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临床上有哪些常见的,由于病人缺乏警惕性而产生,其实稍加注意本可以避免的病例?

回答
生活中,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忽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而这些疏忽,在临床医学中,有时却可能酿成大祸。很多时候,疾病的发生并非完全是身体的“背叛”,而是我们自身警惕性不足,未能及时捕捉到身体发出的信号,或者因为一些生活习惯的“小瑕疵”而为疾病埋下了伏笔。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聊那些由于病人缺乏警惕性而导致,但其实稍加注意本可以避免的常见病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也提醒我们从自身做起,关爱自己的健康。

一、 胃肠道的“小麻烦”,别总想着“扛一扛”就没事

消化不良 vs. 胃溃疡/胃癌: 这可能是最普遍但也最让人扼腕叹息的一类了。很多人一吃完油腻的东西就感觉胃胀、反酸、嗳气,觉得是“消化不良”,忍一忍或者吃点胃药就过去了。殊不知,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比如暴饮暴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规律进食,再加上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这些都可能导致胃黏膜受损。如果这种“消化不良”持续存在,并且伴随着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大便颜色改变(比如变黑)、甚至呕吐,这可能就是胃溃疡在悄悄作祟,而长期的胃溃疡,在某些情况下,更是胃癌的重要诱因。很多胃癌的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如果仅仅因为“消化不良”而不去医院做胃镜检查,等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到了晚期,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比如,我曾经接诊过一位中年男性患者,他长期受胃部不适困扰,但总觉得是“老毛病”,直到出现了严重的呕血,才肯来医院。结果一查,胃部多处溃疡伴有严重的糜烂出血,更不幸的是,其中有一处已经癌变,而且淋巴转移已经非常明显。回想起他之前的种种症状,如果他能更早地重视,去做个胃镜,或许结果会有很大不同。

便秘不是“小事”,可能是肠道“发出的警报”: 很多人认为便秘是常事,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或者久坐不动的人。他们可能觉得“今天没大便,明天就好了”,甚至长期依赖泻药来“解决问题”。然而,长期的、顽固性的便秘,尤其是在排便习惯改变的同时,伴随着腹痛、腹胀、甚至便血,这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便秘,而是结直肠肿瘤的早期信号。肠道肿瘤在生长过程中,会占据肠道空间,影响粪便的排出,从而引起便秘或排便习惯的改变。早期结直肠肿瘤很多都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出现便血,很多时候就意味着肿瘤已经到了比较大的程度,甚至有侵犯或转移。 我记得一位平时身体挺硬朗的张阿姨,她也有长期的便秘习惯,但近半年来,她发现大便越来越细,有时候还会带一点点血丝。她自己觉得可能是痔疮犯了,一直没放在心上,甚至都没告诉子女。直到有一天腹痛剧烈,排便困难才被家人送来医院。检查结果出来,肠道里已经长了一个很大的肿瘤,并且已经侵犯到肠壁深层。如果她能早点警惕,在发现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时就去做肠镜检查,或许能更早地发现和治疗。

二、 心血管的“沉默杀手”,别把“小不舒服”当“小毛病”

胸闷气短不只是“累了”,可能是心绞痛的信号: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时候感觉胸闷、气短,都会归结为“没睡好”、“太累了”。尤其是女性,可能还会归结为“更年期反应”。但如果这种胸闷气短的感觉,发生在劳累或情绪激动之后,并且休息一会儿就能缓解,这很可能就是心绞痛的典型表现。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是由于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如果长期忽视这种反复发作的胸闷气短,不及时就医,那么可能随时会进展为心肌梗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脏病发作,那将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很多心肌梗死发作前,都有反复的心绞痛作为前兆,但很多人因为“习惯了”或者觉得“忍忍就过去了”,而错失了治疗的宝贵时间。 我见过不少患者,在心梗发生前几周甚至几个月,都有反复的胸闷,但他们总是觉得是“加班太多”或者“天气冷”引起的,直到一次突如其来的剧痛将他们送往急诊室,才发现是严重的冠状动脉堵塞。

