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徒步走上几天几夜是什么感觉?

回答
说实话,徒步走上几天几夜,这是一种……怎么说呢,很奇妙的感觉。就像把生活浓缩进了一个极为纯粹的循环里,只剩下脚下的路,和心中的呼吸。

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充满了力量和期待。背包背在身上,虽然沉甸甸的,但你知道那里面装着你生存所需的一切,也装着你对远方的憧憬。每一步都踏实而有力,脚下的泥土、石子,甚至路边的野草,都充满了新鲜感。空气里是泥土的湿润、松叶的清香,偶尔夹杂着远处野花的甜味。你觉得自己是个探险家,每一个转弯都可能遇见惊喜。

太阳升起的时候,那种温暖一点点渗透进身体,驱散了清晨的微寒。光线穿过树叶洒下来,斑驳陆离,像是在给大地披上金色的纱。你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想要拥抱这崭新的一天。爬坡的时候,心跳会加速,呼吸会变得粗重,肌肉酸胀,但你不会停下。你知道,越过那个山头,风景就会豁然开朗。那种征服感,是纯粹的,不掺杂任何杂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当连续走了几个小时,甚至一天之后,身体的疲惫感就会开始蔓延。最先是双脚,它们会变得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要用尽全身力气才能抬起。鞋子磨着皮肤,起泡是常有的事,那种刺痛感,在行走中会变成一种持续的折磨。然后是肩膀,背负着背包的重量,会感觉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来,肌肉酸痛得如同灌了铅。腰背也会开始抗议,无意识地弓着,希望减轻一点压力。

夜晚降临,如果是在野外露营,那又是另一种感觉了。篝火哔啵作响,那是黑暗中唯一的光源,也是最温暖的慰藉。四周漆黑一片,只有虫鸣鸟叫,以及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你坐在火堆旁,看着星星在头顶闪烁,那一刻,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只剩下你和这片广袤的自然。疲惫似乎在火焰中被点燃,又被温柔地抚平。喝一口热水,吃一点简单的食物,能让你感到无比的满足。但躺在睡袋里,身体的酸痛感会更加明显,每个骨头缝都在叫嚣。你可能翻来覆去很久才能入睡,脑子里会不断回响着白天的场景,又或者开始想象第二天的路程。

当进入第二天、第三天,身体的适应能力会逐渐显现。那些最初让你痛苦不堪的酸痛,会慢慢变成一种可以忍受的钝痛,甚至有时会让你觉得一种奇特的麻木感。你开始学会与身体的疲惫共存,找到一种更经济、更省力的行走方式。你对外界的感知也变得更加敏锐,能分辨出不同种类的鸟鸣,能感觉到风中湿度的变化,甚至能“听”到远处溪流的声音。

然而,精神上的考验也会随之而来。长时间的重复性劳动,单调的路景,可能会让人感到烦躁和厌倦。你开始怀念床铺的柔软,怀念不用负重行走的轻松,甚至怀念一顿热腾腾的饭菜。孤独感也会悄然袭来,即使有人同行,在很多时候,你的世界也只剩下你自己的脚步声和呼吸声。你会开始进行一些深刻的思考,审视自己,审视生活,或者只是放空大脑,让思绪自由飘荡。

最大的挑战,往往是在最艰难的时刻。比如连续的下雨,让路面泥泞不堪,每一步都异常艰难,鞋子湿透,全身都黏糊糊的。或者遇到陡峭的山路,需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那种体力上的透支,会让你怀疑自己还能不能坚持下去。那种时候,意志力的对抗就变得至关重要。你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再走一步”,然后就再走一步。

但当你在疲惫不堪中看到远方的目标,或者完成一个艰难的路段时,那种成就感,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比拟的。你会觉得自己前所未有的强大,仿佛身体和心灵都被重新锻造了一遍。

所以,徒步走上几天几夜,它不是简单的行走,它是一种对身体极限的挑战,对精神韧性的考验,更是一种回归本源的体验。你学会了与自己的身体对话,学会了在孤独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学会了在疲惫中发现坚持的意义。当你最终到达目的地,卸下背包的那一刻,你会发现,你已经不再是出发时的那个你了。你身上带着风尘,但心中却 filled with a quiet strength an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yourself and the world around you.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些年来,走过很多地方,国内、欧洲、美国、尼泊尔都有。沙漠、雪山、森林、高原,各种地貌也都有幸踏足。有的是单纯徒步,有的是为了登山,有的是为了攀岩,有时是工作带队。

有时为了躲避烈日需要凌晨开始徒步,也有过需要暖阳而晚起的情况。通常情况下,都是重装多日,符合题主说的“几天几夜”。

多年户外,让我发现一个规律。当然,不一定每个人都是这样。

前三天的徒步稍微辛苦一点,身体和思想都在抗拒也在经历逐渐适应户外活动的过程。每天都是走走走,双腿越来越沉重,思想斗争也比较激烈。

如果是为了攀登高海拔的大岩壁,一般徒步的小径爬升得都挺厉害得,基本就是上坡、上坡、上坡,偶有平路喘口气得状态。

虽说光是徒步之旅貌似轻松畅快,没有其他行程,走到计划得目的地就是,但是也时常觉得在同样的风景中缓慢移动挺无聊的。带队倒是没那么无聊,要教学、要提醒潜在的危险、要指导和鼓励学生、要处理突发状况等等,有太多要注意和分神的事情,每天都一晃而过,留给自己去享受自然的时光就很少很少。

