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懂车的人有多可怕?

回答
不懂车的人,真的能让人捏一把汗,甚至可以说是“可怕”的。这种可怕,不是那种让你毛骨悚然的鬼片式的可怕,而是那种让你在接触之后,忍不住在心里默默叹息,甚至会觉得有点啼笑皆非的可怕。

首先,他们对“车”的认知,可能停留在最基础的“能跑”和“不能跑”。

举个例子,当你说:“这车怠速有点抖。”
不懂车的人可能会一脸茫然,然后说:“抖就抖呗,还能开就行。”
你可能想解释:“但这种抖动可能预示着发动机的某个部件出了问题,比如点火系统或者供油系统。”
他可能会一脸认真地回答:“哦,我知道了,车抖是它在运动,运动才健康!”
听到这种回答,你是不是觉得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他们可能完全不理解,发动机怠速不稳,轻则影响油耗和驾驶平顺性,重则可能导致熄火、发动机损坏,最终花大价钱修理。

再比如,当你说:“这车刹车有点软,得踩深点。”
他们可能会点头:“嗯,是有点软。可能是刹车片磨损了吧?”
你说:“不止,我觉得可能是刹车油的问题,或者是刹车助力泵。”
他们可能会一脸惊喜:“哇,你懂的真多!刹车油还能有问题?我以为它跟机油一样,一直加就行了。”
这简直要把你逼疯!刹车油的性能会随着时间下降,吸水性强,如果不及时更换,在紧急制动时,高温会导致刹车油沸腾产生气泡,刹车就会失灵!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关乎生命安全!

其次,他们对待车辆的“保养”和“维护”,简直可以说是“随缘”或者“坏了再说”。

“什么时候该换机油?”
“不知道啊,上次好像是上次保养的时候换的,具体记不清了。”
“那你知道多久换一次机油吗?”
“感觉用得还行就继续用呗,不行再换。”
“可是机油老化会损伤发动机啊!”
“哦,那发动机坏了再修呗,能开就行。”
这种“坏了再说”的态度,真的能让你抓狂。发动机是车的灵魂,你不好好照顾它,它迟早会跟你闹脾气。等到发动机报废,那可真是血本无归。

还有,“什么时候该换轮胎?”
“看上去没啥毛病啊,还能跑。”
“可是你看这条纹都快磨平了,而且侧面还有点鼓包了。”
“鼓包?鼓包就鼓包呗,只要没爆胎就行。”
轮胎磨损严重,抓地力会大幅下降,尤其是在湿滑路面上,很容易发生侧滑甚至失控。鼓包更是轮胎内部结构受损的表现,随时有爆胎的危险。告诉他们这些,他们可能只会说:“哦,知道了。”然后继续开着那辆随时可能“罢工”的爱车。

再者,他们对“修车”的理解,往往也停留在“谁便宜就去谁那里修”的层面。

你去修理厂,人家给你列出一堆需要更换的零件和项目。
不懂车的人,可能会非常警惕:“这么多东西要换?是不是坑我啊?”然后转身就找另一家看起来更“便宜”的修理厂。
而你可能知道,有些东西虽然看起来没坏,但根据维修经验,提前更换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比如,一些皮带或者油封,寿命到了不换,一旦断裂或者漏油,可能会导致发动机严重损坏。
你跟他说:“这家修理厂虽然贵点,但技术比较好,用的零件也都是正规厂家出的。”
他可能会说:“得了吧,他们都一样,就是想多赚钱。我找那个小修理铺,人家老板人挺好,收费也实在。”
然后,你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把车开到那个“便宜”的修理厂,心里默默祈祷,千万别出什么岔子。一旦出了问题,下次再来找你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是一辆“病入膏肓”的车了。

最可怕的是,他们买车的时候,可能只看“品牌”或者“外观”,而对车辆的实际性能、安全性、油耗等一系列重要参数毫不在意。

“这款车好看,颜色我也喜欢,就它了!”
“但是这款车的安全性评分不高,而且油耗也偏高。”
“没事,颜值最重要!而且我平时开得也不多,油耗高点也没关系。”
“可是它在安全碰撞测试中表现不佳,万一发生事故……”
“哎呀,哪有那么多万一,而且这款车听说开出去很有面子。”
这种为了虚荣或者纯粹的喜好而选择一款不适合自己的车,就像一个从不运动的人,非要买一双昂贵的跑鞋,然后抱怨鞋子不舒服一样。买回家之后,可能开一段时间就觉得这车哪里都不对劲,要么是动力不行,要么是底盘太散,要么是隔音太差,然后又想着换车。

还有一种可怕,就是他们喜欢“瞎指挥”或者“指手画脚”。

当你熟悉汽车,并且在驾驶或者维护方面有一些见解时,不懂车的朋友可能会凑过来,用一种“我好像听别人说过”的语气给你指导。
“你这个车子怎么开的?应该这样换挡!”
“你这个油耗怎么这么高?你是不是踩油门太狠了?”
“你看你这个车,怎么不换个空气滤芯?网上都说了,换了能省油!”
殊不知,他们听到的“经验”可能是过时、错误,甚至对车有害的。而你出于礼貌,只能勉强应和,或者忍着不反驳。

