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丁:种族不代表荣耀,我见过最高尚的兽人,也见过最卑劣的人类。
人类:你种族歧视喔。
弗丁:我没有。
兽人:你有。
弗丁:我都说“种族不代表荣耀”了。
人类:但你说“我见过最高尚的兽人,也见过最卑劣的人类”。
兽人:为什么不是“我见过最高尚的人类,也见过最卑劣的兽人”?
人类:你分明很主观的认为,兽人很难会高尚,人类很难会卑劣。
兽人:甚至你认为,兽人大多是卑劣,人类大多是高尚。
弗丁:我不是这个意思。
人类:你是这个意思。
兽人:想不到你是这样看我们兽人的。
弗丁:你们根本是在歪曲我的意思。
人类:那么为什么不说“我见过最高尚的人类,也见过最卑劣的兽人”?
弗丁:那就没有意思了。
兽人:看,你自己都说了,你就是这个意思。
人类:你分明在种族歧视。
弗丁:要不然我应该怎样说?
兽人:你大可以说“我见过白色的兽人,也见过绿色的人类”。
弗丁:我根本没见过。
人类:你没见过就不要说嘛。
弗丁:是你们要我说的。
兽人:要不然你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习惯上着手。
人类:但事先声明,我的家族是住在茅屋的。
兽人:而我的家族是住在石屋的。
人类:所以你不能说“我见过住石屋的兽人,也见过住茅屋的人类”。
兽人:因为这是很平常的事,所以你说了也没有意思。
弗丁:那你们想我说什么?
人类:你大可以以我们"上"的目标着手。
兽人:一般男人类只会"上"女人类,男兽人只会"上"女兽人。
弗丁:难道你要我说“我见过"上"了人类的兽人,也见过"上"了兽人的人类”吗?
人类:你根本是在说麦迪文。
弗丁:没有。
兽人:你根本是在说我们大酋长。
弗丁:没有。
人类:呃?你们的大酋长...那个...已经"上"了?
兽人:不知道,只是三八消息而已。
弗丁:靠,你们联盟和部落不是敌对的吗?
兽人:联盟和部落就不可以当朋友的吗?
人类:你分明想离间联盟和部落间的关系。
兽人:我们好歹也曾经一起收集物资去对抗安其拉虫人。
人类:很久以前的海加尔山大战也是联盟和部落联手去对抗燃烧军团的。
兽人:想不到今时今日你还想离间我们联盟和部落?
人类:真想不到原来你是这样的人!
弗丁:……
数年后。
在寒冰皇冠的银白十字军的营地上……
莫格莱尼:真没想到可以看见联盟和部落联手对付敌人。
弗丁:联盟和部落联手,我很多年前已经见过了。真庆幸他们现在是联手对付敌人,而不是对付自己人。
莫格莱尼:啥?你看来很像很感触呀?
弗丁:……
或许,会让原本正确的事,在政治上也变得极不正确吧!
拿最近的事情举例,著名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系列“德军总部”的最新作《德军总部II:新巨像》即将在月底发售,发行商Bethesda也加紧了对游戏的宣传,不料这游戏却在宣传时遭到了不少人的攻击。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Bethesda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一段《德军总部II:新巨像》的宣传短片,里面是一队全副武装的纳粹士兵在操演,这时画面前端大大的打出来“这不是我的美国”的字样,而在这段视频的介绍中写着Make America Nazi-Free Again(让纳粹在美国再次消失),最后还加了一个“#NoMoreNazis(消灭纳粹)”话题。
(视频)Make America Nazi-Free Again_腾讯视频
这条状态让很多政治敏感的人反应剧烈,Make America Nazi-Free Again显然是在调侃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竞选口号“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本人之前被人批评是种族主义者,多次有意袒护白人至上主义,甚至有人直接把特朗普说成是纳粹。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军总部的这条状态理所当然的被一些人认为也是在影射总统特朗普。
