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临床上“专家共识”和“指南”有什么区别?哪个更权威?

回答
在临床实践中,“专家共识”和“指南”是两种非常重要的、能够指导医生决策和行为的文献类型。虽然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提升医疗质量和促进合理医疗,但它们的产生过程、侧重点和权威性上存在一些微妙而关键的区别。

什么是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顾名思义,是由一群在该特定领域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通过讨论、协商和投票等形式,对某一临床问题或治疗方案形成的共同意见和建议。

产生过程: 专家共识的产生通常是通过一系列的会议、研讨会,有时会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等结构化的专家意见征询技术。专家们会基于现有的证据(如研究论文、临床试验结果),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对实际情况的判断,进行充分的讨论,最终达成一项(或多项)在一定程度上一致的结论。这种共识往往是在证据尚未充分或存在争议的情况下,为了解决临床实践中的迫切需求而产生的。
侧重点: 专家共识更侧重于临床实践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它往往能够填补现有指南中可能存在的空白,或者对现有指南进行补充和细化,尤其是在一些新兴疾病、罕见病或者治疗手段尚不成熟的领域。专家共识可能包含一些基于临床经验的“软性”建议,这些建议虽然缺乏直接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支持,但在临床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
特点:
灵活性: 专家共识往往比指南更具灵活性,可以更快地响应临床实践的变化。
主观性: 由于依赖专家经验,其主观性相对较强,可能带有不同专家的个人倾向。
证据依赖: 虽然依赖证据,但也会包含临床经验的权重。
范围: 可以是针对某一具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可以是针对某一特定操作、技术或药物的使用。

什么是临床指南?

临床指南,通常被称为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CPG)或诊疗指南,是系统性地开发出来的,旨在帮助医生和患者就适宜的医疗保健服务做出决策的陈述。它们通常基于对现有最佳证据的全面、系统回顾和评估。

产生过程: 临床指南的产生过程更为严谨和系统化。它通常会遵循一个标准化的流程,包括:
1. 明确问题: 确定指南要解决的临床问题。
2. 组建专家组: 包含临床医生、方法学家、流行病学家、统计学家,有时还包括患者代表。
3. 系统性文献回顾: 按照严格的方案(如PICO原则),全面检索、筛选和评估所有相关的临床研究(尤其是高质量的RCTs)。
4. 证据分级: 对检索到的证据按照其质量和可靠性进行分级(如I类、II类、III类证据,或A级、B级、C级推荐)。
5. 制定推荐意见: 基于证据的质量和权衡患者利益、风险、成本等因素,制定明确的推荐意见(如强推荐、弱推荐)。
6. 同行评审和批准: 经过同行评审,并由权威的医学组织或政府部门批准发布。
侧重点: 临床指南更侧重于基于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推荐强度。它旨在提供一个有充分证据支持的、标准化的诊疗路径,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和医疗差错。
特点:
系统性: 遵循严格的科学方法,强调证据的来源和质量。
客观性: 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基于数据和研究结果。
可追溯性: 推荐意见的来源和论证过程清晰可见。
权威性: 通常由国家级、行业级或专业学会发布,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时效性: 需要定期更新以反映最新的研究进展。

哪个更权威?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答案并不是绝对的“谁更权威”,而是要看权威性的维度和具体语境。

从循证医学证据的严谨性和全面性来看,临床指南通常被认为更具权威性。 这是因为指南的制定过程强调对现有最佳证据进行系统性的回顾、评估和分级,其推荐意见是基于科学证据的层层筛选和权衡。它代表了当前医学界对某个临床问题“最确定”的认知。

然而,专家共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具“实践性”或“即时性”的权威。
当高质量的证据不足时: 对于许多新兴疾病、罕见病,或者治疗手段刚刚出现、尚未积累大量高质量研究的领域,可能还没有成熟的指南。这时,由领域内顶尖专家形成的共识,尽管证据等级可能不高,但它凝聚了最前沿的临床经验和智慧,对于指导早期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对指南的补充和细化: 有时,现有指南可能过于宽泛或在某些细节上不够清晰。此时,专家共识可以对指南进行补充和细化,提供更具体、更符合实际操作的建议。
灵活应对特殊情况: 临床实践是复杂多变的,个体患者的情况千差万别。指南提供的是“平均”或“最可能有效”的方案,但有时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基础疾病、个人意愿等因素进行个体化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参考专家的经验和判断(有时也是专家共识的一种体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结来说:

