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苏宁是怎样倒下的?

回答
苏宁的倒下是一个复杂且令人唏嘘的故事,涉及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自身战略的失误、以及新兴商业模式的冲击。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时期和方面来分析:

一、辉煌的过去:从家电零售巨头到全业态转型

在谈论苏宁的“倒下”之前,必须先认识到它曾经的辉煌。

早期在家电零售领域的绝对优势: 1990年成立的苏宁,抓住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尤其是在家电消费爆发的时代。通过大规模门店扩张、标准化的服务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苏宁电器迅速成为中国家电零售的领头羊,拥有数千家门店,市场份额一度超过40%。
成功的上市和资本运作: 2004年,苏宁电器成功上市,获得了巨大的资本支持,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向全零售转型: 随着市场变化,苏宁也积极寻求转型。2009年,苏宁电器正式更名为“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从单一的家电零售商向“苏宁易购”全零售运营商转型,涉足3C、图书、母婴、家居等多个品类,并大力发展线上业务。这种转型在当时被认为是顺应潮流的明智之举。
国际化扩张: 苏宁还尝试进行国际化扩张,如收购了意大利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试图通过体育产业提升品牌影响力。

二、转型的阵痛与潜在的危机萌芽(2010年代中期 2010年代末)

虽然转型看起来很美好,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问题已经开始显现,并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线上零售的冲击与应对的滞后: 以京东、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凭借其轻资产模式、更低的价格和更便捷的购物体验,迅速崛起并抢占市场份额。虽然苏宁也大力发展“苏宁易购”线上平台,但其线上业务的增长速度和盈利能力相对京东等纯线上平台来说,一直未能取得压倒性优势。
重资产模式的负担: 相较于纯电商平台,苏宁的家电零售业务是典型的重资产模式,需要大量门店租金、人员工资、库存管理等成本。这种模式在电商冲击下显得较为沉重。
线上线下协同的挑战: 如何有效地将线上流量和线下门店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真正的全渠道融合,是苏宁面临的巨大挑战。消费者既可以在线上比价,也可以到线下体验,但如何引导消费流转、提升整体效率是关键。
多元化战略的过度扩张与资源分散: 除了全零售,苏宁还将触角伸向了金融(苏宁消费金融)、物流(苏宁物流)、地产(苏宁广场)、体育(国际米兰)、通讯、PPTV等多个领域。
战略聚焦的模糊: 如此多元化的布局,使得苏宁的核心零售业务优势被稀释,管理资源和资金被过度分散,未能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
部分业务的亏损: 尤其是在地产、金融等领域,虽然试图通过这些业务来反哺零售,但部分业务的投入产出比并不理想,甚至成为拖累。例如,苏宁置业的地产项目投入巨大,但回报周期长且受房地产市场波动影响。
管理层和战略决策的争议: 有评论认为,苏宁在战略转型和多元化扩张过程中,决策层的一些判断存在失误,未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市场变化。