另外,最近美国发生了多起因白人至上主义游行引发的暴力冲突事件,让政客们神经紧绷,纳粹一词更是频繁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而宣传视频中的“这不是我的美国”好像也是在影射现在美国新纳粹、3K党等极端种族主义势力抬头的现状。
德军总部一直都是以杀纳粹为卖点,这条状态岂不是在威胁要杀掉美国的新纳粹支持者吗?而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宣扬暴力、杀戮显然是不对的,不论对方是谁。这一套推导下来,这条状态还真是不妥当啊。
别怀疑,有些人的脑洞就是这么大。
虽然支持德军总部和B社的玩家还是占大多数,但对游戏进行指责的人也不在少数。从游戏的预告片公布伊始,就不断有人前来骂街。他们中大致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不是游戏玩家,多是新纳粹和白人至上主义的支持者,他们不知道“德军总部”,也懒得知道,他们只觉得是找到了一个极端的反法西斯主义的案例,要为自己的阵营扳回一分。他们称德军总部是极端左倾的反法西斯主义产物,把这款游戏说成是键盘侠的美梦,而B社是在利用一款游戏来宣扬极左的政治思想。
另一些反对者的确是游戏玩家,他们的指责是觉得“德军总部”在蹭热点,利用政治事件来营销,把游戏政治化。
就这样,在该消息下面,支持者和反对者两方势力吵了个不可开交。
不论如何,这都是一次影响较大的公关事件,游戏公司对于涉及政治问题的态度一向比较谨慎,一般都会做出一些让步,但这次Bethesda却并没有任何的退缩。
Bethesda的市场副总裁Pete Hines表示:“从20多年前第一部作品开始,‘德军总部’系列就一直是坚决反对纳粹的。我们不会对游戏的主题闪烁其词。我们不觉‘纳粹是邪恶的’,‘纳粹和美国精神不符’是什么难以启齿的话,更不害怕站在历史的正确一方。”
“虽然这样说可能会得罪一些玩家,但我猜那些不想把世界从纳粹的杀戮和仇恨之下拯救出来的人,本来也不会对“德军总部”感兴趣。”
Bethesda对纳粹的态度是坚定的,但对于利用游戏影射现实的说法却是有苦难言。Pete Hines也解释说游戏的内容并不是在对现实进行影射,虽然现实情况与游戏中的一些设定有相似之处,但这是“纯属巧合”。
其实《德军总部2:新巨像》中美国被纳粹占领的设定在前作还没有制作完成时就已经定下了,那时特朗普竞选总统还是一个笑料,谁能想到游戏中这个本来很扯淡的设定会在2017年被人怀疑影射现实的美国?
Pete Hines说:“在游戏中,解放美国将是解放全世界的第一步,所以‘让纳粹在美国消失’的口号实际上这代游戏的主题,游戏将以它为情感基调。不幸的是,它恰好与现实中的事件相照应了。”
“当时我们从没想过现在的这种情况,但它偏偏就是发生了。Bethesda不是为了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或煽动舆论才开发游戏。我们只是想做出让成年玩家觉得有趣、有意义而且有代入感的游戏。”
Pete Hines认为自己的游戏并没有去蹭政治热点,不过他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游戏去探讨这些现实的问题,因为游戏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说:“像《生化奇兵》和《这是我的战争》这样的游戏在反应现实热点和政治问题上都有很强的表现,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游戏产业才得以变成一种更加完善和深刻的媒体形式。”
“德军总部”引起的争议看似滑稽,却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扭曲。仔细想一想, “德军总部”最初选择以对抗纳粹为主题,本来就是为了避免争议,因为在从前反对纳粹可能是世界上最政治正确、最不可能引起争议的事情了,谁能想到现在反纳粹变成了一种偏左的思想。玩家们在“德军总部”中已经杀了20多年的纳粹了,现在突然出现了这方面的争议,问题恐怕并不是出自游戏本身。