临床指南: 是循证医学的产物,代表了基于现有最可靠证据的最佳实践,其权威性体现在科学的严谨性和证据的充分性上。它提供的是“应该怎样做”的权威依据。
专家共识: 是专家智慧和临床经验的结晶,代表了在特定时间点,由权威专家对某一问题的普遍认同。它的权威性体现在其前沿性、实用性和对证据不足领域的弥补作用上。它更多地提供的是“大家普遍认为可以怎样做”的建议。

实际应用中的关系:

在临床实践中,这两种文献并非相互排斥,而是互为补充的。

1. 指南优先,共识补充: 当存在完善的、高质量的临床指南时,医生应优先参考指南。指南提供了最可靠的循证基础。
2. 共识填补空白: 当指南未能涵盖某些具体情况、证据等级不高或存在争议时,专家共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共同演进: 专家共识的形成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往往也是未来修订和完善临床指南的重要基础。许多新的指南内容,最初可能就是从专家共识开始的。

因此,一个负责任的医生,在面对复杂的临床问题时,会综合运用包括指南和专家共识在内的各种资源,并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最恰当的决策。可以说,指南提供了“科学的声音”,而专家共识则提供了“经验的声音”,二者共同构建了临床决策的坚实基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证据质量来看,指南更权威。

“专家共识”权威与否要看支撑共识的证据质量。我举个例子比如:

