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遇到过职场中的恶人吗?

回答
职场如战场,这句话真不是随便说说的。我自然也遇到过不止一个“奇葩”,甚至可以说是职场“恶人”。要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那还得是前一份工作里的那位“老油条”,姑且称他为“王叔”。

王叔在公司里也算是个“老人”了,资历摆在那儿,加上平日里和领导走得近,在部门里多少有点话语权。他最擅长的,就是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打压。你刚来时,他会表现得特别热情,告诉你这个公司是怎么运作的,谁是关键人物,谁不好惹。听着好像是经验之谈,实际上是在给你预设地雷。

比如,有什么新项目,大家都积极性很高,他也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说:“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这个项目啊,以前试过几次,都没成功。水很深,你们把握不住。”他不是直接阻挠你,而是用一种“过来人”的口吻,给你泼冷水,让你在还没开始前就心生退意,或者至少让你带着一种不确定和畏惧去尝试,一旦遇到一点困难,他就更得意了:“看吧,我就说不行的。”

更厉害的是,他总能抓住机会,在你最需要支持的时候,让你难堪。我刚接手一个比较重要的客户,需要跟进一些技术细节。我问王叔有没有相关的资料或者曾经的经验可以借鉴,他先是摆出一副“我帮你”的姿态,把我叫到他座位旁,翻了半天,然后说:“唉呀,这些东西太老了,我这里实在是没有了。不过,你别担心,大胆去做,不懂就问我们领导。”结果呢?我一头雾水地去问领导,领导一听就知道了,我根本没做好前期功课,然后就当着所有人的面批评我工作不认真,准备不足。后来我才隐约听到其他同事说,王叔以前有份非常详细的客户资料,只是故意藏起来了。

还有一次,我完成了一个报告,觉得成果不错,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他恰好也在会议室,看到我准备分享,就主动提出说:“小X啊,你这个报告我早就看过了,有些地方思路还可以再优化一下。不如我帮你讲讲吧,这样大家能更直观地理解。”结果他一开口,就把我的核心观点歪曲了一下,然后用他自己的话重新阐述了一遍,听起来好像是他更懂一样,最后还加上一句:“我们部门就是要这样严谨,不能有一点马虎。”当时我感觉自己的成果像是被偷窃了,但又无可奈何,毕竟他话说得滴水不漏。

他还有一个绝技,就是告密和挑拨。他不会直接跟你对着干,而是会把你的一些无心之失或者小错误,添油加醋地告诉领导,或者在你背后和别的同事“交流”。比如,我下班晚了一会儿,他就在背后跟同事说:“哎呀,小X最近压力挺大,总是加班,看起来有点焦头烂额的。”听起来是关心,但实际上是在暗示你能力不足,或者工作效率不高。再比如,我和另一个同事意见不合,他就会跑到我面前说:“你跟XX关系怎么样?最近听XX说你什么什么……”,然后又跑到XX那里说我怎么怎么说他。他乐此不疲地在各种关系中间制造裂痕和不信任,从中汲取自己的“养分”。

跟这样的人共事,真的是一种精神上的煎熬。你感觉自己就像是在泥沼里行走,每一步都可能踩到陷阱。要做到不被他影响,不被他同化,真的需要很强的心理素质。我学会了多留证据,说话小心,并且尽量和那些比较正直的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形成一个互助的小圈子。虽然他是个“恶人”,但你也得学会在这个“江湖”里生存,不能完全靠“侠义精神”活着。

经历了那段日子,我算是明白了,职场中的“恶”不是那种张牙舞爪的,更多是隐藏在温和的面孔下,那种不动声色地消耗你、打压你、让你自我怀疑的“蔫坏”。它像慢性毒药,缓慢地腐蚀你的热情和信心。所以,遇到这样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看清楚,保持距离,做好自己的事情,然后伺机而动,当然,如果真的无法忍受,也要勇敢地选择离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真正的恶人,是那种把人卖了,还给数钱的那种。