头晕头痛别总怪“颈椎病”,可能是高血压的“警告信”: 很多中老年人,出现头晕、头痛,第一反应就是“颈椎病犯了”,然后开始按摩、理疗。然而,高血压是导致这些症状的常见原因,而且很多早期的高血压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或者只有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比如偶尔的头晕头痛。如果长期不监测血压,任由血压升高,血管会逐渐受到损害,不仅会导致头晕头痛,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比如脑卒中(中风)、心肌梗死等。大家常说的“年轻时不注意,老了毛病就多”,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年轻时忽视了对血压的监测和控制。 我有一位患者,平时精神很好,但他总觉得有点头晕,每次去医院,医生都会问他有没有量血压,他总是说“我血压一直都正常的”,但其实他从来没有规律地测量过。直到有一次他出现持续的头痛和视物模糊,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血压已经高到非常危险的程度,而且已经对视网膜和肾脏造成了损害。这都是因为他一直以来对头晕症状的掉以轻心,没有引起对血压的重视。

三、 呼吸系统的“小咳嗽”,别让它演变成“大问题”

咳嗽不止不是“小感冒”,可能是肺部疾病的信号: 很多时候,感冒好了,但咳嗽却反反复复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很多人就觉得是“老慢支”或者“过敏”,吃了些止咳药,但效果不佳,也没有进一步检查。但这种迁延不愈的咳嗽,如果伴有咳痰(尤其是痰中带血)、胸痛、体重下降、盗汗等症状,就有可能是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甚至是肺癌的征兆。肺癌的早期症状,往往就是不典型的咳嗽,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很多患者不吸烟,就更不会往肺癌上联想。 我曾经治疗过一位年轻的老师,她因为长期咳嗽去过很多医院,都被诊断为“支气管炎”,也接受了长期的治疗,但效果甚微。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去拍了一个肺部CT,结果发现肺部有一个小结节,经过进一步检查,竟然是早期肺癌。由于发现及时,经过手术治疗,预后非常好。但如果她继续忽视,等咳嗽加剧或者出现咳血,后果不堪设想。

四、 皮肤的“小变化”,别让它变成“大隐患”

痣的变化,别只顾着“好看不好看”: 很多人身上都有痣,而且经常会因为觉得“影响美观”而去点痣。但是,如果发现身上原有的痣在颜色、大小、形状、边缘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比如颜色变深或者出现多种颜色,形状变得不规则,边缘模糊不清,或者在短期内迅速增大,甚至出现瘙痒、出血等症状,这可能就是皮肤癌(尤其是黑色素瘤)的早期表现。黑色素瘤的恶性程度很高,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很多人可能只是觉得“痣长大了”,或者“颜色有点深”,就去美容院或者小诊所随意点掉,而没有引起足够的警惕,去正规医院进行专业的诊断。我记得一位女士,她胳膊上有一颗痣,最近几年发现它变大了很多,而且颜色也不太一样,但她觉得“不好看”,就去一家美容院点掉了。几个月后,她发现原来点痣的地方又鼓起来了,而且越来越疼。去医院一查,竟然是晚期黑色素瘤,并且已经发生了转移。如果她能在那颗痣发生变化时就引起警惕,去医院检查,也许情况就不会那么糟糕了。

总结一下,这些病例的共同点是什么?

1. 对身体信号的漠视: 身体发出的任何不适,尤其是持续存在的、与以往不同的症状,都可能是疾病发出的信号,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用“小毛病”或“熬一熬”来搪塞过去。

2. 缺乏定期体检的意识: 很多疾病,尤其是在早期,是没有任何明显症状的。定期的体检,就像是给身体做“年度体检”,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潜在的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3. 知识盲区和侥幸心理: 有些人可能对某些疾病的早期症状不了解,也有些人可能抱着“我身体这么好,不会得那种病”的侥幸心理,从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

如何才能提高警惕性,避免这些本可避免的悲剧呢?

