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样吧。
法律规定出生的小孩3岁就开始交口钱,一年23文。
14岁就开始和成年人一样算赋,一直收到56岁,一年120文。
真要这么弄,还真不算多。
但其实根本不这么征。
朝廷颁布了规定,就让各部门有了加派的依据。很多地方,不管法律规定从3岁还是7岁算口钱,一律从0岁开始算,而且出生就按成年标准收,直接一步到位。也就是说,你家里添了一口丁,就把你家的丁+1了,不存在中间选项。
够狠吗?
不够我告诉你。
还是那句话,真要按照国家规定,+1按成年人收,也能承受,关键是附加的东西你根本没法承受。
你以为这群人会乖乖按照国家规定征税吗?
不会的。
朝廷、衙门,从上到下,各色赋税、摊派都有,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令人拍案称奇,远远超过国家“最高不过××”的规定。
不说秦、汉、宋、明,就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你在路上随便逮一个上了60岁的农民问问,看看哪个不摇头?
省、县、乡、村,三天两头让交这个钱,那个钱。有的立项很随意,就是乡镇上几个代表开个碰头会,盖个章,拍板决定,收!今天修个路,明天办教育,后天要栽树,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要不是这些大好事,怎么可能收上来?
我上幼儿园时,集资修路,其实就是晴天的时候派出推土机和压路机,把泥巴路稍微铲一铲,压一压,每人几十块,全镇数万人。当时小朋友们爬上滑梯,高喊“压路机!压路机!”记忆犹新,然而等我幼儿园毕了业,路还是泥的,甚至连泥的也没修好。
不是只有下头的乡镇乱来,上头的就不乱搞。
据统计,1993年,光中央部门下达的让农民出钱、出工的项目就有43项,省级下达的项目接近100个。(《土地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巴志鹏)
部委有项目,省里有项目,县里有项目,镇上有项目,村里也有项目,大家都有项目,每个项目都必须交钱。单单省里下的各项任务,征收金额就比国家规定的高5倍,其他各级亦是狠中狠,强中强。
这还是2006年农业税取消前新中国的普遍情况,你想想古代会怎样?
为什么要统计人丁?
就是因为不管收什么钱,派什么活,都是按丁计算的。
咱家庭人丁都+1了,你还按原来的交吗?
一年到头活不起了,饿得皮包骨头,再出来一个,那不是找死吗?
君不见,许多县衙的石阶下,都是催科(征税)时打死的人的血河。
一个秋天打死200人,把吓傻的人最后一点口粮也征走,那么你就是“能吏”。
诗云:初宦不应居下考,好官重点在催科。
能吏从一开始就明白这个道理。
至于为什么老百姓要淹死自己的孩子?
当然是因为他们心肠坏啦!
人头税,就是产生价值被分配,同时成本自己担。当人头税过重时,对底层来说,培养儿童只有成本增加,对内部没有引入(产生)正向价值,因此越养越赔。儿童养不得,即是国家养不得,微观到宏观皆如此。
封建社会,帝王,精英,民众承三角形三个层级。只有第三层(最下层)是实际创造社会财富,并且供养上面两层的基础。上面两层,实际上只起调整作用,并不创造财富,反而占有大量财富。
当民众生孩子时,孩子就是创造多于占有,就是为封建历史社会增加总体财富。此为社会发展正向循环。
当帝王和精英阶层生孩子时,就是更多的占有。聪明的帝王会适时调整精英阶层的分配方式,以期达到王朝永续的目的。
精英阶层大部分会很累,当顶层好的时候,会彼此争斗资源分配;顶层不好的时候,会彼此联合,取代顶层,使朝代更迭。王朝衰败,莫不如此。
苦逼的永远是最下层。当上面两层不做妖的时候,能维持过个基本生活。当顶上抽风,中间借势,团结一致为自己牟利的时候,就是最下层连自己的基本生存都保证不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