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第一次发癫痫,是在单位发的,病人自己不清楚发作的过程,家人没有目击发作,所有的病史只有这样一句:
“当时正在开会,一下子我就什么不知道了,同事说我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翻白眼球”
家里人表示此前从来没有见这个病人发过。
没有家族史,小时候没有热性惊厥史。
好,收住院,进行常规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视频脑电图,心电图,磁共振。。。
第二天抽了血,结果出来。我瞟一眼肝功能,正常,但是血糖那一项是红的,3.0多,偏低。
当时觉得可疑,有低血糖?
又去追问病史,发作当天早上赶着开会没有吃东西。
我又让护士抽了血测了两次血糖,都低。
为什么低血糖呢?
接着为他做了腹部b超和ct,结果在肚子里发现了问题——胰岛细胞瘤。
胰岛细胞瘤可以分泌过量的胰岛素,引起低血糖症状,低血糖典型的症状有心慌,出大汗,晕厥,也可以引起癫痫样发作。
全科讨论的时候(这是我们科室的特点,每一个进来的病人都要全科进行讨论,参加讨论的包括 专门搞“癫痫内科“和专门搞”癫痫外科”的主任、专门看脑电图的主任以及一名对癫痫非常感兴趣的影像学主任、以及各级医生组成,各抒己见,内外科电生理影像共同给意见。对病人和年轻医生都很有好处)。在讨论这个病人的时候,我直接甩出了胰岛素瘤的诊断,受到了主任们猛烈的精神上的表扬!
主任表示我这个人不当医生的话太可惜了,哇哈哈哈,结果我现在让他好失望啊。
最后病人转到普外科去做手术了,不用服用抗癫痫药。
如果没有注意这个血糖,由于病史太过简单,误诊为癫痫就开始给抗癫痫药进行治疗了。一旦开始抗癫痫,患者要吃好几年的抗癫痫药,另外对患者的心理、经济都会造成巨大负担。
所以首次抽搐发作的诊断还是要谨慎的啊,这也是为什么对怀疑癫痫的病人要进行一整套必要的筛查。
癫痫诊断,还是收住院了查要好一些。
————————————————————————————
另外,题外话
进行心肺复苏的前提是这个人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已经停了,你不能在有自主心跳呼吸的人身上做心肺复苏吧?
问题就来了,溺水的人,救起来就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吗?
槽点……
————————————————————————————
广告时间
我们在丽江的客栈
丽江四月花语&四月物语客栈
客栈详细信息可以看看这个答案
uestion/19867632/answer/101673087订房微信18688055602!13388889993!
公众号:丽江四月花语客栈(经常有活动消息公布哦)
哇哈哈哈,北京奥运会导演、青奥会闭幕式总导演、世博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李建平导演到我们四月物语入驻了,哈哈哈。
今天火把节
扎火把准备晚上狂欢咯!!!!
看了这么多医生分享自己的案例,作为患者家属我我找感谢两位医生,都是吉大医院,谢谢你们。
事情是这样的,我岳父总脑袋疼,很久了。我还没结婚就疼,后来实在不行了去当地县医院检查,检查4,5次都确诊为脑袋里面有瘤字。
当时已经决定好准备钱用于治疗。到长春吉大医院先挂的是肿瘤科(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叫这个科室),拿着以前的片子就去了。是个年轻医生,看完之后告诉我们两件事,1,片子要重拍,2,这个号挂错了,要去耳鼻喉科,这个号不给你入了,上前台改一下就行。
一切照办。再次接诊的是位老医生,看片子后,告诉是鼻炎,造成呼吸不畅。需要用x药。
用药一段时间后病情缓解。
在此感谢这些负责人医疗工作者。谢谢