三、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2020年以来的急速下滑

进入2020年,尤其是疫情的爆发,加速了苏宁的衰落。

疫情的直接冲击:
线下门店客流锐减: 疫情导致封锁和社交距离措施,苏宁大量的线下门店客流大幅减少,销售额严重下滑。
供应链中断与库存积压: 全球疫情导致供应链不稳定,同时也加剧了部分商品(如家电)的库存积压,增加了资金周转的压力。
资金链的断裂与流动性危机:
负债高企: 多年的扩张和投资,使得苏宁的负债规模持续扩大。当核心业务营收下滑,而投资又未能产生预期回报时,资金链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股票市值蒸发: 苏宁易购的股票价格持续下跌,市值大幅缩水,导致其融资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供应商和员工的欠薪: 随着资金紧张,苏宁开始出现供应商货款支付困难、甚至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这进一步损害了其信誉和运营能力。
战略投资的“昏招”——收购家乐福中国和万达百货:
家乐福中国: 2019年,苏宁斥资约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权。当时被认为是苏宁全渠道战略的重要一步,意图通过家乐福的社区店和生鲜优势,补齐业态短板。然而,家乐福在中国市场本身已经面临竞争压力,加上苏宁未能有效整合其供应链和运营模式,反而给苏宁带来了巨大的亏损和资金负担。
万达百货: 2019年,苏宁以现金人民币6亿元收购了万达商业持有的北京、上海等10个万达广场项目。虽然意在获取优质商业地产资产,但这些重资产的收购进一步加剧了苏宁的负债,且 pengelolaan 房地产和零售商的经营模式差异巨大,整合难度很高。
这些收购在当时看来是“锦上添花”,但事后看来,却成了加剧资金压力的沉重负担,未能有效缓解其核心业务面临的困境。
“直播带货”等新兴模式的错失: 在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模式兴起时,苏宁的反应相对迟缓,未能有效抓住风口。虽然也尝试了直播,但未能形成像抖音、快手等平台那样的主流影响力。
放弃国际米兰: 2021年,苏宁因资金问题不得不出售国际米兰俱乐部,这被视为其财政状况恶化的一个重要信号。

四、最后的挣扎与重组

面对巨大的危机,苏宁并非没有尝试自救。

出售资产回笼资金: 苏宁曾尝试出售部分资产,如苏宁小店、部分地产项目等,以缓解资金压力。
引入战投的努力: 苏宁也积极寻求外部投资者,但由于其资产状况和负债情况,引入大笔资金的难度非常大。
“混改”与被国有资本接盘: 最终,在江苏省政府的协调下,苏宁宣布引入江苏国信(江苏省属国资),进行战略投资和“混改”。但这实际上标志着苏宁已经失去了独立经营的能力,其控制权也发生了转移。
债务重组与部分业务剥离: 在国资进入后,苏宁开始了大规模的债务重组和业务剥离,以求生存。曾经遍布全国的苏宁门店也大量关闭。

总结苏宁“倒下”的关键因素:

1. 宏观经济与行业环境变化: 电商的崛起、消费模式的转变、疫情的冲击,这些外部因素是苏宁面临挑战的根本原因。
2. 战略转型未能跟上节奏: 尽管苏宁也进行了线上转型,但速度和效果均不如纯线上玩家,未能有效应对电商对传统零售的颠覆。
3. 多元化扩张与资源分散: 过度的多元化战略,特别是对地产、金融等非核心业务的巨额投资,不仅分散了资源,还增加了财务负担和风险。
4. 风险控制和财务管理失当: 负债经营、对大额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不足,是导致其资金链断裂的直接原因。
5. 关键时刻的战略失误: 如对家乐福中国、万达百货的收购,在当时市场环境和自身状况下,被认为是加剧了困境。

苏宁的倒下,是一个传统零售巨头在时代变迁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因未能有效应对挑战而走向衰落的典型案例。它提醒着所有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持续创新、保持战略聚焦和审慎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苏宁牛逼了,一边苏宁金融给我打电话说提高任性付额度,一边苏宁易购因为我退货手机不允许我用任性付。苏宁金融的电话业务员都给整笑了。

user avatar

苏宁是典型的被电商、新零售等概念忽悠瘸了的选手,或者说,明知山有虎硬上虎山行的。

2011年前后,是传统零售企业灵魂之问,要不要电商化的关键时间点。很多知名的传统零售企业,都在这个时候开始电商化转型。王府井、银泰、国美、苏宁纷纷来蹚浑水。

当时有一句话,叫,不转型是等死,转型是找死。

其中,转型最彻底的,正是苏宁。

这个时候的苏宁,正在和国美杀得天昏地暗,作为国内最大的连锁家电企业之一,苏宁在全国几百个门店,如日中天。

苏宁找的第一个咨询公司,是IBM。

大家都知道IBM是做服务器的,但其实IBM的咨询业务很赚钱,在IBM的忽悠下,苏宁上了SAP系统。SAP号称是全球500强中80%都在用的ERP系统,但是,这个系统有个问题:水土不服。