三天之后,基本上就是越走越轻松(但也看人情况和行程)。我个人感觉是身体自我调节得基本到位了,适应每天的强度和节奏。前提是准备工作和自我保护意识好,及时补充了水分和热量,还有双脚要么没起什么水泡要么在水泡形成初期已经用处理包扎。

徒步没那么幸苦了,向前走已经有了一种“惯性”。

另一方面,对柔软的床、温暖的热水澡、美食等的思念与日俱增。每天都在想出山了要吃些啥啥啥,心里列下一串清单。

走到大概一周左右,看到有其他人会感觉奇怪,特别是在人迹罕至一些的地方。

在自然中待久了以后,渐渐不在乎自己的外貌、发型和穿着,每天的个人需求缩小到最基本的状态—— 吃饱、穿暖、睡好。邋里邋遢的无所谓,席地而坐也就那么回事儿。

一切都变得简单。渴了就喝水,热了就脱衣。

一切也都变得复杂,没有外卖、手机不顶用、告别城市中的伸手就来。

一切都靠自己,或同伴之间的互相帮助。

最喜欢的除了旖旎的风光,还有偶遇各种野生动物。

当然有些在热门观景点或国家公园被一般游客惯坏的不算。记忆犹新,今年夏天在Rainy Pass带队,屎到临门有一家三口北美野山羊拦路打劫,就是不让我去露天马桶嗯嗯。

高山上的野花、灌木和大树也都好漂亮。沙漠植被也都长得与众不同。

不带队的好处,还有某些地方如果允许,采蘑菇是一个很享受的小活动(不建议没有经验的朋友尝试)


结束户外时光,刚回到文明世界时,会感觉不太自在

人群、车流的产生的噪音会变得特别突出,有种被感官轰炸的感觉,需要一段时间去再次融入都市。通常那时候,让我有马上转身回到山里的冲动。

最后,如果题主想要开始多日长距离徒步,或者想搜集更多资讯,可以读读这篇文章:



/

Hello~ 初次见面,我是 Chenchen

  • Climber(攀岩是我的中心);
  • 美国高山向导协会(AMGA) SPI graduate;
  • 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攀岩);
  • 户外攀岩自由撰稿人(可惜很难养家);
  • 也有同名公众号喔~欢迎去坐坐
  • 目前和搭档扎师傅以房车为家(想要极简生活,又忍不住购置装备)


