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和奥卡姆剃刀老师快乐探讨的人,我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他混淆了“重度网瘾患者”和“被送到网戒中心的孩子们”这两个群体。网瘾存在与否,目前科学界仍无权威定论,其次就算有些孩子真的“沉迷网络”(我当然不否认这种情况),“世界上有沉迷网络的人”和“网戒中心里的孩子都是这样的人”中间还差着一千多个逻辑关系。
事实上根据我们的调查,“网瘾”本身就是网戒中心的借口,中心里的官方说法叫“性格缺陷”。被送进去的人各式各样,有早恋的,有逃学的,有打架的,还有因为不是异性恋的。一位盟友在我们的访谈中也提到了这一点。
被送过去的人很多,按他们里边的说法都没有网瘾。然后就会被他们安个名头说是性格缺陷,说网瘾也是性格缺陷。而他们对性格缺陷的解释就是按听不听父母话来定义的。
很显然,奥老混淆或者说等同了这两个群体。
其次,就算“网戒中心里的孩子都是这样的人”(这就已经不是事实了),和“网戒中心可以电孩子”之间,也还差着一千多个逻辑关系。当整个讨论环境都关注在“家长有没有权利把孩子送进去”和“杨永信有没有权利对孩子实施电击和心灵虐待”的大前提下,杀出一支奇兵,举出一个旁枝的“事实”,除了引发误解(或更理性一些,增加观众理解成本)之外,作用实在非常有限。
再其次,奥老的立场一直在后退,不提那些反驳(我得补充一下,那些反驳的技巧还挺拙劣的)的微博,奥老现在的立场似乎已经变成“我只是在陈述家长很无奈,这是客观事实,你们罔顾客观事实”了。
我的感觉是这样的:他没有表达观点,而只是在阐述(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正常人发言是有诉求的,而且一个发言应该体现发言者的观点,从而获得价值。奥老只是复述事实,给予暗示,别人一旦按常理归纳总结他的观点,他就后退,高叫“你揣度了我的观点”——没有观点当然就不会有错误观点,但是这样的话说出来的意义是什么呢?
至于最后一句。
奥老总是认为自己“阐述事实”,在集中营门口说犹太人也有奸商是阐述事实,在被ISIS施私刑的女性尸体面前说恐怖分子也有爸爸是阐述事实,在老太太60大寿上说中国女性平均寿命是61也是阐述事实……这些当然都是事实……
然后他当然可以说,凡是认为我在为希特勒辩护的都是笨蛋,凡是认为我在为ISIS辩护的都是笨蛋,凡是认为我在咒老太太的都是笨蛋。
我觉得吧,你可以选择阐述事实,但是就不要在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吃惊于为什么他们不讲逻辑或无视事实,我觉得这和事实和逻辑关系其实不大,和性格及智商(是的不是情商)关系不小。毕竟“笨蛋”这个词儿也不精确,也不逻辑,也是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共识之上的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