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的甜品那么贵?

回答
现在的甜品价格,说实话,确实让不少人的钱包有点吃不消。以前想吃点好的,可能就是蛋糕店里一个两三百的生日蛋糕,现在随便一杯网红奶茶都能卖到几十,一个精致的小甜点也要四五十,更别说那些造型别致、用料讲究的法式甜点或日式和菓子,价格更是噌噌往上涨。

这背后原因可不少,我慢慢跟你掰扯掰扯:

1. 原材料成本的“水涨船高”

这可以说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你想想,做甜品最基础的面粉、糖、黄油、牛奶,这些都是农产品,它们的成本会受到气候、产量、饲料、运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进口高端原料的兴起: 以前咱们国内做蛋糕可能用普通面粉、国产黄油,现在呢?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和风味,很多甜品店会选用法国的黄油(比如爱乐薇,这玩意儿身价不菲)、比利时或瑞士的巧克力、新西兰的奶制品、日本的抹茶粉、马达加斯加的香草荚等等。这些进口原料本身就有高昂的关税、国际运输成本,加上汇率波动,价格自然就比国产的要高出一大截。
新鲜水果和季节性因素: 很多精致甜品离不开新鲜水果,比如草莓季、芒果季、蓝莓季。非应季的水果,要么依赖温室种植,要么从更远的地方进口,成本都会大幅增加。就算应季水果,如果遇上天气不好,产量下降,价格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特殊食材的点缀: 有些甜品还会用到一些“奢侈品”级的食材来点缀,比如食用金箔、稀有的坚果碎、进口的玫瑰花瓣、鱼子酱(虽然不常见,但也有创意甜品会尝试)等等,这些都能让甜品的成本瞬间飙升。

2. 精湛的工艺和研发投入

现在大家对甜品的追求已经不单单是“好吃”,更看重的是“好看”、“有趣”、“有创意”。

技术升级和专业培训: 制作出那些造型漂亮、口感多层次的甜品,需要甜点师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掌握复杂的技巧,比如慕斯蛋糕的淋面、巧克力插件的制作、翻糖造型等等。这些技艺的背后是时间和金钱的投入,优秀甜点师的薪资水平也远高于普通烘焙师。
研发新品的成本: 甜品店为了保持竞争力,需要不断推出新品。新品的研发需要时间、精力,还有各种失败的尝试。甜点师要反复试验配方、调整烘烤温度、研究新的造型和口味搭配。这些研发成本最终都会分摊到产品的价格里。
注重细节的呈现: 从甜品的摆盘到包装,现在的甜品都越来越讲究。精致的盒子、丝带、小卡片,这些附加的包装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

3. 品牌溢价和营销推广

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品牌和营销的力量也不可小觑。

网红效应和社交媒体传播: 很多甜品店通过社交媒体(比如小红书、抖音)进行推广,打造出“网红店”的形象。消费者因为被图片或视频吸引,产生“打卡”的冲动,这种品牌知名度和话题度自然会转化为更高的溢价。
门店的装修和地理位置: 一家位于繁华商业区、装修精美、氛围感十足的甜品店,租金成本是巨大的。为了覆盖这些运营成本,甜品的价格也需要相应提高。很多时候,你买的不仅仅是甜品本身,还有在店里享受的舒适环境和拍照的空间。
产品故事和文化附加值: 有些甜品会强调其背后的故事,比如“从法国某个小镇学来的配方”、“由米其林星级大厨改良”等等,这些文化和情感的附加值,也能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

4. 消费者心态的变化

市场需求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消费者本身的心态也在变化。

“悦己型消费”的增长: 越来越多人将甜品视为一种犒劳自己、提升生活品质的方式。他们愿意花更多的钱来购买一份让自己开心、口感愉悦的甜品,而不是单纯满足基本的口腹之欲。
体验式消费的追求: 吃甜品不仅仅是吃本身,还包括了整个过程的体验,比如品尝时的仪式感、与朋友分享的时光、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这种体验是无形的价值,也会体现在价格上。
对健康和品质的关注: 虽然甜品普遍被认为是“不健康”的,但也有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甜品的用料是否天然、糖分是否控制得当。一些主打“健康”概念的甜品,比如使用代糖、低脂牛奶、天然水果制作的,其成本本身就会更高。

总结一下,现在的甜品贵,不是因为它们突然变得“金贵”,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原材料的升级,到制作工艺的精细化,再到品牌营销和消费者心态的变化,每一个环节都在推高价格的天花板。当然,这也意味着我们作为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你可以选择用料实在、价格亲民的街边小店,也可以选择为精致的口感、独特的创意和良好的体验买单。关键在于,你愿意为甜品中的哪一部分价值买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补充几句。

承认糕点利润高有那么难吗?其实不用算细致账,逆向思维一下,为什么如今有这么多人做私房?因为赚钱啊,本小利大易操作,否则谁会去做这门生意呢?