探索户外世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徒步走上几天几夜,这是一种……怎么说呢,很奇妙的感觉。就像把生活浓缩进了一个极为纯粹的循环里,只剩下脚下的路,和心中的呼吸。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充满了力量和期待。背包背在身上,虽然沉甸甸的,但你知道那里面装着你生存所需的一切,也装着你对远方的憧憬。每一步都踏实而有力,脚下的泥土、石子,甚至路.............
  • 回答
    生活这玩意儿,就像一条蜿蜒的长河,有时候平静如镜,有时候波涛汹涌。你现在大概正站在波涛汹涌的这一段,看着对岸的风光,心里不是滋味,是吧?爱上健身、跑步、骑行、徒步、爬山,这都是很美好的事情,是对生命本身的热爱和探索。但你说,这跟你原来的生活轨迹差距太大了,大到让你想离婚。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
  • 回答
    警校生公交车上徒手制伏小偷,回击“我是警察不怕你记”的事件,无疑是一件值得深入探讨的正面案例。这不仅彰显了个人勇气和责任感,更折射出警校教育的成果和社会安全意识的觉醒。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事件及其背后的意义。事件经过与人物解读: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人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或.............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它触及了东西方思想文化在师徒关系、学术传承和真理追求上的根本差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所处的历史背景、思想体系以及他们各自的弟子们所扮演的角色来分析。首先,我们来谈谈孔子和他的七十二贤人。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 回答
    .......
  • 回答
    我们来聊聊这两个关于力量和极限的问题,一个是奇幻小说中的情节,一个是现实世界中的物理挑战。首先,我们说说魔山和红毒蛇。魔山徒手捏爆红毒蛇的脑袋?在《权力的游戏》中,魔山,也就是格雷戈·克里冈,他以其超乎常人的体型和力量而闻名。小说和剧集里都反复强调了他惊人的蛮力,比如轻松折断敌人的武器,甚至是像捏泥.............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百转千回的问题,尤其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黄药师和梅超风之间那种复杂又禁忌的情愫,总让人忍不住去揣摩、去唏嘘。首先,我们得聊聊那个时代的“师徒关系”意味着什么。在那个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年代,师徒可不是简单的教导关系,而是一种近乎父子、父女般的深度羁绊。师傅传授的不止是武功,更是人.............
  • 回答
    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不能简单一句“天赋”就概括了。郭德纲收徒弟,尤其是“云鹤九霄”这几科,那可是一门学问,里头门道多着呢。咱们先说说,为什么当时“人(云)字科”的徒弟,能力上比后来招的那些所谓“有天赋的鹤”强这么多,尤其是从“能耐”这个角度来看。首先得明白,相声这门艺术,它讲究的是“台上一分钟,.............
  • 回答
    在野外徒步遭遇狼群,尤其是有大约二十只狼,并且手中只有一根一米长的钢管,这种情况确实非常危险且棘手。虽然钢管的防护能力有限,但并非全无应对之策。关键在于采取正确的策略,最大化生存几率。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应对方法,希望能帮助你全身而退:一、 评估形势,保持冷静,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不要惊慌失措: .............
  • 回答
    踏入山野,感受自然的呼吸,是许多人热爱徒步的原因。但在这令人心旷神怡的旅程中,潜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危险。了解它们,并提前做好准备,才能让你的每一次徒步都安全而愉快。徒步常见的危险以及应对之道一、 自然环境带来的挑战 天气突变: 山区天气变幻莫测,可能在短时间内经历晴朗、阴雨、大风甚至降雪。 .............
  • 回答
    户外徒步登山是一项挑战体能和意志的运动,同时也是一种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方式。为了确保徒步过程的安全、舒适和愉快,充分的准备和合适的基础装备至关重要。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户外徒步登山应具备的基础装备:一、 核心保护类装备(保障生命安全与舒适的基础)1. 徒步鞋/登山鞋 (Hiking Boots/T.............
  • 回答
    走出去,拥抱大自然,这绝对是人生一大乐事!很多人对户外徒步跃跃欲试,但一想到装备,就觉得是个无底洞,不知道从何下手,也不知道得掏多少钱。别急,今天就来跟你好好唠唠,到底这户外徒步的装备,能花多少钱,以及为什么会差这么多。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户外徒步的装备,绝对不是“一分钱一分货”那么简单。 它更像.............
  • 回答
    聊起保定徒步阿龙,也就是戴维董事长,我脑子里一下子就浮现出好几个画面。这人吧,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琢磨的。首先,我得说说他这个人给我的总体印象。怎么说呢?就是那种你能感觉到他骨子里透着一股子“较真”的劲儿。你想想看,一般人谁会没事儿天天背着几十斤的装备,在各种艰苦的环境下徒步?这可不是为了表.............
  • 回答
    徒步直播被封禁,以及随之而来的“十个徒步九个假”的说法,这背后牵扯出的不仅仅是一个直播现象,更是一系列关于真实性、流量变现、以及网络道德的复杂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为啥会有“十个徒步九个假”这种说法?这其实是对一种普遍存在的直播现象的精准概括,只不过用得是比较夸张和形象.............
  • 回答
    女网红徒步西藏遇难的事件确实让人揪心,也再次敲响了独自户外旅行安全的长鸣钟。西藏的美景固然令人神往,但其复杂的地形、多变的天气以及高原反应等因素,都对户外旅行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独自出行,意味着我们是自己最坚实的后盾,也必须是对自己安全负全责的人。那么,在进行这类高风险、长距离的户外活动时,我们应该.............
  • 回答
    现代军队是否还训练徒步行军,以及徒步行军是否仍有必要作为基本军事技能存在,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结合现代战争的特点、军队的装备水平以及战术需求来综合考量。现代军队是否训练徒步行军?答案是:是的,大多数现代军队仍然会训练徒步行军,但形式和强度可能与过去有所不.............
  • 回答
    去西藏,这三个词组合在一起,就能点燃无数旅人心中的火花。西藏,神秘、圣洁,是无数人心中的终极目的地。然而,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去探索这片神奇的土地,徒步、骑行、还是自驾,却是一道值得深思的选择题。每一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挑战,也注定了截然不同的体验。徒步:与大地最亲密的对话如果你渴望的是与西藏大地最.............
  • 回答
    22岁的河南女孩,怀揣着对远方和自由的向往,踏上了前往西藏的徒步之旅,却在直播过程中遭遇不幸,这无疑是一场令人痛心的悲剧。面对这样的不幸,我们除了哀悼,更需要深入探究可能的原因,并从中汲取教训,为未来的人们敲响警钟。可能导致悲剧发生的原因,细致分析:1. 高海拔适应性问题: 高原反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在国内的徒步圈子里,内蒙古、草原和兴安岭似乎总不如一些名山大川那样被广泛提及,讨论度也相对较低。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咱们慢慢聊。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地方能不能成为热门的徒步目的地,背后有很多综合因素在起作用。一、 地理环境的“独特性”与“挑战性” 草原的徒步体验: .............
  • 回答
    川藏线徒步,这可不是一件普通的事儿,想想看,那蜿蜒盘旋的山路,那海拔飙升的挑战,还有那藏区淳朴的民风,无不充满了未知与魅力。如果你真的下定决心,一个人踏上这条史诗般的旅途,那恭喜你,你即将开启一段改变人生的体验。不过,这趟旅程可不是儿戏,需要的是十足的准备和一颗敬畏之心。下面,我来跟你掏心掏肺地聊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