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你涨年终奖了 就有理由不涨基础工资
基础工资月月发 16薪不到年底一分都没有
如此一来下半年就可以随便压榨员工了 反正他被逼走了就是巨额年终奖损失
如果哪天经营不善了随便找找茬 只要合同上对薪资规定稍有不明 16薪不发员工也没地说理去
年轻的人们记住了 基础工资才是一切 别的乱七八糟的再多也不要轻信
尤其是互联网这种流动性强的企业 别过于自信 一年的时间不短也不好熬
没办法,有钱任性。
咱先看这几组数据吧:
2020年6月,京东赴港上市募资约300.58亿港元。
2020年12月,京东健康赴港上市募资265亿港元。
2021年5月,京东物流赴港上市募资247亿港元。
就去年的资本市场里,虽然说股价的飙升确实让一众大佬实现了资产攀升,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财富洗牌,但真要说到不讲理的抢钱操作,还得是各种募资离谱且看不懂的IPO。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现在讲个故事就能上IPO抢钱的场景恰如上世纪末科网泡沫破碎时点一般让人为之迷幻。
而京东,无疑是这波IPO浪潮下的最大赢家。
咱先不说别的,单就这一连串的赴港上市操作,京东系单方面抬高了估值不说,单就这个近千亿港币的募集金额就能把隔壁友商给馋哭,更别替这些募资后能给京东系带来多大的底气了。
咱别看某些厂商这两年股价飙升的吓人,但那毕竟是账面财富,没有落袋为安之前谁也搞不准最后会剩下什么,但京东系这波换来可全都是实打实可用的现金,可是啥时候都能硬扛着着过冬的储备粮。
这波是真不得不佩服京东系的操作。
这里也可以给大家联系一下,就咱这段时间爆出的苏宁事件其实就跟没赶上这波IPO有很大关系,如果当时蚂蚁能够成功上市,苏宁大概率就能小缓一波,然后借着后续推出自己的金服上市从而再补上一大口。
当然这事的后续咱也都知道,因后续引发的监管效应,小贷理财性质的企业再无上市可能,这一下子就绝了很多企业的念想。
毕竟如果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在没有外滩谈话那档子事的话,京东白条也是很有大可能独立出来单独上市的,现在想想,要是真成了的话,那京东就坐实了狗大户称号了。
但现在也不错,四上三成,强子哥硬生生活成了袁公四世三公的样子。
基本大家看到这儿,我估摸着大家多少都能对京东系现在的财务状况有个基本了解了。
如果说刚才强子哥靠着上市硬生生活成了四世三公的袁绍,那现在的京东则活脱脱像是刚打赢了官渡之战后吞并四州后拉出了休养生息、招兵买马的架势的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在拥有了充足现金储备之后,我们能遇见地最简单的状况就是京东在未来几年不会在业务上遇到任何资金短缺的瓶颈,反而是能够扶摇至上,借此机会大展身手。
机会就摆在这了,是选择“汝妻子我养之、汝勿虑也”还是“周公吐脯,天下归心”,压力就全来到东哥这边了。
但毫无疑问,就苏宁和京东近期的处境来看,奶茶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