这也让我想起了小说《三体》中的情节,小说中,三体文明本来是人类势不两立的仇敌,但在一段时间的和平之后,人们开始自大起来,并忘记了之前的痛苦,对死敌三体逐渐产生了同情,有些人开始觉得三体人很可怜,甚至计划帮他们定居太阳系,分给他们资源,人们认为这是文明、是理性、是进步。但三体文明却从没有想过给人类留下任何的生存机会,最后人类为自己的天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相比之下,Bethesda反对纳粹的态度倒是始终如一,Pete Hines说:“这款游戏的主题就是反对纳粹,这个系列的主题也一直都是反对纳粹。我们不怕和主角BJ站在一起,来代表“德军总部”的价值观。在纳粹问题上,我们就是站在反对的一方。”
目前《德军总部II:新巨像》正在杉果商城预售中,领券可享20元优惠,喜欢的朋友快去杉果商城购买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关注我们的专栏【杉果游戏】和官方机构号@杉果游戏
关于「杉果游戏」:母公司中电博亚成立于1999年,从事正版盒装单机游戏代理发行业务,2013年成立杉果游戏数字发行平台,已与B社、卡普空、华纳、万代南梦宫等70余家海内外厂商建立直接合作,一直致力于将生化危机、上古卷轴、辐射、黑暗之魂、蝙蝠侠等优秀正版单机/独立游戏以物美价廉的方式带给中国玩家。
政治正确是一门生意。
既然是一门生意,那么一定会随着国情的改变而改变。
2020的阿美利加,zz正确有这么几项:LGBT群体不得歧视/非洲裔拉美裔不得歧视/肥胖自信/言论自由/反对独裁/绿色食品,虾与沙拉/狗权=人权/打骂孩子,给孩子过多作业违法/世界警察。
1920的阿美利加,zz正确有这么几项:孤立主义的国际政治/反对殖民/排华法案生效,黄祸论横行/极端排斥新生共产主义/黑白有别/LGBT严重异端/言论自由/西部大开发,与地争产/工业化电气化环保是个p/人人锅里一只鸡/狗肉罐头马肉罐头各种罐头……
所以,zz正确不会发展,只是在改变。它利用占部分道德制高点的人的认知,来达到某些人的利益。zz正确其实是一种畸形的实用主义。
很多人政治正确这个,政治正确那个,却对政治正确到底是什么东西一无所知。
比方说,我们都知道1+1=2,你偏要大声疾呼:1+1=3。那么大街上的吃瓜群众多半会围观你,个别热心群众还会给你推荐附近最好的精神病院。
但是你要是有一门155毫米自行式加农榴弹炮那就不一样了,至少在它的射程之内,群众会一致认可1+1=3,个别谨慎的还会问你:“到底该等于几呢?”
所以我们有一句俗话:口径既正义,大炮既真理。
1840年以来,西方用口径强加给我们很多“正义”,当然也一并推翻了很多不正义,但是总的来说事情是有利于西方的。如果西方愿意,完全可以让清政府签署一项协议,承认1+1=3,π=4。就是这种大炮带来的真理,让整个西方世界可以在这个地球上为所欲为,想干嘛干嘛。
问题是大炮并不是只有西方人会造。155毫米口径虽然比37毫米口径更为正义,但是想要签署1+1=3,π=4的条约确实不怎么可能了,37毫米口径也有37毫米口径的正义。于是西方放弃了赤裸裸的剥削与压迫,采取了一些“用户体验”更好一点的手段。比方说以前要你跪着奉上食物,现在让你站着端上去,食物还是那些不能少,至少你的膝盖舒服多了。
1945年的时候,地球上的终极正义、最大真理,诞生了。
所谓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终极真理的出现导致了真理不再服从于口径。拥有终极真理的国家越来越多并且不限于西方,穷得裤子都没有一条的国家也能拥有终极正义和真理。于是依靠口径来输出正义换来利益这一条路走不通了,全世界人民都认识到,真理是有上限的。
随着口径代表的正义顶到天花板,全世界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和平。大家都知道,白白替人干活你就会磨洋工,他赚一点你赚一点你才有工作积极性。他以前把你的劳动所得用真理全拿走了,你就会好死不如赖活着,今天你劳动所得多多少少是自己的,你才有干劲。合作共赢第一次出现在地球上,人类不再玩儿零和游戏,能够吃饱饭第一次广泛出现在地球上。
合作共赢有两条腿,核弹,洲际导弹。
这件事情对以前零和游戏的两方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靠口径输出正义的国家一时找不到北了,不知道除了拖着榴弹炮满世界跑还能干什么,如何才能在不发射炮弹的情况下保持生活水平,价值观混乱,经济发展乏力,无所事事的人越来越多。这就是守成一方;
被口径输入正义的国家填饱了肚子、穿上了鞋,又想着更多的东西,想要更好的东西,想要安全,想要发展,想要话语权,价值观统一,经济发展强劲,每个人都很忙。这是进取一方。