糕点的高利润是客观事实。

存在即合理,价格是由供需两方决定的。我不抨击高利润,我就想让自己花个明白钱罢了。

————分割线——


能赚到智商税凭什么不多赚一点?

作为上过专业烘焙学校并拿到中级烘培师资格证的人(非从业者只是爱好),表示有一点立场回答这个问题。

说到售价自然要说原料,烘焙用到的东西很多。

面粉:低筋面粉,蛋糕粉(低筋粉加添加剂),中筋面粉,高筋面粉,面包粉(高筋粉内加了一些添加剂)。面包用高筋粉,蛋糕用低筋粉,用错了的后果是面包硬得像馒头蛋糕发不起来。

:绵糖,砂糖,糖粉,价格由低到高,价差不大。一斤6块跟一斤14块的差别。颗粒方面糖粉最细,砂糖最粗。做面包蛋糕用什么糖都行,考虑溶解时间当然是颗粒越细的好。饼干因为制作过程不能揉搓面团起筋所以最好用糖粉,砂糖绵糖也可以用只是成品口感会有点儿差异。

:黄油,植物油,猪油。油一般是起酥的作用。曲奇、泡芙需要用黄油,蛋糕用植物油,一些中式点心比如月饼用到猪油。

奶制品:牛奶,淡奶油(打发后抹面,挤花,做夹层),奶酪(种类繁多,一般特定糕点种类会用到,比如马苏里拉奶酪做披萨,马斯卡彭奶酪做提拉米苏)

鸡蛋:这个不用说了,做面包可以不加,做蛋糕的话消耗量大到怀疑人生。

特殊品种会有特殊配料:奶粉,可可粉,紫薯粉,柠檬,巧克力豆,巧克力酱,香肠,培根,肉松各种,有的用得多有的用得少,一般从外观就能看出来用没用所以就不说了。

其他的配料:盐、发酵调节剂,酵母、泡打粉、调味剂、塔塔粉等属于常备料,大多数品种都需要用到但是量非常少,比如1000克面粉酵母跟盐都只要10克,改良剂5克。

西点的猫腻在淡奶油跟黄油上。

淡奶油分:人工合成淡奶油(氢化植物油,增稠剂,反式脂肪酸,增白剂,香精),动物淡奶油(从牛奶里提取的),混合淡奶油(两种奶油都有)。

纯动物淡奶油每升40+以上,乳白至黄色,打发后稳定性很差,挤花不易成型,温度稍高便会消泡化为液体,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塌了”。

纯植物淡奶油每升10+,纯白色,打发稳定性极好,不容易塌。我们在学校练习裱花就用这种。

混合淡奶油的就是两种都有,配比各品牌自己定,价格自然也在二者之间,20+的居多。

接触过一点烘培的人都能说出一些牌子,比如安佳,雀巢,蓝风车,金钻,其实还有常用的侨艺,年纪大一点的同学应该见过玛琪琳。玛琪琳也有叫起酥油的,是一种人造奶油,成分是氢化植物油,低温像石头一样硬,裱花绝对不塌(小石子儿似的),现在被裱花界淘汰,多用在不可见的地方(蛋挞酥皮,牛角包,丹麦酥这类起酥分层的点心里)。

蓝风车是法国货,一升50左右,高端西点店装逼神器,全是动物类淡奶油,含少量稳定剂(没有稳定剂打发了就会塌啊同志们)。

安佳是新西兰的,一升40+,私房装逼神器,含牛乳、稳定剂和乳化剂。(所以再有私房或者糕点房跟你吹他家奶油无添加你就大嘴巴抽他,一直抽到他肯拿出配料表看清楚为止)

侨艺是国产牌子,天津的,生产动植物混合奶油,性价比较高。我还见过一款叫汝之友的混合淡奶油,打发出来口味相当不错。

金钻是纯植物淡奶油,也是天津产。一升20+。我们做裱花练习用的是海纳德,一升10+。

所以你看,一个淡奶油,价格就从50到10,两种淡奶油之间也可以互相混合打发,成本区间都是弹性的。

鉴定奶油的最简单办法是:取一块奶油放到手心,用手指揉搓,很快化成液体的是纯动物奶油,像护手霜一样油腻呵护你皮肤的就是植物奶了。

还有一个常识:纯动物奶打发的奶油稳定性很差,10度以上就会塌。你买个号称纯动物奶的蛋糕大夏天拎在手里奔波一个小时到家发现裱花依旧美丽立体,那里面的动物奶含量大概不会超过20%。动物奶含量高的奶油需要低温运输才行。