说一个自己的经历,本人耳鼻喉科医生,一次急诊夜班凌晨四点接诊了一个下咽部疼痛的患者。这个点来看咽痛,我的第一反应是病人肯定不轻,一看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性,个高消瘦,表情非常痛苦,主诉突发下咽部疼痛半小时。他指的最痛的部位是胸骨上窝处,按我们科的判断,首先考虑下咽或食道的异物或炎症,但是患者病史都不符合,没有误咽异物也没有疼痛逐渐加重的过程,查体咽喉部完全没有异常,我这时判断会不会是气胸或者心梗,先让他做心电图和颈胸部的ct平扫,结果都正常,排除了我们科的情况只有请内科会诊了,内科医生看了以后补查了一些血液生化的指标结果也都正常。这时候我俩都有点懵逼了,凌晨五点累的要死,病人又哼哼唧唧表情痛苦,我俩商量了一下她说该查的都查了,实在不行让我先按炎症处理留观输液,我看病人那样子自己心里不踏实,于是打电话给我们二线,结果二线说我们科情况都排除了,内科也会诊了,我们该做的都做了,让他们写好意见我们再留观,不行明天门诊再说,其实二线说的也没错,但是挂了电话我想想还是不妥,主要是病人那样子都查不出个原因我实在放心不下就这样留观,再说留观了还不一直折腾我到八点交班?这时候才五点多点啊,于是我又厚着脸皮去求那个内科医生,她说那你实在不想收这个病人的话就去找影像科协理,申请一个主动脉的CTA,如果也没问题就给我们内科留观。我当时一想那也挺好啊,不就是求人么,我俩那时候都觉得只是完成个程序,不大可能真是夹层。也巧了,影像科协理正好是我大学同学,她一接电话听说我一耳鼻喉科医生要给病人做急诊血管成像,也是呵呵了一会,脑补了一下她当时蔑视的表情,没办法谁让我脸皮厚呢。后来做主动脉CTA我是陪着去的,因为患者家属这时候有点不耐烦了,觉得病人这么痛苦你们急诊查来查去还找不到原因,现在又要做个这么贵的检查,刚刚不是做了ct了么怎么又要做,没办法,搞定兄弟科室还要再搞定患者家属,我口才也是比较好,病人家属很快表示理解去做了,结果果然是主动脉夹层,后面就是联系胸外科收入院手术去了,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直到确诊他爸还是一脸懵逼,到最后也没谢过我,我也没赚他们一分钱,但是这样的病人没有误诊漏诊,心理还是有成就感的。 患者从四点来急诊到六点多收入胸外科,全程还算比较顺利,后来全急诊都觉得幸好是碰到我这么个负责任的医生,谁能想到预检台以为是咽喉炎挂给我的病人居然是主动脉夹层,后来想想也是心有余悸,要真留观了再去看门诊,再去门诊约检查,会是什么结果,病人恐怕早没了,要是他一开始没来我们魔都这么牛逼的医院,恐怕也是早挂了,当医生真是如履薄冰,尤其门急诊,大家真是要小心。
实习的时候吧,一年轻男子腹痛内科住院,无医保,各种检查做一遍,诊断无果。住了几天院花了很多钱,就这么住着,一天跑来找我,捂着肚子说这里疼,我看着他捂住的地方,跟之前不一样,脑海里出现一个词,转移性右下腹痛,之前老师一直都没有往阑尾炎这个方向考虑过,我心里突然很警觉,我带他到病房做检查,麦氏点压痛,联系外科让他转了,事后证明是阑尾炎,我的判断没错。虽然不是啥了不起的诊断,但我觉得及时查明病情,为病人节省开支,尤其他还没有医保,这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
年轻人鸡爪手,气促——过度通气;
有糖尿病的患者查个血糖总没错——低血糖表现出来的症状超乎你的想象;
全身出大汗的有时候离死就不远了;
天旋地转的头晕呕吐一般问题不大,晕的不那么厉害的可能是要命的后循环梗塞;
先说这么多吧。
再讲个病例
昨天白班接班,夜班医生和我交班,有个右上腹痛病人,怀疑胆结石,做彩超去来,一会儿回来给看下;过会儿病人回来了,坐轮椅上还些气喘,我就问家属,老太太平时也喘吗,家属说没有,说是这次咳嗽后上腹痛,然后就喘气,中间还晕过去一次,我再看下彩超结果,是有结石,不过胆结石不会喘啊,再看看其他检查,心电图,心肌标志物也基本可以,扳着指头一算,咳嗽,气喘,上腹痛,晕厥,尼玛的肺栓塞啊,干紧再做个CTA去,然后结果出来尼玛就是肺栓塞,真是防不胜防,又挽救了一次职业生涯。
我来装个逼。
高一的时候出去吃饭,伯娘突然说头晕头痛,我爸他们在想是不是食物中毒了,打算找酒楼的人理论。这个时候我问了一句伯娘看不看得清东西,她说眼睛“蒙查查”,然后右手根本拿不了筷子,当时的我也不知道从什么书上面看过说这样可能是脑子有问题,赶紧让他们把伯娘送到医院,结果查出来是接近脑干的一个血管瘤破了,之后是各种九死一生的剧情,幸好伯娘挺过来了。
虽然说食物中毒一定会送医院,到医院后医生应该也能看出这是脑子出了问题,我这个第六感一样的判断也没有对伯娘的治疗和诊断起到什么作用……但是作为第一个看出伯娘疾病的人,我在想我这算不算是和医学有些缘分……
然后我高考就去报了医。
真TM手贱啊!