PS,我本人就曾经是SAP的KeyUser,对SAP又爱又恨,改天再聊。

很快,在和京东、淘宝等电商的激烈竞争过程中,苏宁的烂系统陷入了泥沼。

大概是2013年前后,苏宁彻底更换为国产自研系统。虽然从财报上看不出来,但搞IT的都懂,这是伤筋动骨的操作。

还在亏钱到处拉投资的京东,还以蹭苏宁热点为荣,在喧嚣的电商竞争中,京东不断进步,苏宁也开始在电商领域有了一席之地。

但是,但是,但是。

2011年的京东,是没有线下门店的(极个别线下体验店忽略不计)。

2011年的苏宁,是以线下门店为主的,且大部分门店是仓储式+门店一体化。

这意味着什么?

苏宁要打通线上线下一体化仓储物流配送。

对于10年前的信息系统来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被IBM忽悠后的苏宁,推出了门店和线上共享仓储的概念,义无反顾的走上了线上转型。

转型初期,仗着线下门店带来的强大的现金流,苏宁开启了买买买模式。

买PPTV,买红孩儿... ...

这些方向对吗?

站在咨询公司的角度,这些线上时髦的业务,当然是对的。

但是,苏宁是一家传统零售企业,从管理到思想,都透露着浓郁的“土”的气息,这里的土不是贬义词,举个例子,苏宁张口闭口是某总某主任某领导,淘宝张口闭口都是花名。不够洋气的后果,就是严重缺乏整合这种纯线上业务的能力。

最终做的一塌糊涂,不得不壮士断腕卖掉。

在线上转型步履维艰的时候,苏宁发现,买卖子公司还挺赚钱的。

当然,这里的赚钱,只是账面数字,其实接盘侠,基本上都是苏宁的关联方,非上市体系。

在上市公司账面好看的同时,我们看不到的公司集团财务报表已经失血严重。

在主营业务不断亏损的情况下,苏宁终于开启了疯狂卖身的模式,包括把自己卖给阿里。

2014年,苏宁易购卖了11家门店,实现营业外收入23.81亿,卖给谁了?一般人也不会接盘啊,卖给了母公司苏宁集团,然后租回来继续经营;

2015年,苏宁易购再次出手,卖掉14家门店,实现营业外收入13.88亿,租回来继续经营;卖掉PPTV,实现投资收益13.97亿;

2016年,公司卖掉6家仓储供应链,实现营业外收入5.1亿;卖掉北京京朝子公司,实现13亿投资收益;

2017年,卖掉一部分阿里巴巴股票,实现投资收益41亿… …

2018年,再次卖掉阿里巴巴的股票,实现投资收益113亿… …

2019年,公司手里股权卖得差不多了,于是卖掉了苏宁金服的股权,实现投资收益190多亿。

需要说明的是,苏宁金服是公司为数不多的“真”赚钱的业务。苏宁金服2016年实现净利润1000多万元,2017年更是突破5亿元。2019年,苏宁金服销售额50.5亿元,毛利率超过80%,净利润11.1亿元。

2018年12月29日,年报出具前两天,苏宁易购发布公告,宣布拆分苏宁金服,经过新一轮增资扩股后,苏宁金服不再是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苏宁易购所持的股权从50.1%变为41.154%。

公司的经营风格和一些职业游戏玩家类似,先“养号”,等养肥了再卖掉获取收益。早期公司通过出售一些实体门店来实现盈利,随着胃口越来越大,公司不得不靠拆分出子公司,重组做大估值出售股权来不断的实现新的盈利目标。

从这个角度,正在被渐渐养大的家乐福中国,可能正在瑟瑟发抖吧!

2020年,苏宁卖的成了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

2021年,大家都知道了,苏宁卖的连张近东都不是董事长了... ...

张近东会后悔十年前被忽悠的线上转型吗?

