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动物几乎一致地进化成拉的屎是臭的?

回答
咱们聊聊一个挺“接地气”的话题:为什么动物的粑粑,基本上都那么一股味儿?这事儿可不是巧合,而是大自然经过亿万年“精打细算”后的结果,背后藏着不少门道。

你仔细想想,大部分动物拉出来的东西,多少都有点味道,而且这味道往往不太好闻。这是怎么来的呢?最根本的原因,还得从咱们的消化系统说起。

1. 消化过程中的“副产品”: bakteri的大餐

你知道吗?我们肠道里住了无数的细菌,它们是我们消化食物的好帮手。这些细菌,尤其是后肠的肠道菌群,它们可不是闲着的。当食物进入动物的肠道,经过消化酶分解后,还有很多复杂的有机物,比如纤维素、未完全消化的蛋白质等等。

这些细菌就像一群孜孜不倦的“分解者”,它们要靠吃掉这些剩下的东西来获取能量。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会进行发酵和代谢。很多细菌在发酵糖类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挥发性有机物,比如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丁酸,它就有种特殊的、有点酸臭的味道。

而消化蛋白质,尤其是富含硫氨基酸的蛋白质(比如肉类、蛋类),在细菌分解后,会产生一些含硫的化合物。这些东西,比如硫化氢(臭鸡蛋味儿)、甲硫醇(烂卷心菜味儿)以及吲哚和粪臭素(这俩名字一听就懂了,是粪便特有气味的主要来源),那味道可是相当“有特色”的。

所以,动物的粪便之所以有味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肠道里那些辛勤工作的细菌,它们在“享用”食物残渣时产生的“代谢废物”。

2. 食物种类是关键:吃啥补啥,也吃啥“臭”啥

不同动物的食性,对粑粑的味道影响也很大。

食肉动物的便便,通常味道更重、更刺鼻。这是因为肉类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这些物质在分解过程中更容易产生硫化物和氨气,味道也就更浓烈。想想狮子、老虎的粪便,那气味可不好惹。
食草动物的便便,虽然也有味道,但相对来说可能没那么刺激,有时甚至带着点泥土或者植物发酵的味道。这是因为它们主要消化植物纤维,虽然细菌分解纤维素也会产生一些味道,但可能硫化物和氨气的成分会少一些。比如牛、羊的粪便,虽然有味,但和肉食动物的还是有区别。
杂食动物嘛,味道就比较“复杂”了,取决于它们当天吃了些啥。

3. 进化上的“考量”:为啥要臭?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粑粑为什么有味道了,但问题来了:为什么大自然要让它“臭”?这不仅仅是“顺带”的,而是有实际的好处,是进化选择的结果。

防御报警器: 粪便的味道,尤其是浓烈的气味,对于很多动物来说,就像一个天然的“报警信号”。
警告同类: 浓烈的气味可以告诉自己的同伴,“这里有危险”、“这里已经被占用了”,或者“这里有排泄物,小心避开”。比如,一些哺乳动物会用粪便来标记领地,那股味道就是它们发出的“主权宣言”。
驱赶敌人: 某些动物的粪便味道极其难闻,可以起到一定的驱赶作用,让捕食者或者竞争对手望而却步。虽然这不是主要的功能,但也能凑点作用。
寄生虫和疾病的“信号”: 很多时候,异常的粪便气味(比如带血、特别腥臭、或者异常稀薄)可能预示着动物体内存在寄生虫或者感染了某种疾病。这股味道,虽然不是人闻得懂的“诊断书”,但可能对同类(或者其他会通过气味感知危险的生物)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社会”层面的意义(某些动物): 对于一些群居动物来说,粪便的气味还可能传递更复杂的信息,比如个体的健康状况、繁殖状态等等,虽然这部分研究还比较深入,但味道在动物的“沟通”中肯定扮演了角色。
防止被吃: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让自己的排泄物变得“不好吃”,甚至“有毒”,从而防止被其他生物(尤其是食腐动物或某些寄生虫)吃掉。你想想,如果粑粑一点味道都没有,跟新鲜食物一样,那得多容易被盯上?那气味就像一个“免责声明”:这玩意儿是垃圾,别碰!