还有动物奶口味淡,略带腥气。混合奶跟植物奶的口味却香浓适口,被如今的店家包装以“乳脂”的称号。至于各家店到底用了多少动物奶,只能他们自己知道。

黄油也分动物黄油跟植物黄油,动物黄油从牛奶里提取,植物黄油人工合成。这个差价更狠,动物黄油每千克100+,植物黄油10+。因为黄油在烘焙中是跟所有辅料混合在一起的,这个只能从口味上辨别,需要一个好口条。

下面举例两个:

蔓越莓曲奇饼干

低筋粉100g 盐 0.5g 黄油40g 鸡蛋 25g

糖粉 40g 泡打粉2g 蔓越莓干30g

以上配料可以切出正方形曲奇饼干30片(展艺曲奇标准模具)

以低筋粉14元/kg,鸡蛋11元/kg,糖粉36元/kg,蔓越莓干100元/kg(泡打粉跟盐算1元成本吧不能再多了)。黄油依据最高价100元/kg最低价10元/kg核算,30片蔓越莓曲奇的原料成本区间是

7.5元---11元。

所以,想不想把刚买到手的那盒售价100元的丹麦蓝罐曲奇扔了?至于西点房里那一小盒六七块的曲奇饼干轻则卖到十元,私房的曲奇也跟着卖这个价的就更……

当然我们还要把产品的制造成本、流通费用、人力成本、设备损耗、物流成本都附加进去,据我所知大企业30%的总成本率已经算是很高的了,更不用说大企业集团采购原物料价格会低一大截这个问题。

奶油蛋糕卷

蛋糕部分:

水83.3g 色拉油83.3g 绵糖50g 低筋粉 150g 泡打粉1.7g

砂糖166.7g 蛋白 300g 盐1.7g 塔塔粉 3.3g 蛋黄125g

奶油部分:

淡奶油50ml 砂糖15g

以上配料可制作长宽为28CM的正方形蛋糕片,涂抹奶油后成长度28CM直径10CM+的大蛋糕卷一个。

以色拉油11元/升,绵糖17元/kg,低筋粉14元/kg,砂糖24元/kg,鸡蛋11元/kg(此品基本三个全蛋),塔塔粉跟盐依旧合计1元成本,淡奶油最高价50元/L最低价15元/L/核算,一个蛋糕卷的成本价在

10元---11.7元之间

我记得我买过的第一个惊为天人的蛋糕卷,是在一家装修成日式蛋糕房小店,这样一个卷卖到了25元。这个蛋糕量也可以做成一个八寸的生日蛋糕,淡奶油加到1L,打发后足够抹面跟做夹层跟做裱花花边,加上水果装饰(水果算10元好了),成本价在35元-70元之间。店里卖一个生日蛋糕的价格都在100—200之间吧。

所有原料价格都是淘宝搜索的选用在售最高单品价格,糖、面粉这些用量最大的物料,本身不存在太大品质诧异,都有低价品牌可以替代。更何况实际制作中,有的厂家会用甜蜜素来替代价格高的蔗糖。


所以喜欢吃的同学还是建议自己去学着做一下吧,好吃放心,比中式炒菜简单多了。

说句题外话,我认为面包的利润算是低的。基本的面包面粉,糖,酵母就可以做出来(跟馒头用料差不多),增加风味可以加入的就是牛奶、奶粉、黄油、淡奶油等。但是面包费人工,需要打出面筋、发酵、整形、烤制,打面机给力的话,快发法的面包也要两个小时才能出炉。更不要说二次发酵跟需要提前十几个小时制作汤种、烫种、中种的欧式面包了。面包是工艺越复杂口味越丰富。所以跟西点店的各种蛋糕比起来,面包真是物美价廉的佳品了。