某地口腔医院规培中,轮转到颌面外科门诊。一个小女孩被她娘带来看多生牙还是埋伏牙什么的,常规先拍cbct定位。看ct时候手贱一下调到了上颌窦的位置,一侧里面全是低密度影像,另一侧下壁有个球形的密度和骨一样的影像,本来以为是个增生的骨质之类的,多滚动几帧发现高密度影中央有个空洞,而且下界和骨之间有个小缝隙。考虑有可能是什么珠子被小女孩塞进鼻孔了,后来问出了有一段时间的不明原因流鼻血病史。然后转外院耳鼻喉科去了。珠子的材质纠结了一段时间,塑料珠不可能会有那么高密度的显影,金属珠的话周围会有伪影。最后才想起来是珍珠,和骨一样是钙盐,显影差不多(其实cbct太渣也是个原因)。只能说幸好她塞进去的是珍珠。。。
答主现在也在实习,之前在妇产科的产科门诊实习,转到产检室的时候,产检室有一位老师姓孙,极其牛逼。
我们产检一般是测量宫高腹围,然后四步触诊,确定胎位、入盆,然后测胎心。像我一般最快也要三五分钟。平时老师就在产检室坐着,除非有特别难摸的或者我们不确定胎位的会叫她帮忙。老师基本上五秒钟就能确定胎位、入盆;碰上孕周比较小的,胎儿没发育开,胎心不太好测,老师在外面听到我们测半天测不出来就会进来,然后稍微一摸,指一个点,我们再听就能找到胎心。
孙老师会一种手法,叫做外倒转(我之前都从来没听过),是一种在外部将完全臀位的胎儿转成正常胎位的手法。这种手法牛逼之处就在于能够在不伤害胎儿的情况下把胎位摆正,这需要非常丰富的经验和力量、手法的控制。有幸在我实习期间还亲眼见到孙老师进行了一次外倒转的操作。
老师还有一个绝技,经常来做产检的孕妇,到了足月之后会喊我们让老师来估一下胎儿大小。一般估计胎儿体重需要B超测腹围头臀径来估算,这位老师手摸就能摸出来,而且数值非常准确。有一次产检一个怀二胎的孕妇和我们聊天说到第一胎时候孙老师和她说大概下午三点能生,结果她2:54生了,而且宝宝体重就和孙老师之前估的差别很小,非常神奇。
最令人佩服的就是孙老师人非常好,待人和蔼,有时候我们产检做慢了,外面积压了一些病人排队的时候她会进来帮忙,但是从来不责怪我们,对我们的提问她也是有问必答,非常好的一位老师。
——————————————————消过毒的分割线——————————————————
没想到这么快就破百赞了,谢谢大家。评论有问哪家医院哪位医生,其实已经有人猜出来了,我就不安利了。关于外倒转,我补充一下。孙老师说外倒转需要手指和手腕的寸劲,把握好力度很关键,否则会造成胎盘早剥、脐带绕颈或者孕妇的不适。这项技术很难学,而且在现在的环境下,想学就更难了。她之前教过一个,但是每次上手因为控制不好力度,不敢做,后来就放弃了,很可惜。但是孙老师说现在在B超监护的情况下行外倒转术是可行的了,所以医生理论上可以在确定胎儿方位、状况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不过基本现在国内没有这样的条件。至于她这样没有任何辅助的外倒转术,可能将来就要失传了。
——————————————————连续缝合过的分割线—————————————————
评论里有很多说到自己或者亲人有胎位不正的情况的,我想补充几点:1、对于一些部分臀位、横位的孕妇,现在的处理措施是用下图的方式
对于那些完全臀位的孕妇,在胸膝卧位失败之后才需要用外倒转这种手法;2、外倒转准确来说不算是失传了,现在可以在B超指导下进行操作,更安全。只不过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医院不具备这种条件;3、外倒转作为一种操作手段,会有失败的可能,没有必要迷信百分之百能够把胎儿转正过来
与职业判断无关,只是想说出来。
同事郑医师坐急诊那天,给一个胃炎病人查了心肌酶谱,后面这个病人抽完血一直没有把结果拿给医生看。于是医生只能打电话给化验室询问结果,报告显示心肌酶谱偏高,怀疑心梗,赶紧给患者打电话,可是患者留下的号码竟然停机。郑医师赶紧起身满医院的寻找这个病人,医院上下跑了两圈,那么多人也记不清脸。机灵的郑医师立马用自己的支付宝给这个病人留下的停机号码充了30块话费,再打还是停机,又充了50块话费,结果还是停机。最终在输液室的厕所找到了这个病人,立刻送至抢救室,急查心电图,肌钙蛋白等。