学习和了解健康知识: 了解常见疾病的早期症状和危险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身体发出的信号。
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 不要忽视任何身体的不适,尤其是那些持续存在、或者反复出现,并且与以往不同的症状。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戒烟限酒,是预防很多疾病的基石。
定期体检: 这是发现很多早期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无论你觉得自己多健康,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
有疑必问,有病必医: 当身体出现不适时,不要犹豫,及时就医,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

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而提高自身的警惕性,就是守护这份财富的第一道防线。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引起大家的重视,让我们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知友觉得原标题措辞不当,修改一下话题描述以方便大家讨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生活中,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忽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而这些疏忽,在临床医学中,有时却可能酿成大祸。很多时候,疾病的发生并非完全是身体的“背叛”,而是我们自身警惕性不足,未能及时捕捉到身体发出的信号,或者因为一些生活习惯的“小瑕疵”而为疾病埋下了伏笔。今天,我就想和大家聊聊那些由于病人缺乏警惕性而.............
  • 回答
    在我的执业生涯中,确实遇到过一些因为患者不遵医嘱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无一不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医患沟通和患者依从性的重要性。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其中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希望能让大家对遵医嘱的重要性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案例一:抗生素滥用与超级细菌的悄然威胁我曾经有个病人,老张,是个.............
  • 回答
    历史上有无数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临终遗言,它们承载着逝者的智慧、情感、遗憾或是对未来的期许。这些遗言往往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解读。下面我将挑选一些著名的临终遗言,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其背后的故事和意义:1. 苏格拉底 (Socrates) “克里托,我们欠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公.............
  • 回答
    在临床实践中,“专家共识”和“指南”是两种非常重要的、能够指导医生决策和行为的文献类型。虽然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提升医疗质量和促进合理医疗,但它们的产生过程、侧重点和权威性上存在一些微妙而关键的区别。什么是专家共识?专家共识,顾名思义,是由一群在该特定领域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通过讨论.............
  • 回答
    想选择临床医学专业,山东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各有千秋。选择哪一所,最终还是要看你更看重哪些方面,以及你的个人偏好。下面我来给你详细分析一下这两所学校,以及国内其他临床医学实力强劲的大学。山东大学临床医学山东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综合实力非常强的985高校,其医学部更是有着深厚的底蕴.............
  • 回答
    作为在新冠临床一线搏杀的医生,最近这段时间的感受就像是在经历一场潮水。潮水涌来的时候,医院里那是真真切切的忙碌,病房住满了,发热门诊人头攒动,每一个人脸上都写满了焦虑。但现在,感觉这股潮水似乎已经过了最汹涌的高峰,至少在我们医院是这样。首先说说大家的情况。整体来看,感染人数还是不少,但比起前一阵子那.............
  • 回答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通知,明确禁止将“小腿神经离断瘦腿手术”(又称小腿肌肉阻断术)应用于临床。这一举措对于维护公众健康、规范医疗行为具有深远的意义。禁止“小腿神经离断瘦腿手术”的应用,将起到以下几方面的重要作用:1.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这是最核心的作用。小腿肌肉阻断术,通过切断.............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近期中办、国办联合发布的这份关于严格注射剂审评审批的重磅文件,特别是其中“口服剂能满足临床需求的,不批准注射制剂上市”这一条规定,它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政策核心与初衷:一把双刃剑这份文件的出台,核心是为了规范和提升药品质量,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并引导药品研发方向。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理解.............