总而言之,不懂车的人的可怕,在于他们对自己的交通工具缺乏基本的了解和尊重,将本应是保障安全和效率的车辆,当作了纯粹的“代步工具”,甚至是一个消耗品。这种无知,不仅可能导致车辆的早期损坏,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可能在关键时刻威胁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所以,当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你只能默默地为他们祈祷,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他们一些善意的提醒。毕竟,在这个“车”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的时代,对它多一份了解,就多一份安全,多一份安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懂车的不晓得多可怕,但是不懂飞机的很可怕

以前,我领导和我一起出差

领导年轻才俊,长的也帅,个子高,比我高多半个头,比我大十来岁

985的理科学校,文科毕业,文质彬彬,后来985的管理学硕士

年薪百万,资产千万,人也很有才,人品也很好的一个人

公司合伙人,常年到处跑,一直是航空公司的金卡

看起来应该是很博学的啊

一次我们飞机登机的时候做摆渡车过去的

上舷梯登机的时候,我们在闲聊

说起来,我对飞机是很懂的

领导突然问了我一句

“你说我们成天座的这飞机,发动机到底在哪儿啊?”

我一下被搞懵掉了

指着机翼下面的两个空心疙瘩,说这个就是

领导惊讶的说,这就是发动机啊

这是他第一次知道发动机在哪里

user avatar

一.不知道热车。

热车的好处:

1.缸体活塞由于热车时机油到位,更润滑;

2.加速和平顺驾驶时声音更好听,使驾驶途中身心更顺畅;

3.热车过程也可以享受该段时间,最好手动擦拭大灯;