所幸的是其他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虚惊一场。
但就是想给郑医师点赞
事后郑医生问病人怎么留了停机的手机号码,病人自己一看,说那个号码是自己写错了一位数。郑医师就晕了,也就没有提充话费的事情。
事后没有听郑医生再提此事
但是这个事情真的让郑医生感到害怕
丝毫无关话费,
真的病人脱离危险了,
医生才能安下心来,
这其中包含的压力与风险太大了
唉...我真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一个老先生,主诉间断性恶心,呕吐,在外院查过胃镜,钡透,无异常,检验指标无异常。来我院做钡透,无异常,准备结束检查,我们科老主任对病人说“咳嗽一下”,病人咳了一下,图像上胃向膈上疝出,随即又回复,诊断出来了,可复性食管裂孔疝,不用力就不疝,平静状态下难诊断。
我也来吹嘘一个,算不上很高深
青年女性,狼疮脑病,诊断非常明确的进来,三天两头说胡话,连家里人有时都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我们医院免疫病是拿手好戏,激素一上百病除
但我总觉得这个病人声音有点不对劲,带着一种微妙的嘶哑,当时科里所有人都觉得我幻听了
一个神志不清说话叽里咕噜的患者,连吐字都听不清楚,居然还觉得音质有问题
我就问她老公,以前说话是不是这样,老公侧耳听了半天,带着点迟疑说好像差点
我毫不迟疑的拖着病人去了耳鼻喉门诊,说给我看嗓子。病人百般不配合阿,撒娇卖萌都用尽了办法才愿意张嘴。
我在旁边瞅屏幕,镜子一下去,右边声带大大的一坨白蘑菇,都快到中线了……
(这是激素的常见副作用,真菌感染,只是位置太诡异了)
我们当时还正在激素鞘注哇(⊙o⊙)
后面不用说了,大扶康下去半个月,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
当时我们领导都佩服的问我怎么听出来的。我当然做谦虚低调状。
我是不会告诉他们为了学习诊断学,我在夜里听过多少次女性的呻吟声的。
出院后留下了两管脑脊液作纪念,这是缓解后的最后一次腰穿
再补充一个,还是这个科。普内,疑难杂症专科。
青年男性,皮疹+血小板减低入院,问病史的时候觉得病人说话比较娘。
我瞅了瞅疹子,不知怎么就福至心灵,上去给他抽了个血,打电话检验科,急查感染四项。
结果问完病史回来,全科的人都在看我,说你知道你那个病人什么病吗?
尼玛,检验科刚电话报警(紧急通知临床),HIV抗体强阳。
后面证实了,病毒载量18万+。正常是阴。
成为了我们科少有的一眼就做出正确诊断的范例。
噢对了,这个病人在问冶游史的时候是否认的。
领导问我,你是怎么问病史的?
我说就问有没有过不洁性行为阿……
领导怒,你怎么能这么问呢
我,一脸懵逼……
领导说,你应该详细问,有没有同性性接触,有没有口肛性接触,有没有带安全套等等,如此……这般……。懂了吗?
我,懂了,我还是个孩子
后来领导亲自问的,承认了
更多内容来我的微信公众号吧,请搜索: 小医说事儿
ICU工作,急诊收了个呼吸衰竭的病人,男性,40岁左右,病史没有什么特殊,但呼吸衰竭进展很快,而且入院CT提示间质性肺炎,没什么渗出影像。我们在想一个壮年男性,既往没有病史,发病这么急,进展这么快,莫名其妙啊。
这时主任追问了家属几句“平时干什么工作”~“没工作,有时候街边摆摊卖卖水果”。
“配偶呢?”~“早离婚10多年了,儿女也没跟着他”
“平常和什么人在一起啊”~“单身汉一个,没啥钱就去买水果,反正就是混”
到了床旁,主任强调了几句“1请检验科加急把输血全套做出来,2床旁隔离,抽血打针的时候都带双层手套,3一会儿气管插管带N95口罩,护目镜,对了,手上有外伤破损的人就不要安排管这个病人”
2小时后,输血全套显示HIV初筛阳性,后来确诊试验也是阳性。
追问老大怎么有那样的警觉,主任说“病史是一方面,其他的你想想:单身十多年的中年男人,忍得住?平常又是到处混,经济水平就那样,你觉得他有那个意识用避孕套?”