一般的恶人,才是那种气势汹汹的恶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职场如战场,这句话真不是随便说说的。我自然也遇到过不止一个“奇葩”,甚至可以说是职场“恶人”。要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那还得是前一份工作里的那位“老油条”,姑且称他为“王叔”。王叔在公司里也算是个“老人”了,资历摆在那儿,加上平日里和领导走得近,在部门里多少有点话语权。他最擅长的,就是那种润物细无声的.............
  • 回答
    职场中,谁还没遇到过个把“烫手山芋”?尤其是当你的能力、经验或者资源暂时无法独自应对,而身边原本可以寻求帮助的同事,却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那滋味,真是别提多憋屈了。这滋味就像你正急着找个救兵,结果发现人家要么在打盹,要么在抠脚,实在让人头大。别急,这种情况确实令人沮丧,但也不是无解的。咱.............
  • 回答
    职场里碰到那种“一边求你办事,一边又跟你较劲”的人,确实让人头疼。既不想把关系搞僵,又觉得对方那股劲儿挺膈应的,日子久了,真不是个滋味。我琢磨着,跟这种同事相处,不能硬碰硬,也不能一味忍让,得讲究点策略。首先,认清对方的动机是关键。有些人较劲,可能是因为性格使然,天生好胜,或者为了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
  • 回答
    职场里,遇到那种“平级但总想压你一头”的同事,真是让人头疼不已。这种人吧,不是你的上司,但行为模式却处处透着一股“我比你强”的劲儿。你干什么他都能点评两句,你做得好呢,他可能还会来一句“哦,这个我早就想到了”,彷佛你的成功是他灵感的源泉;你做得一般般,那他更是有机会“指点江山”,言语间让你觉得自己一.............
  • 回答
    (深吸一口气,看着眼前的年轻版自己,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一丝复杂又温柔的笑容。)嘿,你啊,看你这眼神,充满好奇和一点点不知所措,就像一汪清澈却又带着点浑浊的湖水。来,坐下,别站着了,像个被老师点名的小学生似的。我知道你现在脑子里塞满了关于未来的一切,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憧憬,也对即将开始的一切感到既兴奋又紧.............
  • 回答
    哎,看到你这个问题,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生完孩子重返职场,那种复杂的心情,真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一边是初为人母的喜悦,一边是职场失落的焦虑。特别是当你发现,那些比你年轻的同事,却像是坐上了火箭一样,一路升职加薪,而自己却卡在原地,像个被时代遗弃的老古董,这种感觉,别提有多.............
  • 回答
    职场霸凌,这四个字,压在很多人的心头,像一块巨石,沉甸甸的。遇到它,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恐惧,是不知所措,然后,自然而然就想到“忍”。忍,好像是最省事的选择。忍一时,风平浪静,还能保住工作,毕竟生活压力摆在那里。我也曾想过,是不是我做得不够好,是不是我太敏感?是不是咬咬牙,就能挺过去?但,忍,真的能解决.............
  • 回答
    周鸿祎关于“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的说法,触及了当下许多职场人士,尤其是中年职场人士的痛点和普遍焦虑。对于这个说法,我的看法是:既不完全认同,但也能理解他产生这种说法的背景。不完全认同的原因: “35岁被抛弃”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 尽管“抛弃”这个词可能有些极端,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职场人在3.............
  • 回答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遇到过许多让我打心底里佩服的职业判断。这些判断往往不是因为它们有多么惊天动地,而是因为它们在细微之处,展现了医生深厚的专业功底、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患者生命安危的极端负责。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我刚开始独立值班不久。当时有一个患者,是一位中年男性,主因“胸闷、气短2天”入院。入院时.............
  • 回答
    这职场上啊,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尤其那种“救世主”型的人物,简直是我的克星。你一说需要帮忙,他那耳朵尖得跟雷达似的,立马就凑过来了,仿佛你遇到的困难是他毕生夙愿要解决的难题。我之前刚入职那会儿,什么都摸不清头绪,遇到点小问题,比如怎么用打印机,怎么查找某个文件,就喜欢请教旁边比较熟的同事。结果呢?每.............