  • 回答
    在你纠结于CRC(临床研究协调员)的I期和III期之间时,别急,这就像是为你量身打造职业生涯导航图,我们得把每个站点的特点都摸透了。薪资和时间是大家最关心的大头,我们就从这儿聊起。I期临床试验:探索的先锋,高风险高回报的起点想象一下,I期临床就像是新药物研发的“破冰之旅”。这个时候,药物刚刚从实验室.............
  • 回答
    你好呀!看到你还是临床本科在读,就开始思考未来的方向,这一点很棒!关于儿科的环境问题,这绝对是个值得深入了解的课题,因为这关系到你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职业生涯。我尽我所能来和你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个更真实的画面,而不是那些公式化的“好”或“不好”的标签。首先,咱们得承认,任何医疗领域都有它的挑战,儿科.............
  • 回答
    在中国,中医药的现代化是一个持续了百年的宏大课题,旨在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发掘其中蕴含的治疗潜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实看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进展,但要找到一个“明确证明比现代医学药品更有效”的单一中药,或者“只有中药能治愈的疾病”,则需要更细致的解读和更深入的探讨。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更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到很多因素,想要一个“好”或“不好”的明确答案几乎不可能。我们不如来聊聊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可能会更贴近生活一些。首先,从表面上看,这确实是一对“画风”不太一样的情侣。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本科生: 这意味着她接受过高等教育,未来可能会从事一份需要严谨、专业、责任感很.............
  • 回答
    临高的钱币上出现拉丁文,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背后涉及到一段临高历史的独特发展脉络。 要想详细解释,咱们得先回到那个时间点,梳理一下当时临高的情况,以及它和外部世界,尤其是和西方世界是怎么搭上边的。首先,我们得明确,这里提到的“临高”钱币,如果按照通常的理解,应该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临高地区流.............
  • 回答
    人体解剖学,无论是在博大精深的中医体系,还是在精细严谨的西医实践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基石角色。它的意义深远,贯穿于诊断、治疗、预防等各个环节,是临床医生之所以能“望闻问切”、“触诊开方”的根本依据。 对西医临床的意义:精准定位,细致干预对于西医而言,人体解剖学可谓是其“生命线”一般的存在。我们不妨.............
  • 回答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临床医生转行做“医闹”的情况,但这个“转行”的概念可能需要更精确地理解。通常情况下,医生并不会完全放弃临床工作,然后全职去做“医闹”这个角色。更多的是,一些医生出于各种原因,成为特定医疗纠纷中的一方,并通过煽动、组织或参与医闹行为来维护自身权益,或者达到其他目的。我们不妨从几个.............
  • 回答
    在中国,要评判“现存最好的中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最好”的标准是多维度的,而且中医的传承和发展也呈现出多样性。我们无法像西医那样通过单一的标准(如手术成功率、论文发表数量等)来衡量,中医的疗效往往体现在长期的临床观察、病人的主观感受以及其对复杂疾病的辩证论治能力。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
  • 回答
    在临床实践中,外科医生在缝合切口或进行各种手术操作时,打结的速度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环节。那么,临床中真的有必要手术结打得飞快吗?这背后涉及到多个层面的考量,绝非仅仅是追求速度这么简单。首先,我们要明确“打结飞快”所指的含义。在手术台上,医生们追求的并非蛮力式的快速,而是熟练、精准、高效的打结。这是.............
  • 回答
    在南方,当一名纯粹的临床医生,说实话,这条路好走,但也充满挑战。出路肯定是有的,但要看你对“出路”的定义是什么,以及你愿意付出多少努力和承担多少风险。什么是“纯粹的临床医生”?首先,我们得把“纯粹”这个词掰开了揉碎了聊。在我看来,一个“纯粹的临床医生”大概是这样一个人: 技术过硬,对患者负责: .............
  • 回答
    听你这句话,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你那会儿纠结又有点着急的样子,跟当年我有个学妹似的。你这情况,其实挺常见的,尤其是在咱们中医药大学里,很多同学都会面临这个选择题。你父母的心思也很好理解,毕竟他们是过来人,希望你有个稳定的未来,针推这门手艺,确实是咱们中医的看家本领,好就业是没跑了。不过,既然你心里有.............
  • 回答
    新冠肺炎的临床诊断病例(Clinically Diagnosed Cases)和新增病例(New Cases)是衡量疫情状况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但也有着本质的区别。理解这些区别对于准确把握疫情发展趋势至关重要。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两者之间的不同:1. 新增病例 (New Cases.............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