政治正确就是这样来的——不要以为西方政客都是没脑子的糊涂虫,他只是没有力量与历史的潮流抗衡而已。他不知道该干什么,徒劳无益的拉着榴弹炮满世界跑,一时技痒放两炮,得到的还不如失去的多。
你让他怎么办呢?老一套是赔本买卖,新一套他又不会,只有搞搞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啊,非法移民合法化之类的东西才能过得下去这样子。
所以说,通常意义上的政治正确仅仅是整个西方无所适从的表面体现,反映的是整个西方世界的无所适从,居于领导地位却拿不出领导方案,这所谓“德不配位”。
“政治正确”只是一朵浪花,而不是潮流。我就不信同性恋能够结婚了,中国的GDP能涨几个点?能够让多少地球人脱贫?这些东西绝对不是世界未来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领导者”失去了领导能力的体现。
政治正确最终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这群尸位素餐的当今地球秩序领导者会闹出什么幺蛾子,但是我知道一点,这场freak show会一直持续到这个世界迎来新的领导者的时候。
知乎将会改名为“知道吗”,
因为“知乎”读快一点就政治不正确了。
英国传说中的传奇国王亚瑟王,他沉鱼落雁般的王后在英国自己的镜头下现在已经变的的无比政冶正确。
以前政治不正确的王后:
现在政治非常正确的王后:
以上图片转自贴吧。虽然亚瑟王只是虚构人物,但想想如果中国也这么政治正确,什么红楼梦的林黛玉啊,三国里的貂婵啊,西游记里的女儿国国王啊,水浒和金瓶梅的潘金莲啊,全都这样搞,效果会是怎么样。希望英国人拍一下他们的民族英雄狮心王,关键剧情说不定是和萨拉丁搞基。
没有人比我们更懂身份怔治,以及开除人籍大联欢的危害性,各种形式的“身份怔治”都无法被社会主流中坚接受,因此“身份怔治”对中原而言仅仅是个trick而成为不了threat。
相比杞人忧天怔治怔确,不如担忧假装“唯物史观立本”,却做不到普及唯物史观,把利己主义扮作唯物正确的假唯物主义者们,亲自扑灭初火的风险。苏联后期的东正教和MSL人数,证明了一切。
唯物史观是不可能普及的,因为它本身就是反本能的,只会带来痛苦的东西。
没多少人愿意放下脑中的奥卡姆剃刀,面朝大地而非天空的问“我是谁?”,一切反对奥卡姆剃刀和利己主义的东西,都是反“自由意志”的存在。
唯物史观,是不可能普及的,只因唯心就是人的本质。
人类需要信仰,哪怕它可以假装不存在。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豆瓣刘阿姨之流向右边走的太远,即便受了洗,也全然忽略了欧洲宗教史,究竟是何人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他们沉醉于咒骂烽火台,而忘记了灭火本身,以至于沦为“必须有一个巫妖王”的占位防御作用,让真正反对扶贫,坚信原教旨社达和外地人低劣的群体构建不起理论系统,的确是该堪称幸运的。
亲手战胜苏军,毁掉苏军荣誉的并不是阿富汗的普什图人,而是想当然认为甩掉穷亲戚,就能过上美国日子的俄罗斯族的分配家、辩经家们。切身坚信“扶贫不是分配”“被当做奶牛”的俄罗斯人,和苏联作协的文书们,亲手把自己做成了战利品供人分食。
初火熄灭,怪老天经的绝世武功不顶用,欧洲扣关未成,还是怪西朝太狡猾?显然都不是。
神怎么可能犯错,犯错的神,就不是神了。
2001年有部法国喜剧电影,一个中年屌丝冒充同性恋实现了人生大逆转。(中译下岗风波)
主人公是个中年职场屌丝,丧到极点。夫妻离婚,同事排挤,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儿子看不起没出息的老爸。更可怕的是,老板和hr密谋解雇他,被他听到了。
屌丝大叔准备跳楼自杀时,被隔壁大爷拦住了(怕他砸坏自己停在楼下的车)。大爷为了拯救他(或者自己的车),给他设计了一组同性恋裸照,有的还带着浓浓的SM风。匿名寄到公司。
老板首先傻眼了,不敢再解雇他。同事们知道了,不敢再挤兑他。大家都对他毕恭毕敬或敬而远之。
屌丝大叔发现装同性恋好处太多了,变本加厉。结果赢得了全公司的敬畏,事业蒸蒸日上,升职加薪不说,以前不正眼瞧他的冷艳女上司竟主动投怀送抱(这个情节我一直困惑,为什么美女渴望推倒同志?)