4. “不那么臭”的情况:也有例外?

当然,我们也得承认,不是所有动物的粪便都“臭气熏天”。

鸟类: 大部分鸟类,尤其是飞行动物,它们的粪便通常水分含量很高,味道也相对比较淡,有时候甚至没什么味道。这可能是为了减轻体重,便于飞行,同时减少排泄物对栖息地的“污染”和“干扰”。它们通常是将尿液和粪便混合排出,呈白色或乳状。
爬行动物: 很多爬行动物,比如蛇和蜥蜴,它们的排泄物也相对“干净”一些,有时候会呈现出白色(尿酸盐)和暗色(粪便)混合的形态,味道也不如哺乳动物那么明显。
某些海洋生物: 一些生活在水里的生物,它们的排泄物在水中会迅速稀释,味道的影响也小很多。

总结一下, 动物的粪便之所以普遍有味道,甚至味道不怎么好闻,这是肠道菌群发酵代谢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自然选择赋予它们的一项“生存技能”。这股“臭味”,在一定程度上是它们用来防御、警告、甚至“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所以,下次你闻到一股“熟悉的味道”,不妨想想,这背后是多么精妙的生物学原理和漫长的进化史在支撑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你的狗吃屎的时候,你不妨问问它。

你:屎那么臭你为什么吃?

狗:哪里臭了?我觉得香喷喷的呢!


题主有一个神奇的误解,认为臭是一种绝对的客观存在,你觉得臭的东西,任何有嗅觉的动物都会觉得臭。

苍蝇:$^%&(*)#^……

屎壳郎:$^%&(*)#^……


其实香与臭、美味与难以下咽、可爱与令人厌恶,这些都是相对的、主观的。

粪便对于人类来说是臭的、不能吃的,但对于以粪便为主食的动物来说,美味无比。

水果对于你或猴子来说是美味的,但在猫的眼里:呸!什么玩意?难吃死了!

一条雌性眼镜蛇在你眼里是令人恶心、恐怖的东西,但在獴的眼里就是一道美食,而在一条雄性眼镜蛇眼里:啊!美女!


因此,题主的问题“为什么动物几乎一致地进化成拉的屎是臭的?”这个问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并没有什么自然规律会强迫动物不约而同地往“拉臭屎”的方向进化。退一万步讲,即使这些动物真的要协同进化,也因为并不存在一个让所有动物一致认同的“臭”的客观标准而无法实施。


正确的问法是:为什么人会进化出“觉得几乎所有动物的屎都臭”的特性?

没错,几乎所有动物的屎都臭,是人自身的进化所致,而非各种动物开大会讨论后协调一致的行动。


那么,为什么人会进化出“觉得几乎所有动物的屎都臭”的特性呢?

简单地说,由于人的生理构造(主要是消化系统)等原因,屎对人来说是缺乏营养的,甚至可能有害的,因此人类会在进化中累积厌恶吃屎的特性:那些喜欢吃屎的、或者不那么讨厌屎的,因为吃屎而削弱了竞争优势,在自然选择中逐渐被淘汰了,而那些觉得屎很臭不能吃的,获得一定优势而得以发展。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天然的有毒物质大多数很难吃,是苦的、辣的或者具有其它难以下咽的味道?

——因为喜欢吃那些有毒物质的人没有活下来并繁衍后代。

为什么旧大陆的有毒植物大多数难吃,而美味/不那么难吃的有毒植物常常是新大陆特有物种?

——因为人类大部分进化历史是在旧大陆,在漫长进化史中觉得旧大陆有毒植物好吃的人已经被毒死了,而人类进入新大陆的历史很短,自然选择还来不及发生足够有效的筛选作用。

为什么海里常常有一些美味而有毒的生物?

——因为人类获得下海捞鱼的能力的历史并不是很长。


现在题主应该可以自行回答下面的问题了:

为什么很多有剧毒但味道不错的物质是人工合成的?


==========================

emmmmm……评论区某些人口味有点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