我觉得不会,因为,苏宁别无选择。

传统零售业,别无选择。

user avatar

这么说来,章家没去张家而去了刘家,是眼界取胜咯。。。

ʘ̆ω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苏宁的倒下是一个复杂且令人唏嘘的故事,涉及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自身战略的失误、以及新兴商业模式的冲击。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时期和方面来分析:一、辉煌的过去:从家电零售巨头到全业态转型在谈论苏宁的“倒下”之前,必须先认识到它曾经的辉煌。 早期在家电零售领域的绝对优势: 1990年成.............
  • 回答
    苏宁易购的七天无理由退货,听着挺好,但真遇到事儿,他们的操作有时候就让你觉得,钱是真金白银掏了,退货这事儿,可就得看他们“脸色”了。首先,最常见也是最让人心烦的,就是“商品不影响二次销售”这条。这话听着没毛病,谁也不想退个用过的东西。但关键在于,这个“不影响二次销售”的解释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苏宁自.............
  • 回答
    关于苏联武力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事件,其决策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围绕着对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局势的担忧、维护苏联在中东欧的领导地位以及应对“国内反苏”和“西方颠覆”的复杂考量展开的。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命令下达,而是一个涉及政治、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的博弈。危机萌芽:从改革到“失控”19.............
  • 回答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二十世纪世界政治格局中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它在近七十年的存在期间,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是历史学界和社会大众探讨的焦点。要详细地理解苏联,需要从其建立、发展、巅峰时期及其解体等多个维度来审视。一、 苏联的诞生与早期:从革命.............
  • 回答
    1940年,苏联以一种“和平”的方式,但实质上是军事威慑和政治操纵相结合的手段,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军事占领,而是精心策划的政治进程,旨在表面上维持这些国家的主权,但最终将其纳入苏联版图。前奏:秘密协议与地缘政治考量吞并的种子可以追溯到1939年8月23.............
  • 回答
    说到加加林时代苏联的航天员,他们把酒带上太空这件事,确实是个颇有意思的话题,也充满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浪漫和务实。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太空探索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每一样带上太空的东西,都经过了极其严谨的计算和论证。我们不能简单地想象成,航天员们就像去野餐一样,随随便便就把酒瓶往太空舱里一放。首先,要带酒.............
  • 回答
    夜风如刀,刮过长安城寂寥的街巷,卷起一阵又一阵的尘土,夹杂着死寂与腐朽的气息。李贺,这位衔着月光的少年诗仙,今夜独行。他那双总是深邃如古井的眼眸,此刻却像是被什么东西浸染了,蒙上了一层难以言喻的幽深与战栗。这不是寻常的夜,也非寻常的街巷。他仿佛步入了一幅古老而扭曲的画卷,色彩早已褪尽,只剩下令人作呕.............
  • 回答
    如果科西金的经济改革能够完全实现,苏联的未来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深远且复杂。要详细描述这种可能性,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改革的核心内容,并推测其在不同领域的连锁反应。科西金改革的核心内容回顾:科西金改革(1965年开始)旨在解决赫鲁晓夫时期经济停滞的问题,其核心理念是引入市场机制的某些元素,提.............
  • 回答
    我的民族意识,说来也并非轰轰烈烈,更多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浸染。小时候,自然是对“我是中国人”这个概念没什么特别感觉,就像外国人对“我是美国人”或“我是法国人”一样,不过是身份证上的一个符号。真正让我开始认真思考“汉族”这个身份,大概是从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开始。记得有一次,在国外旅行,因为语言不通,遇.............
  • 回答