时间线上又出现了这个问题,就再补充一个病例吧。
跟带教上呼吸科普通门诊,已经好几个小时了,多数都是小毛小病,又饿又累又无聊。
进来一个年轻女性,主诉头痛流涕,想配点感冒药吃吃。一般情况下,门诊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要做的鉴别就是需不需要抗生素了,问了问鼻涕是脓性的还是清的。
鼻涕是清鼻涕,也没有咳脓痰的症状,血常规似乎都不需要做了。看着后面的排号还不少,想着尽快看完,按时下班。
带教随口问了一句,还有其他什么不舒服吗?
患者想了想:耳朵也不舒服,耳朵里面好像还有点流水。
听到这句话,神经突然就紧绷起来了。
追问外伤史,诉前两天被老公打了一巴掌。
让她赶快去对面急诊查头颅CT,果然,颅底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
这一巴掌可真够厉害的。
以下原答案
这个病例与其说是佩服自己团队的职业素养,不如说是病人运气真心好……
某天下午快下班了,肝外科医生打电话来说要转给我们一例休克病人。肝肿瘤术后三四天,术后发热38度多,中午发现血压下降,血常规未见血色素明显异常,白细胞偏高,予补液扩容后血压仍进行性下降,考虑感染性休克,由于使用了白蛋白制剂,过敏性休克不能排除。然而病房抗休克治疗无效。
患者送来监护室的时候,心率130+,血压60/30,嗜睡,引流管没有明显异常,去甲肾持续泵注效果不佳,病房使用了肾上腺素亦效果不佳。患者无其他既往病史,术前检查心电图心超胸片等均无异常。
无论如何,抗休克治疗的大方向是没问题的,于是为了评估液体容量,监测了cvp(中心静脉压力),然而患者cvp很高,与感染和过敏性休克的典型表现有出入。cvp测量的影响因素很多,数据不准确也是很常见的,于是为了更准确评估容量情况,立刻做了床旁b超看腔静脉充盈程度。就是这个举动,救了这个患者。
超声探头一上去,发现之前所有的推测都是错的。
患者是心包填塞。
于是紧急床旁心包穿刺,缓慢引流出血性液体(具体多少毫升我忘了),两三天后患者顺利转出监护室。
这件事诡异的地方在于,患者做的是肝脏部分切除术,术区在腹腔,且既往没有疾病史。为什么会在术后三四天突然出现心包填塞。(事后讨论大家认为可能和颈静脉置管有关,但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
最后,虽然感染性和过敏性休克很常见,但是一定要注意排查心源性啊!
这个答案当然是要给护士老师点赞!
在苍茫的急诊大厅里,狂风卷集着乌云,在喧闹和吵嚷之间,一个小孩子,咳嗽了一声。
护士奶奶一个箭步上前,抓住孩子,分开众人:“X大夫,这个孩子你先看一眼”
喉头水肿!!!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病不难诊断,但在吵闹的环境中,仍然保持着高度职业敏感,守护着患者健康。
另外……护士姐姐~您这5.2的听力,我再也不在背地里叫您护士奶奶了!
对门邻居,一个上初中的小姑娘,一天感冒发烧,她爸爸就带她去门诊打针挂水。挂完水准备回家,因为小姑娘父亲是个领导干部,值班医生就礼貌性的送了一下,走到科室门口,小姑娘单脚跳了一下,谁都没当回事,唯独值班医生过问了下,小姑娘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医生就把小姑娘留下来做个了检查,跳的那只脚脚踝是骨癌,早期。得亏发现的早,化疗很顺利。
========================
周末回家问了爸妈,纠正一下,是骨髓癌,不是在脚踝,是脖子下面那块的脊椎里面的骨髓长了癌细胞,但是没有扩散,包裹在脊椎里,做手术打开脊柱,切掉了一部分骨髓还是神经什么的,恢复的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