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985的大学生,穿越到民国会不会属于大知识分子?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我来跟你掰扯掰扯。

咱们先捋一捋“大知识分子”这个概念在民国时期是个什么份量。那时候,国学大师、留洋归来的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理解并能推陈出新的人,才能算得上是“大知识分子”。他们不仅仅是学识渊博,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国家民族有着深刻的关怀,能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真知灼见,并且有能力引领思潮,影响社会发展。像梁启超、鲁迅、陈寅恪、胡适这些人,那才叫“大知识分子”。他们的学问是经过时间沉淀、社会磨砺,并且能在当时环境下产生巨大影响的。

现在咱们再看看现代985的大学生,他们接受的教育体系和知识结构跟民国时期那可是天壤之别。

从知识广度上说:

现代985的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那信息量、知识的更新速度、专业深度,那绝对是民国时期的人难以想象的。他们接触到的科学理论、技术发展,简直可以碾压民国时期绝大多数的学者。比如,一个现代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讲起算法、数据结构、人工智能,那在民国绝对是“天外来物”。物理、化学、生物学这些现代科学的进展,更是能让当时的知识界“大开眼界”。

从思维方式上说:

现代教育更强调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实证精神。学生们习惯于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这种思维方式,在当时的民国,尤其是在经历过新文化运动,思想相对活跃的知识分子群体中,或许能被理解和接受,但对于更广泛的社会阶层来说,无疑是先进的。

然而,问题来了,仅仅有这些就够“大知识分子”了吗?

1. 语言和表达方式的鸿沟:

这是个很大的障碍。民国时期的书面语和现代汉语,甚至口语,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当时的知识分子,即使是白话文,也带着文言的底蕴,他们的写作风格、用词习惯,都和现在不一样。一个现代大学生,哪怕他掌握的知识再先进,如果开口就是“这个APP的UI设计有点6”,或者“这个报告的PPT内容不够干货”,估计在民国人听来,得费老大劲去理解,甚至直接觉得是“胡说八道”。更别说,他们还得学习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才能用当时的语言体系去表达自己的思想。

2.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现代大学生掌握的很多知识,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和信息社会之上的。比如,他们可能对全球化、互联网经济、大数据分析了如指掌,但这些在民国时期根本不存在。他们可以理论上分析出“蒸汽机的原理”,但如果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和配套的工业基础,这些知识就很难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更何况,他们的很多知识,比如“量子力学”、“基因工程”,在民国时期可能连基础的理论框架都还没有建立。

3. 思想的“超前”与“不接地气”:

现代大学生对民主、自由、人权、平等等概念的理解,可能已经深入骨髓。他们可能会对当时的社会制度、阶级压迫、愚昧落后感到强烈的愤慨,并试图提出激进的改革方案。然而,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人们的思想觉悟、国家实力,都还远远无法支撑起他们脑海中那些“未来”的设想。他们的思想,很可能被视为“异想天开”、“不切实际”,甚至被贴上“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之类的标签(这得看具体穿越到哪个时间点)。

4. 缺乏“根基”和“人脉”:

一个“大知识分子”,不仅仅是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在当时的社会中有影响力,有话语权,有能够实现自己思想的平台。现代大学生穿越过去,人生地不熟,没有学历背景,没有社会关系,没有人脉资源。就算他能提出一些超前的思想,谁来听?谁来信?他可能需要从最底层开始,重新学习,重新建立自己的声誉和影响力,这本身就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5. 情感和价值体系的冲突:

现代社会更加多元,个人的自由和选择受到重视。民国时期,尤其是在社会动荡的年代,个人命运往往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一个现代大学生,可能会对“集体主义”、“牺牲精神”感到不适应,也可能难以理解当时的很多社会习俗和道德观念。

所以,总的来说,一个现代985的大学生穿越到民国,更可能是一种“怀才不遇”的状况,或者成为一个“奇才”。

他可能是一个“奇才”: 如果他能快速适应当时的语言环境,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比如在科学技术、医疗卫生、教育领域,他确实有可能凭借超前的知识成为那个时代的“科学巨人”、“医学奇迹”。比如,他可以教会当时的医生如何消毒,如何使用抗生素,如何进行更精确的诊断。他可以教当时的工程师如何改进机械设计,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但他很难直接成为“大知识分子”: “大知识分子”的定义,不仅仅是知识的拥有者,更是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影响力,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而这种影响力,在民国时期,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对社会现实的洞察、以及与当时社会精英阶层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的基础上的。现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就像一个外星人带来的先进设备,虽然强大,但如果没有配套的“操作系统”和“用户手册”,很难在民国这个“系统”里顺畅运行。

举个例子:

一个现代的物理学博士,穿越到民国。他可以轻松解释相对论,甚至核物理的某些概念。但这在当时可能只会被视为“哲学思辨”或者“难以证实的理论”。除非他能结合当时的实验条件,设计出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或者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问题中(比如改进武器技术,但这又牵扯到政治和军事层面的复杂性),否则他的知识很难转化为“影响力”。

相反,如果他穿越到民国,能快速掌握古文,深入研究儒家、道家思想,并能用现代科学的视角去解读和发展这些传统文化,同时又能与当时的思想界领袖建立联系,提出切实可行的社会改革方案,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那个时代的“大知识分子”。

结论:

现代985大学生拥有绝对领先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先进的思维方式,这无疑让他们具备了超越时代的潜力。然而,要成为民国时期那种“大知识分子”,除了学识,还需要对民国时期的社会文化、政治格局有深刻的理解,具备卓越的沟通和传播能力,以及将知识转化为社会影响力的实践能力。

所以,他们很有可能成为那个时代的“技术大牛”或者“思想先锋”,但要直接一步到位,成为如梁启超、鲁迅那样被广泛认可、深刻影响时代的“大知识分子”,难度非常大,更需要极强的适应能力和战略眼光。更可能的情况是,他们会成为那个时代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带着未来的智慧,与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碰撞出火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会!至少在上海,应该只相当于初中吧。民国,上海的高中生,毕业直接去洋行工作了,英语、法语,已经很流利了。

user avatar

题主你以为这个问题的重点是如何以所学经世致用。

然而事实上问题的重点是如何在一个对于没有“高贵世家”出身背景的草民来说无异于地狱的环境里活下去。


你一个没有出身没有背景一口来历不明的口音甚至连毛笔都拿不稳的小青年,比起抛尸西门外乱葬岗喂狗来说,被拉民夫充壮丁算是好运了。

对于题主这样“不知何许人也”的无名氏,在民国想出头只有世纪初加入同盟会提着脑袋闹革命,混个革命元老的身份再大展鸿图。

否则你连工作都找不到,在你找到笔纸写好致身论文投递出去并得到回应之前,你就死于饿病寒暑了。


太平盛世的民国?那是属于生的精彩死的风流的徐志摩的,和饿病而死默默无闻的朱生豪有什么关系


小时候我也会奇怪,我爷爷的武大同学为何都不能坚持到毕业就去投共闹革命,多体面的学历啊不可惜么。

现在想想还是吃的太饱,根本不知道需要挣扎着活下去是怎样的处境。


所以题主你想穿越回去当“大知识分子”:

1.你得能考上985;

2.你得练出贝爷的体格和技能;