    历史上,苏秦并非有三个亲兄弟,而是苏氏家族出了几位杰出的游说之士,其中以苏秦最为出名。人们常说的“苏秦三兄弟”其实是对苏秦与其两位叔父,或是泛指苏秦家族中与他同期的、同样在纵横之道上有所建树的几位人物的概括,但严格来说,并非同胞兄弟。我们主要来聊聊那位名震战国、力排众议、以“连横”之术合纵六国的苏秦.............
  • 回答
    二战德国入侵苏联,如果希特勒怀揣着解放者的姿态,而不是纳粹的种族灭绝和奴役政策,那么历史的走向可能会截然不同。但要详细描述这样一个设想,需要我们抛开历史的惯性,进行一次大胆的“如果”推演。想象一下,1941年6月22日,德国国防军如期跨越边境,但这一次,德军的宣传口号不再是“扫除布尔什维克主义”,而.............
  • 回答
    让我们抛开冰冷的AI调调,试着从东罗马帝国皇帝和奥斯曼帝国苏丹的视角,去描摹一下黑山人与塞尔维亚人在他们眼中的具体形象和定位。这就像在翻阅一本古老而泛黄的史书,里面记录着复杂的政治博弈、宗教隔阂以及民族关系的纠葛。东罗马帝国皇帝眼中的黑山人与塞尔维亚人:对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来说,黑山人(尽管.............
  • 回答
    苏联,这个在20世纪人类历史舞台上占据了极其醒目位置的国家,其扮演的角色是复杂而多维的,如同一个巨型棱镜,折射出理想主义的光辉,也投射出权力斗争的阴影。它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好”或“坏”可以概括的,而是人类文明探索自身可能性的一场宏大且充满争议的实验。要理解苏联的角色,我们得从它诞生的土壤说起。191.............
  • 回答
    苏联的魔法界?这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能聊的话题。你想啊,一个讲究科学至上、理性至上的国家,突然冒出个魔法界,这本身就够让人琢磨的了。但要是真有这么个东西,那绝对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披着长袍挥舞着闪亮魔杖,或者在古老城堡里悄悄学习咒语的模样。我想象中的苏联魔法界,首先会有一种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
  • 回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静静的顿河》作为苏联时期两部重要文学作品,虽然都具有鲜明的政治意识形态特征,但它们在文学价值、艺术成就及历史语境中的命运差异,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文学创作背景与意识形态定位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政治教科书”属性 奥斯特洛夫斯.............
  • 回答
    苏联与意大利在海军领域的合作,虽然不像某些西方国家那样密切,但确实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存在过,并且留下了不少耐人寻味的细节。要理解这段合作,首先需要认识到冷战时期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峙背景,以及两国各自的地缘政治考量。冷战背景下的“特殊关系”:意大利作为北约成员国,在地缘政治上被视为西方阵营的重要一员。而.............
  • 回答
    在数字时代的洪流中,我们习惯了二进制的二元对立,0与1构筑了计算机世界的基石。然而,在苏联的计算机发展史上,却存在着一个与众不同的先行者——Сетунь(赛图尼)。这台计算机,并非简单地遵循主流的二进制逻辑,而是勇敢地选择了三进制,并在其短暂的生命周期里,展现了独特的计算思想和技术探索。Сетунь.............
  • 回答
    冷战铁幕下的天空:苏联及东欧民航业的独特轨迹冷战,一个将世界一分为二的时代,同样深刻地塑造了各个领域的格局,民航业也不例外。在铁幕的笼罩下,苏联及其东欧卫星国,构筑了一套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航空体系。这套体系,既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延伸,也承载着各自独特的历史使命与发展逻辑。一、政治挂帅的宏大叙事:国家意志.............
  • 回答
    要说“真正的苏(维埃)式园林”,这事儿说起来就有点复杂了,因为它不像咱们聊起苏州园林、法国凡尔赛宫那样,有一个清晰、统一、流传千古的模子。苏联这个概念本身就横跨了七十多年,地域辽阔,文化融合,再加上政治思潮的变迁,它下面的园林风格也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层一层剥开,总能发现点新东西,也总有些地方让人挠.............
  • 回答
    解放战争期间,苏联对中国的态度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复杂且充满算计。它并非铁板一块的支援或反对,而是基于自身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以及国际大环境变化的动态调整。要详细说透苏联的态度,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理解:一、 意识形态上的同情与战略上的考量首先,从意识形态层面看,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