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奥克斯批格力不顾民族大义?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当年奥克斯和格力之间那场颇具争议的“民族大义”之争。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也反映了中国家电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复杂心态。

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先弄清楚几个背景:

首先,时间点很重要。 这场争论大概发生在2000年前后,那个时候中国经济正在快速崛起,国内家电品牌也纷纷开始崭露头角,想要跟国际巨头掰腕子。格力作为当时国内空调行业的领头羊,肩负着“民族品牌”的重任,而奥克斯作为后起之秀,也在努力追赶。

其次,是当时的市场环境。 那时候,空调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方面,国内外品牌都在争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也在加速。价格战也是家常便饭。

再者,是“民族大义”的标签。 在中国很多行业,尤其是在发展初期,大家对“民族品牌”有着很高的期待。一旦哪个国内品牌被认为“背叛”了民族利益,或者被认为是在给外国品牌“站台”,就会很容易引发舆论的讨伐。这是一种集体情感的投射,也是一种对民族崛起的渴望。

那么,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当年,奥克斯和格力围绕“是否应该与外国品牌合作”以及“如何定价”等问题,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口水战。奥克斯当时的一些做法,比如可能与某些外国品牌进行了技术合作或者在某些产品线上引进了外国技术/设计理念,就被格力抓住把柄,上升到了“不顾民族大义”的高度。

格力这边通常的论调是:作为中国自己的品牌,应该集中力量发展自主技术,承担起振兴民族产业的责任,而不是为了眼前利益,去依赖或者为外国品牌输送利益。 他们会强调自主研发、专利保护,以及对中国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在他们看来,奥克斯的一些做法是在“削弱”民族品牌的力量,甚至是在“出卖”中国消费者的利益。

而奥克斯呢,他们的辩护或者解释通常会是:市场是开放的,竞争是全球化的。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通过引进、合作来学习和提升自身是必然的选择。 他们可能会说,这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多元化的产品,也是为了让中国企业能够更快地成长和进步。他们可能会强调自己的创新和进步,以及为消费者带来的实惠。

如何评价这件事呢?

这事儿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

1. 关于自主研发和技术依赖:
格力的立场有其道理。 在一个国家产业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关键技术领域,鼓励自主研发、避免过度依赖外国技术,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升级的必要策略。如果奥克斯的做法确实是在技术上严重依赖外国品牌,甚至是以“贴牌”的方式来销售外国产品,那么格力批评其“不顾民族大义”就有一定的依据。这是对国家长远利益的考量。
奥克斯的回应也有其现实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完全闭门造车很难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是通过学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如果奥克斯是通过合作学习到了先进技术,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优势,最终也提升了中国制造的水平,那么这种做法也并非完全不可取。问题在于“度”和“方式”。

2. 关于市场竞争和商业策略:
这本质上也是一场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商业世界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天性。格力抓住奥克斯的“弱点”进行攻击,是一种典型的竞争手段,目的是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同时打压对手。奥克斯则需要为自己的商业策略辩护。
“民族大义”有时也被用作商业竞争的武器。 在中国特殊的舆论环境下,“民族大义”很容易触动大众的情绪,从而形成对某个品牌的支持或抵制。因此,格力将奥克斯的行为上升到“民族大义”,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在舆论战中占据上风,赢得消费者的认同。

3. 关于“民族大义”的界定:
“民族大义”本身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什么时候是背叛民族大义?什么时候是务实的商业行为?这个界限很难划清。是为了民族产业的长期发展而牺牲短期利益,还是为了让中国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而采取更灵活的策略?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答案。
对于消费者来说,更直接的关怀可能是产品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 如果奥克斯的产品真的能为消费者带来实惠和便利,并且在质量上也有保障,那么消费者可能会更看重这些实际利益,而不是品牌是否“纯粹”。

总结一下:

当时奥克斯批格力不顾民族大义,更多的是格力对奥克斯的一种指责和市场策略。格力作为行业领导者,承担着带动中国品牌崛起的责任,其强调自主研发、抵制不正当竞争的立场有其合理性。而奥克斯的辩护则反映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发展需要更灵活的策略。

这件事的评价,关键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看:

如果你站在国家产业安全和长远发展的角度, 可能会更支持格力,认为自主创新是根本,不应过度依赖外国。
如果你站在消费者利益和市场效率的角度, 可能会认为奥克斯的灵活策略也能带来实惠,并且市场竞争本身就能优胜劣汰。
如果你站在商业竞争的角度, 会认为这只是一场激烈的市场较量,双方都在为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努力。