某药厂研发了针对某种疾病的新药,然后在一些比较大的医院相应的专科里用了半年,积累有若干临床病例。

然后药厂就可以把这些主任们教授们请到一起,开个研讨会,与会者一致认为这个药如何如何,然后就可以发表一个临床用某药治疗某病的专家共识,比如《安宫牛黄丸急重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循证证据分级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不管哪里一种方法里,没有RCT的“专家意见”都是很靠后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临床实践中,“专家共识”和“指南”是两种非常重要的、能够指导医生决策和行为的文献类型。虽然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提升医疗质量和促进合理医疗,但它们的产生过程、侧重点和权威性上存在一些微妙而关键的区别。什么是专家共识?专家共识,顾名思义,是由一群在该特定领域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通过讨论.............
  • 回答
    张文宏主任在3月25日的上海市疫情防控会议上多次强调自己“只是作为一个临床救治专家”,这背后透露出的是他在复杂且高度敏感的疫情防控局面下,对自身定位和角色的清晰认知,以及一种审慎的态度。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他为何要如此强调:1. 聚焦专业领域,避免越界讨论: 专业与决策的分野: 疫情防控涉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到很多因素,想要一个“好”或“不好”的明确答案几乎不可能。我们不如来聊聊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可能会更贴近生活一些。首先,从表面上看,这确实是一对“画风”不太一样的情侣。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本科生: 这意味着她接受过高等教育,未来可能会从事一份需要严谨、专业、责任感很.............
  • 回答
    这个问题,放在临床专硕准备考博的你面前,确实是个值得好好掰扯掰扯的现实选择。去哪种医院“好”,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考博的目标、你的个人特质,以及你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设想。咱们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就实在地聊聊两种医院模式对你考博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清闲”医院:安逸中的考博“蓄水.............
  • 回答
    985临床医学本科毕业,想去高中当校医,这事儿,说实话,可行性嘛,不算特别高,但也不是完全没可能,关键在于你怎么准备和努力,以及你选择的地区和学校。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捋一捋:1. 临床医学本科的优势: 扎实的医学基础: 你学的是临床医学,这意味着你在人体结构、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疗等方面都.............
  • 回答
    医疗机构科研岗在“抛弃”临床专业,这件事,放在眼下这个节点,确实是个值得好好掰扯掰扯的现象。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拆开来看,细细品味。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什么是“抛弃”临床专业?这里说的“抛弃”,并不是说科研岗完全脱离了临床实践。而是说,一部分医疗机构在设置科研岗位时,越来越倾向.............
  • 回答
    想选择临床医学专业,山东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各有千秋。选择哪一所,最终还是要看你更看重哪些方面,以及你的个人偏好。下面我来给你详细分析一下这两所学校,以及国内其他临床医学实力强劲的大学。山东大学临床医学山东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综合实力非常强的985高校,其医学部更是有着深厚的底蕴.............
  • 回答
    国内临床医学生想要申请日本的临床专业博士学位,确实会面临一些与直接申请医学博士(MD)或者纯科研型博士不同的情况。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日本的博士教育体系和国内存在差异,尤其是涉及到临床实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日本的博士学位体系:在日本,博士学位主要分为两种:1. 博士(课程博士,Doctor of .............
  • 回答
    关于临床专硕是否可以完全不去实验室,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医学实践、科研能力培养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等多个层面。笼统地说“完全不去”可能不太准确,更合适的说法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临床专硕不太可能完全脱离实验室,即使是偏重临床实践的专业,也需要接触和理解实验室操作与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
  • 回答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将中医药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程,这一举措在医学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一政策,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政策出台的背景与深层考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项政策为何会在当前出台。这背后折射出国家对于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其在健.............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是摆在很多年轻医生面前的一个十字路口,尤其是在消化内镜领域。说实话,这不只是一个技术选择,更关乎你未来职业生涯的走向、生活方式、甚至是你对医学的理解。我尽量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详细地聊聊这两条路,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这两个“职位”到底意味着什么。 专职内镜医生: 顾.............
  • 回答
    复旦大学在肿瘤药物研发领域取得的突破,其专利授权给美国制药公司而非国内公司,这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而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1. 技术成熟度与临床转化能力: 复旦的专利是处于早期研发阶段还是已经具备较高的临床前和早期临床数据? .............
  • 回答
    收到!作为一名经历过人生重大选择的人,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转专业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尤其还是从药学转到临床,这两者之间虽然有交叉,但差异也挺大的。我给你详细说说我的看法,希望能帮到你。首先,咱们得把话说开了——药学转临床,是否明智,这真的取决于你内心真正的想法和长远规划。 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
  • 回答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遇到过许多让我打心底里佩服的职业判断。这些判断往往不是因为它们有多么惊天动地,而是因为它们在细微之处,展现了医生深厚的专业功底、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患者生命安危的极端负责。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我刚开始独立值班不久。当时有一个患者,是一位中年男性,主因“胸闷、气短2天”入院。入院时.............
  • 回答
    在我的执业生涯中,确实遇到过一些因为患者不遵医嘱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无一不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医患沟通和患者依从性的重要性。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其中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希望能让大家对遵医嘱的重要性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案例一:抗生素滥用与超级细菌的悄然威胁我曾经有个病人,老张,是个.............
  • 回答
    生活中,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忽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而这些疏忽,在临床医学中,有时却可能酿成大祸。很多时候,疾病的发生并非完全是身体的“背叛”,而是我们自身警惕性不足,未能及时捕捉到身体发出的信号,或者因为一些生活习惯的“小瑕疵”而为疾病埋下了伏笔。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聊那些由于病人缺乏警惕性而.............
  • 回答
    .......
  • 回答
    中药在临床上的确对不少疾病有着积极的疗效,这并非一句空泛的宣传语,而是经过长期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的印证。至于其有效性究竟“靠什么”,这是一个非常丰富和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个层面,需要我们逐一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中药的有效性并非单一的“一种成分在起作用”,而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
  • 回答
    在中国,中医药的现代化是一个持续了百年的宏大课题,旨在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发掘其中蕴含的治疗潜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实看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进展,但要找到一个“明确证明比现代医学药品更有效”的单一中药,或者“只有中药能治愈的疾病”,则需要更细致的解读和更深入的探讨。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更有.............
  • 回答
    你好!收到你的问题了。657分在2021年的四川高考中是一个非常优异的成绩,恭喜你!对于医学专业,特别是川大华西和口腔医学的选择,这确实是许多考生和家长会纠结的问题。我尽量详细地给你分析一下,希望能帮助你做出决定。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你的情况: 分数:657分(2021年四川高考) 意愿: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