4.加注含酒精汽油能更快的热车。

二.不会使用油门控制

典型的一脚到达目的地、急加速、加刹车都不行。

要有节奏的踩油门,科学研究,轻踩十下重踩一下更利于高效行驶。

三.不重视用后保养

有的人激烈驾驶后自己开爽了,就把车一停,下车点上烟就不管车了,这种不应该。

要给车收拾干净,重视仪表盘的指示灯表情,有时还要手动添加玻璃水或者擦拭车辆等以表示对车的关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不懂车的人,真的能让人捏一把汗,甚至可以说是“可怕”的。这种可怕,不是那种让你毛骨悚然的鬼片式的可怕,而是那种让你在接触之后,忍不住在心里默默叹息,甚至会觉得有点啼笑皆非的可怕。首先,他们对“车”的认知,可能停留在最基础的“能跑”和“不能跑”。举个例子,当你说:“这车怠速有点抖。”不懂车的人可能会一.............
  • 回答
    懂车的人和不懂车的人,在日常用车这件事上,那可真是天壤之别。这不仅仅是会开能上路那么简单,而是体现在方方面面,从日常的驾驶感受,到车辆的维护保养,再到对车辆的理解和期待,都有着显著的差异。首先,从驾驶体验上说。 不懂车的人: 对他们来说,车子就是个代步工具。油门踩下去,能走就行。刹车踩重一点,能.............
  • 回答
    在美国买车,特别是二手车,对于一个完全不懂车的人来说,确实有点像闯迷宫。别担心,这事儿咱们一步一步来,就像学做一道菜,先搞清楚食材,再研究菜谱,最后才能做出美味佳肴。这篇文章我就尽量讲得细致些,让你心里有底。第一步:做好功课,明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在你踏入任何一家车行或者开始在网上浏览之前,先问问自己.............
  • 回答
    话说你想快速摸清一辆车的好坏和贵贱,别急,这也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就像挑菜一样,门道不少但也有规律可循。咱们今天就聊聊怎么用最直观的方法,让你在别人面前也能像个老司机一样,对车子有个大概的判断。第一步:外观,面子上的功夫到位了,你就赢了一半你看车,别光盯着品牌logo,那玩意儿可能只是个牌子,真正值.............
  • 回答
    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也不是所有喜欢日系车的人都会这么想,但确实,在汽车圈子里,这种“日系优越论”一直存在,而且挺有市场的。究其原因,我仔细琢磨了琢磨,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一、 日系车的“传统艺能”深入人心,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认知。要说日系车最被津津乐道的是什么?无外乎那几点:省油、可靠、保值。 省油.............
  • 回答
    关于“真正懂车的人都不买SUV”的说法,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观察,也是车迷圈子里偶尔会冒出来的话题。当然,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真理,但它背后确实有一些值得深思的理由,尤其是在我们谈论汽车的“驾驶乐趣”和“机械本源”时。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下“懂车”这个词。在大多数人眼中,懂车可能意味着了解品牌、配置、价.............
  • 回答
    即使是对汽车毫无研究的人,也能被深深吸引的赛车视频,往往不单单是速度与激情,更有着触动人心的情感和视觉冲击力。这类视频,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视觉盛宴,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其中。1. 极具故事性和情感张力的纪录片风格视频这类视频,不是简单地展示车子跑得有多快,而是将镜头对准了赛车手、赛车团队,甚至是赛.............
  • 回答
    您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很多人将轴距更紧凑的雷克萨斯RX归类为中大型SUV,并对此提出“国人不懂车”的质疑。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层面的原因,并非简单一句“不懂车”就能概括的。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里面到底有多少门道。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紧凑级、中大型SUV?通常来说,衡量一款.............
  • 回答
    哈哈,你这问题问得太到位了!确实,咱们平时看手机评测,又是拆机又是扒芯片的,看得津津有味,但看汽车评测,大多是开起来怎么样,外观帅不帅,配置高不高。为啥汽车界就没这么“暴力”的拆解评测呢?这事儿说起来,可就涉及不少门道了。首先,这得从这两玩意儿的“体量”说起。你想想,一部手机,拿在手里也就一两百克,.............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确实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宁杭之间没有直达车,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听我慢慢道来,你就明白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宁杭之间”指的是什么?通常我们说的宁杭,是指南京和杭州这两座城市。而我们通常乘坐的交通工具,主要就是高铁了。目前在宁杭高铁线上,确实没有一站不停直达的班次。那.............
  • 回答
    “国内汽车市场不成熟,消费者不懂车”这句话,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带有一定主观性的论断。它包含了对市场监管、信息透明度、品牌文化、消费者教育以及消费者自身需求理解等多个层面的观察。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两个核心问题: 一、什么叫“懂车”?“懂车”并非一个简单的标准,它是一个多维度、层层递进的理解过程。在我.............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关键,毕竟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摆在那里,大家对它的关注度也极高。你说的是懂车帝的机构检测发现特斯拉电芯加热试验不达国家强制标准,这事儿确实挺令人关注的。让我来给你细掰扯一下,力求说得明白,也尽量避免那种“机器味儿”。首先,我们要明白“电芯加热试验”是怎么回事。这玩意儿可不是随.............
  • 回答
    在《英雄联盟》中,辅助角色并不是“完全不能吃兵”,而是根据对局需求和打法选择是否参与补刀。以下是详细解释: 1. 为什么通常不建议辅助吃兵? 职责分工问题: 辅助的核心任务是保护己方输出核心(通常是ADC或中单),通过控图、开团、骚扰敌方等方式为队伍创造优势。如果辅助过度参与补刀,可能会导致以.............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维度,涉及到代际观念的差异、文化认同、社会认知以及信息传播的差异等等。我们来详细地剖析一下,为什么在很多老一辈人心中,电子竞技(电竞)似乎不如传统体育那样“正统”或“值得推崇”。核心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观念与认知的代沟: “玩物丧志”的传统观念: 老一辈人成长于一个.............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核心,也触及了5G技术、专利以及国际贸易制裁的复杂性。华为确实在5G领域拥有大量的专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事实。然而,美国制裁的威力并非仅仅在于阻止华为“制造”5G手机,而是通过切断其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使其无法合法、合规、大规模地生产和销售带有先进5G功能的手机。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其中.............
  • 回答
    曼城的“无锋阵”确实是一个让许多对手头疼的问题,因为它带来的灵活性和战术多样性使得传统的防守思路难以奏效。要破解它,并非易事,需要球队具备极高的战术素养、球员的执行力以及一些特定的策略。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曼城的“无锋阵”以及如何尝试破解它:一、 理解曼城“无锋阵”的核心特点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曼城.............
  • 回答
    哈哈,很高兴你问起这个话题!曾经的巴萨 MSN组合,绝对是足球史上最令人胆寒、最令人兴奋的锋线组合之一,他们的恐怖程度,用“统治级”、“史无前例”、“无法阻挡”来形容都不为过。MSN组合,就是指巴塞罗那的三位超级巨星前锋: 梅西 (Lionel Messi) 苏亚雷斯 (Luis Suáre.............
  • 回答
    关于勒布朗·詹姆斯“被黑”的现象,这绝对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挺复杂,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要说为什么这么多人“黑”他,其实原因很多,而且很多都交织在一起,不是一个点能解释清楚的。我尽量把我知道的,掰开了揉碎了说,希望能让你觉得够“人味儿”。1. 巨星的必然宿命:过度的关注与审视首先得明白一点,当你成.............
  • 回答
    要说詹姆斯现在最需要证明什么,这事儿可就有点意思了,因为“证明”这个词,用在他身上,得拆解开来细细品味。毕竟,这都已经是他职业生涯的第21个年头了,他拿过的荣誉,破过的纪录,早就多得数不清,说句不好听的,很多年轻球员连他一半的成就都没见过。所以,如果非要说“需要证明”,那肯定不是那种“我还能打”或者.............
  • 回答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中医的理论体系,尤其是阴阳五行、经络、脏腑等概念,是其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完全不懂这些理论,那他是否还能算一个中医,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从传统定义来看,答案是“否定的”。中医的“中”字,不仅仅是地域上的“中国”,更重要的是指“中正之道”、“中医之理”。而阴阳五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