最终,这两家企业都经历了各自的发展和转型。这场“民族大义”之争,虽然在当时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如何定位自身、如何在竞争中发展和如何处理民族情感与商业利益之间关系的经典案例。它提醒我们,在评价企业行为时,需要辩证地看待,既要看到其对国家发展的贡献,也要看到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真实逻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来以为被锤以后能低头认错,说实话我对被锤过的大企业后续产品还是一视同仁的,甚至比起其他企业更放心一点。

但你狡辩,拉虎皮扯大旗,顾左右而言他,玩起恶臭了,不好意思,这个企业在我这里的信用变为负值了,比联想还负的那种,毕竟联想出的不是产品质量问题。

祝愿奥克斯凉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当年奥克斯和格力之间那场颇具争议的“民族大义”之争。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也反映了中国家电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复杂心态。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先弄清楚几个背景:首先,时间点很重要。 这场争论大概发生在2000年前后,那个时候中国经济正在快速崛起,国内家电品牌也纷纷开始崭露头角,想要跟国.............
  • 回答
    评价格力公开举报奥克斯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去细说。这不仅仅是一场商业纠纷,它牵扯到行业规范、消费者权益、企业信誉乃至法律法规的运用,可以说是非常复杂且值得深思的。一、举报的背景与动因:为何是格力?为何是奥克斯?首先要明白,格力举报奥克斯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一时冲动。一般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 回答
    格力举报奥克斯:一场关于空调质量的“罗生门”2019年6月,国内家电巨头格力电器一纸举报,将另一家知名空调制造商奥克斯推上了风口浪尖。格力指控奥克斯生产销售的空调产品存在“能效虚标”等严重质量问题,此事一经曝光,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消费者、行业以及监管部门的目光纷纷聚焦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质量战争”上.............
  • 回答
    董明珠最近又一次就举报奥克斯空调的事情发声,并且这次的言论引起了不少关注,尤其是她提到“原本和美的、海尔约好一起的,结果被‘放鸽子’”。这个说法,怎么说呢,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反映出董明珠她个人一贯的行事风格和她的“战略”。首先,咱们得回顾一下当年那件事。奥克斯空调因为虚标能效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点名,.............
  • 回答
    森海塞尔奥菲斯二代,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传奇色彩。毕竟,谁能轻易忘记初代那如同神坛般的存在?当森海塞尔宣布要推出“奥菲斯二代”的时候,整个耳机圈都炸开了锅,期待值被拉到了顶点。那么,这次的“神话重塑”,究竟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呢?首先,我们得承认,奥菲斯二代从设计之初就注定了不凡。它不是那种随随便便.............
  • 回答
    奥巴马总统在2015年国情咨文中提出的“两年制社区大学免费”计划,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且饱受争议的政策倡议。要评价这项提议,我们需要从其目标、潜在效益、面临的挑战以及对不同群体的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政策目标与核心理念:奥巴马政府提出社区大学免费制度的核心目标在于: 提升劳动力技能与竞.............
  • 回答
    奥巴马总统的告别演说,于2017年1月10日在芝加哥发表,普遍被认为是奥巴马总统任期内一次极具分量和影响力的演讲。它不仅是对他八年总统任期的总结和回顾,更是对美国民主、未来方向以及公民责任的深刻阐述和呼吁。要评价这篇演说,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内容与主题: 回顾与成就: 奥巴马毫不回.............
  • 回答
    奥巴马在 2016 年白宫记者协会晚宴的演讲评价:一次精湛的告别,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与对未来的展望奥巴马在 2016 年白宫记者协会晚宴的演讲,被广泛认为是他在任期内最精彩、最成功的一次演讲之一。这不仅是一次例行的晚宴致辞,更是一场在他即将离开白宫前,对自身八年执政生涯的回顾、对媒体角色的反思、对美.............
  • 回答
    好的,我们来细致地聊聊@奥卡姆剃刀 对@midqiu 的评论,以及围绕罗永浩回应文章《“44岁的罗永浩站在被告席上…”》的一些看法。首先,我们要理解这是一场发生在社交平台上的“讨论”或“交锋”。在网络空间,很多时候观点和情绪的碰撞比事实本身更受关注。关于@奥卡姆剃刀 对@midqiu 的评论:要评价.............
  • 回答