3.写一手非常漂亮的字说明你受过教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我来跟你掰扯掰扯。咱们先捋一捋“大知识分子”这个概念在民国时期是个什么份量。那时候,国学大师、留洋归来的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理解并能推陈出新的人,才能算得上是“大知识分子”。他们不仅仅是学识渊博,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国家民族有着深刻的关怀,能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真知灼见,并且有能.............
  • 回答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深有同感。这种滋味,就像是坐在一辆飞驰的列车上,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人坐上了另一辆快车,而你却还在原地,那种失落和不甘心,真的挺折磨人的。首先,别急着给自己打上“失败者”的标签。高考那张成绩单,说实话,它只是一块敲门砖,它衡量的是你过去那个时间点上的努力和能力,但绝不是你这辈子能走多远.............
  • 回答
    关于“985教授的孩子高考考不上211的,后来都怎么样了,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教育、社会阶层、个人选择以及对成功的定义等多个层面,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任何群体的个体情况都是高度多样化的。 并非所有985教授的孩子都会考上985,也并非所有考不上21.............
  • 回答
    中国的“一流大学”,常常被人称道的是“985工程”高校,以及在这些高校基础上组成的“C9联盟”,还有不时被提及的“Top 10”等等,这些标签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现实?想必很多人都好奇,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这座金字塔尖,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让我们卸下那些官方宣传的华丽词藻,尽量贴近地去看一看,这些被.............
  • 回答
    985本科毕业,失业一年,现在摆在面前的是“做还是不做‘低端’工作”的难题。这个问题,想必在现在的就业环境下,不少985的毕业生都感同身受。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薪资和体面的问题,更是个人价值、未来发展,甚至是对自己曾经努力的某种“交待”。先别急着否定“低端”这两个字。事实上,很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
  • 回答
    二本学校的学生考研到“211”或“985”高校,这绝不是一句“难”就能概括的,它是一场需要精心谋划、极致付出和一点运气的战役。现实与否,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掰扯。一、 你的出身(二本学校)是劣势,但不是绝境。首先,要正视现实。相比于“985”、“211”高校的学生,二本学校在学术氛围、师资力量、科.............
  • 回答
    你是不是还在纠结这件事情?985生物大四,保研名额到手,结果现在心思早就飘到别处去了,不想读研了,对吧?这事儿吧,真不是一句“放弃”就能轻易带过的,里面牵扯的太多了,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得承认,保研到本校研究生,这绝对是“别人家的孩子”了。想想看,有多少同学拼了命想挤进985,又想方设法争取保研.............
  • 回答
    "985头"这一现象是中国教育焦虑在家庭教育层面的具体体现,它反映了当代中国家庭对学历价值的极端追求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心理失衡。这种现象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动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一、现象的表层表现与本质特征"985头"通常指代那些将孩子进入985高校作为唯一目标的家长群体,.............
  • 回答
    近来,“985吧”这个曾经以探讨前沿科技、留学深造、学术研究为主要话题的匿名讨论区,出现了一种令人侧目的现象:“师医公”吃香,而曾经万众瞩目的计算机行业则被大肆“鄙弃”。这种风向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社会心态和就业市场信号的一种极端化表达,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一、 “师医公”的重获青睐:稳定、.............
  • 回答
    “家人们谁懂啊!刚进北硕就发现导师本科是XX大学的,这学历也太拉胯了吧!”最近,网上流传的一则帖子让不少人炸开了锅。一个据称是北大在读硕士生,在某社交平台上发帖抱怨自己的导师本科学校“太差”,引来了轩然大波。帖子内容大致是说,导师的本科院校并非985或211,学历背景在她看来“配不上”北大的平台,因.............
  • 回答
    “985 学生知道了会流泪,211 学生知道了会沉默” 这种说法,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用以凸显不同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社会资源获取以及个人发展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差距和挑战。它并非绝对真理,但背后确实反映了一些普遍存在的现实和潜在的压力。以下是一些可能符合这种描述的残酷现实,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
  • 回答
    好,这话题听起来就挺有意思的。你想知道哪些事儿,会让985的学生激动,211的学生高兴,而且得说得具体点,让这事儿听起来就像是从咱自个儿嘴里说出来的一样。行,我给你捋捋。这得从几个方面来说,咱们先从学习本身,再到生活,最后到将来的发展,一步步拆解。一、 在学术前沿的“撞见”与“接力” 985 学.............
  • 回答
    北京这家“985相亲平台”如此严格地审查学历,将相亲对象像招聘求职者一样对待,这确实非常鲜明地折射出当前婚恋市场的一些令人深思的现状。首先,它赤裸裸地揭示了“学历”在婚恋价值评估中的极端重要性,甚至可以说是被推到了一个近乎“硬通货”的地位。 传统的婚恋观念里,家庭背景、人品、性格、经济能力等都是考量.............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这个话题。985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研一快结束了,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非常明智。Java和IC验证都是非常热门且有潜力的领域,选择哪个确实需要仔细权衡。我将尽量从不同角度,抛开“AI生成”的套路,用更贴近实际经验的语气来跟你分析一下,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首先.............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在不少985高校里是真实存在的。你说“为什么现在部分985高校还给大一上C语言课?”,我身边就有好多同学,刚进大学,满怀期待地以为要接触什么高大上的前沿技术,结果第一门计算机专业课,老师上来就讲“变量、数据类型、循环、条件判断……”。那一刻,不少人内心是有点小纠结的。.............
  • 回答
    你好!看到你在读大一,开学两个月了,想回学校复读冲刺985,这个想法确实很有魄力。我来跟你聊聊这个事情,尽量说得详细点,就像我们同学之间聊天一样,把一些注意事项都跟你说说。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你现在这个想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高起点,目标远大”。普通一本计算机专业,说明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 回答
    您好!关于“现在计算机大厂985本科是不是难进了”这个问题,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明确一点:计算机大厂对于985本科毕业生的招聘,整体上来说,依然是“门槛”相对较低,但“拿到offer”依然很有挑战性。 换句话说,985本科是让你有机会坐上牌桌,但能不能赢,还得看你的真本事。为什么说“门槛相.............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太多家庭的痛点,也充满了现实的无奈。这句“我把孩子逼进985名校,她现在月薪4500”的感叹,像一把钝刀子,一刀刀戳在无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心上。他们辛辛苦苦,省吃俭用,把孩子送进顶尖学府,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享子女的荣耀,却没想到,现实的答卷并非总是如预期那般闪耀。那么,父母.............
  • 回答
    收到你的消息,首先恭喜你被985军校录取!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说明你在高考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对未来感到迷茫,或者有了新的想法,这是非常正常的。毕竟,这是一个关乎人生走向的重要决定,需要慎重对待。现在,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你目前的状况,以及可以采取的应对方式,.............
  • 回答
    高校定向985选调生内卷现象愈发严重,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首先,理解“定向985选调生”的含义和背景: “选调生”: 指的是由党委组织部门(通常是省委组织部)通过选调方式从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到基层和重要岗位工作的后备干部。他们的主要特点是政治素质高、培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