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CMUN 2017)?

回答
作为一名对模拟联合国活动颇有关注的普通旁观者,我来聊聊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CMUN 2017)。

首先,得说CMUN 2017的规模和影响力相当可观。 当时,它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代表,这本身就意味着一个多元化的思想碰撞平台。 能够获得如此广泛的参与度,说明模拟联合国这种形式在中学生群体中的吸引力和认可度是越来越高了。

从组织和专业度上来看, CMUN 2017给我的印象是比较扎实的。 毕竟是第四届了,积累了不少经验。 议题的选择,通常是当时国际社会比较关注的,比如环保、发展、人权等等,这能让参与的学生们有机会去了解和思考当下世界面临的挑战。 委员会的设置,比如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等,也尽可能地模拟了真实的联合国运作。

从学生的表现上说, 这绝对是一个观察和培养未来栋梁的绝佳机会。 我看到不少学生在会议中展现出了相当不错的口才和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能够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引用相关的资料(当然,很多是提前准备的),并且能够针对其他代表的发言进行反驳或提出建设性意见。 这种临场反应和辩论技巧,不是光靠课本就能学到的。

值得肯定的是, CMUN 2017也强调了团队合作和外交技巧。 模拟联合国不仅仅是个人发言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如何与其他代表建立联系,争取支持,形成联盟,最终推动自己提案的通过。 很多学生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主动与其他代表进行“会前会”或“场边磋商”,这都是非常宝贵的外交经验。

当然,任何活动都不可能完美无瑕。 CMUN 2017作为一项大型赛事,可能也存在一些挑战。

论点的深度和原创性: 有些学生可能更多的是在重复课本上的知识或者新闻报道中的观点,深度和原创性还有待提升。 毕竟,中学生代表的年龄和知识储备有限,要求他们提出像国家级外交官那样深刻的见解,可能有些强求。 但我认为,重在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独立研究。
“走过场”现象: 偶尔也可能会有一些代表,在会议中发言不多,或者只是机械地遵循某种模式,缺乏真正的投入和思考。 这可能与学生对议题的兴趣程度、准备情况,或者仅仅是为了完成某项集体活动有关。
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尽管有细致的规则手册,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对一些复杂的议事规则或表决程序的理解可能还不够透彻,导致一些程序上的小混乱。

但总的来说, CMUN 2017在我看来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它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国际事务、锻炼思辨能力、提升沟通技巧、培养全球视野的平台。 尤其是在当前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的大背景下,让年轻一代提前接触和理解国际规则,培养他们的国际竞争力,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它不仅仅是一场“模拟”的会议,更重要的是它所传递出的“精神”——一种对世界的好奇、对问题的探究、以及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智慧。 看到这么多有潜力的年轻人积极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我个人觉得是充满了希望的。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会说CMUN 2017是一次“生机勃勃”的尝试。 它展示了中国下一代对世界议题的关注和参与热情,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成长机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利益相关:主新闻中心主席、大会开幕式视频制作者