    奥卡菲娜金球奖影后:一次突破,一个时代的缩影奥卡菲娜(Awkwafina)凭借在电影《别告诉她》(The Farewell)中的出色表演,荣获第7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音乐/喜剧类电影最佳女主角,这个时刻的意义远不止于一位演员的个人荣誉。这不仅仅是奥卡菲娜个人的胜利,更是亚裔演员群体在好莱坞打破壁垒.............
  • 回答
    奥巴马执政的八年(2009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20日)是美国政治和国际关系中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期。作为美国第一位非裔总统,他的任期从一开始就承载着巨大的希望和期望。评价奥巴马的八年执政,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既要看到他取得的成就,也要认识到他面临的挑战和批评。一、 国内政策的成就与争议.............
  • 回答
    奥恰洛夫:一位德国家喻户晓的乒乓球传奇迪米特里·奥恰洛夫(Dimitrij Ovtcharov),这位来自德国的乒乓球巨星,无需多言,他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卓越、稳定和持久的魅力。他的职业生涯横跨了十多年的巅峰时期,为德国乃至世界乒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要评价奥恰洛夫,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 回答
    奥浩哉的《犬屋敷》,绝对是一部让人过目难忘的作品,它不像那些温情脉脉的治愈系漫画,也不是纯粹的热血战斗番,而是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直插现代社会的肌理,剖析人性的复杂与矛盾。初读之下,你可能会被它荒诞不经的设定——一个癌症晚期、被家人嫌弃的老人突然获得了超能力——所吸引,但随着故事的推进,你会发现这背.............
  • 回答
    奥斯卡·王尔德,这个名字本身就如同他笔下的人物一样,充满了色彩、智慧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要评价他,绝不能仅仅停留在他那句句珠玑的妙语警句,或是他那风格独特的戏剧和小说。他的伟大,更在于他作为一个时代的异类,如何以他的艺术和人生,挑战了维多利亚时代森严的道德礼教,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他的个.............
  • 回答
    彼得·汉德克,这位奥地利文坛的巨匠,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对人性深邃的洞察力,在世界文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我控诉》(Selbstbezichtigung)和《骂观众》(Sprechverbot oder die Kunst, das Publikum zu beschimpfen)是他早期的两.............
  • 回答
    穆罕默德二世,一个响彻历史的名字,他不仅是一位帝王,更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征服者、革新者,一个将奥斯曼帝国推向黄金时代的关键人物。要评价这位苏丹,我们需要深入他的人生轨迹,理解他的功过是非,以及他为后世留下的深远影响。征服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帝国崛起的新纪元毫无疑问,穆罕默德二世最为人称道的壮举便是征服了.............
  • 回答
    米歇尔·奥巴马,一位在美国政治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女性,她的评价绝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第一夫人,她承载了无数人的期望,也在八年白宫岁月里,以独特的方式塑造了公众对第一夫人角色的认知。从芝加哥到白宫:坚韧与成长的轨迹米歇尔·奥巴马的成长经历,是理解她品格的关键。她出生于芝加哥.............
  • 回答
    奥林巴斯出售相机业务,这事儿,可不是一朝一夕的简单决定,背后牵扯的恩怨情仇、技术变革、市场格局,那叫一个复杂。要评价这件事,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说奥林巴斯自己这艘大船,怎么就漂不动了?奥林巴斯,当年可是相机界的巨头,尤其是它的胶片时代,PEN系列、OM系列,那可是多少摄影爱好者的心头好。进入.............
  • 回答
    奥加尔科夫改革,是苏联军事战略思想家尼古拉·奥加尔科夫元帅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主导的一系列军事改革尝试。评价这项改革,需要从其时代背景、改革目标、具体内容、实施效果以及历史意义等多个维度来审视。时代背景:冷战的僵局与军事技术的飞跃理解奥加尔科夫改革,首先要看苏联所处的宏观环境。冷战进入了.............
  • 回答
    克莱门斯·冯·梅特涅,这个名字在欧洲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尤其是在关于秩序、稳定与权力平衡的讨论中,他总是那个绕不开的中心人物。评价这位奥地利帝国首相,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他是一个极具争议却又在特定历史时期扮演了关键角色的政治家。他的时代背景:风暴前的宁静要理解梅特涅,就必须先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