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有些三四线城市房价也破一万了……
又是个小机灵鬼。
事实是:人家去了啊!
所以至今都有人想不明白为啥会有人住在偏远山区,水电不通,道路难走,衣食不足,生活不便。其实人家的祖先本来就是躲避战乱过去的,要的就是远离繁华的效果。太平的时候,有的村会外迁,但也有的不外迁,因为迁出去外头也没田产。
直至这些年搞城镇化,多数人才有了搬出深山的机会。
平原遭难,遁入深山,深山之外,还有深山,这就是所谓的“战略纵深”。
唐朝之后有个五代乱世,宋代的不少山村就是那时候成立的:
保安岩,在县东北六十里。五季末,里人多避乱于此,因名。
这个地方在淳安县古城东北几十里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战乱时期人就过去了,原先没名字,人去了以后才给取的“保安”。
周遭有不少类似的村落,路不好走,人迹罕至,经济不发达,人员不众多,但也比在外面等着被屠强啊。
元末也是百姓迁入山区的重要时代:
关北又有陈山寨,高峻崎岖,险不可攀。元末,民多避乱于此。
这是井陉县的一处山地,高不可攀,元末的时候,外头血流成河,百姓都跑到这里避难。
平原或山少的地区,改朝换代本身就是一个大换血的过程。
明初的靖难之役,山东中西部(主要是东昌府和济南府)是南北冲要地带。北边的往南打,南边的往北攻,战场就在这里。那时候人跑了一半,没跑的死了十分之九,过程相当惨烈。现在你去看这地方村落人户的族谱序言,会发现洪武时期移民过来的基本没有,始迁都发生在永乐年及以后。不是说这里没发生过洪武大移民,是洪武年迁徙来的都死绝了,永乐年又补充了几批。
另外,逃难到山区不是万事大吉,赋税是永远免不了的。除非是真的远到不可到达的地步,否则不管是军阀占了外面还是新朝代成立了,都一定会有人来通知村民纳税。
人类社会的本质就是分工合作,社会分工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途径。古代生产力非常低下,单独的个体和家庭无法自行生产出所有能够维持生存的必须物资。不光古代,就是现代也是这样。只能进行劳动分工,产出进行交换。有种粮的,有养鸡养猪的,有种菜的,有砍柴的,有打铁的,有盖房的,有织布的等。自己在自己的职业里进行产出,再于其他职业的进行交换,这样才能获得其他所有维持生存的物资。
所以人类就必须进行群居,就算你可以搬得稍微远一点,但是你不可能完全于人类社会脱离接触。因为总有你自己生产不了的东西。 种地的不想用手刨地,就得跟铁匠去买锄头镰刀和犁头,铁匠想要不光着屁股,那就得跟纺织户去买布做衣服,纺织户想织布就得找木匠去做织布机,木匠不想饿肚子就得去找种地的去买粮食。 不管你搬多远,每一个人都脱离不了这个人类社会,既然脱离不了,那就必然是在统治阶级的管控之下,那就必须的负社会责任,那就得交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