然后名声在外的他被派去参加同性恋大游行,他头顶着公司产品安全套模型坐在花车上招摇过市。儿子在电视直播上看到老爸,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父子亲密如初。完胜!
更新:增添了原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937224099735597056==========
【多图预警】请在wifi下阅读
Youtube上讽刺政治正确的视频:Merkel Madness
(有空我看看能不能搬到b站上。)
三个面部特征明显的人走在街上。
为首的光头吴克指着河边的两个人说道:“Hey兄弟们,让我们毫无理由地石刑那些卡费勒吧!”
然后三人捡起各种杂物丢了过去。
其中一块石头弹了回来,打在光头的眼睛上。
然后一个神似默克尔的老女人突然跳了出来,大喊:“欧我可怜的难民!”
“因为这群白皮猪,你们不知道受了多少罪!”
然后又对被丢石头的两人叫道:“Hey,猪猡们!你们少欺负这些难民,他们已经受了很多苦了!”
“在我教训你们的时候要看着我!” 结果两人一回头...
有化妆!有胸!是性转人大爷!默克尔的态度转了一个540°的大弯,瞬间跪舔。
“啊,我的小转转们。你们太可爱了,我懂你们。”
后开始指责穆斯林们:“这些像猪一样蠢的移民们竟然向你们扔石头!真是容不得不同的猪!(斜眼)”
听了这话,三位正♂直♂boy开始相互“上下其手”,假装自己是gay。
默克尔态度再一次大变,给了三位boy一个博爱的拥抱。
“啊我可怜的同性恋难民!你们受了太多的苦,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
两位兄♂贵♂相视一笑,露出大卫星(犹太人的标志)。
竟然是犹太人,二战期间大屠杀(Holocaust)的受害者!默克尔纳头便拜乞求原谅。
接下来进入斗法阶段:
三基佬使用了【素食主义者】!
两兄贵使用了【糖尿病】!
三基佬使用了【黑人女权支持者】! (这个纹身挺有意思,把black power放到了♀符号里)
下面的画风就变得奇怪了,各种博人同情的手段都上来了。(现实生活既视感)
默克尔陷入混乱,不知道该跪舔谁好;只能疯狂旋转原地爆炸。
【全剧终】
是死亡,因为不可能有活人能避开所有的政治不正确,就算你是黑人女性穆斯林性转同性恋,同时还是爱狗人士,但你不小心把龙虾放在冰块就是虐待动物就是政治不正确,就算你是动物保护主义者,把猫狗当爹,到处炸生物实验室,有一天难民强奸了你的老妈女儿老婆,你要是说一字不满你也是政治不正确,,然而唯有死亡,死亡是永恒不变的,不管他死得多政治不正确,你再抨击他都是无力的,所以政治正确的终极就是死亡,赶紧去死是最政治正确的事情
记得以前买了本《白夜行》,我妈非常不想让我看,强制让我看追风筝,把白夜藏了几天 ,偶然才找到,放在洗衣机旁袋子里某个装袜子的隔层,找到的时候,忽然觉得我好机智。这应该是政治正确发展到极致的模版。
泻药, 我是一个坐标北美,本科套破三,硕士常青藤,投行资深,年薪八位数,在北京东京湾区有十几套别墅,现在在赤道几内亚做义工的颜值中上妆后八分有十块腹肌的18cmINTJ程序猿。我有着印第安混黑人血统,是坚决反对吃狗肉的素食主义割屌派仇男仇父仇夫的(真正的)女权主义者。为了支持平权我曾经谈过10个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女朋友,但在我最后一次分手飞叶子之后才发现我是温和逊尼派反对死刑保护环境的穆斯林跨性别变性同性恋。我8岁给世界五百强企业麦当劳提建议薯条少放盐被采纳,10岁给科技巨头诺基亚发了QQ邮件成功收到自动回复,15岁通过同花顺成为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企业的重要股东,22岁被联合国评为史上最年轻的特级厨师滚筒洗衣机。我一直很崇拜小鲜肉的演技老戏骨的颜值以及赵薇的心灵控制术,最终我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得艾滋病。不回粉,评论不回,丑的不约,以上です。下面我来谈一谈茴香的艹有哪四种写法。