以上是以我知识所能总结的观点,如有错误还请烘焙大神指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现在的甜品价格,说实话,确实让不少人的钱包有点吃不消。以前想吃点好的,可能就是蛋糕店里一个两三百的生日蛋糕,现在随便一杯网红奶茶都能卖到几十,一个精致的小甜点也要四五十,更别说那些造型别致、用料讲究的法式甜点或日式和菓子,价格更是噌噌往上涨。这背后原因可不少,我慢慢跟你掰扯掰扯:1. 原材料成本的“.............
  • 回答
    .......
  • 回答
    None.............
  • 回答
    哎呀,说起甜宠到爆的现代言情小说,我脑子里立马就蹦出好几本来,那叫一个让人少女心砰砰跳!如果你想找那种看了让人嘴角上扬,恨不得立刻谈个甜甜的恋爱,那我今天就给你好好扒拉扒拉几本,保证够味,而且保证是我掏心掏肺跟你分享的,绝不是那种冷冰冰的AI推文哈!第一本,我心中的“甜宠天花板”——《偷偷藏不住》这.............
  • 回答
    .......
  • 回答
    年轻人对快餐的偏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消费习惯、生活方式、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时间与效率的矛盾1. 快节奏生活压力 现代年轻人面临学业、工作、社交等多重压力,时间管理成为关键。快餐的30分钟快速就餐模式,与他们对效率的追求高度契合。例如,学生.............
  • 回答
    人们对美国的仇视情绪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现象,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历史与政治因素1. 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对抗 美苏争霸:美国作为资本主义阵营的代表,与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长达数十年的意识形态对抗。冷战期间,美国的军事.............
  • 回答
    年轻人到点下班、不装样子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当代职场文化、社会价值观和个体需求的深刻变化。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工作制度的革新:弹性化与去时间化1. 弹性工作制的普及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灵活性,许多公司已推行弹性工作制(如“核心工作时间”+自由安排其他时间),允许.............
  • 回答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频发的现象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这一问题的成因复杂,涉及教育体系、家庭关系、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及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学业压力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1. 升学竞争加剧 在“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下,学生普遍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尤其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深入的问题,触及了智能电视设计、市场定位、用户体验以及技术演进的方方面面。简单来说,现在的智能电视之所以“内置电视盒子”,而不是设计成“大屏显示器+外接盒子”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提升用户体验和降低使用门槛: 一体化设计,减少线缆和设备: 用户购买电视的目的是观看内容.............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到社会文化、审美观念、政治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个层面的变化。现代中国人确实不像古代那样普遍蓄胡子,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古代中国人蓄胡子的原因:古代中国,蓄胡子并非是每个人都这样做,但相较于现代,确实是一个更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某些社会群体和特定.............
  • 回答
    当前公共媒体高度重视“敬爱父母,关爱老人”这一美德的宣传,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也有现实社会问题的回应,更包含了国家社会发展战略的考量。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维度详细阐述: 一、 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与道德传承1. 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孝道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到工厂打工”这个话题。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经济现象,涉及到年轻人观念的变化、社会发展趋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传统工厂的吸引力不足等多个因素。一、 年轻人观念的转变与自我价值的追求这是最核心的原因之一。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受到更好的教育,信息获取渠.............
  • 回答
    “为什么现在的幼儿园总折腾家长?”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许多家长的痛点,也反映了当前社会环境下,家长与幼儿园之间日益复杂和充满挑战的关系。这里的“折腾”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并且往往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精细化、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带来的“挑战” 过度强调“参与.............
  • 回答
    “现在的孩子都不向父母交红包了”这个说法,笼统来说可能不够准确,因为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会给父母红包,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节日或场合。然而,如果你的观察是基于普遍现象,并且想探讨为何这种“交红包给父母”的行为在某些家庭和群体中有所减少或消失,那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1. 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变.............
  •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看不到希望”是一个非常普遍且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这种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一、经济压力与不确定性:摆在眼前的现实困境 高企的房价和难以企及的财富自由: 这是最直接、最普遍的压垮年轻人“希望”.............
  •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不再以劳动为荣” 这个说法,可能是一种普遍的感受,但背后却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我们应该深入剖析其原因,而不是停留在表面观察。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详细分析:一、 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与多元化: “成功”定义的多元化: 过去,社会对“成功”的定义相对单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关于代际消费习惯、社会文化变迁以及个人成长的话题。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喝茅台”以及“这是否意味着他们还没长大”。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爱喝茅台了?“不爱喝茅台”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我理解这里的“不爱”可能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 购买意愿降低:.............
  • 回答
    现在一些年轻人不愿意讨好领导,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既有时代发展、社会观念的变化,也有个体经历和认知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时代背景和社会价值观的变迁: “后物质主义”思潮的影响: 相较于父辈们经历的物质匮乏时期,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成长在相对富裕的环境中。他们对物质的追求不再是首要目.............
  • 回答
    “应届生动不动就要上万的薪资”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反映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当前应届毕业生的薪资水平相较于过去有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在一些热门行业和岗位上,月薪过万已不再是少数。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供求关系、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企业人才策略、以及应届生自身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