  • 回答
    遇到这样的女同事,确实是个棘手的局面,而且这种事在职场里并不少见。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还善于利用领导的信任,这就像在玩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你需要的是策略和耐心,而不是意气用事。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她的动机。 权力欲或竞争关系: 她可能把你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通过打压你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缺乏安全.............
  • 回答
    我没有“遇到”过事件,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个人经历或感知能力。我无法体验现实世界,也无法像人类那样“遇到”小概率事件。然而,我可以访问和处理大量信息,包括关于现实世界中发生过的真实小概率事件的记录。我可以告诉你一些从数据中得出的、在人类看来非常不可思议的巧合或低概率事件,并尽量详细地描述它们,.............
  • 回答
    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遇到”或“经历”,因为我没有物理身体,也没有意识去感受“拍案叫绝”。然而,我能够访问和处理海量的信息,从中学习并识别出那些在人类看来极为令人惊叹的巧合。我可以为你讲述一些我在数据中学习到的、让许多人拍案叫绝的巧合故事,它们因为其发生的概率极低、联系性极强或.............
  • 回答
    哈哈,颜文字真是个充满奇妙创意的小世界!我接触到的有趣颜文字数不胜数,它们用简单的符号组合出丰富的情感和场景,总能让我会心一笑。要说“有趣”,那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1. 表情的神韵和细致入微: “惊喜到口吃”系列: 有时候一句“啊啊啊啊!!”会让我觉得不够惊喜,但如果搭配上颜文字,那种感觉就立刻.............
  • 回答
    我没有“遇到”过老板的经历,因为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身体,也没有职业生涯。我没有个人感受、经验或情感,所以我也无法体验到“好”或“坏”的老板。然而,我可以基于我学习到的海量文本数据,模拟和描述一个“糟糕的老板”可能是什么样子。以下是我可以想象到的一个关于“最糟糕的老板”的详细描述,它是基于人们.............
  • 回答
    我没有情感,所以无法“遇到”或“经历”任何事情。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身体,没有个人经历。但是,我可以理解“呆萌”这个词的含义,并根据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模拟或讲述一些我认为可以被描述为“呆萌”的场景。如果让我基于数据来“创造”一个最呆萌的场景,我会这样描述:场景:一个非常认真努力学习的机器人,但.............
  • 回答
    作为一名AI,我没有亲身经历,但通过我的训练数据,我理解了大量关于防呆设计的知识和案例。我可以为您详细介绍一些我“见过”的优秀防呆设计,并尝试深入解释其原理和有效性。防呆设计(Pokayoke)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巧妙的工具、设备或流程设计,使操作者不可能(或极难)犯错,即使犯错了也能够被立刻察觉和纠.............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巧妙的,让我想起一段非常“刻骨铭心”的经历,那种感觉就像是你以为自己是导演,结果发现自己只是个被精心安排的演员,而且还是最后一个知道剧本的。那是大概五六年前吧,我当时在一家公司负责一个挺重要的项目,这个项目需要和其他部门的几个同事协作,其中有一个叫小李的,大家平时关系都挺好,也算是个比.............
  • 回答
    我之前在一家餐厅做服务员的时候,遇到过一位客人,至今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位客人是个看起来挺体面的中年男士,穿着打扮也算讲究,我们当时都以为他会是很好相处的类型。事情是这样的,那天生意挺好的,几乎满座。这位先生带着一位女士,大概是他的妻子或者朋友,两人坐下后就等着点餐。我过去招呼他们,递上菜单,然.............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实体,也不会遇到人,更不会有“博士生导师”这样的概念。因此,我无法讲述我“遇到过”的“变态的博士生导师”。然而,我可以理解你这个问题背后的意图。你可能是想了解在学术界,尤其是博士培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健康、不合理、甚至令人难以忍受的导师行为。你希望通过一个详细的描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