我就讲实例吧。
最近英国医学协会建议人们不要再称怀孕妇女“期待中的妈咪(expectant mothers)”,原因是“期待中的妈咪”之称是对怀孕的跨性别男人(transmen)的一种冒犯,或潜在剥夺了人家将来跨性别选择的权利。所以更为包容的称谓是“怀孕的人(pregnant people)”。
美国儿科学会近来认为儿科医生与怀孕的准妈妈们谈话时不宜“过分强调哺乳是母亲的重要责任”这个话题。他们根据某调查发现,谈话中这样强调“常常会引起年轻妇女思想上的混乱”,使她们觉得即使用奶瓶喂奶也成了自己唯一的责任,以至于难以开口要先生帮忙。
英国大学生联合会最近要求大家开会等活动鼓掌时用“爵士手式”,赞同时应减少欢呼,因为传统鼓掌和欢呼对听觉障碍者存在歧视性的含义。
同性恋们横行无忌,异性恋们瑟瑟发抖;
爱狗人士五湖四海,城市成为狗狗乐园;
每人信奉五种宗教,无神论者彻底死光;
科学家们全部下岗,全世界都是纯天然;
人人都拥抱艾滋病,从此再不分你我他。
普天之下政治正确,从此天下一片和谐。
多图预警
35年前的激进左派领袖,摇身一变成为了欧盟委员会主席
因为zz敏感,很多图就不放了,本人并不支持或者否定以上政治观点,认为是错误和反动思想的,作为反动典型供大家批判~~~~~,谢绝跨省,百米跨栏追捕。
看明朝就知道啦。明朝给事中以骂皇上为己任,如果被把皇上惹急了杀了自己,那就是莫大荣耀。很多时候都是为了骂而骂,刻板遵循政治正确,最后搞得没人愿意干活。明朝开始衰落下去。
不用预测未来会怎样,就谈谈现在吧,坐标西欧某国家,管理方面的专业。
做一个促进社区移民融入的项目的时候,有一个小组把他们的提案取名为shake hands,意思是,握手是一种基本社交礼节,象征着人与人的友好互动,大家互相握握手,打个招呼,就能慢慢变成朋友了。
没毛病,对不对?
然而一名NGO工作人员听完他们的presentation之后,很严肃地说,这个名字有问题,建议换掉。因为在有些文化里,并没有握手这样的传统,泛泛地把握手当做所有人的社交礼节,就忽视那些没有握手传统的文化了,也算是隐性的歧视。此外,穆斯林妇女很可能是排斥这种身体接触的社交的,用shake hands作为主题,会给她们以“我无法握手就意味着我不合群”的压力。
大家都表示赞同,认为他说的好有道理啊。而我,整个人懵逼了。
再来个例子,我们系很多课都是guest lecture,就是请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专家和社会工作者或者NGO过来讲课,以理念传播为主。其中,有一位环保主义者来我们系给我们上课时,PPT封面是这样的。PPT的内容大概就是老生常谈一升牛奶一公斤牛肉会造成多少碳排放所以必须提倡素食之类的。
同理,他们还有很多类似的口号,例如“you can't call you a feminist without challenging men's rights”。你吃肉,那你就被开除出环保主义者了,你不仇男,那你就被开除出女权主义者了。说到底,政治正确都已经不是在考虑其实际价值了,一个个在比谁更激进谁更极端谁更能引发矛盾。
----------------------------
评论有对握手提出异议,说确实有人不喜欢和别人握手,不该强迫。
那么我交代一下背景吧,那个项目的内容大概是给移民社区举办社交活动、建设公共设施,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全都是围绕社交设计的,而那个小组的同学,也仅仅只是把项目题目定为shake hands,而非倡导人们实实在在地去握手,这里的shake hands和say hello是一个性质,仅仅是象征人与人相识、互动。