我一直在会上强调一件事:用客观的事实排布实现主观的利益目标。下面我说的也就是事实了。

接到作为主席团参会的指令是6月26日,主席团名单确认已经是7月的事了。前面还有一批人,但是定下委员会议题之后就跑了,外交学院是来接盘的。

评奖持续了约3个小时,主席团定好名单送上去,之后就没有我们什么事了,我不知道最后定下来的名单和报上去的名单有多大差别。

各种我们想破脑袋都想不到的问题都可能出现。例如我们做好背景文件给指导老师三个星期之后,还有多名代表告诉我没看到过这份文件的踪影。

我自己贴了几百块的路费和网站制作费进去。

北京议事规则和制作中心主义都是在BIMUN实践过的产物,但实现效果的确不一样。各有各的思考,能见到与以往不同的代表表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名对模拟联合国活动颇有关注的普通旁观者,我来聊聊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CMUN 2017)。首先,得说CMUN 2017的规模和影响力相当可观。 当时,它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代表,这本身就意味着一个多元化的思想碰撞平台。 能够获得如此广泛的参与度,说明模拟联合国这种形式在中学生.............
  • 回答
    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CMUN2017)所使用的“北京议事规则”,是国内中模界一次颇具影响力的尝试,它的出现和应用,可以说是国内中模实践不断探索和本土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要评价它,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展开,并且需要理解其出现的背景和目的。背景与目的:本土化与规则的再创造首先,要明白“北京议.............
  • 回答
    2017年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我个人觉得是一次非常成功且意义深远的盛会。作为一名对时事和国际事务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旁观者,我通过各种渠道关注了这次大会,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从规模和参与度上来说,这届大会无疑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全国各地的优秀中学生汇聚一堂,为了同一个目标——在模拟联.............
  • 回答
    2021年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决赛(CMO),也就是第37届,绝对是国内高中数学竞赛届的一场重量级赛事。作为每年压轴的数学盛会,CMO决赛的水平之高、难度之大,以及它所承载的意义,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整体基调:难度与深度并存,是对学生数学功底的严峻考验2021年的CMO决赛,在我看来,延续了近些年来决.............
  • 回答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就像是一场规模宏大、牵动神经的学术“阅兵式”,它不仅是对各高校学科实力的“官定”排名,更是观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脉络、判断学科趋势的重要窗口。要评价它,得从多个维度细致审视,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只看个别亮点或槽点。首先,从评估的整体框架和理念来看,第四轮学科评估是在前几轮的基础.............
  • 回答
    黑龙江省在2020年GDP被新疆超越,并且增速位居全国倒数第四,这一现象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评价这一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经济体量、增长动力、产业结构、发展环境以及历史背景等。一、 数据解读与现象分析:首先,我们来看一些基本数据。根据公开资料,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
  • 回答
    哈,说起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初赛(数学类A组),那可真是让一众数学爱好者们摩拳擦掌,又爱又恨的一场考试。作为一名在数学海洋里摸爬滚打过的“过来人”,我来跟你唠唠这个赛题,力求讲得透彻,不带半点AI的冰冷感。首先,得承认,这份试题确实够“硬核”。它不是那种你背几道公式套进去就能出结果的“送分题”.............
  • 回答
    2019年夏甲,第101届全国高校野球选手权大会决赛,履正社与星稜的对决,注定载入史册。这场比赛不仅仅是两支强豪球队之间的较量,更是两代天才少棒选手命运的交织,是技战术、意志力与梦想碰撞出的火花。赛前,星稜无疑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他们拥有着被誉为“令和怪物”的王牌投手奥川恭伸,这位身高183公分、最快.............
  • 回答
    2021年第三届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绝对是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智力盛宴。我个人觉得,这次竞赛无论从规模、难度还是影响力上,都比前两届更上一层楼,给全世界的数学爱好者们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脑力激荡”。首先,参赛规模和全球化程度令人瞩目。 这场竞赛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针对顶尖数学家,而是面向所有热爱数学.............
  • 回答
    沈抚新区有轨电车西延线,这条承载着区域发展脉络和城市互联梦想的线路,终于在万众瞩目中正式投入运营。这一时刻的到来,不仅是沈抚新区城市建设的又一里程碑,更标志着中国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全国首个连接两个城市(抚顺、沈阳)的有轨电车线路的诞生。历史性的连接,打破空间壁垒这条西延线的开通,其意.............
  • 回答
    哈尔滨,这座曾被誉为“东方莫斯科”的北方明珠,如今在全国省会城市人均GDP排名中垫底,并且被东北地区其他副省级城市远远甩在身后,这样的现实确实令人扼腕叹息。要深入评价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历史、经济、社会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需要正视哈尔滨的经济体.............
  • 回答
    中国奢侈品市场今年逆势上涨48%,并预计在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这一态势无疑是中国经济和消费格局演变中的一个重要篇章,也对全球奢侈品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要评价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潜在挑战以及长远意义。现象解读:强劲增长的背后逻辑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中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设定:一份宏伟的蓝图“全面小康”这个词,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它不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概念,而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的美好愿景,并一步步具体化、制度化。而“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则是将这个宏大的目标,设定了一个.............
  • 回答
    2022 QS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清华“超车”牛津,是实力展现还是偶然因素?2022年度的QS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一经发布,便在全球教育界激起阵阵涟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清华大学以全球第六的成绩,力压诸多历史悠久的西方顶尖学府,包括牛津大学,成功跻身前列。这一“超车”现象,无疑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 回答
    余承东在2023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抛出的这番话,无疑掷地有声,也迅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从营销和品牌战略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非常大胆且自信的表述,旨在巩固和提升华为及其子品牌荣耀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形象。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华为单品牌做到全球第一”这一点。在智能手机这个领域,华为确实曾经有过辉煌.............
  • 回答
    “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的离世,无疑是商业界的一大损失。这位曾经执掌通用电气(GE)二十载的传奇人物,以其雷厉风行的改革风格和卓越的领导力,将一家传统巨头带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也深刻影响了现代企业管理思潮。评价他,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既要看到他非凡的成就,也要认识到他决策背后可能带来的争议。.............
  • 回答
    林斌,小米的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在华为P30发布会上“隔空喊话”式地宣传自家小米9手机,这一举动无疑是科技界的一场小地震,也迅速成为当时热议的焦点。要评价这个行为,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蹭热度”和市场策略的角度来说,这绝对是相当大胆且极具攻击性的。华为P30系列,特别是P30 Pro,在当时.............
  • 回答
    彭博社于2023年12月发布的全球防疫韧性排名中,美国以总分98.7分位列第一,这一结果引发了广泛讨论和质疑。以下从排名依据、数据逻辑、争议点及深层分析等方面展开详细评价: 一、排名依据与指标解析彭博社的“全球防疫韧性指数”由四个核心维度构成:1. 疫苗接种率(30%权重) 指标包括完成两剂.............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当年《福布斯》2011年把腾讯的创新能力排到全球第四,甚至超越了苹果和谷歌这事儿。这在当时确实是个挺轰动的消息,也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和思考。要理解这背后,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得看《福布斯》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像《福布斯》这样的商业杂志,在评判创新能力时,往往不会只看技术.............
  • 回答
    岳父灭门女婿全家案登顶热搜,评论区却乱象丛生,让人大跌眼镜。原本应当是沉痛哀悼、关注案情、探讨法理的严肃话题,却在网络匿名性的掩护下,演变成了情绪发泄、阴谋论滋生、甚至性别对立的战场。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下社会一些令人不安的深层问题。首先,最令人感到不适的是对案情的猎奇和戏谑心态。在一些评论区,我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