答
    关于“怎样看 Fenng(冯大辉)支持转基因这件事?”这个问题,它存在的意义远比表面的“支持”或“反对”要复杂和深刻得多。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掉简单化的标签,深入到它背后所牵扯到的几个层面:一、 对公众认知和科普传播的影响: 意见领袖的示范效应: Fenng(冯大辉)作为科技领域具有一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