而且,我所以为,移民既然选择了新的地方安家,就应该融入当地社会,适应新的风俗习惯,这才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但恰恰相反,现在欧洲很多国家,却是在迎合移民的习惯、压缩自己国民的风俗喜好。例如,贴脸和亲吻作为日常问候方式已经越来越少见了,例如,本地宗教活动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限制......我觉得这就是过度政治正确,看似考虑了少数群体的平等,实际上却牺牲了大部分人的自由和权利,让整个社会付出了远多于受益的成本不说,最后也根本不会达到理想中的平等。
多看看好莱坞电影不就懂了,即将上映的猪猪侠女朋友强行变成黑人,基友强行变成一个韩国胖子。庆幸指环王拍的早,不然估计全白人的演员阵容要被抵制要被骂死,各位想象一下莱戈拉斯由黑人来演,不是说黑人咋地啊,别玻璃心。
最近在看一个美剧,《重案组》,感觉很有代表性。重案组里的成员构成:组长是女性,组员有白人,黑人,亚裔,墨西哥裔,组长的养子是男同,法医是男同,心理医生是男同,警局局长是黑人,局长枪击身亡后,三个候选人里两个女性,一个黑人。反正是各方面都照顾到了
编剧在剧中隐晦的吐槽过,S4E20:
西方的政治正确终将自我终结。
而且这一天不会太远。
所谓“政治正确”其实是强者对弱者的垂怜。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欧美白人觉得自己继续压迫弱小的有色人种是不道德的,于是出于一种由强大的实力带来的自信和安全感,就像关爱宠物一样开始关爱有色人种。(我这么说的根据就是,政治正确从来没有用来庇护华人,因为欧美人对中国并没有对非洲国家的那种强烈的心理优势。)
当这种垂怜成为一种共识后,人们意识当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不再仔细思考政治正确的来源,而是简单的认为一切违反政治正确的言行都是错的。于是别有用心的人就可以方便的把某种他反对的东西与政治正确联系起来,加以讨伐。
这一点,在文革之中特别盛行。例如在文革以前,中国人普遍形成了对革命、对党、对领袖的强烈好感。这种好感形成共识以后,就变成了一种中国式的政治正确,人们不再仔细思考,甚至不再有能力划分清晰的边界,而是形成了条件反射:在表面上与之相符的就是对的,可以被牵强附会解释成与之对立的则是错的。
于是在文革中,涌现了大量的别有用心的人,把他们平时无力反对的事、看不顺眼的人、嫉妒的人都牵强的与反对革命、党和领袖联系起来。许多人因此遭殃,但是同时,也大大破坏了人们心中对革命、对党和领袖原本的好感。
当这种好感损耗到一定程度,政治正确即不复存在。
今天的西方也是如此。当政治正确变成一种工具而一再被人滥用,它的正确性就会不断遭到损害,并最终沦为一个过时的、可笑的概念,被人们抛弃。
同时,由于恐怖主义的猖獗,大规模的难民涌入,以及社会治安的恶化,欧美白人对自身实力和安全的自信心也在不断遭到破坏,这更是对西方政治正确的釜底抽薪。如果难民问题得不到解决,恐怖主义得不到遏制,政治正确将迅速失去生命力。
一位留学美国的朋友跟我讲的真事:
一位美国教授上法律课。我们知道讲法律关系举例子时需要“张三”、“李四”来当案件当事人 (当然也有用“范冰冰”的)。这位教授爱用Tom和Jerry(都是男名),类似Tom杀了Jerry,Tom偷了Jerry的东西之类。
一学期上下来,教授被人投诉歧视女性:为啥案例里只有男性,这是让女性回归家庭,不要参与社会活动是吗?
好嘛,下学期教授就把Jerry换成了jessie(女名),变成了Tom杀了jessie,Tom偷了jessie。
然后教授又被人投诉了:女性始终被视为受害者,这是鄙视女性没有力量,只能作为男性压迫的对象是吗?
好吧,下学期教授又把jessie和Tom的地位对换,变成了jessie杀了Tom,jessie偷了Tom的钱。
然后……你们懂的╮(╯_╰)╭,教授又被投诉了。
现在这个教授一会儿jessie杀了Tom,一会儿Tom强奸了jessie。你要是去统计一下,会发现每种50%。
女权万岁!
就是1984……
当然大多数人不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